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1957 年-1962 年艰苦创业史围场记忆探究
2023-11-23陈凤颖
■陈凤颖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近期,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通过深度挖掘塞罕坝机械林场档案和县档案馆馆藏档案,对1957 年至1962 年围场县筹建塞罕坝机械林场,探索绿色发展之路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对塞罕坝艰苦创业史围场记忆研究进行了初探。在此过程中发现,自1957 年开始,时任围场县委书记王尚海(1954.04-1960.04 在任)就已经为筹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实现绿色崛起奔走谋划,留下了艰苦创业的印记。
一、塞罕坝森林变迁背景(1957 年前)
(一)古木参天,草肥水美。塞罕坝位于河北最北部,是滦河发源地,清朝以前森林茂密、水草丰美、鸟兽繁多,属于典型的森林草原地带,在辽金时期是“千里松林”的一部分,有平地松林之称。
(二)行围打猎,危及生态。清康熙二十年(1681 年),康熙皇帝亲临塞罕坝巡视,流连忘返,加之塞罕坝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清政府国防、外交、军事、政治的需要,清政府正式设“木兰围场”。自此,塞罕坝生态环境开始遭到破坏。近200 年间,清朝皇帝行围打猎扑杀大量野生动物,举办木兰秋狝105 次之多。仅康熙、乾隆时期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就从围场砍伐木材36 万株。
(三)开围放垦,日本侵略。从清同治二年(1863 年)起,清政府为了弥补国库亏空,开围放垦,将林地出卖给私人砍伐,并移进不少居民,开荒种田,伐木狩猎,当时有“富富足足的伊逊川,粮食满囤草满山。獐狍野鹿打不尽,粗大树木砍不完”的歌谣。1933 年,日军侵占承德,树木无人管理,被肆意砍伐,再加上山火不断,山清水秀的围场逐渐变成了秃山荒野。到1949 年,塞罕坝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几乎荡然无存,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荒原。
(四)绿色发展,百废待兴。新中国成立后,围场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针对修复塞罕坝生态环境采取了封山育林、护林防火、植树造林等多项措施。但是,对于地广人稀、劳力缺失、杂草丛生的塞罕坝来说,困难重重。1957 年,时任围场县委书记王尚海申请建立围场县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开启了塞罕坝绿色发展新篇章。
二、围场县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创建原因(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县委、县政府为了改变围场的自然面貌,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领导全县人民采取积极措施发展林业生产。据《围场县几年来造林工作成就》(图1)[1]中记载:1956 年,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12 年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以后,我县林业生产又出现了新高潮,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林业生产计划,造林399820.3亩,为原计划的212%,全县林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自然面貌有所改观,并对控制自然灾害,稳定农田丰收,提高广大山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图1 围场县几年来造林工作成就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并且是滦河上游主流和支流发源地,由于植物覆被不好,水土流失严重,历年遭受不同程度的西北风沙水害。在塞罕坝地区建立国营机械林场,营造防风、固沙、用材林具有很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1957 年,围场县第六任县委书记王尚海召集县委、县人民委员会相关领导,对在塞罕坝建立国营机械林场问题进行了讨论,分别向河北省委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在塞罕坝外建立国营机械林场,营造大型防风固沙林的意见》[2](以下 简 称《 意见》)。《意见》中建议:“靠内蒙古边境和坝顶成片造林,内部造大型防护林网,才能控制风沙等自然灾害。据此,共需绿化面积约92 万余 亩, 并 有60%以上林地适于机耕。”5 月30 日,围场县人委向河北省人委提交了《关于成立国营林场和林营区的请示》,受到了国家林业部和省委的重视。8 月3 日,河北省林业厅委派调查队第一中队调查组到塞罕坝进行实地踏查。根据踏查结果,围场县委、县人委于9 月16 日向省委、省人委上报了《关于塞罕坝建立国营机械林场,营造防风固沙、用材林的请示》(图2)[3](以下简称《请示》)。《请示》中提出了建立国营机械林场的七点理由:
图2 关于塞罕坝建立国营机械林场,营造防风固沙、用材林的请示
(一)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发展。塞罕坝一带,土层极薄、风蚀严重,历年受西北风沙侵袭,风沙逐年南移,形成流动沙丘。据观察,平均每年要吹走半寸多表土,如不积极固定流沙,不但对国营牧场的农牧业发展不利,且影响坝里各项生产的发展。
(二)有利于滦河流域水土保持。塞罕坝是滦河上游的主流和支流发源地,是关系到整个滦河流域治理的根本问题,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泛滥成灾的可能。不仅对围场不利,而且关系着整个滦河流域。
(三)有利于林业产业长远发展。塞罕坝地区地域广阔,具有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除踏查的现有面积外,还可接连到赤峰边界。从地形来看,东西绵亘150 华里左右,是我县发展林业,控制风、沙、水害的一项主要工程。
(四)有利于壮大林业经济。踏查的地区多适于机耕落叶松,在40 年后,每公顷按3000 株出材量计算,即可为国家生产木材达12186528 立方公尺,价值人民币8.53 亿元,相当于当时347 万亩的粮食产量,是御道口牧场农业收入的53 倍多。同时,还可为国家大量供应建设用材。
(五)有利于护林防火。围场山火危害多由坝外蔓延过来,以致草木烧光,表土破坏,不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消耗了人力,浪费了财力,这与缺乏防火带是分不开的。在坝外由西到东设计营造一条防火带,既能起到防风、防火作用,又可为国家积累不可估量的财富。
(六)有利于提高造林效率。坝外是地广人少的草原区,以人力进行营林多有困难。几年来群众造林只限于局部和偏重于目前,设立机械化林场,不但能快速完成大面积的防风、固沙、用材林,而且可以鼓舞群众的营林积极性。
(七)有利于保护御道口牧场的生产安全。御道口牧场以发展农牧业为主,西北风沙和火灾直接威胁牧场的生产安全,关系着牧场整体事业的开展。通过营造防风、固沙、用材林后,可以延长牧场经营年限,是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
三、围场县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创业历程(1957至1962 年)
(一)明确领导,强化保障。1957 年11 月29 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向承德专署下发了《关于在围场县塞罕坝上建立国营机械林场的批复》(图3),同意在围场县塞罕坝上建立国营机械林场。1958 年2 月4 日,承德专署林业科向围场县人民委员会发出的《关于明确围场县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领导问题的公函》[4]中明确:一是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作为围场县的一个事业单位,由围场县领导;二是省林业厅已安排下放干部赴坝支援;三是林场投资预算40 万元,已列入省级预算。围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工作正式启动。
图3 关于在围场县塞罕坝上建立国营机械林场的批复
(二)制定方案,争取支持。1958 年2 月11 日,围场县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起草的《关于围场县塞罕坝地区建立国营机械林场的初步方案》[5](以下简称《方案》)呈报至河北省林业厅。《方案》就建场的基本情况、林场规模、动力设备、人员编制、基本建设、苗圃建立、1958 年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就林场造林技术、调查设计、兴修基建、人员培训、机械订购等方面存在的困难积极争取省厅支持。省林业厅王献平处长在呈报厅长审阅后签批到:“厅长,关于围场县建立机械林场的事,机械林场写了个方案。这个方案我已在全省林业会前曾组织处内有关干部进行了研究讨论,并根据大家意见作了两次修改。后来根据节约精神,我对方案中个别部分又进行了修改,处内认为这个方案还可以,请厅长审查批示”(图4)。可见,围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立方案,受到了省林业厅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图4 王献平处长签批意见
(三)开荒拓土,初见雏形。1958 年4 月12 日,省林业厅来坝上建场人员和围场县人员组成的第一批上坝建场工作队正式上坝。《围场县机械林场195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6]中描述当时的塞罕坝:“建场的地方只有原阴河森林经营所的一处临时工棚,共21 间草房,两个营林员。上坝时,坝上仍然是严冬季节,遍地覆盖积雪,院内全部被雪填满,房子的周围到处都是烂柴、烂草和牛粪,荒凉异常。”在这样的环境下,林场职工以场为家,整治环境,不畏严寒,干劲十足,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靠自给自足。塞罕坝机械林场首年完成基建任务2008平方米,育苗36.5 亩,种菜17 亩、 积 肥7 万斤、修路7 华里,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面临 合 并, 据理 力 争。 建场 后, 关 于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和御道口牧场边界划分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意见。1958 年4 月4 日,围场县委、县人民委员会联合向河北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递交了《关于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与御道口牧场划清管理界限的报告》,请求省林业厅和省农业厅协商管理界限问题。1958 年9 月4 日,承德专署向围场下发了《关于机械林场与御道口牧场合并的通知》[7](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指出:“本着有利于发展畜牧、林业双跃进的方向出发,应将御道口牧场和机械林场合并起来统一经营管理。希县人委加以研究,如同意,希将合并中的具体问题,解决意见,合并办法等,由人委提出具体方案,报专批准。”围场县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初见雏形就面临合并,围场县、县人民委员会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分析合并利弊。1959 年2 月1 日,围场县人民委员会林业科向承德专署提交了《关于塞罕坝机械林场与牧场是否合并的几点意见的报告》[8](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阐述了三条不合并的理由:第一,坝上北部不适合发展牧业,如硬发展就必然割掉林业。坝上土地薄,多处流出白砂,成千上万亩的良田被沙化,为了改变自然面貌,就必须大力造林。如发展牧业,既不利于牧场,也不利于围场的农业生产。第二,明确界限后能够解决当前问题。林场和牧场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明确界限和专署加强领导来解决。合并后,任何一方起主导作用都缺乏全面指导思想和长远发展意识。第三,北部宜林,南部宜牧。坝上地区从自然条件看,北部宜林,既保护牧场又保护我县广大地区的农田,而南部宜牧。因此在坝上地区成立两个场子(林场)是完全可以的。国家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绿化,林场的造林任务是异常艰巨的。合并后,场子的方针以发展畜牧为主,要完成造林任务,人力物力财力都必然受到限制。自此,合并问题未再提及,围场县成功守住了创建塞罕坝绿色家园,营造北方防风固沙用材林的初心。
(五)依靠党和政府,依靠群众。建场之初,第一批上坝的职工仅仅30 余人,1959 年增加至职工50余人、苗圃工人40 余人。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面临艰巨的整地、造林、幼林抚育、育苗、防火等任务,劳动力严重不足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围场县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1959 年工作计划》[9]中提到:“1958年,我场顺利完成建场任务,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我们紧紧依靠了当地党政领导。有问题和困难向当地党政提出,便取得了大力的帮助。今年是我场正式从事生产的第一年,生产任务大,没有经验,又加上我们住在边远地区。因此,我们更需要当地领导帮助和支持,特别是今年我场劳动力问题,没有当地党政领导的帮助和支持,我们是无法成功的。”围场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一方面为了大力支持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建设,顺利完成育苗造林任务,1959 年3 月2 日,下发了《围场县人民委员会关于调配给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160 名劳力的通知》,从金星、北风、跃进、先锋等四个人民公社调配160 名劳动力上坝劳动;另一方面为了根除坝上火患,在接坝地区组建了179 名骑兵扑火队、35 人的武装护林马队在坝上巡逻。为了控制荒火连燃,1958 年开始,围场县在合理安排秋收的同时,发动2651 人组成打防火线大军出征坝上。截至1959 年秋,防火线加宽到20 丈,长度增加到560 华里。王尚海书记曾说:“人民群众是我们造林的靠山,没有他们的支援,就没有我们塞罕坝的今天。”有了围场县委、县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围场县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的造林事业顺利推进。
(六)转型升级,创造奇迹。1960 年,林业部为改善京津地区气候条件,建成华北用材林基地,开始谋划在北京东北方向坝上地区建立一个大型机械林场。这与围场县林业长远规划发展不谋而合。1960 年《围场县林业生产概况介绍》中建议,在山湾子林场、阴河林场和大唤起林场各成立机械林场一处。1961 年,林业部委派国营机械林场管理总局局长荀世昌、副局长刘琨先后三次来坝上考察研究,作出了整合原阴河林场、大唤起林场和塞罕坝机械林场,组建林业部直属的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决定。1962年2 月14 日,林业部印发《关于在河北省承德专区围场县建立林业部直属机械林场的通知》,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启了绿色崛起的新篇章,围场塞罕坝经过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建成了现在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四、发展启示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建立了围场县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也是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建立了林业部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林业部的决策部署,没有时任县委书记王尚海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塞罕坝,没有今天的塞罕坝精神。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围场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从1957 年创建之初,就面临逐年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1959 年至1961 年我国正处于“三年严重困难时期”,国家一大批工程项目相继下马,围场塞罕坝国营机械林场也不例外。在这个关键时期,国家成立了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国家计委安排20 年内投资2084 万元用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发展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三)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绿水青山本身蕴含无穷的经济价值,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时至今日,塞罕坝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漠变绿洲、青山变金山的人间奇迹,更加印证了“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的道理。
(四)坚持走群众路线,人民是党领导和执政的力量源泉。塞罕坝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在塞罕坝务工的人民群众多数是接坝地区的围场农民,他们用一锨一镐刨出了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用一锨一镐诠释着塞罕坝建设者艰苦创业的精神。围场是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围场人民就是塞罕坝人,也是塞罕坝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他们与塞罕坝建设者们并肩作战,艰苦奋斗,共同筑起了保卫京津的生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才能坚如磐石、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