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3-11-22林英司春灿余义亮黄路标
林英 司春灿 余义亮 黄路标
摘 要:为实现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的相互促进,更好地达到育人和育才的双重目的,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采用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确立该课程的思政总目标,挖掘具体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采用多元化的融入通道和融入方式,构建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和线上课程思政资源库等措施,较好地达成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育人导向。
关键词: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植物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Q94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699(2023)05-0119-04
收稿日期:2023-04-04
项目来源: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22-21-6;JXJG-22-21-7);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GJJ212808)
作者简介:林英(1985-),女,江西萍乡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学相关教学和科研研究。
Practice Research of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
LIN Ying, SI Chuncan, YU Yiliang, HUANG Lubiao
(School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Jingdezhen University, Jingdezhen 3334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mutual promo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blended teaching and to better achieve the dual purpos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students,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that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values guidance,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knowledge imparting can be well achieved by setting the overal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goals first, and then excavating the relevant elements available i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lus adopting multiple integrating channels and patterns and constructing an assessments system for the blended teaching and an online resource database for such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lended teaching; plant tissue culture
課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课程思政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混合式教学既能发挥课堂上教师的引领作用,又能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3],还能随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个性化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和线下面授教学活动[4-5]。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成为教育数字化时代最常见的教学模式。
教育的宗旨和时代的需求,把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提高到了一定高度。尽管两者的教学目的不同,混合式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课程思政则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6],但两者却能够互为补充,即混合式教学能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时间和载体,而课程思政则有助于提升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成效[7]。因此,探讨如何实现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的相互促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其他课程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融合课程思政的“植物组织培养”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整体教学设计情况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相互促进,形成“价值塑造、知识传递、能力培养”的育人导向,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并最终实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终极目的,我们依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融合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独立开展组培相关实验,具有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家国情怀、三农情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认同、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等品质,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图1)。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依托获批的省级一流课程教学平台,采用融合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该教学模式中,采取“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互动探究—课后拓展延伸”的路径设计系列教学活动。课前,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发布专业知识和思政学习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线下教学方案。学生则通过线上学习,掌握基本知识。课中,教师针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讲解,开展课程思政,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实现价值塑造。课后,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学生则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及时复习、巩固专业知识,并践行思政,做到知行合一。
二、融合课程思政的“植物组织培养”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课程思政总目标的确立
课程思政必须始终依托课程,要落实课程思政,对课程性质和内容进行分析、找准“思政点”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首先依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站在学科培养的高度,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构建了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总目标,并制定了能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我校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总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任何一个专业、任何一门课程,都与社会发展、民族富强有直接联系,因此要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意识,加深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等领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授课过程要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和农业科技扶贫红色情怀;(3)植物组织培养在拯救濒危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改善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授课过程中要加深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4)良好的专业认同感能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和热爱所学专业,因此授课过程要深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5)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6)作为一门前沿学科,要引入学术成果,跟踪学术前沿,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格局,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科学成就离不开科学家精神,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讲授科学背后的科学家故事,赓续科学家精神,涵养家国情怀。
(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制定好之后,还需要将课程中所蕴含的学理、价值、伦理、精神、素养以及符合时代需要的思想政治理论巧妙、严谨、贴切地融入到教学体系的具体知识点中来[8]。因此,我们在吃透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围绕该课程思政总目标,结合各章节的相关内容和具体知识点,寻找与思政元素相关的“触点”“融点”和“切入点”,充分提炼出每章节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各个章節的思政目标与课程思政总目标结合起来,形成逻辑关系,形成了“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表(表1),并制定了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教案和课件。
(三)融入通道和融入方式探讨
“思政点”和“思政元素”挖掘后,还需要找到合适的融入通道和科学的融入方式,使思政教育元素像盐溶化到汤里一样,让学生从“汤”里品出“盐”的滋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故事导入式、案例导入式、问题导入式、主题研讨式、直接讲授式等多元化的融入通道和融入方式,并辅以中英文文献、动画和视频教学资源将课程思政融入混合式教学。例如在讲解组培常见问题时,我们以学生申请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例,组织学生讨论黄杜鹃的叶片极其容易褐化,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或诱导出的愈伤组织非常少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后,老师通过中英文文献的引用,进行进一步总结,引导学生在理解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
在实验教学部分,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教师的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融入其中。我们始终强调“细节决定成败”,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严谨性,采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小组合作精神。例如在“铁皮石斛人工种子的制备”实验授课中,课前,老师布置学生观看线上教学中有关人工种子的视频,并完成线上测试。课中,老师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进行讲解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实验,探究主题为:如何对滴注工具或滴注方法进行改进? 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实验,自制了不同的滴注工具,采用了不同滴注方法开展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备的小探究,并在实验结束前现场进行成果展示,老师点评。课后,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教师则进行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人工种子的初步制作技术,而且训练了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能力。此外,我们还采用谈体会、谈心得、主题研讨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讲思政,教师进行总结,强化思政要素的方式开展教学。
(四)融合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我们还构建了融合课程思政的“植物组织培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从图2可以看出,该考核评价体系既包括线上学习,又涵盖线下活动,既有关于专业知识的考核,又有思政表现的考核。在试卷中设置含有思政元素的试题,如“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学习,你觉得如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三农”服务?”“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学习,你养成了怎么样的学习习惯?”通过这样的试题,让学生在阐述过程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学生在切实检验自己知识水平的同时,也检验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五)课程思政资源库的构建
团队教师在平时备课时,通过文献阅读、网络查找等方式,收集、整理图片、视频、案例等与本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资料,并对其加工和整理,在学习通平台构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持续动态化积累和补充课程思政资源。
三、融合课程思政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成效
1.学生教学效果评价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对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在提高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科学探究、政治觉悟、道德水平等方面表示满意。
2.同行教师评价好:同行教师在随机听课后反响良好,并表示在如何根据专业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确定思政映射点,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混合式教学,实现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的相互促进,更好地达到育人和育才的双重目的方面深受启发。
3.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经过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训练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近几年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承担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9项,其中3项与植物组织培养密切相关。
4.学生组培实践成效显著:经过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训练后,学生已成功繁育出康乃馨、蟹爪兰、白花前胡、铜钱草、香椿等几十种组培苗,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
5.学生思想觉悟提高:通过融合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学生的入党率、入团率以及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明显增强。
四、结语
课程思政承担了“立德树人”的重任,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混合式教学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带来了新方法和新机遇[10]。植物组织培养课程采用融合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进行了多年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团队教师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效果,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课堂的思政元素实践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日常之中,让思政元素所蕴含的思政价值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成为影响其一生成长发展的精神法则。
参考文献:
[1]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北京青年工作研究, 2016(12): 3-5.
[2]孟霆,姜海麗,刘艳磊.美国高校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04):80-84.
[3]蔡冲,朱诚.“互联网+教学”的植物生物学课程探索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21,38(03):120-122+126.
[4]代浩云,王瑜.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应用大数据探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808(16):56-59.
[5]郜原,武小椿,刘霞,等.基于THEOL平台的生物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J].生物学杂志,2020,37(02):123-126.
[6]卢晓静.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的相互促进——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海外英语,2021(20):157-158+228.
[7]于歆杰.合五为一连通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后一公里[J].中国大学教学,2021(08):28-34+41.
[8]司春灿,林英,韩文华,等.“大思政”格局下理工科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融入点探讨——以《生物仪器分析》为例[J].,2019,34(02):10-14.
[9]郭团玉,郑常鳜,刘建铃,等.“三全育人”视域下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4(01):108-112.
[10]张天航,张鹏,蔡迎春.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3(03):7-13.
责任编辑: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