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漄:不喜欢“第二个刘慈欣”这种称号
2023-11-23
10月21日晚,海漄获得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这个被称为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奖项在时隔8年后再次花落中国,获奖作品为《时空画师》。海漄快步上台,递给他奖杯的是刘慈欣,也是中国雨果奖的第一个获得者,2015年,《三体》斩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面对众多媒体的聚光灯和随之而来与刘慈欣的“比较”,海漄说他不喜欢“第二个刘慈欣”这种称号,“我不想成为谁或者变成谁”。
藏在银行工位里的科幻作家
时间再次拨回10月21日的成都。身着“枪驳领”西装、衬衣、领带的海漄登台领奖,眼尖的同事一眼就认出了那一袭行服。随后,海漄的工作群、同事群等溢满了对他的祝贺,各种社交平台上活跃着的银行人都在感慨:“为什么人家下班后还能看书写作,我下班后只想躺着。”
作为一名直面客户的一线银行员工,在聚光灯后,海漄又隐身在格子间里。如何平衡本职工作、生活与写作,是大家最好奇的地方。“我的爱好就是在写作和读书这一块,那我只要作好时间区分,其实两者是不太会互相干扰的。”
在深圳的家,有一间卧室专门为他改造成了书房,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一台电脑、一整面墙的书,陪伴海漄度过无数个夜晚。“这个房间的门一关,我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平行世界。”他说。
银行人的工作节奏繁忙,加班到深夜是常态。“因为本身工作很忙,陪伴家人的时间并不多,我还把业余的时间很大一部分用在自己的爱好上,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并不多,这些方面确实是有很多亏欠家人的地方,但家里人也仍然愿意支持我的爱好。”
而每天忙碌工作之余還要投入写作,需要极强的自律性和坚持,海漄告诉记者:“这是这个行业赋予我的,金融业对我更多是一种写作习惯和写作态度的培养,是一种追求高效率、追求认真细致的一种职业态度。”
“八光分文化”编辑田兴海是海漄在科幻写作上的一位责任编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和很多比较随性的创作者不同,海漄是一个很有纪律性的人。他的工作繁忙,但仍然保持着勤奋的写作习惯,一旦答应了交稿基本不会拖稿”。但就在关注纷至沓来的时候,海漄也表示,确实没有料到传播度会这么高,对自己现阶段的工作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等这个热度过去了以后,还是可以回归日常,安心做自己的工作。
我不想成为“第二个刘慈欣”
同样获得雨果奖,海漄不可避免、被动地被媒体和公众称为“下一个刘慈欣”“第二个刘慈欣”,但海漄明确表示拒绝这个称号。
海漄告诉记者:“这个话我是非常反对的,不管是拿奖前还是拿奖后,我仅仅是一个科幻迷。很多人曾经被冠过这种名号,现在轮到我了。”他认为,自己和刘慈欣没有任何可比性,这体现在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写作水平、不同的写作类别、作品的体量大小等方面,“他写的是长篇,我现在目前为止写的都是短片,作品体量上的差距、水平上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刘慈欣的成功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复制的。”海漄强调,“我觉得我们做好自己就行了,不需要成为谁或者是变成谁。”
尽管不接受“下一个刘慈欣”这类称号,但在采访过程中,“刘慈欣”和他的作品也是海漄提及最多次的科幻作者和科幻作品。谈及是在何种契机下开始进行科幻写作,海漄说:“有两篇小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是刘慈欣的《吞噬者》,另一个是潘海天的《饿塔》,这两篇作品直接让我痴迷上了科幻,然后到了这个时候,我自然而然就会去想自己写。”而对比像刘慈欣这类科幻作家,海漄也认为自己并非“天赋型”作家。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我们的努力程度都没够到谈天赋的地步。”他说,“刘慈欣的所有作品,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包括他的一些访谈,我都看过的,这让我更能体会到他有今天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有一个非常漫长的积累过程。”
相比海外的科幻作品,中国的科幻作品,在浩瀚的宇宙、广漠的时空下,总会包裹着历史的厚重和家国情怀。刘慈欣的《地火》《乡村教师》等作品充满了乡土情怀,何夕的《伤心者》是母爱的科幻式颂歌,王晋康曾说自己写的科幻带着“红薯味儿”,而海漄的《时空画师》中《千里江山图》的文物背景故事更折射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忱。
但随着《流浪地球》斩获近5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本土科幻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开始出圈。内容背后是资本的助力,科幻文学和影视作品受到了资本的追逐。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世界科幻大会上,更是有21个科幻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约80亿元。而值得注意的是,本届雨果奖中国科幻创作者共获得4个奖项。除了海漄凭借《时空画师》获得最佳短中篇小说奖外,文复明获得最佳粉丝艺术家,创办于2020年的《零重力报》获得最佳粉丝杂志,赵恩哲获得最佳职业艺术家。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