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的精神品格

2023-11-22齐小林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工农品格支部

齐小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内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程中得到了发扬和升华。

第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体现了“天下为公”的精神品格。党支部的创始人弓仲韬家庭富庶,土地三百多亩,家大业大,骡马成群。有回忆说,要吃天津狗不理包子,就让人骑马去天津买。但是,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弓仲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坚定地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创立平民夜校,发展党员,成立支部,建立县委,领导工农运动。为中华民族之大“公”,甘愿舍弃自己的小“私”。革命的星火一旦点燃,就不绝如缕。弓仲韬之后的党支部,在白色恐怖中坚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贡献力量。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台城村共有52名优秀的儿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天下为公”的品格!

第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体现了“革故鼎新”的精神品格。弓仲韬接受马克思主义后,深刻认识到不推翻旧的社会制度,不建立工农专政,中华民族就没有希望。然而,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改变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是何其困难。弓仲韬和最初的党员,体现出改变世界、革故鼎新的勇气。他们不因力量弱小而气馁,率先组织支部,领导工农运动,相信涓涓细流终究汇成澎湃的力量。弓仲韜之后的党支部,继承了这种品格,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第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体现了“亲仁善邻”的精神品格。弓仲韬最初发展的党员,多数是族内成员。在弓仲韬遇到危险之时,由村邻掩护其脱险;目盲之后,弓老先生在朋友、同乡的帮助下,方能千里回归。这是中国社会特征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亲仁善邻”的精神。“亲不亲故乡人”,由对故乡、邻人的热爱,我们中国人发展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第四,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体现了“忠贞不渝”的精神品格。弓仲韬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不曾改变。1937年9月,弓仲韬全家奔赴延安,寻找党中央。尽管弓仲韬没有抵达延安,但其对党的信仰和追随始终未变。1959年,黑龙江省委确认弓仲韬的革命经历,给予其待遇。1964年,弓仲韬临终前,将多年积攒的一千元钱,缴了最后一次党费。这种对信念的忠诚、对党的忠诚、对党中央的忠诚,令人感慨,也让人敬仰,更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猜你喜欢

工农品格支部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支部园地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成立前后史实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