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与育儿嫂:难以平衡的育儿天秤
2023-11-25米娜
文|米娜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请育儿嫂协助养娃成为不少新晋宝妈的选择。脾性相投的育儿嫂好比家人,留给家庭与孩子的爱会被永久保留。而爱护之外,也有令人难堪的冲突。不少宝妈在社交媒体抱怨好育儿嫂难寻,一些育儿嫂同样“吐槽”遇上糟糕的雇主,入户后饱受煎熬。明明双方都是为孩子好,为何还会出现“鸡飞狗跳”的局面?
同样是母亲,却无法将心比心
若没有育儿嫂带来的困扰,宝妈小巴觉得自己的生活本可以无忧无虑。在孩子出生之前,小巴与丈夫商量不请四位老人带娃,认为育儿嫂入户可以在不麻烦老人的情况下,弥补自身在育儿方面的不足。女儿出生第五天,小巴一家请来住家月嫂马姐照顾她和宝宝。
24小时专业护理小巴和女儿,是马姐作为月嫂的职责。五十多岁的马姐展现出丰富的育儿经验,与小巴的关系也处理得很好。疫情反复的那段日子,小巴虽已出月子但考虑到马姐无法回家,便提出让她转当育儿嫂,继续照顾自己和孩子。马姐欣然同意,却开始花费大量时间在刷手机、吃零食、看电视等事情上,还时不时观察小巴与丈夫的一举一动,再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次,我丈夫因肠胃不好在吃饭时去了洗手间,她就露出鄙夷的表情。还有一次,丈夫喝多了吐在卫生间,她醒来后竟然说恶心。明明是在我们家,她凭什么指手画脚呢?”小巴不理解马姐为何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虽气到大哭但觉得自己和孩子都离不开她,便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小巴的包容让马姐变本加厉。“她直接把我家当成自己家,我边看电视边嗑瓜子,她也坐在沙发那头嗑着瓜子,再把一条腿搭在茶几上,用另一条腿来回踢婴儿车哄孩子睡觉。还没等我说别用脚踢,她顺势拉起孩子的毯子盖在自己身上。”小巴很恼火,可也只能生闷气。过了些日子,马姐又有了“新招数”。“我伸手要抱孩子,她嘴里说着孩子最喜欢爸爸抱,直接把孩子给我丈夫了,还回头跟我说孩子跟爸爸在一起最开心……”那段时间,马姐的存在非但没让小巴觉得育儿有了助手,反而让她受尽委屈。小巴终于爆发了。决定让马姐离开的那天早晨,小巴把工资转给了马姐,还担心她着凉就送了一件羽绒服。在小巴准备将孩子抱出来跟她道别时,马姐看都没看孩子一眼,转头就说少付了一天工钱。还在自责的小巴瞬间感到心寒,将钱转给她后狠狠地关上了门。
马姐走后的几天,小巴有些失落。“从成为母亲开始,马姐就跟家人一样在我身边,我难免会产生依赖。”她编辑了一段“小作文”发给马姐,可马姐不为所动,仅回了几个冰冷的字眼。“我大概是生育后变得过于感性,我们家对她而言也许仅是数以百计的客户中的一个。只是她也是一个母亲,将心比心就这么难吗?”小巴说道。
“连看一眼孩子的资格都没有了”
今年38岁的张姐是一位有七年工作经历的专业育儿嫂。在常州工作的这些年,她最长的一段入户经历是四年,最短也有三个月。“我希望能满足周围人的要求,加上对自己要求很高,这么多年从未与雇主发生过矛盾,做任何事都会先与雇主商量,并多花时间学习,直到对方满意。”然而,即便如此,她也有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回忆起那段日子,张姐直言“度日如年”。
那是一段跨文化的雇主服务经历。刚到生活在上海的韩国夫妇家工作时,一切都挺顺利,张姐的日常工作除了给雇主和孩子们做一日三餐外,还包括清扫复式楼、熨烫整理家中衣物等。在餐食方面,雇主要求张姐每日早起为家中成人和孩子分别准备早餐。成人吃用电饭锅蒸的糙米饭,配上蒸鸡蛋和荷包蛋,还要上齐两种荤菜、两种素菜和一碗汤。此外,1岁孩子吃用燃气灶锅煮的粥,5岁孩子吃用燃气灶锅蒸的米饭。在家务方面,韩国人没有穿拖鞋的习惯,所以对地板卫生要求极高,需要张姐反复擦拭地板。渐渐地,机械式的重复劳动让张姐体会到在韩国家庭做育儿嫂的痛苦。“地板脏了又擦、擦了又脏,每日背着不愿去幼儿园的5岁孩子上下楼至少三十次,有时孩子醒得早就得背着他准备工序复杂的早餐。这种工作非但没有创造价值,还让我的脚累到水肿。”很长一段时间,张姐的脚肿得连鞋都穿不上。
身心俱疲的张姐一度想要放弃,可本就因公司和中介矛盾已经三个月没有拿到工资的她,决定咬牙坚持。“最无奈的不是烦琐的家务和照顾两个孩子,而是家中任何人想要喝水都需要我倒好递到手里,想吃水果就会叫我先削皮摆盘,想吃泡菜就让我一次准备三至四类,而且家庭成员吃饭时间不一致,每人每吃一顿都需要我重复所有步骤。”本就濒临崩溃的张姐,又因宝妈缺乏育儿经验导致工作量骤增。“宝妈总在不合时宜的时间让孩子喝奶,导致孩子吃不下饭,一碗饭需要我追着喂四十分钟,还会趁我不注意将饭吐在地板上。”张姐不顾一切地提出了辞职。
尽管照顾时非常吃力,下户后的张姐依然很想念那两个孩子。然而,当她给前雇主拨视频通话时,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离开度日如年的家庭,连看一眼孩子的资格都没有了。”在张姐看来,育儿嫂做的不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需要与家庭建立情感连接。“一下户就要立即斩断与孩子的感情,这太残酷了。”哪怕从业七年,即刻切断情感依然是张姐的软肋。
从各自为营到双向奔赴,究竟还有多远
“每天工作15个小时”“吃饭要迅速且只能在厨房站着吃”“不能看手机”“要每日与宝妈讨论教育进度”……这是某社交平台上的一条育儿嫂工作内容。同样地,“给育儿嫂的钱比我一个月工资还多”“又是被育儿嫂PUA的一天”“给育儿嫂送礼该选择什么”等内容也频频在大数据榜单上出现。宝妈与育儿嫂的双向奔赴,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育儿嫂必须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不能在孩子跟前玩手机、说脏话,更不能在孩子身边吃垃圾食品、喝饮料。”作为合格的育儿嫂,这是张姐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她给孩子们讲解成语典故,与他们一同读绘本,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做早教启蒙,也常因舍不得自己陪伴几个月的孩子而放弃另一家的高薪邀约。但负责的育儿嫂之外,“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育婴、早教、美食等职业技能”的欺骗性包装话术的确广泛存在。
其实在送走马姐后,小巴曾遇到过真正喜欢的育儿嫂——好看的圆脸、温柔的声音,年纪与小巴相仿,照顾孩子极其细心且从不干预家人的决定。“她进门就直奔厨房,趁孩子睡觉洗好碗筷后,小声问能不能进卧室帮我叠衣服。孩子醒来后见到陌生的她就一直大哭,可她依然面带微笑抱着孩子,还会在我情绪低落时陪我聊天。”她的到来,让小巴感觉自己终于进入了“安全区”。可好景不长,让小巴赞不绝口的“神仙姐姐”仅待了一个月就因个人原因离开了。之后入户的三位“专业”育儿嫂,不是口口声声说着前雇主对自己有多好、希望小巴能加薪,就是被中介夸着入户实则连奶粉都不会冲、尿不湿也不会换,隔天就主动要求离开。
如今,女儿已经一岁多了,回忆起那些匪夷所思的经历,小巴非常心疼自己和孩子。“我是不是被她们拿捏了?”直到现在,她都会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看到雇佣关系最真实的一面后,小巴对待育儿嫂的心态彻底发生了改变。“她们前期都很好,总会表现得温和,尽力做一些能得到我们认可的事情。可一旦发现宝宝依赖自己,她们知道不会被辞退,就开始提各种各样的要求,甚至介入我们的生活。既然如此,那就维持严格的雇佣关系好了。”
育儿困境不仅存在于小巴身上。宝妈们渴望找到育儿路上的得力助手,然而遇到认真负责的育儿嫂要靠几分机缘,将心比心在多重包装与套路下时常成为一种奢望。这难以平衡的育儿天秤,在双方的各自为营下拉扯着一个个不谙世事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