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办高校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2023-11-23李秀杰北京长城研修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3年3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民办高校情况

李秀杰 北京长城研修学院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强调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合理的预算编制、科学的执行和有效的监督,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目标达成。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降低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财务稳健运营;同时,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促进学校各部门之间高效配合,推动学校内部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本文旨在对民办高校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与建议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为民办高校实现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和管理目标提供有益参考。

一、民办高校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降低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民办高校更全面地进行资金预算和管理,合理规划和安排资金使用,避免资金滥用。通过制定预算计划、执行预算控制、进行预算监督等措施,可以有效掌握资金使用情况,防范财务风险发生。

全面预算管理促使民办高校编制详细的财务报告和披露,使财务状况更加透明。通过定期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公开财务信息,如财务报表、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指标等,有助于监督和评估学校的财务状况,防范财务舞弊和不当行为,降低财务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强调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通过制定预算目标和指标,进行绩效评估和监控,促使民办高校在财务决策和管理方面更加科学和合理。减少不明智的财务决策和管理失误,规避财务风险。

(二)有利于促进学校各部门之间高效配合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民办高校在财务预算过程中对各个部门的资源需求进行评估和优化配置。通过明确预算分配和使用的原则和规定,可以确保资源分配更加合理、科学、公平,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使用。这有助于各部门之间在资源分配上形成共识,减少矛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高效配合。

全面预算管理促使学校各部门在编制预算时需充分考虑学校整体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这将促使各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进行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各项预算合理协调一致,从而避免各部门之间产生资源争夺矛盾,提高了高校内部协作效率。

二、民办高校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遇到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全面预算管理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然而,有些民办高校管理层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管理层仅仅将预算管理视为一项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而忽视了其与高校战略目标的关联性。这可能导致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无法充分考虑高校的长期发展需求和战略定位,从而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在一些民办高校中,管理层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缺乏对预算管理的全面参与和领导。这种观念可能导致管理层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将预算管理过程简单地看作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非学校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和执行工具。这导致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管理层参与度不足,无法充分了解学校的实际需求和资源配置情况[1]。

(二)预算编制合理性和编制过程沟通的充分性不足

合理的预算编制需要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内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对竞争对手、市场趋势、政策变化等的了解和分析。如果缺乏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就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从而影响预算合理性。

合理的预算编制应该充分考虑各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涵盖各方面的需求和情况。如果只有少数人或某一部门参与预算编制活动,参与者可能受主观偏见的影响,包括对某些项目的偏好或偏见,导致预算不合理。例如,财务部门可能过于注重财务指标而忽视了教学和科研部门的需求,从而影响预算合理性[2]。

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沟通渠道和流程,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清晰,各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够紧密。例如,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规定明确的会议、报告或其他形式的沟通方式,或者沟通流程复杂,需要经过多轮审批或审核,都可能导致沟通不充分;不同部门或单位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导致信息传递和沟通受到限制。例如,某个部门可能为了争取更多的预算资源而故意隐瞒或扭曲事实,或者在沟通过程中表现消极,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从而影响沟通的充分性。预算编制过程中还可能存在时间紧张和资源有限的情况,导致参与者无法充分进行沟通和协作。例如,可能因为时间紧迫导致无法进行充分地讨论和交流,或者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源(如人力、财力、技术支持等)而导致沟通不充分。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时间不合理

如果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时间不合理,可能导致预算工作进度与学校发展状况不相符。学校发展和运营状况可能在一年内发生较大变化,例如学生人数、教学项目、科研项目等情况可能会进行调整。如果预算编制时间过晚,导致预算编制进度滞后,可能使得编制的预算无法充分反映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影响到预算合理性和有效性。

由于预算编制时间迟滞,学校可能采取增量预算的方式进行预算编制。增量预算是在原有或上一年预算的基础上,根据师生人数均值等因素进行调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式。这就可能使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充分的数据和信息支持,从而影响到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增量预算可能无法充分考虑到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影响学校的战略目标实现。

预算编制时间不合理还可能加剧全面预算管理数据的时滞性。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准确、及时的财务数据来支持决策和管理,包括学校各个层面的财务数据。然而,如果预算编制时间不合理,导致预算编制的财务数据不够准确和及时,可能会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数据的时滞性。这可能导致学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难以及时了解各项财务指标的实际情况,从而影响到对学校财务状况的监控和管理[3]。

(四)执行力度不足,缺乏监督体系

预算执行不到位:由于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机制,民办高校可能出现预算计划与实际执行不符的情况。例如,在预算编制时,可能存在过于乐观或过于保守的情况,导致实际执行时无法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此外,部分部门或单位可能未能按照预算计划执行资源使用和绩效目标,从而导致预算计划无法充分贯彻,影响学校的管理效果。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民办高校可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体系,未能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考核。这可能导致部门或单位对预算计划的执行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出现绕过预算计划的情况,导致资源使用不合理,绩效评估不准确,从而影响学校的整体管理效果。

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沟通和协调:民办高校可能存在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协调困难的情况,从而影响到预算的执行效果。例如,各部门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源争夺、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协作和配合,从而影响预算计划的实施效果。

缺乏预算执行监督人员和监督方法:民办高校可能缺乏专门的预算执行监督人员和有效的监督方法,导致预算执行情况得不到及时监督和纠正。这可能使得部门或单位对预算计划的执行缺乏足够的监督和约束,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影响学校的管理效果和绩效评估。

三、民办高校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创建良好的全面预算管理环境

管理层应该对高校的持续发展战略有清晰的认识,并将预算管理视为实现这一战略的手段和工具。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高校的长期发展需求和战略定位,将预算与战略目标相对应,确保资源合理配置。管理层要深入了解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充分参与,了解学校的实际需求和资源配置情况,确保预算管理质量和效果良好。

管理层应该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来支持,并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支持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这包括培养并引进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提供先进的预算管理工具和系统,确保预算管理过程中不出现人员不足、工具不全等问题,从而提升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二)建立健全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保障高校财务管理科学、合规和高效的重要基础。建立健全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有助于合理规划和有效运用财务资源,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和绩效表现。

高校应当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估工作。该机构应当由具有财务和管理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预算管理机构应当负责编制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预算合理、有效和合规。

高校应当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和标准,确保预算合理可行。预算编制应当充分考虑高校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将预算计划与学校的中长期规划相衔接。预算编制应当充分征求各部门和单位的意见,确保预算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同时,高校应当加强对预算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及时向校内外各方公开预算计划和执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预算计划公正、公平和公开。

(三)制定合理的预算编制时间,科学选择预算编制方法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计划,建立一份合理的预算编制时间表。时间表应包括预算编制的起始和截止日期以及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如数据收集、预算编制、审核和批准等。时间表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内外部环境,确保预算编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决策。

学校应提前做好数据准备工作,包括财务、人力资源、学生人数等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在预算编制期间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数据。提前准备数据可以缩短预算编制的时间,确保编制过程中数据准确和完整。

科学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是建立健全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关键一步。不同费用项目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管理需求,因此在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时,应立足实际情况,结合不同费用项目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避免盲目使用增量预算法。对于可控费用项目,如学费收入、培训费和会议费等,可以运用零基预算法来编制预算。零基预算法是一种从零开始,对每个费用项目逐项进行评估和编制预算的方法。通过对各个费用项目的合理评估,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状况,编制出合理、科学的预算计划。在编制零基预算时,需要明确每个费用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充分了解费用项目的业务流程和资源使用情况,确保预算计划合理和科学。对于工资、五险一金等刚性支出和设备维修、教具购置等固定支出项目,可以采用增量预算法来编制预算。而对于民办高校的工程建设项目,则可以选用项目预算法来进行预算编制。

(四)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完善过程监督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明确的预算执行目标和绩效指标,并将其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目标应该与学校的发展战略和绩效评估相一致,能够推动学校的整体管理效果提升。绩效指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便于监督和考核。

其次,应该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民办高校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体系,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全面的监督和考核。监督和考核应该包括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以及资源使用和绩效目标的达成情况的评估。对于未能按照预算计划执行的部门或单位,应该采取相应的惩罚和激励措施,以推动预算的有效执行。

最后,应该有专门的预算执行监督人员和监督方法。民办高校需要配备专门的预算执行监督人员,负责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纠正。监督人员应该具有专业的财务和管理知识,能够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同时,应该采用先进的监督方法,如信息化监控、数据分析等,提高监督效果和监督的时效性。

四、结语

本文提出了完善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预算编制时间和科学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并完善过程监督体系等对策。这些对策可以帮助民办高校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时克服困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并非绝对适用于所有民办高校,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和调整。希望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日益完善,民办高校能够进一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为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民办高校情况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