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埔慈母”廖仲恺

2023-11-22王晓华赵若彤

名人传记 2023年11期
关键词:廖仲恺黄埔军校军校

王晓华 赵若彤

1923年1月27日晚,一位个子不高的中国人,带着一位十九岁的姑娘,登上了去日本的轮船……

特高课追踪“隐形人”

1923年1月,列宁的代表越飞抵达上海,在法租界莫利哀路二十九号的孙中山寓所,与孙中山会谈关于苏维埃政府将援助孙中山取得对中国的控制权,以及与苏联结盟等问题,并共同起草了《孙文越飞宣言》。由于日本特务跟踪监视到越飞与孙中山见面,认为可能有重大情况发生,因此,越飞对外宣称自己和孙中山的会谈纯属私人间的寻常谈话。

为掩人耳目,越飞宣称生病,将赴日本治疗。1月27日晚,在夜幕的掩护下,越飞带着随员从吴淞口码头登上“亚细亚皇后号”。

同时,旅客中有一位个子不高的中国人,带着一位十九岁的姑娘,也登上了这艘轮船。此人正是孙中山的战友廖仲恺和他的女儿廖梦醒,二人是去日本“探亲”。当时廖仲恺的哥哥廖恩焘担任北洋政府驻日本代办。

几天的海上颠簸,船上的越飞和廖仲恺形同路人,没有交集。轮船经过长崎、神户,于2月1日抵达横滨。廖氏父女当天坐车去了东京。

在东京,廖仲恺并没有寻亲访友,而且连很熟的日本朋友也避开了。原来,他此行负有重要的秘密使命——与越飞会谈《孙文越飞宣言》的具体细节。

廖仲恺与越飞秘密相见,在精养轩同进午餐。当他们发现有人跟踪后,9日,二人又悄悄去了日本热海。热海是日本温泉中最有名的观光胜地之一。海山自然融合,周边美丽的风景,加之温和的气候,使热海温泉魅力无穷。

廖仲恺与越飞下榻同一旅馆,他们在旅馆客房和餐厅进行了多次会谈。而廖梦醒则守在门口,防止外人打扰他们议事。

廖仲恺与越飞会谈的重心是军事相关的议题。后者在会谈中指出:“以往的中國革命,过于倚重军阀之力,因而常导致失败。国民党必须组织培养自身的军队。”廖仲恺完全赞同越飞的看法,认为国民党必须组织自己的军队。双方最终达成一项协议:苏联将援助国民党建设一所军事学校。双方讨论的另一个议题是如何解决军事资金问题。这笔钱从哪里来?越飞说十月革命后,日本的北洋渔业界人士在“俄国领海水产组合”中共同储备了一笔对苏补偿金,大约三百万日元,苏联打算用这笔钱来解决国民党的军费问题。这笔钱后来通过越飞交给了孙中山。

会谈从2月9日持续到3月16日,廖仲恺父女随后启程回国,顺利完成了孙中山交付的使命。

孙中山认为办军校的任务只能交给懂军事的蒋介石来负责,为此,8月中旬,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去苏联考察军事、政治和党务,并了解军事院校的制度。

蒋介石撂挑子

1924年1月16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蒋介石踌躇满志,从上海来到广州。20日,国民党一大正式开幕。 24日,孙中山委派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同时决定以黄埔长洲岛原有广东陆军学校及海军学校旧址为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因此陆军军官学校又称为黄埔军校。2月6日,黄埔军校筹备处开始在广州南堤办公。

2月21日,蒋介石突然来到大本营,向孙中山提出辞呈。孙中山问他:“我这么信任你,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为什么突然辞职?”蒋的理由很牵强:“我担心在广州的军阀,其中包括滇系军阀,不赞成办黄埔军校,因而会解除军校学生武装,到头来这些军阀会和我算总账。”

当时,滇军第二军军长、时任广东筹饷总局督办范石生对蒋介石说过这样的话:“你在黄埔办什么鸟学校啊,你那几根吹火筒,我只派一营人就可缴你的械!”

这只是明面上的理由,而真正的原因是黄埔岛上除了废弃的空校舍外,哪有军官学校的样子,更要命的是掌握经济命脉的筹饷总局督办范石生、禁烟督办杨西岩和广州市政厅长孙科联手,借口市政建设也缺钱,扣着军校开办费迟迟不发。

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蒋介石后院起火了——他的夫人陈洁如闹离婚。蒋介石1月16日到广州,第二天就收到陈洁如来信,嚷着要与他离婚。蒋介石摆不平家庭关系,在日记中苦恼地说:“我为此碧玉,几病神经矣。”

此番闹离婚的原因是陈洁如得知蒋介石是带着姚冶诚和蒋纬国一同到广州的,于是醋性大发,威胁要与蒋分手。1月17日,蒋介石急忙给他在上海的盟兄张静江写了封信,内容如下:“静兄大鉴:今接璐(陈洁如原名璐)君函,以纬国冶诚来粤,彼即不与吾相见,并作永远之辞。未知如何?现尚在沪否?其意究竟如何?请电复,敬请近安。”

国民党一大召开,蒋介石凭他在陈炯明炮打临时大总统府时,孙中山避难永丰舰,自己千里赶来勤王救驾的功劳,以为能捞个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什么的,不料,只被孙中山任命为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他不服气。加之长洲岛上荒芜,要把它建成像模像样的军校,困难重重,不知要花费多少精力和心血,再加上开办军校的费用得不到落实,他觉得不值。

现在陈洁如要与蒋介石作“永远之辞”,搞不好还会分家夺产,蒋介石想想都头大。诸多原因,蒋介石决定辞职回上海。而孙中山在蒋介石的辞呈上批示“不准辞职”。可蒋介石管不了那么多,未经孙中山允许,就擅自给找来的黄埔军校教职员发了离职津贴,声称“军校不办了,各自回家吧”,然后带着姚冶诚和蒋纬国回了上海。

于是,黄埔军校面临着第一个危机——未出世就可能夭折。

天降大任于是人

在这个紧要关头,廖仲恺站了出来,说:“既然孙先生在一大上宣布了创办黄埔军校之事,无论多大困难,一定要办!介石走了,我来暂时代理筹办,等蒋介石回来。”

孙中山对廖仲恺非常赞赏。2月23日,孙中山派廖仲恺代理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廖仲恺还对一起筹办军校的叶剑英说:“办黄埔是党(国民党)要办的,一定要办成!党(国民党)要办的事情,不能因为蒋先生不要办就不办。办不成,蒋先生就要开罪全党,将来他想回来参加革命就会困难重重。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军校筹备工作照常进行下去。”

筹备军校,悠悠万事,关键是钱。廖仲恺当时的身份是广东省省长,为筹集军校费用,他不惜放下身段,去乞求把持广东财政的滇系军阀杨希闵批钱。对方爱抽大烟,廖仲恺就在烟榻旁等候,等他过完烟瘾高兴时,趁机请他分拨一点税款。就这样,靠着廖仲恺一次次去烟榻前的苦等,黄埔军校几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甚至服装费、书籍文具费,都有了。为了黄埔军校,廖仲恺纡尊降贵,低声下气地去和一个军阀乞求经费,颜面尽失。

拿到经费后,廖仲恺还要与远在宁波的蒋介石商量用处。3月21日,廖仲恺复蒋介石函:“校中财政已妥,兄归便可发表。”4月3日,廖仲恺致电蒋介石:“军校款,弟不问支出,兄亦不问来源,经费不乏,尽安心办去,惟请即来。”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李默庵曾回忆说:“对于黄埔军校的筹备,如校舍维修、人员组织、经费筹措等工作,廖仲恺付出很多心血……军校创办初期,经费十分紧张,吃了上顿没下顿,全凭廖仲恺多方筹措。”

除了经费问题外,廖仲恺事必躬亲,带领军校教职员工整理校园,添置设备,加盖校舍等,还替孙中山分忧,多次函电催促蒋介石回校视事。

3月7日,廖仲恺在致胡汉民的电文中忧心忡忡地说:“军校势成骑虎,介(石)不即来,学生、学校皆不了,只有迫弟自杀谢人,务请催介石行,勿延。”

3月10日,廖仲恺致电蒋介石:“军官及学生到粤投考者二百余人,候已一月,旅费用罄,纷纷函诘,无从置答……请先期在沪考试毕即归,毋负远来考者以损党誉。”

3月17日,廖仲恺致电蒋介石:“介石兄:先生(孙中山)切盼展及兄归,兄所欲去者(蒋介石所讨厌的人),亦已去矣……又学校建筑及筹备各事,因兄不在,弊端滋生。军官教授,待兄而决。考取后,急须迁入学校。望兄偕展速行。”

3月21日,廖仲恺发电催驾:“介石兄鉴:叠电计达。兄不速归,事大不了。先生将顺兄意,不为不至,兄当有以慰之。兄可敝屣尊荣,不能敝屣道义也。盼复。”同日,廖仲恺在复蒋介石信中说:“……惟数百青年慕兄而来学,为兄信用计,断不能使来自远方者,望崖而返,故仍积极筹备,以副兄托……其他改革,亦俟兄来共同策进……”

廖仲恺还向蒋介石汇报招生情况:“粤考军官学生千二百余人,除粤籍外,湘、桂、赣、闽、滇等省数百人。中有三分之一青年,曾经毕业中学及专门,故试题于国文、算术外,加三角、几何、代数三种,以便较别,必勘验体格……各题全作者,为数不多,定额太隘,去取甚难。闻沪取学生百三十人外,尚续取七十名,果尔,则将来到粤复试,不及格者必多。资遣往返,亦嫌糜费,请妥为斟酌……”

在廖仲恺的主持下,第一期考试共录取了四百七十名学生,而中共党员蒋先云以优异成绩考取第一名。

黄埔军校是苏联提议并帮助创办的,也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廖仲恺引进苏联顾问和苏联军事教官,还延聘周恩来等中共党员到黄埔军校任职,使该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达到了国内最高水平。张申府在《筹办黄埔军校点滴》一文中说:“廖仲恺同志在黄埔军校负责实际筹备工作,后担任军校党代表……他们对我非常热情,常请我吃饭,谈军校工作。廖先生身材不高,十分干练。他为人谦和,对工作一丝不苟。谈话之间,他们希望我能推荐一些在国外学习的优秀学生到黄埔军校来,于是我开了一个十五人的名单给廖仲恺,名单上的第一名就是周恩来,记得还有周佛海等人。我告诉他们:周恩来人才出众,但是个穷学生,希望能汇些路费给他。他们当即表示没有问题。”

廖仲恺爱才如命,立即汇款到巴黎。于是在8月初,周恩来从法国回到广州,11月就接任了政治部主任工作,以他非凡的才干为黄埔军校的创建立下不朽功勋。

作为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廖仲恺已经一心一意地完成了军校的各项筹备工作,就等蒋介石回来了。当时,觊觎黄埔军校校长职位的人有不少,蒋介石如果长期不归,有可能花落别家。蒋介石此时又与陈洁如和好如初,二人手挽手,于4月21日回到广州,面见孙中山陈述一切。4月26日去黄埔军校视事。5月3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5日,第一批新生入校。9日,孙中山特派廖仲恺为黄埔军校党代表。

可见,黄埔军校从筹办到招生、新生入校,皆是廖仲愷的功劳,蒋介石没有出半分力。可以说,如果没有廖仲恺殚精竭虑完成各项筹备工作,那黄埔军校解困就不知是何时了。

黄埔军校开学后,廖仲恺还需辛苦筹钱。当时每到周六,廖仲恺便乘船送钱到长洲岛。那时的钱是一百元装一小布袋。学生们每次见廖仲恺送钱来,都高兴地奔走相告。足见廖仲恺为筹集学校经费是何等不易。

调和鼎鼐,关心学生

黄埔军校开学后,学员中大多数是国民党员,少数是共产党员,当时军校内部各派政治势力和各政治集团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与尖锐的斗争。

胡汉民、戴季陶、邵元冲、吴稚晖、周佛海等政治教官到校讲政治课,总是诋毁三大政策,用旧三民主义反对新三民主义。廖仲恺、周恩来、恽代英、邓演达等革命派的讲课,使大多数青年军人对革命事业有了坚定的信仰和理想。蒋介石则宣传“忠孝仁爱 ”,强调“服从”,印发《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给学生,但同学们并不感兴趣,以至于在1925年军校特别党部举行的第二届执行委员选举时,蒋介石从原来的执委位置落选。为了维护蒋介石的校长形象,廖仲恺出面做工作,极力推荐蒋介石,才让他继续担任了“监察委员”,捞回一点面子。

1925年,在蒋先云、陈赓等人的组织下,进步学生成立了“青年军人联合会”;国民党学生则在贺衷寒、邓文仪的组织下,成立了“孙文主义学会”。两个团体斗争激烈,甚至还大打出手。廖仲恺身兼学校党代表,常在双方争论不休时,出面说服,双方都能听他一言以为决。蒋介石虽身为校长,因处事不公,其讲话作用远不如廖仲恺。第二期学生覃异之曾回忆说:“当时,廖党代表在学生中威信最高,学生们很爱听他讲话。”

不少学生有困难就去找廖仲恺先生。第一期学生胡宗南在面试时,因个子太矮,没有通过,急得哇哇大哭。廖仲恺说:“我的个子也不高,是不是不能革命?”最后,他写了条子,开了后门,军校才录取了胡宗南。华侨学生王大文担心考不上,于是去找廖仲恺。廖说:“黄埔军校是三分学军事、七分学政治,理论和实践结合,数理化差些不要紧,你大胆去报考好了。”在廖仲恺的鼓励下,王大文去广州复试,虽未能通过,廖仲恺也以党代表身份将他收入第二期。

李默庵曾回忆说:“当时,廖仲恺不住校,只是时常过来参加会议、办公,并看望学生。他官职很高,可是没有一点架子,他时常到各学生队视察工作,问寒问暖,学生提出有什么困难,他总是千方百计给予解决。过端午节,为了让远离父母的学生体味到家庭之乐,他还发给学生每人三颗荔枝。礼物虽轻,学生们吃在口里,心里也甜。因此,廖仲恺受到了学生们由衷的尊敬与爱戴,大家称他是‘军校之母。”

1924年底,黄埔军校成立两个教导团,这就是校军。在军械和经费方面廖仲恺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亲赴东征前线进行劳军。不久,黄埔校军改为党军。政治部主任包惠僧说:“党军各部对廖仲恺都有很深厚的感情,平常都说廖党代表是党军的慈母。”

孙中山北上后,舟车劳顿,旧疾复发,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廖仲恺依然遵循孙中山的路线与政策,成为国民党左派当之无愧的领导人。

痛失“慈母”,偏离正途

当时,廖仲恺与国民党右派之间的斗争比较激烈。如果说,在孙中山死前,国民党右派的矛头是指向坚持改组国民党、坚决执行三大政策的孙中山的话,那么孙中山死后,右派的矛头就转而指向遵照他的遗志、贯彻他的主张的廖仲恺等人。此外,仇恨廖仲恺的人还有港英政府、商团的残余分子以及粤军将领,廖仲恺彼时可谓是众矢之的。

1925年8月19日,廖仲恺还在忙于黄埔军校的筹款,到家时已经很晚了。

8月20日的早晨,刚过8点,有人来向廖仲恺请示公事,等把公事交代完,已经快9点了。廖仲恺吃了几口粥便上车出门。汽车开到惠州会馆即中央党部门前停下,廖仲恺下车。此时,一场蓄谋已久的刺杀开始了。

“啪啪啪啪——”几声枪响后,廖仲恺浑身鲜血倒地,满地殷红。在何香凝将廖仲恺送往广东大学医科学院的半路上,廖仲愷去世了。可以说,他的逝世对黄埔军校和孙中山的事业是无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然而,蒋介石借着“廖案”,逼走了胡汉民,夺取了许崇智的粤军总司令一职,解除了粤军将领的职位,对他们有的枪毙,有的软禁。紧接着,蒋介石掌握了国民党的军事大权,一跃而起,与汪精卫平起平坐了。从此,国民党的走向发生偏移,蒋介石开始与孙中山的道路向背而行,最终分道扬镳。革命的黄埔,虽然党(国民党)旗飞舞,怒潮澎湃,可已经不是孙中山、廖仲恺时代的黄埔了。

廖仲恺的突然离世,使黄埔军校偏离了建校的初衷和完成中国革命的大任。不久,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并以此为契机,逮捕和驱逐周恩来等共产党员,取得对黄埔军校的控制权,在军校中实行“清党”,进行大搜捕,将熊雄等共产党员和左派学生逮捕杀害。从此,黄埔军校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也在背离中国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廖仲恺黄埔军校军校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廖仲恺民初1911—1922的理财活动
军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中华革命党时期廖仲恺在日活动的若干史实考辨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廖仲恺夫妇诗画联情
熊雄在黄埔军校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