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组章
2023-11-26汪海玉
◎汪海玉
题记:陕西安康汉滨区共有27 个镇(街道),每个镇风景优美,更是革命老区。近年来,一二三产业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特挑选数镇作典型以记之。
老城听雨
轻烟缥缈,老城在烟雾里与江水比邻而坐。听雨声,敲响青砖黛瓦的小巷,润湿青石上苔色,将老城的故事冲淡。
红漆门楣上,悬挂着微风,雨丝叩开镂空的窗棂。仿佛在唐诗宋词中,听见一个人和另一个人遥远的对话,是微雨燕双飞的浪漫,是把酒话桑麻的韵脚。
撑一把雨伞,滴落的雨珠,像一粒粒红豆,寄存着相思。木门敞开,诗词里的美人,带着淡淡忧伤的容颜走来。
在幽长、静谧的老街徘徊、等待;一滴雨,落进时间的空隙。雨停了,灯火倒影在悠悠长长的老街,一半忧郁,一半落寞。
余下的日子里,落居一方小镇,一杯茶足以浅尝出历史的温度。老城酒肆,沉淀了多少往事,打一碗酒,和雨水对饮,在一段低温岁月里化干戈为玉帛。
魅力早阳
两岸山峦,浸泡过月光,享受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连庄稼都要比其他地方早熟。
住在老房屋的老农种玉米,也种小麦,他说的方言,像玉米小麦粒粒饱满,一字一句,像唱歌,又像久远的号子声声。
橘子园里,每一缕阳光,欢快甜蜜地面对田野抒情。一排排,背对青山,环绕绿水,斑驳的墙体,凸出的石头,仿佛听到了钢钎、铁锤的撞击声。
日出即照,庄稼成熟在地里时,引燃他乡的情怀;太阳落山,小草目送牛羊、汉江,目送袅袅炊烟、渔火,目送最后一颗星辰。
石头屋檐被苔花占据,梿枷落满灰尘,镰刀生了锈,打麦场的月光尘埃飞扬。石头房睡意朦胧,沐浴汉江的晨雾。早阳镇,在纯白的梦境里,融入一片宁静。
石梯古渡
两岸长满青草,河水划分村庄的界限,那些隐藏在山坳的羊群,被落日唤醒,带着一身余晖归栏。
河边梯道长满青苔,釉色的石头锈迹斑斑,河水掩埋了一级又一级的梯道,冲刷无数人踩踏过的足迹,洗净了多少望眼欲穿的牵挂。
渡口,诉说不完悲欢离合:含泪远嫁的新娘,埋骨他乡的英雄,才子佳人的凝眸,还有村庄佝偻的背影。
老戏楼里,落满灰尘,驾船佬、纤夫、摆渡人歇脚打尖的脚步,淹没在哒哒的马蹄声里。
古渡,枕着微澜,呼吸着光阴,在落日余晖里,和两岸的青草羊群,一起静静睡去。
工业五里
五里铺,老机场诉说着抗战史的厚重,一封胜利家书,胜过干巴巴的修辞。
安康富强机场,诠释着秦巴山间工业腾飞的新生脚步。
月河,一手捧起书本,一手紧握镰刀。文化和文明,是她最美的解说词;工业和农业,是她最好的姊妹篇。
在月河之畔,翠色笼罩、炊烟袅袅的小镇,烟火荡漾出生活,像卷轶浩繁的小说,一部一部矗立在大街小巷。在月河之畔,工业集中区机器不再冰冷,机场飞机不用寻寻觅觅,昨天与今天,历史与未来,清晰可见。
工业项目,落地可畏可敬的时光;农业园区,耕种可依可偎的家园。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代为一个小镇出的题,工业、农业、文化旅游,正以精致的笔法刻划最新最美的答案。
在五里,一个镇就可以翻开它的精致和优雅,麦田里的乡村文明,河流闪烁出土地的成色;工业风格里,蓬勃发展的企业制造了葳蕤的春色。
红色紫荆
叮咚的叶坪河畔,紫荆花开满山坡,一座老旧土屋,走出开国将军的光荣与梦想。
在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纪念碑前,肃立、默哀、献花,他隐现在紫荆花丛中,怀揣壮怀激烈的英勇。
历史的回音冲破秦巴山脉,风中,呼啸着1936 年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猎猎红旗。
一杆红旗,走出秦巴山,奔向平型关,开赴“三大战役”的前线,跨进上甘岭的指挥所,融入共和国的星辉,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这里,脚步要轻,一定要轻,第一军的将士们累了,每一条山野小道上,开国将军的足迹余温尚存,每一棵草木之间,革命先辈的汗水刚刚滚落。
此刻,山河缄默,敬仰和怀念,在小镇雕刻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