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单元的运用
——以北京海淀公园为例
2023-11-27于红云
于红云
(北京立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 100084)
0 引言
为建设美丽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各地区都在积极推进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目标是构建高质量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形成高品质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并突出本地区的园林园艺特色。在此背景下,为促进园林绿化发展,探索提高园林设计的方法,总结设计经验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植物景观单元概述
从定义的层面分析,植物景观单元指的是园林中具备一定围合度形成的植物景观群落。按照效果划分,植物景观单元主要分为文化型、生态型、生产型、休憩型以及观赏型。通常采取人为规划设计的方式,确定植物的类型,打造生态条件和功能,融入文化内涵。在进行设计时,考虑景观的适宜性、稳定性以及文化性等特点,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2 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单元的应用案例
2.1 案例概述
北京海淀公园占地34hm2,始建于2003 年,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东侧,场地原为万泉庄和柳浪庄。园界跨越畅春园、西花园、泉宗庙等皇家园林遗址,历史资源丰富。场地东南两侧是高起的城市干道,北侧为现代建筑物海淀展览馆。场地历史和现代基底特色鲜明,植物景观单元在人文历史与现代景观方面均有充分表达,与原有基底环境融合展示了场地特色,设计思路及表达方式可资借鉴。现结合场地调查结合园林设计实践,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
2.2 文化型单元
在打造文化型植物景观单元时,一般会有两个方向:①通过大众认知度较高且人文色彩浓郁的植物品种,如梅兰竹菊、牡丹芍药、芭蕉等来烘托氛围,传统园林及居住区景观多采用这种方式以寄托自然山水意境以抒情志,给使用者更多的想象空间。②在更大尺度的公共景观中,植物景观单元通过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联动,演绎空间色彩和氛围,使游客参与其中追忆、感受历史。图1 为讨源书声景区,原为康乾年间太子读书的地方,主要建筑物为“讨源书屋”。现景点还原书屋场景做简洁朴素的设计,馒头柳、芦苇、睡莲、置石等与建筑融合。古亭观稼主要以旱柳、芦苇、水稻为主,呈现康乾时期的“重农兴穑”国策以及问农观稼和课晴量雨以及观稼诗会的场景模拟,使今人亦可以坐在观稼亭里感受农耕文化、观察水稻长势等。古亭观稼景区如图2 所示。
图1 讨源书声景区
图2 古亭观稼景区
植物绿化的环境优化作用,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场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本原则,结合场地的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促使园林生态化发展。文化型植物景观单元的设计,侧重呈现文化特征,激发人们的文化情感。在具体设计中,充分利用场地的山地、水体、建筑物等设计活动空间,根据不同功能的景观,呈现农耕文化和地域文化等,打造高质量的文化空间。除此之外,还建设文化体验馆和生态旅游馆,根据景观空间的特点组织各类活动,发挥景观单元的功能以及价值。
2.3 生态型单元
园林景观中植物是底色亦是基础构成,也是生态效益呈现的重要景观元素。从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建设节约型园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实践中的两个核心要点。从具体设计的角度分析,打造生态型景观单元必须要结合场地条件和植被分布特点,结合整体的布局,合理开发利用,坚持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保护好湿地、草地以及森林,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建设生态型园林进行园林功能划分,必须要注重考虑生态效益,坚持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种植具有明显季相且色彩丰富的植物。如:海淀公园东西南三侧紧邻城市干道,为有效隔离噪音、降低污染及视线隔离,种植了厚厚的林带。品种主要有毛白杨、白蜡、刺槐、油松及花灌木等。林带树荫的遮挡,致使林下的地被生长受限,秃斑及裸土较常见。通过逐渐补植玉簪、崂峪苔草等耐阴性强的品种,大幅度提升了景观效果同时相较草坪节约了很多养护成本。通过改造与补植的方法,形成更加合理的群落结构,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在植物配置方面,综合考量植物的花果期、颜色和季相,选择适宜的乔灌木,打造层次丰富、景观效果突出的生态植物群落。在进行养护时,秋季落叶缓扫,既可增加植物观赏色彩又可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养护成本。
2.4 生产型单元
在进行植物景观单元设计时,需结合文旅产业的需求,做好综合设计。开展设计前,了解自然资源情况和游客的需求,构建科学完善的产业链,打造园林旅游综合体。实践中,利用景观单元打造具有私密性或开放性的空间,满足游客身心放松的需求,最大程度上满足游客对户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此项目中御稻流香景区开辟了一块水稻田,每年春秋两季举办插秧节和收割节的活动。让参与者不仅感知了传统农事,体验了收获的喜悦,又懂得了“一粥一饭尚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稼亭楹联)。在感受大自然魅力和京西稻文化中,是一场老幼皆宜的互动教育,相应的配套服务又可以助力公园的运营。御稻流香景区的水稻田如图3 所示。
图3 御稻流香景区
2.5 休憩型单元
园林建设中打造休憩型植物景观单元,结合场地构筑物风格、活动特点配置植物群落,打造人们的休闲空间。例如,御稻流香景区主要停留区域点植大乔木旱柳起到遮阴作用,为林下休息及互动装置体验营造了舒适的环境。另,水岸边用芦苇和睡莲打造,丰富了水体界面。形成可坐可游可赏的休憩空间,使游园体验多样化。AI 未来空间主要是科技互动体验,受众更多是青少年群体,场地空间氛围欢快热闹。如:异形树池座椅、色彩鲜艳的花卉、观赏草等。
在进行休憩型景观单元设计时,注重静区和动区的设计。保障乔木层的覆盖率,形成林下活动空间,严格控制灌木覆盖率,保障视线的可穿越性,以营造舒适安全的休憩环境。合理搭配焦点型植物和内向型植物,形成良好的空间聚焦性及可识别性。除此之外,开发60%左右的硬质铺装场地,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支持。
2.6 观赏型单元
位于东门入口的淀园花谷及中心草坪以观赏为主。群落结构简单,上层大乔木(馒头柳或法桐)加观赏植物或者草坪。淀园花谷如图4 所示,中心草坪景区如图5 所示。
图4 淀园花谷
图5 中心草坪景区
观赏型植物景观单元中配置的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且色彩比较丰富,突出植物本身的观赏性及空间视线的引导性。淀园花谷的馒头柳成为整个花谷区的聚焦点及向上控制点,下层色彩及形态丰富的花境组合成为人们驻足品评的焦点。中心草坪属于留白区域,给花谷区起到烘托作用,同时也引导视线向西山方向。观赏型单元侧重视线的引导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停留、欣赏。合理设计灌木层位置及覆盖率,保持空间的独立性及联动性,形成良好的景观系统,增强观赏效果[1]。
3 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单元的应用策略
3.1 做好前期的调查
设计前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场地的基本情况,包括气候特点和地形地势等,为植物景观单元的规划设计提供基本的资料,以保障规划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事前的调查工作中,还必须了解园林的主题和类型,掌握人们的需求,进而明确植物景观单元的类型,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保障园林设计的质量。通过全面调查了解,获得充足的资料和信息,提出园林设计方案,指导园林建设工作的开展[2]。
3.2 遵循的基本原则
从植物景观单元的应用效果控制分析,要求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生态环保原则。开展园林设计时,必须注重生态效益的控制,做到生态环境和景观规划的协调。通过科学合理配置,打造高质量的生态群落结构,实现植物的生态价值。除此之外,积极推广环保材料和新技术,达到生态高质量园林的建设要求,提升整体的节能环保水平。
(2)景观功能性原则。组织开展园林设计时,合理利用环境资源,采取科学分区的方式,突出景观的不同功能,提升园林的功能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园林建设时,必须要考虑人们的行为习惯。通过对游客行为的分析,全面了解游客的心理需求,打造高质量的景观空间,形成安全且可靠的生态环境,满足多样化需求,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3]。经过科学分区,为老人、年轻人以及儿童提供所需的空间,构建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生态环境,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私密、安全感需求,做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3)因地制宜原则。在园林设计时,综合考虑工程的自然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积极挖掘文化资源,做好科学合理规划,打造高质量的景区及景点[4]。在进行植物群落设计时,积极推广使用本土植物,做好生态适宜性的把控。将本土元素融入植物景观单元设计方案内,呈现地域文化。
(4)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植物景观单元设计,适当开发做好生态环境的建设,最大程度上降低环境干扰,防范生态环境破坏,增强生态环境的功能,防范病虫害或者意外事件的发生[5]。积极贯彻可持续化理念,避免景观破坏行为的发生,以免出现环境污染。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规划,增强园林工程的功能,最大程度上满足游客的需求,增强园林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严格坚持植物景观单元的应用基本原则,做好全面的把握,提升园林设计的水平,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
3.3 做好综合评估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用植物景观单元,要做好整体的评估,实现局部和总体的协调,切实保障园林设计的质量。通过对植物景观单元设计方案的分析,展开综合评估和分析,提出优化和改进的措施,指导园林高质量建设,以及模块化应用的尝试,在保障园林景观的基本效果下不断提升园林的建设品质[6]。对设计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从经济性、功能性、美观性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提出优化和完善的措施,切实保障园林设计的质量,防范问题的出现,保障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单元的合理应用,可强化景观的功能性和观赏性,提升园林景观建设的品质及游园体验。文中结合实施案例,分析了植物景观单元的具体设计,结合不同功能单元的特点,展开具体的论述,并提出植物景观单元的构建思路和经验,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并可做为模式化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