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23-11-24冯紫薇吴斌韩敏崔涛颜谈
冯紫薇,吴斌*,韩敏,崔涛,颜谈
1.太和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安徽 阜阳 236600
2.太和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安徽 阜阳 236600
3.阜阳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安徽 阜阳 236000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具有较高致残率、病死率,危害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1]。目前临床针对脑梗死的治疗多以药物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以起到保护神经、改善脑血管循环的目的[2]。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是治疗脑梗死的扩血管药物,可通过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血管循环,但有部分患者用药后临床效果并不显著[3]。脉络宁注射液是由牛膝、玄参、金银花和石斛组成的中药制剂,对于脑缺血再灌注神经血管单元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并扩张血管,在脑血管疾病中应用效果显著[4]。因此本研究选取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探究了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10 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44 例,女40 例;年龄40~66 岁,平均(53.07±4.70)岁;体质量指数18.1~28.1 kg/m2,平均(23.35±2.35)kg/m2;发病至入院时间0.5~72 h,平均(35.67±13.94)h;梗死部位前循环51 例,后循环33 例。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5]中诊断标准,且处于急性期;(2)首次发病;(3)肝、肾功能正常;(4)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伴有恶性肿瘤;(2)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系统疾病;(3)对本研究药物过敏;(4)出血性脑梗死;(5)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药物
脉络宁注射液由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生产,规格10 mL/支,产品批号190104、200201、210403、220602。己酮可可碱注射液由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mL∶0.1 g,产品批号190205、200311、210507、220704。
1.3 分组和治疗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4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 例。其中对照组男20 例,女22例;年龄40~66 岁,平均(53.14±4.76)岁;体质量指数19.1~27.5 kg/m2,平均(23.40±1.95)kg/m2;发病至入院时间0.5~72 h,平均(35.27±13.77)h;梗死部位前循环梗死25 例,后循环梗死17 例。治疗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40~66 岁,平均年龄(53.00±4.70)岁;体质量指数18.1~28.1 kg/m2,平均(23.31±2.70)kg/m2;发病至入院时间0.5~72 h,平均(36.06±14.26)h;梗死部位前循环梗死26 例,后循环梗死16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给予吸氧以保持呼吸通畅,同时需要针对患者病情进行适当调整血压、营养神经等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于250 mL 生理盐水中加入0.1 g 己酮可可碱注射液,于2~3 h 输入且保持最大滴速<0.1 g/h,依据患者耐受性每次增加0.05 g,每次用药量不超过0.2 g。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脉络宁注射液,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20 mL脉络宁注射液,1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6]
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 级;好转: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 级,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无减少或增加在17%及以上。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
1.5 观察指标
1.5.1 神经功能 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该量表包含13 个条目,共58 分,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越差[7]。
1.5.2 凝血功能指标 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3 mL,枸橼酸钠抗凝处理,以3 000 r/min 离心10 min,使用MRX-auto40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检测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
1.5.3 血清炎症因子 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5 mL,在3 500 r/min 转速下离心15 min 后分离血清,使用CS45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
1.6 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头晕、出血、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 软件处理数据,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n total effective rates between two groups
2.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下降(P<0.05),且治疗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n NIHS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 <0.05 vs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P <0.05 vs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2.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FIB 均下降,TT、PT、APTT 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FIB 低于对照组,TT、PT、APTT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n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 ()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n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 ()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 <0.05 vs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P <0.05 vs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2.4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CRP 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IL-6、TNF-α、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
表4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 <0.05 vs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P <0.05 vs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头晕、皮肤瘙痒、恶心、出血等用药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可伴有意识障碍、昏迷、中枢性高热等症状,造成生活质量明显低下,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肢体功能残疾,甚至脑死亡,威胁患者生命[8]。目前,临床针对脑梗死的治疗通常以一般内科支持治疗为主,实施以个体化为原则的治疗,同时为避免梗死范围进一步扩大,多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己酮可可碱注射液为临床常用扩血管药物,可降低血液黏度,提高红细胞变性,改善白细胞的血流变特性,从而增加血流,达到治疗和预防梗死扩大的目的[9-10]。但部分患者即使使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仍无法有效改善血流情况,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无法得到有效改善,故需寻找其他治疗方案。中医学认为,脑梗死属“中风”范畴,主要病机为因内伤积损、情志过极、饮食不节、体态肥盛等引起虚气留滞,或肝阳暴张,或痰热内生等引起内风旋动,气血逆乱,横窜经脉,直冲犯脑,导致血瘀脑脉或血溢脉外,发为中风,其治疗应以平肝潜阳、化痰息风、清热通腑、活血化瘀为原则[11]。脉络宁注射液是由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注射剂,常用于治疗脑血栓、静脉血栓等疾病,具有清热养阴、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有效对抗血栓,降低血液黏稠度[12]。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均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更高、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显著,提示将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确切。
炎症反应是脑梗死发生后导致脑损害的主要因素,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可导致脑梗死患者病情加重,影响临床疗效,IL-6、TNF-α、CRP 为体现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13]。本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CRP 水平发现,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单用和联合脉络宁注射液均可降低炎症反应,但联合用药降低效果更明显,表明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抑制更明显。
有研究指出,凝血功能的改善情况与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较大相关性[14]。TT、PT、APTT、FIB 是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其中TT 为受检血浆中加入凝血酶溶液后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若出现降低表明凝血机制发生障碍;PT 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的凝血状况,其水平的降低表明机体可能出现血栓性疾病,血液循环受到影响;APTT 可反映内源性凝血状况,若出现降低表明机体出现内源性凝血因子异常;FIB 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其水平变化与凝血功能状况存在密切联系,若FIB 升高,表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15]。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均显著改善,且使用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后凝血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提示将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可改善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此外,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联合用药具有一定安全性。
综上所述,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