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人道救援到民间外交重要渠道
2023-11-21姜浩峰
姜浩峰
2020 年2 月,中国红十字会志愿服务专家团队赴伊朗,协助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2月,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委托,上海市红十字会组建首支中国红十字会志愿服务专家团队赴伊朗,协助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海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和青少年部部长周小杭临危受命,担起队长之职,领命带队出征。整整27个日夜,让周小杭深深领悟到民间外交的深刻意涵。
相关统计显示,自1979年起,受中国红十字会委托,在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上海市红十字会先后向5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粮食、生活用品、药品等援外物资120多批次,亦同时转运海外红十字会提供的人道物资,选派援外医疗队等,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上海市红十字会通过国际人道援助事业,搭建起民间外交桥梁,推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红十字组织的人道性、国际性,使中国红十字会从诞生开始,便在人道外交和国际人道援助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这是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展厅墙上的一句话。
回看历史,确实如此。
1923年日本关东地区发生7.9级大地震。当年9月3日,亦即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时为中国红十字会理事长的庄得之从报纸上得知震灾惨状后,立即组织了一支30多人的赴日救护队,队员包括队长庄得之,中国红十字会总办事处医务长、剑桥大学医学博士牛惠霖,时为教育总长的柏林大学医学博士汤尔和,以及5名灾情调查员,还有20多名医生和护士。中国红十字会派出的这支队伍也是当时第一支到达日本的国际救援队。
队员曾德光在《上海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拯灾东渡记》中记载:东京基本是一片废墟,三分之二房屋倒塌了,仅矮小房屋幸存,地方扰乱,帐篷密布,时有余震发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比如每天负责医治的火伤、压伤病人 “计有病榻四十号”,还帮助六千余名受灾侨胞回到国内。在这次关东大地震期间,中国红十字会还紧急募捐大洋23376元。
对中国红十字会的“热心”捐助及遣派医队漂洋过海莅灾地救援的善行义举,日本各界由衷感激。10月2日,日本载仁亲王接见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医队,外务省为之送行,“上下一体,感激靡已”。由于此次“在日服务,中日双方,感情极洽,故当救护队动身时,赤十字院(社)医院均冒雨到站欢送”。
事后,日本方面特地派出了“国民表谢团”,对中国表示感谢。这是20世纪早期中日之间难得的良性互动的案例。
更早之前的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期间,中国红十字会也曾组织募捐,汇出白银50000两、洋元5000元,以救助美国灾民。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红十字会完成改组以后,1952年7月26日至8月7日,在加拿大举行的第18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上,确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这是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恢复合法席位的第一个组织。此后,上海市红十字会也积极投入到国际援助、民间外交的种种努力中去。
在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可以看到几张老照片——1958年6月,上海市红十字会协助验收总会捐赠泰国的霍乱菌苗;1960年12月,协助装运总会援助摩洛哥的医疗器械。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院办副主任唐弘向记者提及,华山医院派医生参加原卫生部委托上海承担的援助摩洛哥的医疗工作,从1975年开始至今不绝。
1979年起,上海市红十字会分三批向日本方面移交二战期间日本“阿波丸”沉船死难者遗骨和私人遗物;1988年为援助非洲灾区开展义卖募捐。此外,还多次救助越南、韩国难民、遇险渔民;派专职干部代表中国红十字会,作为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救济代表,先后两次赴斯里兰卡、马拉维等国开展救济工作。
2007年初,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成立。这是中国红十字会最先成立的两支救援队之一,曾参与雅安、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2013年,菲律宾遭受“海燕”台风袭击时,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又前往救援。在菲律宾,除了参与风灾救援的一些医疗保障以外,救援队还通过出诊发现病人,并联系正在附近的解放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通过直升机将受灾病人送上医院船。
2013年,中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已经较为强大,而通过积极参与菲律宾风灾救援,令世界看到了中国的人道力量。
2015年尼泊尔地震,华山医院再次派出精英,以中国红十字医疗救援队的名义,前往灾区救援。
2017年9月,应孟加拉国红新月会的请求,上海市红十字会领导带领瑞金红十字医院的专家前往该国开展救援,建立了中孟博爱血透中心。同年,上海市红十字儿童医学中心为“天使之旅——‘一带一路’大病患儿人道援助计划”中首批来华的21名阿富汗先心病患儿进行救助。
2020年,新冠疫情在中东肆虐,中国红十字会决定委托上海市红十字会组建志愿服务专家团队前往伊朗。领队周小杭告诉记者,伊朗是中東地区医疗条件相对最好的国家,如果能在伊朗摸索到抗疫经验,那么,对整个中东的抗疫也有指导意义。
作为专家团队的一员,时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吴寰宇到达伊朗后发现,当地缺少统一的综合监测系统来收集病例全部信息;检测能力也很有限,漏检大量未求医的轻症病例;缺少个人和医护人员防护装备。吴寰宇说:“这给抗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志愿服务专家团队克服一切困难,在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的支持、帮助下,积极协助伊朗方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还主动分享中国诊疗方案和防控经验。
中国红十字(华山医院)医疗救援队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为病患做检查。
2017年8月,唐弘与华山医院普外科教授吴钢等前往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考察。针对瓜达尔当地经济欠发达、气候条件恶劣、卫生状况堪忧、医疗条件有限以及医护人员紧缺的情况,中方准备向当地派驻红十字援外医疗队,并建立医院。
考察回沪后,吴钢与朱炎逢、付文焕、徐思远、邵伟军、刘华晔等华山医院医护同仁迅速组队,这一次前往瓜达尔港,是准备常驻了。“那里缺医生,一些当地医生获取英联邦行医执照后,往往会前往卡拉奇等大都市谋职,使得医生短缺的情况愈发严峻。”吴钢告诉记者,“我们到达瓜达尔港后,依靠中港控的帮助,在港区建板房,设医院。医院雇佣了当地的司机和翻译。”原来,巴基斯坦的瓜达尔地区社会情况非常复杂。当地人之间互相未必语言相通——有说乌尔都语的,有说俾路支语的,当然也有通英语的。因为经济不发达,其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造成许多隔阂。但他们又都有求医问药的迫切需求。
国际红十字运动经过160 年发展,已成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认同程度最高的世界性人道主义运动,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力量。
2017年10月,吴钢刚到瓜达尔医院不久,就遇到病患——一位巴基斯坦牵引船船长刚从瓜达尔港下船,就因突然感觉肚子非常痛而来到中国红十字医院。“我作为一名普外科医生,判断可能就是急性胆囊炎。但当时,所有设备、仪器都没到位,我没办法给他确诊。只能告诉他,千万别只吃消炎药硬抗。”吴钢说,“我们帮他联系卡拉奇的大医院。病愈后,他回来表示感谢。”
还有一件事令吴钢印象深刻。瓜达尔港区一位巴基斯坦职工的母亲,年约五十岁,突然肚子好大,看上去像怀孕了一样。中国医生给她做检查,B超发现是卵巢囊肿。通过手术治疗治愈。
中国红十字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巴基斯坦克服了重重困难。譬如巴基斯坦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与中国有所不同。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安全。中国医生出外活动,巴方安保部门提前扫雷,出门时防弹车、信号屏蔽车统统派上用场。
吴钢向记者表示,能在瓜达尔港区将医院坚持下来,上海市红十字会在后勤保障协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2017年,瓜达尔港医院还没交付使用。上海市红十字会在后方尽一切力量保障前方工作顺利开展。
红十字会参与对外援助、救灾等工作,就是在践行人道外交、民间外交,以实际行动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1979年中国红十字会全面恢复对外交流工作为起点算起,上海市红十字会至今已先后接待了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60多批次的红十字代表团。与美国西雅图红十字会结成友好红会,日本社会福利法人旭川庄等与上海市红十字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022年,上海与日本的青少年在线上完成了红十字救援相关交流活动。今年,中韩青少年红十字夏令营恢复在线下展开,令两国青少年的友谊进一步加深。
“正如伊朗诗人萨迪的诗句中所写,‘兄弟犹如手足亲’。人类是一个命运相连的共同体,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才能长长久久地世代友好下去,前往伊朗援外归来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周小杭说。
国际红十字运动经过160年发展,已成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认同程度最高的世界性人道主义运动,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上海市红十字会将进一步积极参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市委、市政府交付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红十字的独特作用。
2023 年上海·釜山紅十字青少年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