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的艺术特色探析
2023-11-26范一笑
范一笑
摘 要: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以独特的旋律结构、情感表达、音色旋律和曲调编排等展现出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作曲家王志信改编的《桃花红杏花白》为例,从它的创作背景、曲式特色、旋律特色、语言特色和歌曲演唱等方面探析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的艺术特色,以期为保护与传承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做出贡献。
关键词:山西民歌;音乐特色;音乐演唱
山西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其中左权民歌作为山西省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深受人们喜爱。左权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素有“山西民歌的摇篮”之称。这里的民歌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左权民歌主要表达的是当地人民对生活、劳动的真挚感受,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左权民歌以独特的曲调和韵律吸引着人们的注意,有独唱、对唱等,伴随着简单而优美的乐器伴奏,如二胡、唢呐、琵琶和扬琴等。这些乐器与歌声相互交织,在山间沟壑中回荡,给人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感觉。左权民歌在题材上极为丰富多样,既有描绘农田劳作、耕种收割等农村生活的歌曲,又有表达爱情、友情和家庭纠葛的抒情歌谣。这些歌曲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体验,让人们更加亲近自然、亲近生活。
一、《桃花红杏花白》的创作背景
传统民歌《桃花红杏花白》是左权开花调的代表之一,通过对左权民歌的改编和延续,当代作曲家王志信创作了《桃花红杏花白》,展现了纯真的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王志信在创作中既保留了原始民歌的情感共鸣,又加入了新的元素,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左权民歌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就是开花调。开花调中的“花”并不仅仅指植物中的花,还可以代表生活中的实物,这也是开花调最具特色的地方。而《桃花红杏花白》所代表的左权开花调是由左权民歌小调变化而来。在这首歌曲中,多次出现具有本地语言特色的“啊个呀呀呆”“亲呀亲呀个呆呀个呆”等词语,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具有独特的风味[1]。
此外,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與山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山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桃花红杏花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并流传开来的。山西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春天是山西最美丽、最宜人的季节之一,大片大片的桃花和杏花绽放在山间田野之中,形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这种壮丽景象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愉悦和惊喜,还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同时,《桃花红杏花白》所描绘出来的场景也反映出当地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艰苦而贫困的农村生活中,人们对于春天到来时那片桃花红杏花白的景象充满了憧憬和希望。这首歌曲通过歌颂春天的美丽,表达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从“花丛里小阿妹,摘一朵山花戴,女儿好风采,啊个呀呀呆”等歌词可以看出,这些歌词写的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真实、常见的场景,给人以亲切、随意的感觉,容易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二、《桃花红杏花白》的艺术特色
(一)曲式特色
《桃花红杏花白》的特点是运用了ABA三段体曲式和民族微调式结构。整首歌曲的框架大体分为“前奏+A+B+A”的结构。A段是四拍子,分为两个部分[2]。前一部分借鉴了原曲调,优美而抒情;后一部分则是作者在融合原曲调基础上的再创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后一部分乐段的发展,过渡到与A段完全不同风格的曲调,并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抒情曲式使这首歌更加具有亲近感,从而让听众更容易与曲子产生共鸣。
B段则融合了《会哥哥》的曲调,节奏和节拍改成了三拍子。虽然在声乐节拍中较为少见,但是其热情活泼的节奏使歌曲增添了几分欢快。B段与A段快慢结合,动静相宜。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这样的节拍使整首曲子充满了动感和活力。快速的节奏与欢快的旋律交织在一起,为听众带来愉悦和愉快的感受。这种曲式的特点与山西民歌的特色相符合,体现了该地区民歌的独特风格。
(二)旋律特色
《桃花红杏花白》的旋律特色鲜明,旋律的开头与结尾彼此相呼应,同时加入甩腔和波音,在展现左权民歌的地方特色的同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以悠扬的音调展现出山西民歌独有的风格,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简单、朴实、优美的旋律中充满了乡土气息和亲切感。此外,这首民歌在音乐结构上也有独特之处。它采用了简单而富有变化性的旋律线条,通过不同音符间的跳跃和转折来增加曲调的变化和层次感。这种音乐结构使整首歌曲更加丰富多样,充满了动感和活力。此外,《桃花红杏花白》还注重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表现。在歌曲中,节奏明快而有力,旋律与歌词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这种韵律感使歌曲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让人们不禁跟随着旋律一起摇摆起来。
(三)语言特色
一是浓厚的方言特征。山西方言在左权开花调中的使用十分频繁,使歌曲气质独特,特色鲜明。其中《桃花红杏花白》的语言特色也非常鲜明,充分保留了歌曲本土化、民俗化的乡土气息。如歌词中的“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中的“就”普通话读作“jiu”,而在左权方言读作“zou”,“白”普通话读作“bɑi”,而在左权方言读作“bei”[3]。这些方言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音乐的异域情调和色彩,还能够展现方言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让人们更容易联想到特定地区的风情和民族文化。演唱时独特的音韵和发音方式,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此外,《桃花红杏花白》中展现出的山西方言也增强了歌曲的鲜活感和亲切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使歌曲更加生动活泼。
二是衬词的使用。在《桃花红杏花白》中,衬词的运用十分广泛。衬词是歌曲在流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加上去的。在演唱过程中是自然流露、脱口而出的。衬词的运用与演唱者的心情、演唱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桃花红杏花白》中衬词的运用使方言的表达更加有趣、更加自然。在《桃花红杏花白》中主要的衬词有“你就”“那”等。例如,“桃花来你就红,杏花来你就白”“翻过那桃花岭来,淌过那杏花白”。上述歌词中的“你就”“那”就是衬词。这首歌曲中衬词被添加在正词中能够鲜明地表现出歌词的地域特色,增加歌曲的真实性。
三、《桃花红杏花白》演唱分析
(一)演唱技巧
《桃花红杏花白》采用的是山西民歌常见的降调音阶,所以在演唱过程中首先要确保音高的准确性,例如“憨憨的哥哥他看花来呀”这句歌词中,需要注意在演唱时要抑扬顿挫地表达出来,特别是在“看”字上要稍微加重力度,以突出其重要性,可以通过练习音阶、与钢琴或吉他等乐器合奏来熟悉并把握歌曲的音调。其次,要注意节奏的稳定。歌曲的节奏较为明快,要保持稳定的速度,不要过快或过慢。例如“花丛里小阿妹”的部分,与前段相比力度稍弱,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使用节拍器或点击器来帮助掌握节奏感。
再次,要注重发声技巧。山西民歌的演唱方法一直在进步,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演唱山西民歌不能像演唱艺术作品一样去把腔体开得很大,那样演唱出来的音色不能表达出民歌的特点。山西民歌的演唱位置整体是靠前嘴唇,这样的演唱方式能更好地表达方言的特点,唱出的音色也更具有民族性。山西民歌善用行腔,这种技巧使山西民歌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行腔不仅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技巧功底,还需要对歌曲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情感投入[4]。例如在歌曲的第三段中,由于这是整个曲子的高潮部分,也是情感累积后的爆发,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时,声音位置应该相对靠前,运用行腔的各种音调变化和节奏变化来表达情感。由于涉及许多颤音的加入,如“白”“呆”“海”等,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时要特别注意这些衬字的处理,尽量顺畅地唱过去。另外,在歌曲第二段中还有下滑音的演唱技巧,还可以利用甩腔音乐技巧。
此外,咬字是山西民歌中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咬字,演唱者能够准确地传达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山西民歌注重发声时每个字音的清晰度和准确性,使歌词更加生动有力。同时,咬字也能赋予歌曲以独特的韵律感,增强整体的节奏感和音乐性。特别是“桃花来你就红来”这句歌词中的两个衬字“来”,在演唱时要细细品味山西地方语言的风格,以自然、放松的嗓音为主[5]。
最后,要注意歌曲的语调和呼气。山西民歌在传统语调上有其鲜明的特点,如将“谢谢”读作“瞎瞎”等。在演唱时,要注意控制气息的流动,避免呼吸不稳或断断续续的现象,以保持唱腔的连贯性和流畅性,通过呼气技巧的运用使山西民歌充满动态变化和个性化。
(二)情感表达
《桃花红杏花白》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歌曲,需要演唱者具备细腻的情感和技巧,并能够将这些情感融入歌曲,让听众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妙。首先要注重对歌词的理解和传达。《桃花红杏花白》的歌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演唱者应该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每一个词语,并且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只有真正理解了歌词,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情感与之相融合。同时,在演唱时要注意准确地传递每一个字词的发音和语气,使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一个字句中所包含的情绪。如在演唱第一部分时要注意情绪带有含蓄与委婉,在唱“桃花来、杏花来”时要舒展,以稍慢、抒情的方式进行演唱。尤其是在表现“小阿妹摘一朵山花带”时要体现出山西女孩娇羞、传统的一面,在演唱“女儿好风采”时要情绪稍加肯定,体现山西女人性格中直率、大气的一面。这一段最后的“啊个呀呀呆”中的“呆”字在山西方言中所表达的意思相当于“亲爱的”,可以对亲密的爱人、家人、朋友进行称呼。因此演唱这个字时要亲切而动人,在情感表达上要注意层次感的呈现,以便加深情感的传递[6]。
其次,在民歌演唱中表达感情还需注重声音和音乐元素的运用。演唱者在演唱时应该通过声音的变化和控制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如高亢、低沉、柔美等。例如“女儿好风采,啊个呀呀呆”这句歌词表达了对山西姑娘优秀品质的赞美,她们展现出良好的气质和风采,令人喜爱,因此演唱时应该运用活泼清亮的嗓音展现单纯、活泼、淳朴、清新的山西姑娘的形象。
再次,在民歌演唱中表达感情需要注重舞台表现力。舞台表现力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语言以及动作等方面。面部表情是直接展示演唱者内心情感的窗口,通过微笑、眼神等可以让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演唱者所传递的情绪。身体语言和动作则可以增强演唱时的氛围和戏剧性,使观众更加投入其中。例如在演唱“迎亲的锣鼓咚咚咚敲起来,咱把那新房山坡坡盖”这句歌词时,强弱对比一定要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与爱人一起欢乐地建造新房子,展现出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的美好感情,演唱者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肢体语言让演唱更有感染力。
最后,在民歌演唱中表達感情需要注重个人风格和独特性。每个演唱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和演唱风格,而这些个人特点正是区别于其他人的关键之处。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将其与歌曲所要传递的情感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桃花红杏花白》作为山西民歌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演唱方面的亮点。它以简洁明快的旋律、形象生动的比喻手法和高要求的演唱技巧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民歌这种艺术形式是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通过民歌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民歌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们不仅是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人们音乐创造力、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培养青少年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该加强对民歌的研究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传唱民歌,从而为社会注入更多的文化活力和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李佩玉.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J].戏剧之家,2022(24):103-105.
[2]孙治国.从《桃花红杏花白》微观山西民歌的艺术特色及演唱风格[J].黄河之声,2021(24):10-12.
[3]张雁.《桃花红杏花白》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分析[J].名作欣赏,2013(24):165-166.
[4]韩蕊娜.浅析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的艺术特色:以《桃花红杏花白》为例[J].北方音乐,2018(16):50.
[5]丁雯婧.山西省中式婚礼艺术特色初探:以《鸾凤和鸣》与《桃花红·杏花白》为例[J].北方音乐,2016(3):171-172.
[6]方婷,莫晓文.《桃花红杏花白》的艺术特色及演唱处理[J].当代音乐,2022(3):133-135.
作者单位:
泰国格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