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研究
——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
2023-11-25韩巧燕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文/ 韩巧燕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钱 波 杭州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原始创新是“从0 到1”,科技成果转化是“从1 到10”,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从10 到100”。加强基础研究,可以实现“从0 到1”的跨越;而要实现“从1 到100”的飞跃,构筑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必不可少。
余杭区定位: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
杭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2022 年杭州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并布局了首选地“1 个实施方案+1 个政策措施+1 个运营支撑”,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近年来,余杭区先后提出“加快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人才蓄水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聚焦‘强策源、重承接’,奋力建设全周期的科技转化首选地”。余杭作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探索构建以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一方面,应厘清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联系与区别(如表1),找准区域定位,对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多元创新主体的自身建设,优化经济、社会、文化等生态环境,夯实创新基础。另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用好区位优势条件,对外积极融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对内抓住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户余杭的契机,加强与区内区外创新主体间的互通共生,形成一体化机制,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助力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助推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表1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的内涵比较
余杭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的建设成效和不足
★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但创新生态环境有待优化
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新中心,余杭区政府根据《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杭科策〔2022〕136 号)等文件精神,正在着力谋划出台《余杭区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打造创新活力之城新中心的实施意见》《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产业落地第一区的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余杭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政策,从制度层面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进行全面布局。与此同时,浙江创新馆、杭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在余杭区先后启动,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体运作;但在科创金融生态、环高校创新生态圈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创新集群建设成效显著,但主体间的联动有待强化
一是新型实验室体系建设初见雏形。近年来,杭州市积极布局“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的新型实验室体系,目前城西科创大走廊已打造形成了1 个国家实验室、2 个大科学装置、15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 个省实验室的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其中余杭区拥有4 个省实验室,但各实验室与企业间的联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双创载体培育成效显著。截至2022 年底,杭州市累计建设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13 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50 家、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283 家,直接带动就业24 万人。而余杭区市级、省级、国家级孵化载体数量分别为78 家、45 家和31 家,占全市比例分别为15.2%、15.9%、20.67%,总量居全市第2 位,但和高新区(滨江)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国家级双创孵化载体的龙头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如表2)。
表2 双创孵化载体区域分布情况
★基础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但产出比有待提升
余杭区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22 年杭州市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66%,其中余杭R&D 经费占比为4.51%,超出全市平均水平;但在投入产出比方面亟待提升。2022 年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一是杭州总体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规模较小,为1061 亿元,远低于北京(7947.5 亿元)、上海(4003.51亿元)、南京(3888.58亿元)等,其中余杭区为200.38亿元。二是专利申请授权方面,杭州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为2305 件,仅为上海的2/5、深圳的1/10。余杭区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为394 件,在杭州区县市排名第3 位,但在数量上相较于高新区(滨江)(676 件)和西湖区(591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552件,排名第5位,占全市总量的7.7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77.87 件/万人,低于杭州市平均水平(如表3)。通过专利申请人类型分析可知,余杭区发明专利申请主要集中于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因数量较少,不占优势(如表4)。
表3 2022年杭州市部分区、县(市)PCT及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
表4 2022年杭州市部分区、县(市)专利授权量及申请人类型分布
★创新主体建设形成梯队,但高能级服务侧有待增加
一是高等院校数量较少,但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数量增加显著。城西科创大走廊内聚集了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9 所高等院校,阿里达摩院等61 家科研院所,19个院士工作站和22 个博士后工作站;但余杭区内仅有杭州师范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学院,高校基础较为薄弱,但省级研发机构已累计建成59 家。二是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体系成效显著。截至目前,余杭区已拥有各级企业技术中心120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 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1 个,已形成以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系;累计培育上市企业26家、单项冠军企业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家、省级隐形冠军7家,已形成“雁阵式”科技型企业梯队。但在服务侧方面,在杭注册的高能级中介服务机构数量较少,仅为北京的1/5。
★专业队伍建设逐步推进,但全链条的培育体系有待健全
2022 年,“技术经理人”作为新职业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 年版),表明国家对这一职业的高度重视。此前,余杭区乃至杭州市现有的技术经理人绝大多数由双创孵化载体的服务人员兼任,其经历的培训及取得的专业证书多为“技术经纪人”。两者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技术经纪人”侧重于技术交易,而“技术经理人”则侧重于科技成果转化。余杭区作为杭州市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员队伍建设试点之一,组建了“亲之办”“亲科办”,并通过专项培训和业务实操培育专业转化人员,一对一服务保障,旨在打通科技成果供需堵点。当前,余杭区技术经理人存在数量相对不足、水平参差不齐、高端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在杭高校尚未开设相应的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育体系尚未系统化、链条化,导致优秀的技术经理人严重缺乏。
余杭区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
★依托长三角科创共同体,联动杭转中心,加快推进资源互通共生
2022 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 年)》《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旨在全力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一方面,余杭应借力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位优势,依托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对外积极融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吸引长三角国创中心在余杭布局研发载体,以三省一市的资源优势弥补杭州、余杭的短板,实现项目、人才、基地、资金等一体化建设。另一方面,应抓住杭转中心落户余杭的契机,加强线上线下运营,联动各区县市分中心乃至全国重点区域节点,加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间的互融互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主体协同发展。
★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一是持续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概念验证中心,引导孵化载体聚焦细分产业领域,尤其是引导现有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的专业孵化器,逐步健全“概念验证中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化园区”全周期孵化链条,发挥专业园区的龙头示范、辐射服务作用。二是联动国内C9 联盟高校或上海知名高校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余杭区内龙头企业与学校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或产学研联盟等,缓解余杭优质高校资源短缺的局限,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者互动融合,进一步推动创新系统螺旋上升。三是充分发挥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等高能级实验室的策源作用,吸引科创企业落户余杭区,并依托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的机制,研发新技术、新工艺,联动企业转化新产品,推动科技成果直接转化。四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设立“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持续深化“院士工作站”,加强与国际国内尖端实验室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研发团队,组建联合实验室,提升实验室的国际竞争力。
★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引入高端人才赋能平台能级提升
一是加强技术经理人的队伍建设。从顶层设计出发自上而下构建全链条、系统化的培育体系,借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开设技术转移专业学位经验,在杭州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航空学院等开展试点工作,校企联合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同时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畅通技术经理人的职业发展和职称晋升通道。二是引进培育高能级的中介服务机构。一方面,余杭要以立足余杭、服务杭州、辐射全国、链接世界为目标,积极引进海外高端技术服务平台,提升区内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系统培训,提升本地中介机构的服务能级。三是引进海外高层次科创人才。抢抓海外人才流动窗口期,充分发挥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平台,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科创人才,持续强化余杭区人才蓄水池作用,同时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提高服务配套、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等,从而实现持久留才用才。动、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等,举办高层次的学术会议、论坛等,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
★优化科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离不开前期大量研发费用的投入,科创基金的建设必不可少。一方面,区政府应加强与杭转中心的合作,依托杭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提供经费保障;同时,可以鼓励区内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发起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引入全球高端金融资源,在区内设立金融总部等,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此外,余杭区还可结合区域产业优势,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支持引导相关实验室突破金融科技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
★强化人才服务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营造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科研氛围。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的复杂性、长期性和低转化率等特性决定了其更需要宽容失败的氛围。借鉴西湖大学的办学理念,鼓励区内高校自由探索、强调原始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引导支持人才潜心研究;同时配套各项扶持政策,给予青年人才敢闯敢试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二要充分发挥余杭“沈括科学家创新精神”,持续优化人才服务生态环境,推进“打造首选地、提振新经济”等成果对接活
★深化环高校创新生态圈建设
余杭区内目前高校数量较少,但大走廊内集聚了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一流高校,各高校之间地理位置相近,且周边分布着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特色小镇等高能级科创园区。余杭区应借鉴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建设经验,强化政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力军作用,打造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大零号湾”目前已经有60 余家交大师生创业企业入驻,总估值超过500 亿元,其中估值超过两亿元的企业有29 家。此外,上海还有“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复旦未来谷”“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等,这些生态圈的建设利于助力双创升级加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