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住手工艺

2023-11-23陈欣颖西贝

VOGUE服饰与美容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绒花苗绣竹编

陈欣颖 西贝

  回收拼布套装Olivier Theyskens

Olivier Theyskens:聚沙成塔

“留住手工艺”项目进行到第二年,在与海内外多位设计师携手共创后,我们接到了一个十分特别且颇具挑战的需求一一比利时天才设计师Olivier Thevskens表示,希望能收到一些中国传统工艺在制作过程中剩下的布块,也就是人们心中那些似乎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的“废料”。

帶着这个“不情之请”,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开始逐个询问去年合作过的各位手工艺人,意外地收获颇丰。来自南京的承创织绣提供了厚厚一沓大小不一的手工及机织云锦边角料:而上党堆锦的代表性传承人韩玲则从山西寄来种类繁多的丝绸布头,既有素绸缎、重缎等纯色绸缎,也有带彩色花纹的万寿织锦缎、五龙团织锦缎、回纹格织锦缎等。这些布头带着使命在北京集合,继而被寄往Theyskens位于巴黎的工作室。

打开包裹,Theyskens的惊喜自然不言而喻,但面对眼前颜色图案各异的面料,压力也油然而生。他坦陈:“开始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最后会呈现什么样的结果。”因为在收到面料前,他就给自己制定了两个原则:一,用拼布的方式进行创作:二,尽量不浪费任何一块面料。把数量巨大的小尺寸布块组合成一套完整的造型一一这听上去就是一个大费周章的手工活,但他却表示,相比真正缝制,更耗时的其实是在此之前的构思阶段。

“在开始制作之前,必须非常小心地处理每一块面料,谨慎地对其进行排列,因为这将决定最终成品的样子。这个步骤非常耗时,但至关重要,如果冒进的话,很有可能得到的效果差强人意。我在过程中就因为着急,缺少思考和琢磨,经历了多次的推翻重建。”Theyskens回忆起自己的创作过程。如他所说,需要思考的问题非常多一一把哪些颜色组合在一起、面料布块之间怎样衔接、如何裁切面料以达到想要的斜裁效果……与此同时,还要时刻注意布块的数量,因为他想在做一条能展现他设计风格的连衣裙之余,再打造一件配套的中式风格夹克。

而关于他给自己制定的第二个严苛的原则——尽可能地不浪费任何面料,事实证明,也几乎做到了,这一大包漂洋过海的布块,最终只剩下两小块余料。为此,他时刻在寻找物尽其用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连衣裙的不对称裙摆如此有体积感的原因。他对最终的成品十分满意,“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对我来说很新奇,且跳脱出了传统的模式,和做件T恤或做条裤子完全不一样。这次经历,让我对面料的掌控和对衣服结构的理解升华了。”

之所以会给自己制定这样的原则,其实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并不是可持续浪潮下的迎时之举。“我觉得与其说是为了环保,不如说环保是这次创作自然而然的结果。当无数微小的面料汇聚成一件如此美丽的作品时,希望也能给大众带来启发。”Theyskens解释道。不知何时,他突然注意到工作室内不知不觉地积攒起了体积庞大的面料小样,它们美则美矣,却没有使用价值,只能被闲置。“我们时常能意识到大面积库存面料的浪费,但这样小小的布块却容易被忽视。它们每一块都有自己独特的美,组合在一起的效果肯定会令人惊喜。所以,我的脑海中—直有着这样避免浪费的意识。”在过去三年,Theyskens发布的系列皆是使用工作室的现成材料,几乎没有购置任何新的面料,这虽然是一种限制,却也可以看作是他对制衣工艺的进修,以及理念上的重塑。

从业这么多年来,Theyskens与业界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90年代末,初出茅庐的他在巴黎时装界一鸣惊人,随后辗转于Rochas、Nina Ricci、Theory等多个品牌,却似乎一直没有找到最适合的安身之所,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同名品牌。而相比遵循时尚行业的规则,他更倾向于按自己的步调前行。比如,最近一年,他跳过了2023秋冬、2024春夏两个系列的发布,因为要全心全意地为他的儿时偶像Mylene Farmer打造演唱会的演出服。而之所以会愿意接受“留住手工艺”项目的邀约,Theyskens表示:“我立即就被吸引了,因为感觉这和我当下在做的事不谋而合。我觉得这样的行动真的很必要。大众需要时常被提醒去关注我们所拥有的文化瑰宝,创造力可以赋予其适合当下的面貌,为它带来新的生命。”

Theyskens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的兴趣是不动声色的,“一些八九十年代著名的时装系列,可能是以非常沉浸式的状态展示东方灵感;但我一直是采用一种非直接的、细微且委婉的方式,重在打造一种感觉与氛围。”他喜欢东方式的古典缥缈的意蕴,也醉心于经过千百年时间不断打磨的工艺。他的设计作品常被业界视为媲美高级定制般的存在,而其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朋友的描述更得他的心一—“未被驯化的高定”,即那种达到了高定的工艺和审美标准,又不被高定传承了数十年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比如至少有多少名员工、多少位裁缝、一年必须发布多少款作品,等等。在Theyskens看来,就像他这次呈现的手工艺作品一样,是尽情尽兴的自由创作,也是至臻工艺的汇报演出;从未知开始,途径幽暗,终而驶向一片斑斓。

Jacaues Wei×南京绒花:妙手融花

留法多年回国的设计师Jacques Wei,在成立同名品牌后发布的第一季就意外地与中国传统工艺结缘。他被潮汕的手工钩花所传递的温度和美感所吸引,将其应用于针织开衫当中,并出乎意料地立刻受到了欢迎,成为品牌的经典单品,至今仍不断推出延伸款式。也正因如此,Jacques和潮汕的工厂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他得知完成手工钩花订单的基本上都是当地有些年纪的妇女,而已经没有年轻人在接触它了,因为这项工艺非常耗时且极易造成眼睛疲劳。

在直白的现实背后,Jacques对这一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反思:“年轻人对传统的东西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也可以拥有焕然一新的面貌。”而对传统工艺一直深感兴趣的他,也渴望通过自己的创作,改变年轻人的想法。比如品牌的2023秋冬系列,将非遗花丝工艺这种古老的技法用在了一些形态摩登的耳环、手镯之上,同样收获了极佳的反响。而《服饰与美容VOGUE》“留住手工艺”项目的邀约,可以说是来得恰逢其时。经过了年年季季的酝酿,Jacques已经做好准备,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书写自己心中关于传承的意义。

而之所以此次与绒花结缘,也并非一时兴起。多年前,Jacques就被电视剧中古代嫔妃头上佩戴的精致绒花装饰所吸引。时隔多年,最近有一次在一家买手店里闲逛时,他看到一个由国际品牌推出的采用绒花工艺制成的胸针。这是他第一次触碰绒花的实物,拿在手里那种轻盈又坚韧的触感,与他脑海中摇曳数年的花影相互交织,共同勾勒出绒花这种传统工艺丰满立体的形象,与此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因此,几乎是不带犹豫地,Jacques很快敲定了这次合作的主题。

在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的牵线搭桥之下,江苏省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赵树宪成为了那个将Jacques的想法变为现实的人。“绒花相传最早是作为皇室贡品而存在的,流传到民间后,大家用绒花来表现吉祥祝福的寓意,表达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所以都是在一事三节的时候才会佩戴。一事就是婚嫁喜事,三节就是春节端午中秋。”赵老师为我们介绍道。绒花的特别之处,一是原材料为蚕丝,而且是完全手工的,没有哪一道工序能够用机器取代;还有一个特点在于,绒花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可以打造成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的形态,进而做成头饰、胸饰、壁画、装饰画、摆件等。

这些年来,赵树宪一直对外界寻求与之合作抱着开放且欢迎的态度,合作对象也不乏国际奢侈品牌。“我们是这样想的,那些设计师往往并不了解绒花和它的特性、长/短处等,但他们的设计又带来一种奇思妙想。虽然是很大的考验,不过我们做传统手艺的,对时尚、流行色的趋势不是那么敏感,把握得不是那么好,而透过设计师传递过来的这些信息,实际上也是在扩展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了解时尚的走向。”

在合作过程中,为了完成设计师的奇思妙想,赵树宪与团队也无时无刻不在工艺上推陈出新。他开心地表示,曾经在制作一件服饰的过程中研发出了全新的技法,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让绒花在当下拥有了更多抵御世事变迁的立足之本。然而,他也表示,传统工艺在当下的传承可以创新,但必须要有底线和原则,“第一,它主要的原材料不能变。在辅助材料里面可以添加一些新的东西,但主要的不能变:然后,它的手艺不能变,也就是主要工序不能变,不能投机取巧,一变就不是这个东西了”。赵树宪唯一曾拒绝过的一个合作,就是因为对方理想中的是一个全新的东西,“我觉得那就不是绒花了。绒花因为是蚕丝做的,在剪刀修剪过后呈现的光泽是既高贵又内敛、不那么张扬的,而当时对方想要的那种表现形式,我觉得不能突出绒花的美”。

本次与Jacques Wei的携手,则实现了赵树宪对合作的期望——既遵循传统,又激发新的灵感。“服装上面点缀的这些绒花像树叶一样,变化很多,黑色与蓝色的渐变呈现了低调中的惊艳,看起来很高级。这是我们有幸参与的一次合作,让我们对色彩的理解、新的表现形式方面有了很多启发。”而在Jacques看来,这次共创也比想象中来得更加顺畅,赵树宪在收到設计图时立刻理解了他的意图和想法,同时又从工艺层面给出一些建议和调整。Jacques在做调研的阶段就明确了自己想跳脱出传统的花鸟鱼虫主题,做一些不一样的形态,因此选择了他很喜欢的植物一一棕榈树。其叶片抖动间散发出旺盛的生机,而叶子又非常尖锐,整体呈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气质,这样的碰撞与冲突感也是Jacques一直迷恋的。

棕榈树的叶子造型跟传统意义上植物的叶片又不太一样,Jacques认为它独特的卷曲度和绒花这种工艺十分契合。从植物本身出发,他设计了一系列卷曲度和伸展度不同的生动形态,摒弃了常见的绿色、黄色等,而选择饱和度非常高的蓝色和黑色,以渐变的形式使其相互碰撞,并缀饰一串金属球,在糅杂中凸显丰富性和先锋感:进而以渔网面料作为衣服的主体,在底下叠加一层透明薄纱,让各种不同质感的东西交错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层次感。如他所说:“我觉得传承肯定是需要符合当下社会语境的,让更多的人看到并喜欢,必然得有一定的当代性。所以,作为设计师,要能够把这些传统的东西重新演绎,换一种思路去打造它,让现在的人认识它、了解它。”

今年是《服饰与美容VOGUE》“留住手工艺”项目开展的第二年,是Jacques“偶遇”绒花的第五年,也是赵树宪做绒花的第五十年。走过与绒花相伴的半生,赵树宪亲眼见证了绒花越来越受到关注,他感觉自己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大家重视非遗、重视手工艺的时代”。这或许是一个进步,更是一个开始,当手工艺人的妙手与年轻设计师的巧思相遇,花朵盛放的姿态无疑将更加盎然。

Erdern×Zhong Zixin×东阳竹编:编织与连结

如果要说英国时装品牌Erdem和中国独立设计师钟梓欣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么对于传统工艺的迷恋无疑便是其中之一。Erdem擅长以刺绣、蕾丝、钉珠等技艺打造跃然于衣上的花草藤蔓,传递似不属于当下的浪漫气息;而钟梓欣虽然成立品牌Zhong Zixin不过三年,却已经以颇具古典东方气质的设计深入人心。Erdem的创始人Erdem Moralioglu说:“我非常开心能够加入《服饰与美容VOGUE》的‘留住手工艺项目,因为在我自己的创作中,也一直对手艺人及他们为作品赋予的手工的温度,有着最纯粹的欣赏、尊敬和喜爱。而我一眼就被钟梓欣的作品所吸引,她的风格兼具女性气息与摩登气质,而且其中蕴含着强烈的故事属性更是令人着迷。”因此,当《服饰与美容VOGUE》“留住手工艺”项目的邀约到来时,双方一拍即合,决定为传统工艺写下属于当下的注脚。

在工艺上,“竹编”这一选项的出现可以说是顺理成章一一刺绣是Erdem的拿手好戏,而竹编就仿佛东方的刺绣,既有纵横交错的繁复精致,又多了几分质朴的意蕴。不仅如此,这种工艺对于钟梓欣来说更有着特别的意义。她出生在广西.家中从事家具生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成为设计师后,她经常把家具上的元素和工艺运用到服装之上,并且她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没有被人穿在身上时,也可以成为家中的美好装点。除此之外,作为南方人,钟梓欣从小就对藤编家具非常熟悉,因此在接触到竹编这种工艺时,亲切感油然而生。

相比藤编,竹编使用的是削得非常细的竹丝,因此编织出的质感会更加细腻,造型也相对更小巧。钟梓欣本来就十分喜欢珠串、果实一类的造型,因此在Erdem所钟爱的自然主题下,钟梓欣萌生了用竹编来打造果实的想法。经过一番调研,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将目光锁定在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代表传承人何红兵身上。何红兵从事竹编技艺已经三十多年,家中也世代传承这项技艺,并且从2005年开始,他就与父母及哥哥一起开始承接北京故宫倦勤斋、符望阁的修复工程,至今已经前往修缮了八次。这一点也深深打动了Erdem,“中国传统工艺的非凡技艺令人钦佩,对我来说很有趣的还有一点,许多工艺经过了家族间漫长的代代传承。”

为了加深对竹编的了解,钟梓欣来到位于浙江东阳的东风竹编厂。在何红兵的介绍下,她得知东阳竹编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明清时期,东阳竹编作为皇室的贡品在康熙年间都有文字记载。东阳竹编以立体竹编为主要特色,经过胎膜为造型塑形;进而将毛竹、水竹劈成头发丝的细度,俗称‘“劈篾”,其中包括卷节、开经、劈丝拉丝、抽丝等步骤;接下来才是编织的阶段。跟其他竹编相比,它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工程,像是藤编、藤绕等技法都融入到了编织里面,所呈现的效果非常具有人文气息。

在参观过后,钟梓欣发现鸟类是最为常见的作品种类之一,用竹面做的鸟类羽毛惟妙惟肖,一下子就吸引了她的注意,也让她不禁设想:用类似的造型作为果实的叶子,或许是个好主意。至此,竹编的样式已经基本敲定。而在收到Erdem提供的大廓型黑色披风后,为了平衡衣服的体积感,钟梓欣决定再定制一顶与之相配的帽子,令整体造型更加完整。“我在自己的设计里面常用到比较夸张的头饰,正好竹编的话很多时候是用于编织箩筐、篮子相关的物件。”何红兵对此也感到十分新奇,对最终的结果也颇为惊喜,他说:“我觉得整体效果比较有现代感,很有国际范儿,对我来说这是值得认可的。我们也希望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把一些新的理念用到我们的作品中去。”

钟梓欣表示,在去拜访东风竹编厂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传统的力量一一大部分工艺品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造型。但她认为,“这个工艺本身让人很惊叹,是可以有一些改变和突破的。如果能更现代一些,或者更简约一些,其实可以受到更多的关注”。在这一点上,何红兵也深有感触:很多人讲到竹编,可能第一反应都是篮子,完全不会想到服装上,“我们的竹編传承人,即使他的技艺非常高超,但如果说产品每次都非常传统、一成不变,那么可能会使我们的受众审美疲劳,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新的理念灌输在我们的作品当中”。

那怎么样才算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合作?何红兵表示:“我觉得像这次《服饰与美容VOGUE》发起的跨界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表现内容。创新是要在传统基础上创新,首先要对竹编的历史传统有很深的了解,再去进行一定的创新。这个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技艺要是传统的,但表现形式可以是用很现代的、新的做法。我们以前也有跟陶瓷、皮饰进行过创意结合,但重要的是不为了结合而结合,而是为了做出更好的效果,体现竹编的技艺和文化。如果能做到的话,那作品就是成功的。”

何红兵说,在自己父亲前面的老手工艺人,用竹编技艺所完成的主要是农具、竹席等实用物件;到了父亲这一代,前人没有做过的人物、动物等形态也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了;而到了自己这里,则由实渐虚、化繁为简,融入了更多当下的审美理念和跨界创新思想。“每一代的竹编手艺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历史使命,在不同的时期会创作出不同的竹编作品,这是我对东阳竹编的理解。”多年来静静栖居于浙江东阳的竹编工艺,此刻既编起了伦敦与上海,也连结了传统与当下,未来将驶向什么方向,相信答案已经在代代相传的竹编手艺人心中。

Pomellato×错金银:灼金绾韵

自1967年创立以来,源自米兰的工匠高级珠宝品牌Pomellato一直致力于传承百年匠心,以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绝妙的珠宝工艺颠覆传统,创造了诸多兼具美学与匠艺的经典之作。而今,在《服饰与美容VOGUE》“留住手工艺”项目中,Pomellato携手中国玉雕错金银大师郭卫军再次推出高级珠宝佳作一—“灼金绾韵”项链,谱写了中意文化传承融合的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其创意总监Vincenzo Gastaldo加入Pomellato_十周年,因而此番合作尤为有纪念意义。采访时,郭卫军和我们分享了幕后的创作故事。

合作之初,他与Pomellato团队便共同提供了几十种方案,最终选择了被誉为“会飞的花朵”一一蝴蝶。毕竟对于蝴蝶的喜爱,向来不分国界。蝴蝶也可以理解为中国结图案,是传统文化的美好象征。“西方和东方文明对蝴蝶主题有共同的理解和认识;在创作中,蝴蝶图案的柔美、均匀、流畅,又能确保作品的艺术性和完整性。”

创作过程中,郭卫军与Pomellato团队也进行了密切交流,他们共同决定了材质、工艺和设计方向等,期间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了解错金银工艺制作的过程和技术要点,最终甄选玉石、橘榴石、钻石等多种珍稀宝石,配以玫瑰金、白金。灼金绾韵,由此而来。其以黑玉为主石,周围饰以瑰丽金丝,玉石表面以密镶白钻构成两个字母P,寓意Pomellato,另一边呈现蝴蝶图案;项链则承袭由Pomellato百年工艺打造的黄金链身,卓越内敛,又不失精妙之美。

前期设计时,郭卫军在国内和Pomellato团队远程反复沟通,后期则由他远赴意大利Gasa Pomellato米兰工坊,完成错金银的精妙制作。前者不易,后者更是精益求精。错金银的制作过程好比美玉为底、金丝作画,线条如同绘画的画笔,要活泼流畅、刚柔并济、形神兼备。艺术风格要靠精湛的工艺来完成,不能用任何粘贴剂,而是将直径0.26毫米的24K纯金丝嵌入玉石内,嵌入的过程需要匠人拿着小锤子把金丝敲入极细的沟槽当中;玉的质地与金属截然不同,脆且易碎,所能承受的锤击力度完全凭匠人手的感知,一旦失手就会前功尽弃;开凿精度要求极高,既要图案线条流畅,又要开槽精度准确,镶嵌平整,对丝无痕,否则金银线条无法镶嵌,或者失去线条律动的美感。制作错金银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与专注力,毫无疑问,这是技艺与心态的融合。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错金银技艺显然无比重要,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三百多年前,错金银是由香妃带到中原的。当时乾隆皇帝不仅偏爱香妃,还对晶莹剔透的痕玉技艺玉器爱不释手,当即下令在宫廷内务府造办处设立42作之一的西番作,专门设计制作错金银。他们吸取其造型别致、花纹流畅、胎体透薄的优点,结合中国工艺的传统方法,创造出带有西番风格的玉器。民间百姓只听其名,不见其物。当时流传下来的部分收藏品,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郭卫军告诉我们,“错金银的制作者需要高超的玉雕技艺,和金银首饰技艺完美结合才能完成。所以在众多的玉器产品中,很难见到几件错金银作品”。

对于13岁来北京学习玉雕技艺、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马进贵的郭卫军而言,错金银是他为之一生都想传承与创新的技艺,玉则是他心中所敬畏的。“玉是神圣的东西,君子佩玉首善其德。爱玉之人,非富即贵”,所以收到《服饰与美容VOGUE》手工艺合作邀请,他非常兴奋,觉得这是一次机遇也是挑战,可以通过创作来发掘和探索中西文化的结合。Pomellato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热情让郭卫军十分赞赏,尤其是对方对中國的传统文化、中国的玉雕错金银技艺和创作理念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尊重。

“以初心致匠心、以匠心守初心”,这是郭卫军对自己的要求。入行多年,他清晰地知道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与时俱进的、创新的作品才更有生命力、更有时代意义。这也是他特别支持这次手工艺合作的原因之一,“手工艺自古以来就是各个民族的瑰宝,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服饰与美容VOGUE》推出的手工艺项目对手工艺的推广非常重要,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手工艺品的美丽和价值”。

Dolce&Gabbana×泉州珠绣:韵与美

饰泉州珠绣连衣裙、高跟鞋均为Dolce&Gabbana;长袜Calzedonia

手工制作和精湛匠艺,一直是Dolce&Gabbana创造力的核心。品牌方认为,合作的匠人以及匠人所掌握的手工艺,能帮助他们充分实现创意理念。因此,早在2012年,Dolce&Gabbana便启动了“Botteghe di Mestiere”项目。这是品牌内部的一项手工艺培训计划,旨在提高新一代青年才俊的剪裁技艺,培养他们对手工艺术的认知,并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在今年由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与联合国道德时尚倡议举办的可持续时尚颁奖礼中,这个项目获得了工艺及意大利手工艺奖(The Craft and Italian Artisanship Award).

传承“意大利制造”的精髓,长期践行“Fatto A Mano(匠人匠心)”的工艺精神,一直是品牌的基因。值得一提的是,Dolce&Gabbana从不局限于颂扬意大利传统手工艺,而是通过在不同国家开展的特别手工艺项目,弘扬多元的当地文化及手工艺特色传统。

此次由《服饰与美容VOGUE》发起的手工艺合作项目中,Dolce&Gabbana便与泉州珠绣建立了奇妙的连接。与中国古老的珍珠绣技法一脉相承的泉州珠绣,制作技艺多元精致,包括平绣、串绣、竖珠绣等绣法均由专业绣工纯手工精制而成,艺术效果与美好寓意双重融合。在这次合作中,经典剪裁的黑色连衣裙成为本次的共创作品,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彰显泉州珠绣技艺,以凸显匠人们用大小、色彩各异的珠、管、片打造出的三维立体效果。

陈克忍是泉州珠绣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这次合作共创的主力匠人。除她之外,还有两位手工艺师傅参与了此次合作,一位是她年仅13岁的孙子苏唯乐,另一位是珠绣传承创意老师丁翰洋。最初收到合作邀请时,陈克忍开心之余也不乏惊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她便接过意大利的单子,当时是做珠绣毛衣。如今改做珠绣连衣裙,其内里的期望却不曾变化:要让更多人看到泉州珠绣之韵。

从收到合作邀请到最终完成珠绣创作,陈克忍三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他们感受到一种友好的氛围:和Dolce&Gabbana的交流有来有往,也在其中碰撞出了新的创作灵感。最初看到发来的设计图,陈克忍一直在思考要如何落于实践。因为设计图中的花是没有刺绣轮廓的,在与孙子的聊天中,她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玫瑰,开始细致观察玫瑰的颜色比例以及体积大小,再结合多年做刺绣花的经验,随后用半个月时间设计出了有轮廓有花瓣的绣品,完成了从设计图到刺绣图案的美学转译。“用泉州珠绣的传统针法做出立体有层次的花,这是电脑没办法代替的,这也是手工独有的魅力。”在图案与配色的选择上,陈克忍也有自己的思量,“用花卉图案来展示泉州珠绣,是因为花卉珠绣能做出立体感,效果好看。玫瑰代表友情也代表爱情,而且配色也展示出了泉州的传统颜色和传统文化”。

从幼时学习珠绣至今,陈克忍已为其坚守了55年,期间从未间断。80年代时,她曾带着泉州珠绣走遍五十几个国家,也让泉州珠绣出现在泳装、毛衣、拖鞋等纺织品上。后来政府把泉州珠绣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将她立为泉州珠绣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半生心血都付于珠绣,这早已不能以事业单论。采访陈克忍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她对于珠绣的热忱,“刺绣是我最爱的东西,也是我一辈子都在做的东西。只要说绣花,我就能不断地绣,不会生病”。

她期待以后能开一个刺绣学校,教授学生,用真正祖先传承下来的针法将绣品带向世界。“现在刺绣的传统针法已经丢失了很多,我害怕,我也想要开一个学校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手工艺技艺、真正的针法进行传承。”在陈克忍看来,泉州珠绣珠光宝气、立体感强,又能做传统图案,又能做现代图案,从幼儿园到大学,只要想学的人都可以学会,这是一个吸引传承的特征。“现在政府对于传统手工艺也越来越重视,孩子们也对传统手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又把手工艺融入到设计专业的课程中,一切正在往好的局面发展。”

回看这件融合了泉州珠绣之韵的黑色连衣裙,玫瑰在裙衫上绚丽绽放,正如泉州珠绣愈发明亮的前景,也如时尚与传统手工艺的匠心之道一一逐光而行,行将致远。

GUCGI×苗绣:五彩霓裳

苗女以针做笔,以线为墨,针线交叠,穿梭成歌。阳光之下,文淇正在倾听苗绣的故事。

苗绣,是一部珍贵的无字史书,也是来自大山深处的霓裳高定。当拥有百年历史的Gucci与传承上千年的苗绣交汇,其饱含的浓厚工艺底蕴便注定了这不会是一次平凡的相遇。无需太多注解,一场匠心独运的艺术之旅,在美与文化的双重融合下已然开启。

在苗绣的世界中,每一针都是一段传承的故事,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幅时间的画卷。身为非遗苗绣传承人的杨阿妮,已经用一针一线谱写过无数故事篇章。她从六七岁就开始跟着妈妈学苗绣,苗绣早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她眼中的苗绣是充满灵性的,苗绣的一切都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或植物、或温度,又或每个人都赖以生存的空气。

杨阿妮告诉我们,苗族没有语言,只能通过工艺来传承记载,所以苗绣就像一部没有文字的史书,里面记录着太多语言文明。而这也意味着,苗绣不仅仅是一种刺绣技艺,更是苗族文化的生動写照。通过线与针的连接,苗绣诉说着苗族人世代传承的智慧,也分享着他们对生活、自然的深刻感悟。苗绣的神秘色彩也由此而来,始终吸引着外界步履不停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苗家盛服,五彩霓裳,有形重构,大观千年。

当知道要和Gucci合作时,杨阿妮既开心又自豪:一方面欣喜于苗绣再次被看到,并且是以如此庄重的形式:另一方面则源自杨阿妮身上肩负的传承之责,她找来姐妹们一起做,她说,“这是苗族的精神,也是苗族妇女的智慧”。

对于这次合作,Gucci选择了设计与意义极具标志性的Bamboo竹节包。以此为载体,从手柄到包身都将结合不同的面料与图案,进行不同层次的苗绣创作。花是这次刺绣的主要图案,这对于杨阿妮而言并不困难,田地炊边的野花往往是她创作的灵感源泉,如月季、牡丹与玫瑰。她和姐妹们还会花很多时间去勾兑、调配花的颜色,“用清水洗、用阳光晒、用时间等,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让图案上的花变成真的一样”。

除此之外,杨阿妮首先考虑到的其实是针法,因为她想把苗绣最美的工艺融入其中。她选用了苗绣中最耐磨的针法和复杂天然的染线,以多元的工艺打造厚重的质感和耐磨的肌理,工艺繁琐却不可缩减;她们每天最少要工作10-15个小时,才会有最终精美且充满灵性的苗绣。“这次我用了最好的针法和最多的工艺来完成作品。希望用我们的语言,让Gucci了解我们的刺绣文化。”

不同的刺绣工艺的寓意往往也有所不同:在苗族的文化语境中,邹绣是希望人们可以紧紧在一起,永远不分离:打籽绣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多子多福:堆绣则是希望人们可以幸福平安、吉祥、安康。而至少三种绣法交织在一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苗绣。通过杨阿妮的分享,我们还了解到,绣花不仅可以创造美,还可以修心养心。刺绣时她们往往会保持心情愉悦,加上能歌善舞是苗族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有时候一边刺绣一边也会情不自禁地唱出来,手中的绣品自然而然便凝结了更深厚的真挚情感。

苗绣的神秘面纱依旧等待着更多人去掀开探索,而作为奋斗一生的事业,苗绣对杨阿妮而言还不止于此。接下来,她会更聚焦于苗绣的传承,带领她的姐妹们一起向下一代宣传苗绣。“苗绣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技艺,更是一种记忆”,技艺不可丢失,记忆更不能遗忘。

幸运的是,苗绣在当代时尚语境中所代表的不仅是手工艺,更是对过去的致敬,对民族文化的珍视。这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为现代时尚注入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Gucci一直以来对于手工艺的支持,也促进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本次《服饰与美容VOGUE》手工艺项目的延续,也正是想要为这些传统手工艺注入新的生命力,让更多人看到独属于它们的千年风华。

苗绣凝结着苗族人的精神和智慧,通过线与针的连接,苗绣诉说着世代传承的智慧,也分享着对生活、自然的深刻感悟。

猜你喜欢

绒花苗绣竹编
基于湘西苗绣图案的数字化设计创新研究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苗绣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绒花
“扬州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