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地艺术中日农田景观比较研究
2023-11-23王梦如
王梦如
(广西师范大学 设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1 大地艺术与农田景观
1.1 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最先兴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英等西方国家,大地艺术的出现,最初是由以罗伯特·莫里斯 、迈克尔·海泽和瓦尔特·德·玛丽亚为代表的一群来自美国、英国的艺术家们对现代社会的工业文明、商业化都市进行批判而寻找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1]。大地艺术的产生和兴起是人们对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思考,是艺术家通过一个个不可复制的艺术作品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关注,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罗伯特·史密森创作的“防波堤”“残缺的圆”;克里斯托创作的“山谷帷幕”等奇观艺术。
1.2 农田景观
同样作为艺术与自然相结合的农田景观,其外在表达形式和大地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大地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对其相关理论研究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研究起步较早。农田景观不仅具备农作物的经济价值,还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从广义上讲,农田景观是指进行农作物生产的土地上的所有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涵盖了该空间内的文化、习俗和生活生产等;狭义上讲,是指以耕地为中心的景色;从物质要素来分包括:植物、动物、道路、地形地貌、道路、水体、建筑及小品和生产设施;从非物质要素来分包括:自然气象景观、民风民俗、乡土工艺活动和农业生产性劳动[2]。
2 中日两国农田景观发展历程
2.1 中国农田景观发展初探
农田景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休闲旅游的兴起,基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现代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恬静、安逸的乡村生活,而充满艺术性的农田景观也逐渐成为观光旅游的首选,人们不仅能在旅途中领略乡土人情从而放松心情,更能从中获得美感以此体验陶冶情操。
从另一个方面同样能看出现代人们对工业化进程的排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成为城市居民短暂逃离快节奏生活的方式之一,乡村独具淳朴静谧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人们首选。不管以地为纸进行创作的大地艺术,还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农田艺术,都是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同时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
2.1.1 国家战略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种植种类丰富多样,农业农村的发展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田作为农业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从事生产劳作的主要载体,也是农民获得经济的重要来源,同时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农耕时期延续至今的耕作传统。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对于“三农”问题日益重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2017年“田园综合体”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此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和农业景观是中华文明和农耕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核心基地。农业发展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仅仅依靠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很难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农旅融合发展,不管是对农业还是旅游业的发展都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
2.1.2 学术研究
自1989年我国召开第一届景观生态学讨论会以来,学术界对景观研究投入极大热情带动了乡村景观的研究[3]。作为乡村景观之一的农田景观也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内容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农田景观作为乡村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为乡村振兴赋予了生态美学价值。
谈及农田景观,它是和农业景观分不开的,是同属于景观这一大范畴之中(图1)。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总数据库的搜索,对于农田景观目前可检测到最早的研究是1993年刘贵波、杨宗利和张丙一从农田景观作为切入点分析当前耕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这里的农田景观是在景观生态学的视角下论述的,更可以称之为农田景观生态学的简述。到20世纪初,付梅臣,陈秋计,米静和谢宏全认识到了农田景观规划在满足生产功能、协调农田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农田景观演变规律分析中,付梅臣对现代农田景观演变过程和演变影响驱动力宏观定性做了分析,最后对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调控与管理提出自身见解[4]。近几年对农田景观的研究多以农学为主,研究视角也多以农田景观格局和当地农作物、农田生物之间的影响分析,以大地艺术为切入点的研究较为新颖。
图1 农田景观概念关系图(自绘)
2.2 日本农田景观发展
2.2.1 发展动力
日本农田景观发展基于其农业现代化建设。自1970年始,日本人口老龄化开始呈逐年增长趋势,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的加速使得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群体人数减少,劳动力质量不佳。20世纪50年代,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因乡村发展较为滞后,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造成乡村农业生产萎缩和“村落过疏化”现象,无法满足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基于此等国情,日本政府基于农业用地、土地保护和制度管理等方面做出制度规范[5],从保护耕地到鼓励种植,最后规模化生产成为日本农业改革的独特举措,为日本农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2.2.2 现代化改革
日本的农田景观的发展离不开其农业现代化改革,其中比较有代表的,比如甲府市胜沼町葡萄产业发展、日本静冈景观化的绿茶种植、日本青森县田馆舍村艺术稻田和日本富田农场花卉农产等都独具特色。
基于农业科技现代化,及农业科技环境与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其中政策环境、科研环境、教育环境、创新环境和产业环境这5个部分相互关联,在日本农业结构变革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优化[6]。法规制度、农业推广人才、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风险保障机制和农业科技普及共同构成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与农业科技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协同合作,也是促进日本农田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1949年,日本颁布实施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在法律制度的促使下,日本农协应运而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它已成为日本提供农业社会服务的主体力量。服务范围不仅包括农资供应、技术支持、金融扶持和信息服务还涉及农产品的包装、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
3 中日代表性农田景观案例分析
3.1 中国农田景观案例
我国农田作为景观这一宏观层面起步虽比较晚,但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一直和自然、生态和美学是分不开的。在宋代就出现过为祈求丰收的“八卦田”;为了保证农田产出效益而进行的不同农作物间作;历史悠久的稻鱼共生系统等都是早期农田景观的表现。
3.1.1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的形成归功于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智慧,巧妙利用了地理位置和气候,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致建设成农业生态的奇观,更是民族文化的典范和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山地稻田生产性景观(图2)。
图2 云南哈尼梯田(来源:网络)
3.1.2 沈阳稻田画
辽中区用稻田作“画布”、秧苗作“颜料”,通过定点测绘、图案设计,将3D和透视技术相结合,种植出巨幅稻田画。从高空俯瞰,如织锦般的大片稻田里,巨幅稻田画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图3)。
图3 沈阳稻田画(来源:网络)
3.1.3 总结
中国自古以来农作物种植种类异常丰富,这也为农田景观发展奠定一定基础。云南哈尼梯田是属于自然生态景观和农业种植完美结合的典例,在这里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当地人们耕作种类的选择都是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它既具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的美感,人们通过水稻种植更增加了艺术趣味,充分表现了大地艺术该有的自然张力和艺术表现力,有惊艳的同时也限制了梯田景观种植种类多样化发展。
沈阳稻田画的创作紧跟时代步伐,不管是文化输出还是美感表现都很有大地艺术特色,稻田画也从简单几何图案或文字逐步向多元复杂图案发展,表现内容更多偏向于乡村振兴、党政宣传等主题,相对而言比较有局限性。这也为农田景观多样化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在当地旅游发展中游客享受其中,在欣赏景观的同时还能感受文化的熏陶,在自然中寻求自我,在文化中感知真我,极具美感体验。
3.2 日本农田景观案例
日本农田景观以“观赏性”为其最大的特点[7]。不管是田舍馆村对稻田画的探索,还是北海道以特色花卉为主体打造的观赏性农田景观,都同时兼具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等。
3.2.1 田舍馆村稻田画
田舍馆村稻田画的兴起最初是为了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迄今为止当地稻田艺术已有快30年的历史。从1993年开始,每年插秧前由指定人员设计好图案,在不同区域做好标记,农民根据设计效果图种植不同品种的水稻,随着稻田不断生长,图案也随之显现,每年7月田舍馆村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稻田艺术节”,为当地带来持续的热度和经济效益(图4)。
图4 日本田舍馆村稻田画(来源:网络)
田舍馆村对农田景观的思考,利用稻田画发展旅游、 振兴经济,将农田原有的种植生产功能提升为农田的艺术价值功能,同时也展示了农旅融合带来的经济效益。对稻田画的创作一直精益求精,对造型突破、对色彩突破的背后对应着农业技术的进步。这种开源、创新的精神也是现在农田景观发展所需要的。
3.2.2 北海道花卉
北海道在政策协同支持下,以特色花卉为产业融合主体打造观赏性农田景观,重视对多元价值的开发,用花卉作物和农业经营管理策略构建了多元价值基础,而多元价值的成功开发不但提升了北海道观赏性农田景观整体品质,还同时促进了地区产业融合、带动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图5)[8]。
图5 日本北海道特色花卉农田景观(来源:网络)
3.2.3 总结
日本农田景观的发展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结合的典范,也极大丰富了大地艺术表现形式,在农旅融合发展上因地制宜各有千秋。日本的农田景观表现总体呈严谨、规范和体验感强等特征,这和日本人谨慎、尊重自然的生活态度是分不开的。其农田景观的发展和休闲旅游的融合度更加深入,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根据当地农作物的特色,深入开发与之相关的周边产品,产学研共同发展,真正做到景观有文化,发展有内涵。
4 中日两国农田景观发展异同
4.1 自然生态挖掘方式
4.1.1 自然地理环境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农耕历史悠久,但南北方农耕文化存在很大的地理差异,北方高原、平原较多,种植农作物也以小麦、大豆和玉米等为主;我国南方山地较多,降水量丰沛,多以水稻、茶叶等农作物为主要种植对象。
从自然环境角度看,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因四面环海,常年受季风洋流的影响,降雨量充沛,山地丘陵地形占其国土总面积的3/4,平坦而肥沃的平原种植面积较少,这也给日本农业发展带来很多局限性。
4.1.2 生态文明理念
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被提出以来,各地也在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径[9],农业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和生态建设分不开的,稻田景观就是生态和经济转换的例证。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理念、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理念的提出和发展,都离不开农业法规体系的完善、农业生产技术的规范、农业研究水平的深入、农业认证制度的规范和农业扶持政策的落实[10]。与中国农业发展理念不同的是,这些理念是在农业发展深受工业污染和城市化进程危害的背景下提出的,为了缓解农业发展桎梏,加强食品安全建设,这些理念的提出赋予了农业新的价值。
我国南方的种植习俗和环境特点与日本的农业种植环境比较相似,这是自然环境带来的类似属性。深刻认识到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从生态视角更好地发展农业,是两国甚至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共识。
4.2 农田景观文化输出
4.2.1 农业发展模式
中国农业不管是传统农业耕作的“稻鱼共生”模式,还是“农旅融合”模式都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农业发展在不断探索中得到发展。我国农田发展虽然在生态保护和耕作模式上都比日本“环境保全”型发展模式历史更悠久,但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没能将这一生态型种养模式和现代化科技相结合,使得种养效率偏低,模式推广度有待进一步发展。
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模式,在模式推行阶段政府通过指定相应政策实施对应措施,大力推进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模式[11]。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自然生态与农田景观的发展亦步亦趋,日本人民也逐渐形成自然就是最高级的奢侈品的观念。
在今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生态保护方面日本的农业发展模式走在世界前列,出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的理念,日本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给世界农业提供了一份参考案例。
4.2.2 产品文化赋能
中国不管在种植面积还是规模来说都比日本更具优势,历史底蕴更加深厚,但在文化赋能方面,日本农产品文化赋能整体发展要比我们国家更具系统化,其中在深入挖掘产品周边上独具创新意识,创新产品能够与时俱进,满足观赏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随着农田景观和休闲旅游更加深入融合,丰富农田景观观赏内容,拓宽农田景观发展模式,成为众多学者不断思考的新课题,文化赋能无疑成为农田景观发展的新方式。把景点式旅游模式转向产学研深入发展的规模,让游客完成多重身份互换。当地政府或通过博物馆、展览馆和艺术节等方式创新文化宣传,给产品赋能文化提供政策上的扶持,从而打造特色品牌形象(图6)。
图6 中日农田景观发展比较(来源:自绘)
5 结语
日本农业发展所曾面临的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冲击,都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从近年来日本农田景观发展速度和规模来看,对我国农田景观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首先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打造特色农田景观。目前我国农业景观发展模式较为单一,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在如何营造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景观上,日本的农田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参考。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用科技带动产业发展,让城市化助力乡村建设;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由之前的主体经营向辅助管理转变,让游客成为农田景观创造的一份子,增强游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完善服务体系,引导技术创新。这里的服务体系不仅仅是针对游客的服务体系,更包括对农田经营者的服务措施。其中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建设规划、城乡结合发展、旅游管理监督、农作物产品开发和销售等,环环相扣,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通往“巷子”的道路要先规划建设好,只有不断完善技术设施建设,才是地方发展迈出的第一步;真正做到“酒香”,就要不断引导产品技术创新,与时代接轨。
除此之外,把文化创新与农田景观相结合发展,使文化发展更有新意,景观发展更具厚度。开发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主产品及其周边,只有这样才能打造独特的景观体系,使得农田景观在发展的同时,也更契合大地艺术所要表达的人与自然的观念。
中日两国在农田景观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在种植规模上逐年增加,种植景观化也深入发展。因文化、经济和科技等差异各具特色,但溯其本源都是用一种艺术的手段展示自然的魅力,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带给人们一定思考,也因此更拓宽了大地艺术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