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得之场:二人转演出场所研究综述

2023-11-23李佳宁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刘老根剧场场所

李佳宁

2006 年,二人转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目。二人转得以活态化的传承与发展与二 人转的演出场所密切相关。随着文化市场的发 展与公共文化建设,二人转演出逐渐进入剧场。 如今,还在营业中的二人转剧场,大部分是提 供框架式舞台的民营小型剧场,也有少部分与 省直院团合作,如吉林省桃李梅大剧院。这些 二人转剧场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 河北,还有少部分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和 广州等文艺演出市场相对繁荣的城市。

一、关于二人转演出场所的研究

二人转是弦索腔系的东北民间小戏,是一 种渗透了地域性文化因子的民间戏曲形态,广 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以及河北 东部等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最开始二人转的 演出场所并不固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部分二人转表演团体的演出走进剧场,登上舞 台。

邵丽坤在博士学位论文《九十年代以来的 城市剧场二人转》中,将二人转在城市的发展 情况分为 20 世纪 20 年代至 40 年代,20 世纪 50 年代至70 年代,20世紀 80 年代初至 1995 年, 1995 年之后四个时间段进行分析。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二人转也在戏曲改革的范畴之内,  二人转班社向剧团转变,二人转的演出场所从书场、客栈、票房子(火车站)、小剧场、茶 社和茶楼向剧场发展。王俏和果祟英的《风雨 百年大舞台——论二人转演出场地的变迁》中 也提到了二人转演出逐渐向剧场式舞台发展。

二人转的演出场所影响着二人转演出的内 容和特点。孙红侠的博士学位论文《二人转戏 俗研究》中提到, 在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过程中, 二人转同大部分地方小戏的发展一样经历了流 动演出的阶段。后演出地点逐渐固定,分为剧 场演出和非剧场演出两种。非剧场的演出场所 包括演艺吧、迪厅、酒吧、夜总会、洗浴中心 以及休闲俱乐部等。文章分析了二人转流动演 出的习俗对于二人转艺术形态的影响,其中详 细阐述了演出场合对二人转表演“浪”的特色 的影响。王红箫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转 型期二人转的变异与传承》中提到,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二人转不再只是农村的二人转小 班演出,也不只在城市简陋剧场中演出,随着 新型民营二人转剧场的发展,演出场所的变化 导致二人转发生变异,演出的内容更加体现其 娱乐的特性。

姜宇丹在文章《“二人转”演出方式的转 型——由传统二人转转向剧场二人转引发的思 考》中引用了田子馥的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的 历史时期将二人转分为乡土文化滋养的传统民 间二人转、民间文化退隐的专业二人转以及城 市大众文化推动的当代民间二人转。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二人转演出场所的具体转变,但 是可以从侧面得出二人转的演出场所逐渐向剧 场发展,二人转艺术形态的发展与演出场所密 切相关。

二、关于二人转剧场的研究

(一)二人转剧场对二人转的影响

随着二人转的演出场所逐渐发展为剧场, 二人转剧场对于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重 要影响。孙立亭的《辽北二人转舞台艺术风格 形成浅析》中论述了走进剧场的二人转,二人 转演出的内容、表演方式和风格、音乐设计以 及舞美制作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改变。辽北二 人转的舞台形象逐渐向歌舞转型,剧场中的二 人转具有浓厚的歌舞氛围。张波和赵丹共同撰 写的《新型二人转在小剧场中的特点和思考》 中提出如今城市小剧场中的二人转演出融入了 许多现代流行元素,呈现出综艺化的趋势。

王红箫和程革的论文《市场二人转的得与 失》将市场二人转定义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城市剧场演出的二人转。文章论述了在市场二 人转舞台上,很少有完整的传统二人转正戏, 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就是搞笑。市场二人转在 舞台演出实践中为适应观众的欣赏趣味,导致 二人转的表演方式发生了变化。二人转的传承 与发展面临着传统与市场的博弈。

张颖的硕士学位论文《“二人转”民间艺 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以吉林省吉林市“二 人转”表演为例》以吉林市城区内具有代表性 的四家二人转剧场:吉林地方大戏院——刘老 根大舞台、江城二人转剧场、关东大戏院、鸿 艺二人转大戏院为研究对象,比较传统二人转 和现代二人转艺术形式的特点,分析二人转在 剧场中的传承和发展情况。文章论述了二人转 艺术形式变迁的原因,得出剧场中受众的群体 结构及审美的多元化、演出习俗的变化和传承方式等内部原因,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氛围对 现代二人转民间艺术形式变迁的影响以及学术 界、文娱界的质疑等外部原因共同影响了二人 转发展。

(二)二人转剧场与二人转的受众

宫嘉临的硕士学位论文《二人转剧场演出  考察》以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的昌图大戏院为  研究对象,通过对昌图大戏院剧场中的二人转  受众进行问卷调查, 从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 职业特征以及收入特征五个方面对二人转剧场 演出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文章认为,剧场中  二人转的表演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针对中青年人 群设定的,符合年轻人对时尚和流行元素的要  求,与传统的二人转表演在节目形式和内容的  取舍上有所不同。剧场经营者把握住了这一社 会需求,针对目标人群设置表演内容才有了现  在的二人转剧场演出的兴盛。

二人转剧场的发展,使城市中的观众有接 触二人转的机会。王红箫的博士学位论文《中  国社会转型期二人转的变异与传承》中阐明了  二人转剧场在城市中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传统二人转的生存相对艰难。除了可以在二人 转剧场观看二人转演出,夜总会等其他娱乐场 所也为二人转演出提供舞台。由于二人转观众 的变化、市场的逼迫,为适应大众文化潮流,  二人转产生了变异。二人转剧场在一定程度上 拓展了二人转的受众,受众的改变也导致剧场 中的二人转发生了变化。

(三)以剧场本身为研究对象的研究

大部分对二人转剧场本身的研究是对二人 转剧场基本经营情况的考察。徐一然的《东北 二人转实地考察综述——以对吉林省吉林市二 人转考察为例》对吉林地方戏院、江城二人转 剧场和松花江大剧院三家二人转剧场的基本情 况、票价、演出时间、演出内容、观众多样化以及二人转伴奏形式改变进行概述。文中也提  到了民办艺校、政府支持下的传统二人转表演  剧场等情况。韩智慧的硕士学位论文《以“东  北大舞台”为例探究二人转剧场的经营管理模 式》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东北大舞台二人转  剧场为研究对象。作者主要通过对进入剧场观  看二人转演出的观众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二人  转剧场存在环境设施陈旧、二人转演出内容不  足的情况,剧场的宣传推广模式也有一定的局 限性。聂晓微撰写的《二人转城市剧场现状——  以沈阳东北浪二人转剧场为例作个案分析》除  了对演员和乐队配置进行阐述,还提到了沈阳  东北浪二人转剧场提倡二人转演出编导专业化、 内容健康化、形式多样化、观众家庭化,并且  以价格战和广告战作为二人转剧场在文化市场  中的竞争手段。

王红箫在《老地方:一个民间二人转剧场 的存活》中提到了一家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以  演出二人转正戏为主、具有家族式特征的二人  转剧场——乐翻天剧场。作者详细阐述了乐翻 天剧场的经营者、演员、剧场的经营情况、票价、 演出内容和观众等信息。

另外,薛龙在《浅谈东北二人转的舞台设 计》中阐述了二人转舞台陈列设计的原则。

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中,对于二人转 剧场的管理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李露的硕士学 位论文《城市剧场二人转现状研究——长春市 和平大戏院个案剖析》对于二人转剧场的外部 环境和内部管理进行了分析,着重强调了剧场 中经营者的个人能力、视野、策略以及社会责 任,文中还涉及演员和受众等内容。隋可心在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剧院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以桃李梅大剧院为例》中,尝试对二人转剧场 的品牌战略进行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赵本山在传播东北地域文 化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除了新闻报道,通过 徐正超的《浅谈刘老根大舞台现象》、王惠的《东北民俗文化品牌“刘老根大舞台”的成功经验》、 程姝的《浅析沈阳“刘老根”大舞台的经营与  管理》、沙莎的《从刘老根大舞台的火爆看昆  曲演艺的发展方向》、黄伟迪的《媒介操控下  的景观诱惑——从景观社会视角解读刘老根大  舞台》、陈迎辉的《从民间文艺到大众文化的  身份转换——兼论“刘老根大舞台”二人转的  身份焦虑》以及崔智慧的《从“刘老根大舞台” 的火爆解析东北二人转的文化魅力》等文章可  见,相较于其他二人转剧场,对于刘老根大舞  台的研究相对全面。

(四)东北地区文化产业中的二人转剧场

在 2002 年发表的文章《坐在观众中的思 考——吉林省民间小剧场二人转现象研究》中,  田子馥论述了如今的民营二人转剧场很少会上 演完整的二人转剧目,而是以小品、歌曲等内  容为主,台上为了收入迷狂,台下为了获得感 官刺激和轻松娱乐的满足而迷狂。极度自由随 意的空间里,二人转演员摆脱了剧本、导演和 音乐的束缚,极尽疯狂地满足观众的要求,使 二人转剧场成为原始狂野的艺术空间,这是一 种挑战传统审美理想的试验。作者认为大众文 化消费市场与二人转剧场相互影响,应该同时 利用政府管理与辅导两种手段,加强专业与民 间之间的沟通, 互相学习, 积极竞争, 消除独立, 用专业的、审美水平高的二人转占领大众文化 消费市场, 以优秀的艺术培养观众的审美情趣,  促成大众文化消费市场走向良性循环。

王岩和李虹共同撰写的《狂欢的剧场魅力  活水的民间源头——长春民营二人转艺术院团 演劇现象分析报告》详细分析了东北风文化传 播有限公司和和平大戏院两家民营院团的情况, 阐明了如今的二人转剧场不仅可以创作、排演、  传播和活态传承二人转,还是具有东北地域特 色的文化产业,涉及演出、演员培训、音像产 品生产、影视剧制作等多个环节。

(五)二人转剧场的功能

吕梦莹撰写的《二人转传播中的重要媒 介——剧场》中论述了二人转剧场对传统的二 人转演出形态产生影响,并以夜场中的二人转 为例进行分析,如今剧场中的二人转与传统的 民间小戏二人转已经有了一定的分别,但剧场 是二人转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媒介,发挥着重要 的传播作用。

三、关于二人转其他传播媒介的研究

梁晓雪在《东北二人转反哺机制的解构与 重构》中提到二人转作为一个地方性民间曲艺 曲种,起初具有非常强烈的小众市场意识,基 本只在当地演出,且鲜少出现文字、图片、音 像等记录。如今却通过电视剧、电影、综艺和 短视频平台等多种传播载体广泛传播。沈小琦 的硕士学位论文《东北二人转的发展现状与传 承研究》中提到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途径 对传统二人转艺术文化的广泛传播,有助于引 导大众对二人转形成正面了解,体会二人转艺 术文化价值,正确看待二人转艺术,为二人转 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刘帅的博士学位论文《多渠道媒介生态背 景下二人转艺术的转型与传播研究》中运用仪 式传播理论、媒介化理论、场域理论和消费文 化理论,详细论述二人转在乡村场域中坚守传 统化,在城市舞台进行仪式化展示,在广播电 视媒介中二人转节目传播的广泛性,以及新媒 体平台中二人转艺术元素的传播。文章还涉及 剧场演出渠道传播与现代媒体渠道传播的矛盾 以及对于民间文化到大众文化传播的辨析。

王露莹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新媒体平台 电视二人转的叙事结构和表现形式的研究》从 创作、制作、传播等方面提出了新媒介环境下 二人转制作应遵循科学化、规范化的原则。电视二人转表演形式多样化,影视化制作手法可 以融入电视二人转的制作。李昫男《从传承到 传播: “二人转 + 直播”模式研究》中提出,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和直播平台进行合作, 整合参与直播的二人转演员,把直播做成系列 活动播出;另一方面,直播的内容是直播良性 发展的关键。二人转演员应该肩负起传播传统 二人转的责任,把二人转的真正魅力通过直播 展现给观众,为传统二人转正名。祁琪的硕士 学位论文《东北二人转产业化发展现象研究》 以本山传媒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二人转剧场 与旅游业的融合、利用微信和抖音平台传播二 人转等内容。

另外,吕慧敏在《“非遗”保护视野下的 传统二人转传承》提及二人转博物馆肩负着对 二人转传播和保护的责任。

四、结语

演出场所对二人转的演出习俗、艺术形态、 观演关系、文化产业以及传播途径都有重要影 响。对二人转演出场所的研究为二人转艺术本 体的研究提供一手材料。但是,目前对于二人 转演出场所的研究多集中于吉林省的城市二人 转剧场,东北地区各县、乡、村一定还有二人 转演出,但是对于这些二人转演出的场所的研 究目前还是空白的。对于二人转演出场所的研 究涉及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的运用 和尝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适应东北 地域特性的剧场研究方法和理论。

二人转和二人转演出场所是研究民间文化 现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具有典型性 的样本,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现象。

猜你喜欢

刘老根剧场场所
听的场所
欢乐剧场
《刘老根3》启动拍摄 赵本山等原班人马回归
远离不良场所
论《日出》的剧场性
恋爱场所的变化
河北抱婴案一家过年
证明
开心剧场
悠嘻猴萌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