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的概念、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3-11-25王嘉昀文彦杰杨柳春
■王嘉昀 文彦杰 杨柳春
1)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361005 2)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 100190 3)《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100864 4)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 100190
评审是科技期刊遴选符合自身选题定位论文、维护和提高学术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把控期刊质量、实现期刊高水平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而言,评审是审稿人与作者、编辑之间交流、交锋和争辩的过程,其核心目的是对科学知识和成果进行论证,并从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等方面提高学术作品的质量。作为开放科学的重要方面,建立和实现完全透明、公平、避免偏见或利益冲突的学术评价机制与学术交流环境[1]已成为全球学术出版业界、学界共识。
目前,部分国际科技期刊出版商已开始进行创新评审尝试。20世纪60年代,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旗下的《当代人类学》(CurrentAnthropology)进行了开放同行评议尝试[2];随后,英国《教育互动媒体杂志》(JournalforInteractiveMediainEducation)、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护理教育电子杂志》(AustralianElectronicJournalofNursingEducation),以及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BioMed Central,BMC)旗下的所有医学类期刊和部分其他期刊等均采用开放评审方式进行评审[3]。另外,开放获取出版商F1000借助开放注释技术,有效实现了评审过程中评审人、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和互动[4]。2022年10月,eLife宣布将取消论文“接收/拒绝”的规则。同行评议把关学术论文发表的功能被消解,同行评议的价值、必要性等引发全球科技出版界的广泛讨论和争议。全球范围内,国际科技期刊出版商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甚至“颠覆式”评审方式,极大冲击了现有科学交流规则与科技期刊出版模式,也为未来期刊评审方式发展提供思路。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已发展出“责编/编委/青年编委初审—同行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等评审形式。此外,部分期刊在配合我国“三审制”要求的基础上,开始尝试融合数据评审、交互评审等评审方式。理论研究方面,现有关于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1)部分学者和期刊编辑工作者围绕创新同行评议模式展开探讨。2015年,李金珍等[5]介绍和讨论了《心理学报》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并指出开放同行评议对提升《心理学报》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治丹丹[6]对区块链技术在同行评议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与介绍,并提出在单一区块链出版平台上综合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同行评议全程治理的理想情景。(2)部分期刊编辑工作者以所在期刊为案例,分享其有效的创新评审方式与经验。蒲素清等[7]指出《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部创新性地采用定期集体分层初审制,清晰划分不同编辑职责,不仅有效提升了送审稿件质量,还显著缩短了稿件初审周期。李珂[8]对F期刊采用的包含量化评分、三审人员“双向匿名”等在内的创新评审流程进行详细论述,从程序公正视角为创新期刊评审制度提供思路。程志强[9]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为例,提出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和Excel数据分析软件的评审效率提升策略。(3)部分学者引入智能技术,改造评审流程以提升评审效率。钟磊等[10]提出一种基于亲和力与研究方向覆盖率的审稿人推荐算法ARDC,有效提升了推荐“小同行”的精准度。樊敏等[11]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和建立了数据驱动的编辑策略优化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优化编辑策略、缩短专家评审时间的效果显著。
已有研究多聚焦具体技术创新和引入、个别期刊实践尝试,鲜有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体视角,对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概念、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专门调研与梳理,致使创新评审理论与实践发展缺乏系统性,且个别成功经验难以被仿效和吸收。本文在借鉴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对“创新评审”概念进行界定,进而采用文献搜集、案例分析的方式,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以下简称“卓越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部分卓越期刊的创新评审方式发展现状、特征进行梳理和归纳,进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在构建科技期刊评审方式创新框架、深化现有评审与评价理论的同时,为我国科技期刊进一步完善论文评审方式提供借鉴,助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1 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对象
自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其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创新”成为各领域追求进步、发展与突破的关键动力。将“创新理论”引入科技期刊评审实践,对定义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指导未来科技期刊创新评审实践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1 熊彼特“创新理论”
熊彼特认为,当原有的价值体系出现不确定性,经济主体无法自如运转时,人们迫于生存条件恶化或因不甘心,会引入新的事物进行创新,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从而应对不确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指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换言之,创新是指引进一种以前没有的组合或事物,包括引进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控制一种新的材料来源供给以及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形式[12]。当这些新组合间断出现,并带来具有发展特点的新现象时,便可能干扰或撼动原有的、周而复始的、均衡的零利润经济价值体系[13]。同时,创新意味着发展[14]:若创新为经济主体带来了利润,创新就帮助经济主体实现了发展。
作为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创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囊括了产品、技术、管理和组织方式等各种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活动,在随后的发展中衍生出技术创新学派和制度创新学派两个主要的理论学派。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其延伸阐释不仅为近百年来人类工业文明的经济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指导[15],还因其所具有的较高兼容性,为各学科领域创新实践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1.2 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概念界定与分析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结合科技期刊评审具体实践,可对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意涵进行归纳,即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是指在立足科技期刊自身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把一种或多种期刊评审活动实践所需要的人、物、技术等资源与评审实践现实条件的新组合引入论文评审与评价系统,以提升论文评审、评价的质量与效率,实现科技期刊发展。其具体方式包括:(1)评审要素创新,如引进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等新的数字技术要素;(2)评审方法创新,如在评审流程和评审操作层面引入开放评审;(3)评审资源挖掘,如邀请国际评审专家或拓展青年评审专家群体等;(4)评审流程控制,如优化现有的评审流程,吸引国际评审专家,接轨国际高水平评审实践;(5)组织制度创新,即从组织和制度层面,对现有的评审组织方式、激励措施等进行优化,以提升评审效率以及相关编辑人员、评审专家乃至作者参与评审环节的积极性等。
综上,“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是熊彼特“创新理论”在科技期刊评审实践领域的应用和延伸,为开放科学环境下的科技期刊评审实践发展指引方向。对科技期刊而言,创新评审方式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和实现科技期刊的向前发展,因此科技期刊评审实践一方面需立足科技期刊整体发展现实,选择和引入符合科技期刊发展现实的新组合或对原有相关生产要素、生产资料进行重新组合;另一方面,需要以服务科技期刊整体发展为目标和导向,通过引进新的技术、资源或优化资源配置、操作系统,推动科技期刊内容与形式的协同发展。
2 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实践现状
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方法,在广泛调研当前我国头部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实践的基础上,结合2021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案例遴选汇编项目入选案例,挖掘、归纳我国头部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实践相关内容,并对其创新实施方式和特征进行系统总结,为归纳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评审发展目前存在问题、畅议未来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2.1 评审要素创新:依托数字信息技术,提高同行评议效率
随着计算设施及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的不断完善,科研领域迎来新变革。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卫在2022年8月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提出要“构建中国的世界一流学术数据运营和服务平台”。在期刊服务领域,自动屏蔽共同作者及同单位学者的技术已被国内多个采编系统应用,无须通过人工辨别审稿回避人员;同时,清华大学等单位研制出多种自动推荐同行专家的人工智能产品。诸多新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科技期刊的审稿效率和质量。
实践方面,《亚洲药物制剂科学(英文版)》《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林业研究(英文版)》等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技术,挖掘研究前沿、热点和专家资源,建设超万人的专家库或专家池。同时,为进一步便利专家信息收集、整理和查找,《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在自有专家库基础上,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期刊定制推荐学者库,即可根据学科、研究话题、研究强度快速筛选“小同行”;《林业研究(英文版)》对其库中2.4万位审稿专家分别设置了细分专业、通信方式、已发表著作、关键词等结构化标签,以实现专家的快捷、精准匹配,使得稿件审理周期缩短,送审更加精准。此外,《环境科学》制定了高效的编辑出版流程,实现包含评审在内的稿件流程实时追踪与提醒功能,在提升期刊服务质量和作者体验的同时吸引作者投稿。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信息技术为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实践提供底层技术支撑。技术要素与专家资源、评审系统的新组合不仅可有效推动科技期刊评审资源的重新配置,还对减轻编辑工作压力、实现“小同行”快速精准匹配、提升科技期刊评审效率具有关键意义。
2.2 评审方法创新:引入开放同行评议,多措并举提升评审灵活度
近年来,随着全球开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全球科技期刊学界、业界开始尝试引入开放同行评议,以期强化同行评议环节中编辑、作者和审稿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尽可能实现评审的公平公正以及高透明度,切实提升稿件质量。2021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九十五条明确提出“推动开放科学的发展”,从法律层面肯定了开放科学在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我国部分科技期刊进行了开放同行评议尝试。例如,《心理学报》于2014年开始实行公开匿名审稿意见的审稿方式,将每篇论文的历次审稿意见和作者回应整理成单独的文档,并与网络版论文同时发表。《心理学报》将审稿过程中的学术讨论提供给读者学习观摩,初步实现评审过程公开,便于公众监督。
部分数据期刊也开始尝试开放同行评议。例如,GigaScience采用了开放同行评议,《中国科学数据》采用了单盲和透明同行评议两种方式。透明同行评议情况下,稿件经过责任编辑初审及数据审核员审核后,即可以评审中论文的形式在网站发布,进入同行评议阶段,并在此阶段接受大众评审,所有访问的读者可各抒己见。广义的审稿人应该既包括应期刊邀请审稿的专家,也包括在论文大众评审阶段主动公开发表专业评审意见的大众评委。大众评委可实名或匿名发表评论,期刊进行内容审核后发布大众评论,并将可用意见反馈给作者。通过同行评议的论文进入主编终审阶段,录用版稿件及所有评审过程在网站公开。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开放同行评议是对过去线性评审方式的颠覆,也打破了单盲评审和双盲评审中审稿人对稿件去留决定权的“垄断”,给予作者与审稿人交流、互动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方法层面创新科技期刊评审方式对进一步挖掘、整合和优化学术内容资源,提升论文质量乃至推动科学“民主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 评审资源挖掘:扩大审稿队伍,缩短同行评议周期
通过扩大审稿队伍,不仅可开辟新的专家资源,提高评审效率,还有利于拓展科技期刊的作者资源,提升期刊在目标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同行评议中存在审稿队伍老化、审稿人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制约了期刊评审规范化发展。根据Publons发布的《2018年全球同行评议现状报告》,2013—2017年期刊编辑发出的审稿邀请数量逐年上升,而审稿人的审稿完成率却逐年降低。可见,挖掘评审资源及培养青年审稿人不仅对期刊内容价值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的重要内容。
部分科技期刊在评审实践过程中邀请青年科研人员进行审稿,以提升审稿效率。例如,《地球物理学报》鼓励编委和审稿专家推荐优秀科学家加盟审稿队伍,并从作者中选拔佼佼者进入审稿专家库。《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农业科学学报(英文)》《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等期刊主动吸纳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年轻学者、优秀博士后加入审稿队伍,不仅使得专家队伍年轻化,为期刊发展注入新活力,还有效提升了审稿速度和质量。
部分科技期刊组建分层专家团队,并与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审稿专家联合培养青年审稿骨干,以服务科技期刊稿件评审的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建立了以院士为主体的领跑专家群,以知名学者为主体的高端专家群,以青年教授为主体的核心专家群,以优秀博士生、一线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奋进专家群,并根据来稿内容的层次、栏目定位、审回时间要求等邀请不同层次的专家评审。《中国科学院院刊》立足自身聚智咨政的战略定位,结合高水平作者群体(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一般为院士、战略科学家、科研机构负责人、正高级职称人员)的现实需求,建立了主要包含院士和战略科学家、科技政策专家等的高端学术审稿队伍,为作者提供高质量的同行评议服务。
作为重要的创新方式之一,扩展审稿专家资源本质上是对科技期刊内部评审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和提升,而审稿专家结构优化、评审模式革新、评审规则调整等势必对科技期刊拓展资源、应对和适应国内外科技期刊市场、迈向世界一流队列发挥积极作用。
2.4 评审流程控制:建设国际审稿专家队伍,与国际大刊名刊同台竞技
随着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科技期刊跻身世界一流期刊行列。在世界一流期刊发展目标指引下,我国头部英文科技期刊开始挖掘和建设国际化审稿人队伍,进一步接轨国际审稿流程,与国际大刊、名刊同台竞技。
2018年创刊的《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英文)》通过不懈努力,仅3年便创建了包含6257位专家的审稿人队伍,其中88%为国际学者,分布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转化神经变性病(英文)》自创刊起便坚持走国际审稿人路线,目前国际审稿人占比达到97%。部分期刊在引进国际审稿资源的同时,还对评审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尝试:《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国家科学评论》等期刊要求每篇文章的审稿人中至少有一位外籍专家;2020年,《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将编辑部送审改为副主编初审后直接送审稿人外审的模式,并发展“铁杆审稿人”,在严格把关学术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整体审稿周期(审稿周期最短为6天,平均为20天)。
控制与创新评审流程是吸引海外学者关注和参与科技期刊建设、接轨全球科技期刊产业的重要环节,也是科技期刊创新评审的主要方式之一。本质而言,评审流程控制立足于新市场、新出版情境,对科技期刊原有评审规则、评审模式进行调整、优化与革新,以实现期刊快速适应和融入新的科技期刊出版生态的目标。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科技期刊而言,吸引海外审稿人,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大刊、名刊有益经验以优化自身评审流程与控制机制,是进入全球科技期刊出版赛道、融入国际科技期刊出版市场、与国际大刊名刊同台竞技的重要手段。
2.5 组织制度创新:建立责编/编委责任制,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制度创新是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的重要方面,不仅为维护和保障作者、审稿人和编辑部在全球开放科学竞争中的合法权益提供依据,还为化解科技期刊内容生产、评审、出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提供方案。当前,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在组织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责编/编委责任制和多维评价体系。
为重要且优质稿件建立的责编/编委责任制是指由责编或编委专人负责专篇,进行快速同行评议。例如,ScienceChinaChemistry对首发的突破性创新成果或已经经过国际高影响力期刊评审且附有原评审意见和修改说明的论文实施主编/副主编快速评审,并在1周内在线发表。
由于交叉领域学科的发展,稿件的复杂性、交叉性不断提升,而论文抄袭和重复发表偶现于交叉领域期刊,使得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意识到交叉领域审稿中的盲点。对此,以《中国科学院院刊》为代表的科技期刊建立了多维评价体系:首先,邀请至少2位“小同行”对稿件进行同行评议,考察论文学术性、专业性;其次,邀请1~2位政策、管理领域的编委或专家对论文建议的逻辑性、可操作性,以及话语体系的准确性进行评审;最后,专职副主编从综合质量、写作风格及在当期主题中的定位等方面审理论文,共同把关学术质量。
审稿组织制度的创新多基于期刊具体发展目标和所处时代环境,从顶层设计或整体层面对科技期刊审稿方式所涉及的资源、要素进行规制和调整,在协调和优化科技期刊评审系统内部不同主体、要素、环节的同时,稳步提升科技期刊评审效率和质量。因此,一定意义上,制度创新不仅是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为科技期刊评审方式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3 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发展实践现存问题及其表征
以卓越期刊为代表的我国头部科技期刊在创新评审方式方面已进行诸多探索,但均呈现点状突破形式,尚未能从系统和整体层面推动我国科技期刊评审方式的发展。在纵览我国现有头部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实践的基础上,从创新意识、创新实践方式以及创新内在激励机制3个与创新实践生成、运转直接相关的维度,对我国整体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发展实践进行反思与展望。
3.1 意识层面:对评审制度认知固化,创新意识与思维尚未普及
创新意识和思维是创新动机生成和创新发生的前提。然而事实上,当前部分科技期刊从业者对“三审制”的认知固化,且对同行评议概念及其功能把握不清。这不仅可能导致稿件评审质量和科学价值难以保证,还不利于创新评审意识和方向的生成。具体而言,部分期刊或轻视外审的重要性,“走形式”甚至缺少外审环节,致使稿件未受到领域内同行专家认可;或将一位专家外审算作一个审次、两位专家外审算作两个审次,导致出版单位“三审制”欠缺整体规范和逻辑。固化认知或误读从某种程度上表明部分科技期刊从业者对评审制度的要义及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部分科技期刊从业者对全球开放科学实践、我国科技期刊产业从“知识加工业”向“知识服务业”转型发展目标的了解不足,且尚未树立市场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这也阻碍了评审方式创新意识的生成。作为学术出版市场直接参与主体,期刊从业者应从意识层面进一步强化基本的学术出版市场理念与服务思维。同时,以开放同行评议为代表的评审创新实践表明,科技期刊评审方式已由评审专家“单向评价”逐步向包含评审专家、作者和编辑的“多向交流”方向转变[16],科技期刊在其中发挥的提升稿件质量、促进学术交流等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以政策为导向、主要靠政府拨款生存、注重社会效益和年检制度的期刊出版体制和运作机制下,科技期刊普遍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固化的评审模式也使得科技期刊缺乏内在创新需求,这阻碍了创新意识的生成。
3.2 实践层面:资源尚处于积累阶段,现有期刊格局难以支撑实践
对新要素、方法、资源、技术等的应用本就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尝试的过程,当积累到一定“量”时才可能实现“质”的飞跃。然而由于起步晚,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发展面临要素、资源累积不足以及学术出版市场拓展渠道受限等问题。我国科技期刊评审实践起步晚,尤其是新创的英文科技期刊在作者资源、评审资源、市场资源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科技期刊的审稿资源主要来源于作者、审稿人推荐等“被动”获取方式。对于大部分科技期刊而言,现有资源难以支撑基于全网的专家智能匹配、资源自动更新与积累等设想实现。从长远来看,资源获取、积累和延展方面的困境将制约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发展的速度与水平。
受限于“小、弱、散”的整体格局,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存在难点,期刊之间的审稿专家互荐、共享机制难以建立和维系。互荐、共享审稿专家是期刊推动资源快速积累的有效手段,也是爱思唯尔、施普林格·自然等学术出版集团旗下期刊集群快速成长的有益经验之一。我国实行自上而下、管办分离的学术出版管理体制,科技期刊管理、运作和经营较为分散和独立,期刊出版单位“小而全”。资源的分散、内部系统的不兼容以及信息沟通不及时等问题也导致科技期刊间难以建立和维系内部评审资源互荐、共享机制,对创新评审方式过程中的资源积累、市场拓展等产生负面影响。
3.3 机制层面:长效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创新内在动力缺乏
激励机制是推动科技期刊持续、自主进行创新评审尝试的重要因素,对提升期刊活力、接轨国际前沿办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现有创新评审方式实践多是科技期刊从业者自发、自觉的行为,多数期刊出版单位尚未在内部建立起较为系统、长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这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期刊创新实践的可持续发展。从实践开展态势来看,现有创新评审方式实践多呈点状,这一方面源于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实践起步晚,实践经验、评审资源等尚处于积累阶段;另一方面,现有创新评审方式实践实际上多是科技期刊从业者为解决评审实践中的棘手问题,或在借鉴和学习其他期刊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自发、自觉的尝试。换言之,若期刊从业者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创新热情,或在创新尝试中遭遇难以应对的问题且缺乏必要支持,创新实践便难以发生或持续开展。此外,2023年6月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2)》数据显示,我国约77%(3153家)的期刊出版单位分散于相关领域科研单位、大学院系中,编辑被并入相关单位中人数较多的科研序列或管理序列进行管理和评价。因此,在实践中,期刊出版单位缺乏针对科技期刊及其从业人员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这不利于期刊创新实践的长远发展。
部分期刊受限于学科、地域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条件,在运营中难以负担创新评审方式实践成本,致使期刊创新实践内在动力不足。前文虽已罗列诸多科技期刊的创新评审方式实践及其成效,但相较于5071种的我国科技期刊总量[17],开始创新探索与实践的期刊仍在少数。这一方面可能源于部分期刊在日常评审实践中未发觉创新评审方式这一隐性需求;另一方面,部分期刊在运营中缺乏必要资本,难以负担创新评审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成本。
4 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发展对策
当前,开放科学方兴未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科技期刊产业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在此背景下,面向科技期刊全产业链的创新实践不断涌现,全球科技出版格局发生急剧变革。科技期刊评审方式触及期刊内容质量与传播效率等核心问题,关乎期刊声誉与影响力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评审方式不仅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应对开放科学浪潮、传播中国学术声音的必要举措。基于此,针对前文提及的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中现存的问题,从3个方面为推进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4.1 强化编辑队伍对评审环节的认知,提升从业人员创新服务意识
人才是推进和实施创新评审方式的关键。培育高素质、拥有专业化技能和具有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的编辑队伍,可为推进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的长远、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实践力量。对此,一方面,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在把控编辑队伍人才基本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技能课程、培训以及竞赛等方式,强化编辑人员对科技期刊评审发展历程、实践意义,尤其是对不同评审环节的内涵、功能的认知;另一方面,促进不同科技期刊编辑的交流。通过深化对评审环节和功能的认知,打开编辑人员评审思路,破解评审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创新思维。
新环境下,期刊出版单位需重视对期刊一线从业者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即通过案例学习、讲座分享以及与国际大刊、名刊交流等方式,加深编辑队伍对当前全球科技出版市场发展脉络、运行逻辑、未来走向以及评审创新实践的理解,获悉前沿评审系统与实践方式,提升编辑的市场敏感度和洞察力。
4.2 重视关键资源要素积累,强化合作互通共营创新环境
对创新实践活动本身而言,资源、要素的积累以及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实现创新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科技期刊在尝试评审方式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需重视关键的作者资源、评审资源、市场资源等,如通过感谢信、纪念品、增刊、评审技能培训等拉近与已有优质作者和审稿人的距离,挖掘新兴审稿力量,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另一方面,科技期刊可在与同学科、同领域期刊交流过程中加强合作,建设专家资源互荐、技术要素共享等资源互通机制,营造创新环境。
相关科研管理部门、期刊主管主办单位、出版单位等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投入,通过“揭榜挂帅”“点将配兵”等方式,与第三方技术服务提供商、高校平台等进行技术、服务合作,强化评审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
4.3 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实践内在动力
评价与激励机制对科技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发展具有关键导向作用,是科技期刊出版运行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善评审体系和激励机制都需要立足于参与和实施评审创新的期刊从业人员本身。因此,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期刊主管主办单位、出版单位可从制度、管理规范和投入方面支持期刊进行创新尝试,如在编辑人员考核体系中增加创新奖励条款,鼓励从业人员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强化创新内在动力。
编辑、审稿人、作者等科技期刊相关主体需要不断进行磨合以创新评审方式,并在交流、碰撞和实践中完善创新评审方式设计。因此,期刊可通过发文致谢等方式对提出创新意见和方案的审稿人、作者等表达感谢,并诚挚邀请更多审稿人、作者共同参与期刊创新评审方式实践发展。
5 结语
评审方式与论文质量、科技期刊运作规范化程度、科技期刊发展水平等密切相关,其创新方式和实践方法始终是科技出版领域的核心话题之一。本文以熊彼特“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创新评审概念进行界定,并就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评审实践现状、目前发展存在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系统论述,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评审实践、推动科技期刊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作为先导性和探索性的理论研究,文章主要从整体视角,结合相关头部期刊创新实践对创新评审概念与理论框架进行讨论,未进一步对创新要素、方法、资源、流程和制度等进行细分和讨论。未来相关研究可以就具体的变化历程、组织架构、实施效果等进行调研,从而完善创新评审相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