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云桥香”:一根香的守艺与传承
2023-11-21张晶晶
张晶晶
“叩齿晨兴秋院静,焚香冥坐晚窗深。”古人有十大雅事,焚香便是其中最雅的一种,无论是于抚琴、下棋、品茶时,亦或于庙宇、神坛、书斋里,都能令人平心静气远离喧嚣。我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制香、烧香、用香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制香工艺也随着变化而不断发展。到今天,传承传统制香手艺的人却越来越少。
“叩齿晨兴秋院静,焚香冥坐晚窗深。”古人有十大雅事,焚香便是其中最雅的一种,无论是于抚琴、下棋、品茶时,亦或于庙宇、神坛、书斋里,都能令人平心静气远离喧嚣。我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制香、烧香、用香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制香工艺也随着变化而不断发展。到今天,传承传统制香手艺的人却越来越少。
“天然”是“云桥香”的名片
300多年前的明朝永乐年间,董、于两姓来此定居,因村东河段又称“云溪”且上有石桥,故而得名云桥村。后清康熙年间仇姓迁来,三家先辈共同钻研制香,“云桥香”也因此得名。“云桥香”的原料简单、制作工艺简单,真正复杂的是“云桥香”的传承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初心,坚持用中草药做香料,用天然原料榆木粉作为粘合剂的制香理念,而这也是云桥香享誉远近的重要原因。
今年已经60岁的于志启是青岛市即墨区通济新区云桥村人,也是“云桥香”的第七代传人。1978年刚初中毕业的于志启决心跟随家里一起学习制香手艺,那个时候的于志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学好手艺将来能养家糊口。而这一做就是40多年,再也放不下了。
回想这么多年的制香经历,第一次学习制香的情景仍然清晰地浮现在于志启的眼前,他说:“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没有工具,榆面需要用热水烫才能发挥它的粘性,要趁热乎搅拌好,揉搓成团,年纪小受不住热气,踩两下就得在旁边待一会儿,然后再去踩……”那个过程漫长又煎熬,后来于志启找到了应对这个环节的办法——“一鼓作气,别犹豫”。提起这些往事,于志启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眼睛亮晶晶的,仿佛当年那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人,在眼前重现。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从15岁开始学习制香,到成家立業独当一面,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于志启也从未想过放弃这门手艺。村里的其他人为了谋生放弃制香选择进工厂打工,但是于志启没有。结婚分家以后,他和妻子两个人开始了自己的制香之路,而制香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靠天吃饭的活,每次制香之前,两口子都要在家里提前看一周的天气情况,因为榆木粉需要太阳的烘烤,一旦阴天下雨就会酸软,这批次香就会变成残次品。于志启说:“我们做这个香给客户就要做最好的,不能坏了‘云桥香的名声。”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使得更多的人认可“云桥香”。
最忙的时候,于志启两口子从白天干到黑夜再从黑夜干到白天,被问及会不会觉得辛苦,有没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于志启表示:“以前不懂,只是觉得这是吃饭的手艺,不能放,现在懂了,这是文化遗产,身上肩负着责任,更不能放。”对于于志启来说,从为了谋生到无法割舍,除了肩上的责任,更多的是因为对这门手艺的热爱,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传承是守艺也是精神
跟很多非遗技艺一样,如今的“云桥香”制作手艺也面临着传承断代的问题,60岁的于志启是云桥村制香传承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因为坚持用中草药做香料、用榆木粉做粘合剂的制作工艺,需要制作人沉心静气地选料、搅拌、制作、晒香、压型,而这漫长的生产流程让村里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现在的年轻人嫌这个挣得不多,时间又长,大家都不愿意干。”提起传承断代问题,于志启的脸上露出愁容,“虽然现在传承不顺利,但是我会一直做,做到我做不动的那一天,以后我会出一本书,把‘云桥香的选料、制作方法都详细记录,流传后世,这样就不会失传了……”说这话时,他的眼睛里有泪光闪烁,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位手艺人的精神力量,是不改初心、是不屈、是守艺。不改祖宗留下的古法,不因困难选择放弃,这不仅仅是一根香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