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023-11-23侯建东
侯建东,朱 哲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2021 年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开始阶段,农村问题的重心也从扶贫转变为乡村振兴。要想农村经济快速繁荣发展,就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需要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且高质量就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1]。新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人口素质整体质量不容乐观。农村劳动力的充分转移就业是促进新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返贫的关键[2]。
关于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研究,张慧媛等[3]对四川省金堂县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针对性强并且具备一定实用性的方案。赵耀辉[4]得出的结论是,义务教育对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影响非常显著。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陆芳[5]的研究表明,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选取新疆阿克苏地区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沙雅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走访、线上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可能影响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通过实证分析对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沙雅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东南方向,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沙雅县光热资源丰富,全年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造就了本地水果含糖量高的现象。县域面积为31 848 km2,与和田地区以及巴州都有接壤。总人口约27 万余人,涵盖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22 个民族。沙雅县乡村总人口2019 年达到209 678 人,其中乡村总劳动力为101 400 人,占乡村总人口的48.36%。在乡村总劳动力中,男性人数为52 845 人,占劳动力总资源的52.12%,由以上数据可知,沙雅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占乡村总人口的比例接近50%,男性劳动力略多于女性劳动力。
1.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21 年11 月沙雅县7 个镇、4 个乡的实地调研,涉及23 个行政村、47 个村民小组,以入户调查、访谈、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对农户进行随机调查,了解受访者的家庭情况、个人情况、政府制度以及是否参加过技能培训4 个方面的情况[6],分析沙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考虑到受访者文化水平参差不一,所以问卷尽可能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2 沙雅县样本农户基本情况分析
2.1 样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
对沙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1)显示,在184 个调查对象中,有94人表示愿意外出转移就业,占总样本的51.09%,不愿意转移就业的有78 人,占42.39%,调查样本中,已经转移就业的人数仅为12 人,占6.52%。农户的转移意愿与实际流转行为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针对这种高意愿但低流转的现实问题构建了二元Logistic 模型,运用SPSS19 软件对样本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2 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由表1 可知,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大致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结构,其中年龄在36~45 岁这个阶段的分布最为集中,26~35 岁次之,56 岁及以上的受访者占比最小。在调查的184 名对象中,男性劳动力数量为138 人,占比达75.00%,女性劳动力数量则相对较小,仅有46 人,占比为25.00%。身体健康状况呈现倒“U”形分布。在184 名受访者中,身体健康程度在“一般”和“健康”分布最为集中,两者共158 人,占到总数的85.87%;身体健康程度非常好的人群次之,有23 人,占比为12.50%;健康状况很不好的人群占比最小,仅有3 人,占比为1.63%。婚姻状况中,未婚人数大于已婚人数。未婚人数为107 人,占比为58.15%,已婚人数为77 人,占比为41.85%。样本中维吾尔族劳动力人数最多,达147 人,占样本总数的79.89%;其次是汉族,占比为9.78%;回族、哈萨克族和其他民族占比都较小。汉语水平情况主要在“可以简单交流”分布最为集中,达到64.67%,“完全不懂”和“能够流利交流”的占比都较小。在184名调查对象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人数多于未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人数,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人数占总样本的57.61%,未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人数占比为42.39%。
2.3 家庭情况统计分析
对于调查对象的家庭情况,选取了家庭人口数、人均耕地面积和家庭年收入3 项指标。由表2 可知,受访者的家庭人口数在“2~3 人”的有59 人,占比32.07%;家庭人口数在“4~5 人”的有58 人,占比31.52%;家庭人口数为“1 人”和“8 人及以上”的占比都比较小,分别为4.35%和9.78%。对于农民来说,耕地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根据统计分析可知,在184 份样本中,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在“4~5 亩”这个区间分布最为集中,达106人,占比为57.61%;其次,家庭耕地面积为“1~3 亩”的有42 人,占调查样本数的比例为22.83%;人均耕地面积为“6~7 亩”的人数为24 人,占比为13.04%;家庭人均耕地面积为“8亩及以上”的人占比最小,仅为6.52%。根据调查对象的家庭年收入可以看出,收入在30 000~50 000 元的有63 人,占比为34.24%;收入在50 000~70 000 元的有59 人,占比为32.07%;收入在70 000 元以上的人数为50 人,占比为27.17%;家庭年收入在30 000元以下的最少,仅有12 人,占比为6.52%。
表2 家庭、政府制度情况
2.4 政府制度影响情况分析
由表2 可以看出,认为社保制度对转移就业影响一般的最多,占样本总数的47.28%,其次,认为社保制度对转移就业影响较大的为56 人,占样本总数的30.43%,认为社保制度影响很大的有26 人,占14.13%,认为社保制度对转移就业影响很小和无影响的都较少,占比分别为5.98%和2.17%。
根据调查统计,54.89%的人认为户籍制度对外出打工就业影响一般,30.43%的人员认为户籍制度对外出打工就业影响较大,认为户籍制度影响很小、无影响和影响很大的人数都较少,占总样本的比例分别为8.15%、4.89%和1.63%。
3 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3.1 模型设定
在对沙雅县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中,运用SPSS19 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模型采用二元Logistic 模型进行影响因素比较分析。选取沙雅县农村劳动力是否愿意转移就业作为被解释变量(Y),将已转移的那部分样本也归并为愿意转移。如果沙雅县农村劳动力愿意转移就业,则Y=1;如果不愿意转移就业,则Y=0,其基本算式如下[7]。
式中,p为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就业的概率;a为常数项,与xi无关;bi为回归系数,是因素xi对p的贡献量;xi为各项影响因素。
3.2 变量的选取与定义
根据查阅大量文献以及结合本研究,选取了个人和家庭2 个大类进行实证分析,包含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汉语水平、民族、家庭人口数、人均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和是否参加过技能培训[8]等影响因素(表3)。
表3 变量赋值
4 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整理所得的数据,运用SPSS 分析软件将184 个样本数据代入到二元Logistic 模型中进行实证分析。由表4 可以看出,研究模型的整体预测准确率为81.08%,模型拟合情况良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模型拟合度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检验的原定假设为模型拟合值与观测值的吻合程度一致,P大于0.05(χ2=8.247,df=8,P=0.410>0.05),说明接受原定假设,即该模型通过检验,模型拟合优度较好。
为了探究年龄、性别、汉语水平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对沙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否有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将调研所得的184 个样本数据带入到模型中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 回归结果分析
由表5 可以看出,调查样本中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对沙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年龄因素与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就业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沙雅县的农村劳动力年龄越大,越不会选择外出打工就业,这主要是因为年轻人正处于精力充沛的年纪,在工作中更有干劲和效率,也更加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性别因素与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就业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主要是因为女性本身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更愿意要男性;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农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更多的需要承担起家庭的事务,抚养儿童,照顾家中年迈的老人。健康状况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身体健康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更加受欢迎,而身体状况不佳的劳动力则需要在家里修养而不能外出打工就业。婚姻状况因素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主要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在结婚后就需要更多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已婚的劳动力往往不选择转移就业。汉语水平与劳动力转移就业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劳动力的汉语水平越高,越容易选择外出打工就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汉语水平高的劳动力可以更好地与人沟通,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民族因素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和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选择转移就业的劳动力也相对较少。
家庭人口数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劳动力的家庭成员越多,则会越倾向于转移就业。人均耕地面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耕地面积越小,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耕种的时间也越少,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外出打工就业补贴家用,所以转移就业的意愿也更强烈。家庭年收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当家庭的年收入较为丰厚时,农村劳动力大多不愿意外出转移就业,而更愿意在家乡从事农业或农业相关的工作,而家庭年收入较少的劳动力则需要外出打工提高家庭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是否参加过技能培训与是否转移就业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参加过技能培训之后,提升了劳动力成功就业的信心,提高了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5 结论
5.1 政府组织技能培训效果不佳
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及自治区的相关政策,在县域内各地组织就业技能培训,但是由于培训内容与各企业部门的人才需求不匹配,农民大部分忙于农活不能及时、连续地参加技能培训,再加上维吾尔族在沙雅县农村人口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汉语水平普遍比较低,这些原因都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5.2 农村劳动力个人素质普遍较低
沙雅县位于南疆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民族氛围浓厚。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从小就接受双语教育,上双语班,但由于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农牧民在意识上并没有对教育有足够的重视,导致现阶段的农村主要劳动力学历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就业的本领,很难从事对素质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对于脏、苦、累的劳动又不愿意去干,进一步打击了外出打工就业的积极性[9]。
5.3 沙雅县农村的固有观念根深蒂固
受到“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就算有劳动力外出打工就业也多是男性,导致了沙雅县外出转移就业的劳动力中女性比例偏小,很多女性就业岗位闲置,而男性就业岗位则不足,不利于农民家庭增加收入。
6 促进沙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依据上述实证分析及新疆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以求改善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帮助其更高质量、多渠道就业。
6.1 政府牵头完善就业政策,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政府要利用沙雅县本地的产业特点和优势,延伸特色林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鼓励农民创业,打造林果业特色品牌,依托优势农产品打造产业园,发展农业-加工业-旅游业-餐饮业一体化的产业结构。如在秋季展开“丰收节”一类的活动,吸引游客和商家来参观游览,开办农家乐、酒店和休闲娱乐场所,可以有效增加农村就业岗位,带动一部分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加快新疆经济繁荣速度[10]。
在乡镇成立专门负责劳动力转移的机构,总体负责劳动力转移事宜。从经费、政策等方面都给予一定的倾斜[11]。要逐步统一城镇和乡村的劳动力市场,保证城乡之间就业环境和机会平等;通过制订最低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制度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运用法律手段保证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激发农民转移就业的积极性。
6.2 转变农民固有观念,传播新思想新观念
新疆很多农村是多民族聚居区,宗教氛围浓厚,传统思潮根深蒂固。已婚的劳动力容易受到家庭的阻碍而不愿意转移就业,尤其是女性,受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需要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小孩以及家庭事务[12],导致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愿低下。因此,首先应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组织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宣传,逐步转变传统观念,其次政府要选择一心为民、有责任心的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农民的现实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
6.3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就业竞争力
新疆虽然在各地积极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培训质量无法保证,存在着培训内容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技能培训应该根据用人单位、各大企业的人才需求系统地开展培训,通过从外地引进相应的人才,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13]。除了政府组织的培训班,还应该鼓励发展民办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政府要发挥好监管和引导作用,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促进新疆农村劳动力多渠道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