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细节分析

2023-11-22张艳秋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高产植株

张艳秋

玉米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必要的原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玉米的质量与产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如此玉米的产量还直接关系到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是“三农”问题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本文首先对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概述,然后分析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最后总结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要点,希望能为种植户对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玉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与种植历史,目前在我国各地区依然有着极为广阔的种植分布,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对区域内的农业经济发展态势与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已经培育出了许多对环境适应力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同时也要开发与完善相应的种植技术,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玉米种植户却往往难以把握技术要点,导致技术的优势难以发挥,因此需要对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进行细节分析。

一、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

所谓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指的就是在一个穴位中种植两颗玉米种子,但这两粒种子相较于常规的玉米种植模式,不仅要满足品种、玉米发芽率与含水量的基本要求,而且必须是同一穗轴中相连的两颗种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玉米苗株的生长状态趋于同步,避免苗株之间争夺营养,产生较大的生长差异,影响采光与雨水的获取。这一技术不仅在有限的种植面积之内极大地提升了玉米的种植密度,同时为玉米的生长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提高玉米的质量与产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说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有着相当的优势,下文就将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优势所在:

1、有效提升玉米产量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并非只是简单的将两颗玉米种子放入到同一穴位中,背后涉及到针对土壤规划的大量工作与测算,并不是根据现实情况对种植技术盲目追求,而是在考虑到植物的透光性与透气率,最大程度上利用现有土地。与此同时,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关注点也绝非只放在当下,对未来的植物生长同样进行了规划,尽可能避免植株生长对彼此采光的影响。

在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下,玉米单位面积内种植密度的上限进一步提升,每平方米土地能种植55000-63000 株玉米,有效率也进一步提升,相较于传统种植模式提升了30%。以辽宁省建昌县为例,在应用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后,总体产量提升近20%。

2、机械化程度高,节约人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对玉米需求量的提升,玉米生产走向机械化与高效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但是由于种植户普遍受教育程度低,难以接受机械化种植理念、传统玉米生产模式应用时间长,接受度高以及传统玉米生产模式下,生产工作缺乏规范性,难以在此基础上推广机械化种植等现实原因,机械化种植的推广始终面对困难。而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对玉米植株的间距与行距做出了精确计算,打好了规范化的基础,方便各类农业机械开展工作。与此同时,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就是在一个穴位中栽种两颗玉米,相当于节约了一半的作业时间与工作量,变相地提高了播种作业的效率。

3、提升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应用的前提之一就是采用对环境气候适应性强,适合密植,同时具备良好抗病性的品种。而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运用,也就相当于为良种的使用做进一步的推广,降低玉米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出现概率,保障玉米的良好生长状态,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如此一来,也就是提升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客观上减少农药的用量,减轻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4、泛用性高,易于推广

相较于其他玉米种植现代化技术,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对种植户的栽培技术与操作并没有过于严格与精确的要求,操作方法与基本原理都相对较好理解。因此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也更容易获得群众基础,取得良好的推广效果。且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技巧使用主要集中在玉米的栽种与移栽时期,方便落实的同时,宣传周期也更短。

二、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1、种子的选取与处理

①玉米品种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玉米的品种会直接决定产出玉米的品质,无论对于何种玉米种植技术来说,选择适应当地环境且自身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都是重要的准备工作,并且优质品种能够起到明显的增产效果,最高可达到近50%。因此玉米种植户必须对玉米种子的品种进行筛选,首先,玉米品种要具备良好的抗菌、抗病能力,同时要适应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密集种植;其次,在运用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时,除了要计算植株的排布与密度之外,植株的高度同样会影响采光条件,最终影响产量,因此还要选择植株高度适宜的品种;最后,玉米品种还需要具备对种植地环境气候的适应性。比如根据建昌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可以选择良玉99,辽单1211 等品种。

②玉米种子的处理

在选择合适的品种之后,还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提升其出芽率与抗病性。首先要进行晒种,玉米种子在经过阳光照射后,自身含水量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吸水性和出芽率却会提升,保障在播种后能够尽快出苗,同时保障苗株的完整度。其次,还要对玉米种子进行浸泡与拌种,在浸泡时,种植户既可以选择直接利用清水浸泡,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为后续苗株的萌发提供条件,也可以在清水中添加药剂,以对特定病害进行预防,同时提升出苗率。但在利用药剂浸泡种子时需要注意,需要根据使用药剂的不同控制好浸泡的具体时间,避免反而对玉米种子的萌发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可以利用每升清水兑500-800 毫克矮壮素的比例制作溶液浸泡玉米种子6-8 小时,不仅可以让玉米提前出苗,而且可以有效杀死玉米种子表面的黑粉菌,预防玉米的黑穗病。种植户还可以运用5000-6000 倍稀释的萘乙酸·吲哚丁酸可湿性粉剂,浸泡玉米种子24 小时后用清水进行清洗,不仅可以激活玉米种子,提升玉米发芽率,而且能够提升苗株的抗逆性。最后,在播种之前还可以利用药剂在种子表面包衣,提升玉米种子的抗病性,现阶段市场上已经有发展成熟的成品包衣剂,其中包含以克百威、吡虫啉为代表的杀虫剂,以戊唑醇为代表的杀菌剂,微量元素和成膜剂,玉米种植户可以直接按需购买,不必自行调配。

2、播种工作的安排

①播种时间的选取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在玉米的春播与夏播中都能适用,并且在时间安排上与传统的播种方式较为接近,需要选择适宜的温度与气候。在运用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时,选择播种时间要依照一早赶三前的原则,需要在早春之前进行抢种以加强玉米种子对反浆水的运用,一般选择在4-5 月份开始播种。此时土壤温度在8℃左右,适于玉米种子的生长发芽。

②播种与移栽

首先,要在播种之前对玉米种子进行最后一次筛选,去除种子中的瘪种、坏种与病种,并通过上文所述的晒种、浸泡与包衣处理,保证玉米种子的出芽率在95%以上,如不能达标,则需要在下次播种时更换种子品种。

其次,在玉米种子播种之前,要根据土地面积、形状等现实条件对玉米的播种密度进行规划,从播种开始控制玉米种子密度,确保种子顺利发芽,避免空间被浪费。同时在掩埋玉米种子时要保证玉米种子完全进入土壤,不能有部分裸露在外,还要保证玉米种子覆土深度的一致性,保障玉米种子的有效出芽,且苗株高度较为整齐。

最后,种植户需要在玉米出芽后大约20 天时对玉米苗株进行移栽,此时需要对玉米的种植密度进行计算,既保证玉米植株成长后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与雨水,又最大化利用种植空间。一般来讲,需要保证玉米之间的株距在40-45 厘米,行距在55-70 厘米。

3、精细化的田间管理

对玉米种子的选择、处理、播种以及玉米苗株的移栽可以说都只是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运用时的前期准备,那么田间管理工作就是决定技术应用水平以及最终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体现的是玉米种植向着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田间管理上也要体现出这一倾向,应当得到玉米种植户的更多重视。

首先是苗期管理,事实上,在玉米苗株被移栽之后,本身还处于一个较为脆弱的状态,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问题。因此玉米种植户在移栽初期需要密切关注玉米苗株的生长状态,如果发现苗株数量少、密度不符合要求,或某一苗株状态不良,就要在第一次浇水与施肥之前完成补栽工作。同时,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需要贯穿于玉米植株的生长过程始终,因此在这一时期,玉米种植户同样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而关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部分,下文将有专门一节进行集中讲解,在此不做赘述。

其次是穗期管理,玉米的穗期是玉米集中传染病害的高发时期,因此玉米种植户需要学习玉米病害相关的知识,了解各类病害的初期表现,并定期细致巡查,观察玉米植株的状态,一旦发现弱株与出现病害症状的病株,就要及时拔除。同时,在玉米穗期,种植户还需要进行2 次耕作,目的在于将下层土壤翻至上层,提升土壤透气性的同时,也便于土壤的肥力进一步释放,在空气、阳光与水分的作用下形成新的养分。此外,在玉米植株进入拔节期后,玉米种植户需要对玉米的长势进行控制,避免玉米出现徒长,消耗玉米植株用于接穗的养分。玉米种植户需要在玉米植株叶片生长至6-8 片后进行控旺,用50%浓度的矮壮素进行1000-1600 倍稀释,对准顶部叶片进行施用。

最后是收获管理,一般来说,早熟的玉米品种会在授粉完成后的45 天后成熟,而对于晚熟的品种,这一时间会被延长到55天。因此为保证玉米的产量,在应用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时,要采用科学的收获方法,并根据实际的天气变化情况调整收获时间。

4、肥料施用与水肥一体化

①肥料施用

在应用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时,肥料的施用需要遵循适时、适度、少量多次的基本原则,切忌为促进玉米的快速生长大量施肥,这样不仅可能起到反作用,导致玉米生长放缓,而且会导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

玉米种植户首先要做好基肥的施用工作,这将直接决定玉米苗株的生长状态,对玉米的中后期生长也会产生影响。基肥的比例需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土壤本身较为肥沃,可以适度降低有机肥的比例。同时需要为土壤补充玉米生长所必须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按照每公顷土地施用氮肥250 公斤,磷肥与钾肥130 公斤的比例施用,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调整,但氮肥施用不能超过每公顷300 公斤,磷肥钾肥不能超过每公顷150 公斤。

其次,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追肥。在苗期,若出现玉米苗株生长放缓,肥力不足的情况,则可以进行追肥,每亩地施用500 公斤完全腐熟的农家肥,配合尿素2公斤。如果基肥充足,玉米长势良好,在苗期也可以不进行追肥。在穗期,为给玉米植株提供充足的,用于结穗的营养物质,需要在玉米植株的大喇叭口期进行追肥,此时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磷肥钾肥,具体比例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状况调整,以每亩地18-20 公斤的基本比例施用混合肥,并按照土壤的肥力情况进行上下调整。一般来说,以开花为节点进行划分,开花前以钾肥为主,在灌浆与成熟期则以氮肥为主。

②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是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也集中体现出了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特征。在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之中,施肥与浇水往往是两个独立的环节,必须要考虑对彼此带来的影响,却缺乏必要的协作。而在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模式之中,则是应用了水肥一体化的理念与技术,在灌溉系统出水口的位置加装施肥装置与水量计算装置,这样就能够以水为载体,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与生长情况调整肥料的用量,提升肥料的利用效率,达成更好的施肥效果。

5、病虫害防治

正如上文所说,病虫害能够对玉米的产量与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是需要贯穿于玉米生长过程全程的重要工作,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作为农业科技与理念发展更新后的产物,在病虫害防治上相较于传统玉米种植模式也有所突破。首先,针对传统玉米种植模式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化学防治方式,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提升了其用量的精确性,并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比如针对幼虫期以玉米茎秆为食的玉米螟,可以运用1/‰浓度的氯氟氰菊酯颗粒剂,在大喇叭口期每株施用0.16 克。除传统的化学农药之外,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还综合采用生物手段与化学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比如针对以玉米为食,且在叶片与果穗上钻蛀的草地贪夜蛾,就可以采用物理手段,利用蛾类昆虫的趋光性,在夜间采用黑光灯对草地贪夜蛾进行诱杀,同时避免光照对玉米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指的是在种植玉米时,在同一穴位种植来自同一穗轴相连的两粒玉米种子,以提升种植密度的技术。该技术有着有效提升玉米产量,机械化程度高,节约人力,提升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泛用性高,易于推广的优势。但想要更好地发挥上述优势,为种植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推动玉米生产向机械化、生态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就需要种植户关注玉米种子的选取与处理,播种工作的安排,精细化的田间管理,肥料施用与土壤培养,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要点。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高产植株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
生物活性水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