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3-11-26张婧
张 婧
(嘉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咸宁 437200)
引 言
资金管理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于事业单位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面临着一些困境亟待解决。本文通过从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相关概述入手,分析部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为优化和改进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一、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相关概述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是指在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对资金筹集、使用、分配和结余等方面进行综合、系统的管理与监督,以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安全使用,支持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资金管理涉及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决算等环节,旨在实现资金的合规性、高效性和透明度,为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确保资金的合规使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防止财务违规和风险;优化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和避免浪费;强化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度,接受社会和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督,提升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通过资金管理优化和改进策略,支持事业单位实现战略目标。
二、部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不足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面临的困境较为复杂,其中之一便是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不足。首先,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其次,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资金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滥用职权等现象难以被发现。此外,部分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决策层级较为模糊,使得内部控制责任不明确,这加大了资金管理的风险。同时,资金管理的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导致制度难以有效约束和指导实际操作。这些问题共同影响着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不稳定因素。
(二)部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足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还面临着资金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的难题。首先,在部分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的数量较少,工作任务繁重,致使财务人员无法全面、深入地参与资金管理工作。其次,部分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财务知识和实践经验,对资金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把握不足。此外,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涉及诸多领域,需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然而部分财务人员缺乏该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最后,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晋升机制不健全,待遇水平不高,导致人才流失严重,进一步削弱了资金管理人才队伍的实力。这些问题共同导致部分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不足,限制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为其稳健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三)财务信息化手段有待加强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财务信息化对于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信息化方面仍然滞后。首先,这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够完善,无法满足资金管理的实际需求,导致财务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资金管理的相关数据。其次,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现有的财务信息化系统难以有效支持资金管理工作。此外,部分财务人员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技能,无法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手段进行资金管理。最后,部分事业单位的信息共享不畅,导致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决策信息不全面,增加了资金管理的难度和风险。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手段有待加强,限制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稳健发展。
(四)部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全过程的监督执行不到位
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确保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全过程中的监督执行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监督责任分配不明确,导致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其次,部分事业单位的上级部门和监管机构对资金管理的关注不够,使得资金管理监督缺乏有效的外部驱动力。最后,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制度和措施不完善,导致资金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久拖未解。同时,对于资金管理中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不够,缺乏有效的警示作用,导致监督执行效果不佳。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部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全过程的监督执行不到位,增加了资金管理风险,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稳健发展。
三、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优化和改进策略分析
(一)持续加强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确保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安全、规范、高效运行的基础,其涉及制度建设、流程优化等多个方面。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资金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内部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资金管理相关的制度和规程,明确各项资金的来源、用途、管理和监督要求,并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这有助于确保资金管理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合规性。其次,优化资金管理流程,简化烦琐的手续,提高管理效率。要对现有的资金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和改进,消除不合理的环节,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如财务管理系统、电子审批等,实现资金管理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健全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通过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财务监督小组,定期对资金管理进行审计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内部审计和监督人员应具备独立性和专业能力,以便准确识别和处理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最后,加强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制度,对资金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还应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定期报告、联席会议等形式与其他职能部门保持沟通,及时反映资金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寻求内部支持和协调。因此,通过持续加强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管理风险,确保资金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助于为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助力事业单位实现发展目标和任务。
(二)强化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事业单位应加大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以满足资金管理的需求,包括采购高质量的财务软件、升级硬件设备、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等。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系统能够帮助财务人员及时、准确地获取资金管理的相关数据,从而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其次,培训财务人员应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提高运用财务信息化手段进行资金管理的能力。通过组织定期信息技术培训、知识分享会等使财务人员熟练掌握财务软件操作和数据分析技能,以为资金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再次,加强事业单位间的信息共享,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资金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事业单位间资金管理数据的实时共享,这有助于单位获取更全面的决策信息,降低资金管理风险。此外,要关注信息安全问题,确保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修复系统漏洞,防范外部攻击和内部泄露等安全风险。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同时,探索新兴技术在资金管理中的应用。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流转的透明化、安全性和高效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预测分析,为资金管理决策提供智能化支持。最后,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应定期对财务信息化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系统与实际的工作需求相适应,持续提高资金管理的效果。通过上述措施强化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可以提高资金管理水平,降低资金管理风险,为实现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资金管理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水平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密切相关,因此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对于资金管理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应重视财务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吸引并留住优秀的财务人才。在招聘和选拔过程中,应注重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要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晋升机制和待遇体系,激励财务人员积极投身于资金管理工作。培训是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关键环节。事业单位应对财务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参加外部培训课程、邀请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确保财务人员掌握资金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此外,要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专业认证考试,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财务规划师等,以提高其专业地位和影响力。加强跨学科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使财务人员具备更广泛的视野和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包括对经济、金融、管理等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使财务人员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资金管理问题,从而提出更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事业单位应鼓励财务人员参与资金管理全过程,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到决算审计等环节,使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业务能力。通过设立财务业务竞赛、创新案例征集等活动,激发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评价和奖励机制,对优秀的财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诚信、敬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并强调财务人员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务必严守法律法规,充分履行职责,进而为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提供坚强保障。
(四)严格把关资金全过程监督执行
高效严密的监督机制对于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完善资金管理的制度和规程,为资金全过程监督提供依据。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与资金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资金管理流程和责任主体,并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这有助于在资金管理过程中确保各环节的规范性和合规性。其次,事业单位应建立专门的资金管理监督机构和专业人员,来负责资金全过程的监督与执行,并通过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财务监督小组等形式,对资金管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监督人员应具备独立性和专业性,以准确识别和处理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同时,要加强信息化手段在资金监督中的应用,提高监督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财务信息化系统、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资金管理数据的实时共享、分析和预警,帮助监督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再次,强化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度。在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定期将资金使用情况向社会公众和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报告,接受社会舆论和外部审计的监督,增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最后,加强与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定期报告、联席会议等形式与相关监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映资金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寻求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要实施严格的奖惩机制。对资金管理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应依法依规给予严厉处罚;对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应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对于合规、高效、创新的资金管理工作,应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激励财务人员提高资金管理水平。通过上述措施。严格把关资金全过程监督执行,事业单位可以确保资金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升资金管理水平,降低资金管理风险,为实现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
结 语
综上所述,资金管理对于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诸多挑战需要事业单位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优化财务信息化系统、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严密监督资金全过程等方面的策略,来持续改进资金管理。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降低风险,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助力事业单位实现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