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式教学法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应用研究
2023-11-23陈一钦尤伊滢
陈一钦 郑 焱 薛 楠 尤伊滢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州 350202)
1 导学式教学法的定义
导学式教学法最早是由李敬尧提出。80年代初李敬尧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创立“导学式教学体系”,对多个教学班级进行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证明,该体系适用于中小学和中等师范专业各个科目的“导学式”教学,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具有高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体系。
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渐进自主学习的方式。其源于“启发式”教学方法,但与“启发式”教学方法相比,该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该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堂教学,它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在整个教学情境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学会思考,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导学式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一般包括“有效自学—精讲互动—总结拓展—当堂训练”四个步骤。以“导”促“学”,教师的引导应服务于幼儿的学习,促进幼儿在五大领域的能力提升和素质拓展[1]。
2 导学式教学法的作用
2.1 锻炼课内外自学能力,启发探索活动
导学式教学法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在课堂运用中强调教师“导学”作用,使幼儿从学习中的“客体”变为“主体”,教师从传统教学方法的主导教学,转变思维为“导学”——即通过导学式教学法的四个步骤,分别引导、指导、启发和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在课程中安排引导幼儿自学。幼儿观察理解与教师正向引导相结合,在课程中让幼儿自主讨论与思考。幼儿不再单一地倾听教师而是主动探索课堂,幼儿自主观察后主动、深入地探索求知。其次,教师在精讲互动中针对性指导幼儿、提高幼儿自学能力。教师对症下药促进幼儿进一步观察理解,比如,教师在幼儿园科学领域实操时中对幼儿再次示范、提出优化建议等。幼儿发现和改进自学中的不足之处,养成自学后有困惑再求助的好习惯。再次,教师在总结扩展中启发幼儿思考、拓展幼儿学习思路。比如,教师总结幼儿探索成果,点评优缺点、提出更多方案。教师没有纠正幼儿,而是向幼儿提供可以自我改正的情境。最后,教师在当堂训练时创设难度适中训练、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教师布置练习让幼儿自行完成任务,巩固强化知识。幼儿习得知识并应用知识,做到了自学求知。
综上所述,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是开启课内学习和课外自学的钥匙,对锻炼幼儿课内外自学能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教师引领幼儿达成“被动”到“主动”学习的转变,通过实践来感知学习,充分发挥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并从“跟随者”转为“思考践行者”,进一步提升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了学习的动力,培养了幼儿的自学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幼儿的探索活动。
2.2 强化巩固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导学式教学法以“教学做合一”思想为理论基础,决定了导学过程中的“教”和“学”同“做”的结合。教师不直接、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将课堂用实践活动带“活”。选择导学的教学模式,活动开始时传授理论和简易的操作方式,将实操技能融入课堂展开教学活动,之后将空间留给幼儿探索求知,只在必要时引导幼儿,从而培养幼儿实践能力[2]。幼儿从单向的听教课堂中解放出来,在自由地动手实操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实践出真知,运用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在幼儿园健康领域活动中,幼儿学习刷牙的方式,教师就可以安排幼儿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练习实践。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感受知识,从理论到实际,从教师口授到幼儿亲身体验,帮助幼儿在课堂中强化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运用于生活实践。
2.3 优化综合素养,培养学习兴趣
在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发挥着指引和引导幼儿的作用,帮助幼儿逐步优化自主思考、探究与创新能力,并逐渐优化、提升其综合素养,为后续人生阶段的学习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幼儿对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思考并实践探究、结合小组讨论等方法,在老师、同伴的启发下发现新的方案,完成知识的输入与输出[3]。教师引导幼儿掌握探究认识的基本方法,提升优化了解决问题所需的多项素养。而教师于交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补充、释疑又启发着幼儿前进的方向,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以上环节之中不断萌发、生长,并且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也有所优化,助力其日后的持续性、创造性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导学式教学法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中的运用加强了师生的互动和交流,降低了课堂的学习难度,活跃了课堂氛围,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导学式教学法常用设问或提问的方式,将课堂合理引入了和谐、欢快的氛围中,更利于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导学式教学法,教师将教学主体地位交给幼儿,可以适当减轻幼儿对老师的教学依赖。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其适当提示、表扬,使幼儿在被肯定中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4]。幼儿在自主探究中收获了学习的喜悦与快乐,也将带着兴趣来探究知识,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
3 导学式教学法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应用策略
3.1 “以学为导”为要点
“以学为导”是指教师通过进行活动延伸让幼儿在课外主动探索、操作,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地引导幼儿获取经验。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活动延伸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利于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完整性,可以在操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活动延伸可以与其他同主题的领域相衔接,在引导幼儿再次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内容以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科学领域开展认识五谷的活动中,可以开展绘画五谷的延伸活动,再提出怎么用五谷画画的悬念,在加深幼儿对五谷特征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与艺术领域“五谷画”相衔接(图1),吸引幼儿的兴趣延续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学习[5]。除此之外,活动延伸还可以与环境创设相结合,借助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探索。比如,在艺术领域活动“五谷画”中,让幼儿用谷物画自己喜欢的动植物等,通过绘画来感受谷物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特征,将幼儿的画放在作品展示区给幼儿观赏。
图1 幼儿使用五谷绘画动植物事例
3.2 “以导为学”为核心
幼儿教师“以导为学”为核心,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为幼儿创设一个学习环境,借助生动有趣、围绕幼儿生活经验的导入活动来引导幼儿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幼儿主体性、创造性。
导入环节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要想更好地使用导学式教学法,如何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是必须要掌握的教学技能之一。一方面,设计符合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导入环节有利于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导学式教学活动打下基础,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导学式教学、顺利地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常见的导入方法有15种,比较适合在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运用的有直接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表演导入法和音乐导入法等。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学会换位思考,以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出发点,来选择符合各个领域教学内容及目标的导入方法,设计导入环节进行导学式教学,吸引幼儿注意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进行学习探索活动。比如,在开展中班健康领域活动《蛀牙虫,快走开》时,可以选择悬念导入法和故事导入法: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皮皮,让我们等一会吧,唉,皮皮怎么没有来呀,嘘,皮皮打电话了,说他不能来了,让我们看看他怎么了(打开牙痛求助视频)(图2),有没有小朋友能告诉老师,皮皮怎么了……采用导学式教学法根据领域活动的内容与要求,设计适宜的导入环节,围绕幼儿的生活选取一个常见的角色或者小动物,创编一个故事,为幼儿创设一个有趣的学习情景,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图2 牙齿健康主题绘本图片参考
3.3 “人才培养”为准备
近年来,学前教育改革对学前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培养师资力量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6],所以教师要终生学习提升自己的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此来提升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学习导学式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师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的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也是将导学式教学法运用到五大领域中的基础,所以各大高校需要不断地提高师范生的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师范生教育。首先,科学设置教学实践课程,按学段更新教学实践体系的课程内容,添加关于导学式教学法的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理论学习、研究分析和实践操作“三位一体”的课堂,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比如,在进行导学式教学法理论的学习后,观摩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在进行导学式教学法教学论的学习后,设计关于五大领域的教案;在经过综合性技能的培养后进行片段教学。其次,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培养师范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师范生探索将导学式教学法与五大领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技能训练,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比如,将师范生分为几个小组,抽签选择教学实践的领域(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自由确定相关的主题内容,进行活动设计、片段教学。
4 结语
将导学式教学法运用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中,不仅能锻炼幼儿课内外自学能力、启发幼儿进行探索活动,同时还能帮助幼儿强化巩固所学知识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优化幼儿的综合素养、培养学习兴趣[7]。要想在五大领域中更好地运用导学式教学法,要“以学为导”为要点、“以导为学”为核心和“人才培养”为准备三线并行,重视活动延伸,巧妙设计导入环节,加强师范生培养,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