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3-11-21应琛
应琛
2019 年“5·8”世界红十字日,杨浦区同济小学急救小先锋救护操作表演。
今年6月15日举行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上,来自复旦大学药学院研一学生侯东岳作《聚两岸青年合力,担人道博爱使命》的主题发言。侯东岳的这次发言,缘于他的双重身份——东亚红十字青年网络委员会主席,以及中国红十字会青年理事。
还有一位红十字青少年令人印象深刻。2020年,上海格致中学高中生盛晓涵为一位突发心梗的老人实施急救,他因此获评2021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成为上海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人;同时也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首届全国“十大最美救护员”称号。
做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意义重大,既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是上海红十字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红十字青少年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力量;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滋兰树蕙,大有可为。
在学校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切实提升师生在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发生时的逃生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对青少年树立“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助人为乐”的良好思想品德具有积极作用。
“能在高三毕业时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感到特别幸运!”这是松江区一名高三毕业生的肺腑之言。
2019年6月,黄浦区红十字会与区教育局合作,率先在五爱高级中学开展将救护员培训与十八岁成人礼相结合的工作试点。2022年,松江区红十字会将“在高三毕业生中开展救护员培训”纳入与区教育局、团区委共同制定的区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高三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又拿到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书”。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上海市红十字会就致力于在全市大、中、小学校开展以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各类救护技能培训。近年来,市红十字会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与学生生命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学校平安校园、健康校园建设紧密结合,不断强化红十字组织在学生教育和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虹口区红十字会以学校救护培训为抓手,推动全区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各街道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与辖区内中小学校建立了联系通道,使学校的应急救护培训需求及时得到响应,实现了学校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宣传、普及的全覆盖。徐汇区红十字会与区教育局联合建立了“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面向全区中小学校开展救护培训。
普陀区宜川中学附属学校生命安全体验教室。
各高校红十字会则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军训等,探索面向学生的集中性、大规模救护普及培训的有效模式,并在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救护员培训的基础上,组建本校红十字救护队。
2019年起,杨浦区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全区见习教师培训见习综合考评必修科目,见习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前,都要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有效提升了校园“第一目击者”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多年来,同济小学、金山小学、世博小学等还相继在校园内建立了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不断面向本校学生深化、拓展应急救护培训内容,并将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功能辐射周边社区和学校。
在学校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可切实提升学校师生在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发生时的逃生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并且对青少年树立“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助人为乐”的良好思想品德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
“一场惨烈的战争已持续13个月。一队战俘被驱赶进战俘营。他们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突然,战俘营的看守通知他们,有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代表来探监,这让战俘们突然看到了一丝希望……”
这是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某次“瑞德十字”游戏的现场,也是上海市红十字会探索国际人道法项目的形式之一。
朱弘是该校的一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探索国际人道法项目的师资培训师。2005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启动探索国际人道法项目,上海成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探索国际人道法项目开始进入上海的中学。
“我们学校算是最早参与项目推广的学校之一,主要是宣傳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普及国际人道法概念等。”与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同,“探索”才是关键,课程要求师生采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主题讨论等方式开展相关人道问题的学习与理解。“经过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以及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学生会明白保护生命和尊严的重要性,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贵和价值。” 2013年,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探索人道法教学与培训中心(中山教学点)正式挂牌成立。
“宣传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红十字会的工作职责。开展人道主义精神传播,有助于青少年拓宽国际视野、培育人道理念,有助于青少年加强对生命的认识和尊严的维护。
2011年始,上海市红十字会联合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上海市大学生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至今已连续开展13届,参赛队已从最初的8所高校覆盖至全市48所高校。2017年起,又面向16个区举办上海市中学生探索国际人道法辩论赛。
“大手牵小手一起学急救”公益体验活动。
上海市大学生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张磊从2014年起担任上海市大学生人道问题辩论赛的评委。“在大学生中普及人道主义精神和相关法律知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有助于提高青年一代的人文素养和法治意识。”在他看来,真理越辩越明,“在唇枪舌剑中能够更好地加深我們对国际人道问题的认识”。
经过长期坚持和卓有成效的努力,上海市大学生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已经成为传播人道主义精神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品牌赛事,被大学生亲切地称为“人道赛”。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也是一个懂得居安思危的民族。因此,在和平时期积极普及和传播人道主义精神和相关法律知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也能够让我们的青年一代放眼世界,关爱生命,站在全人类的视角思考正义与非正义。”张磊向《新民周刊》进一步分析道,“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鼓励青年一代基于鲜活的案例和深入的思考,用慷慨激情的辩论去探索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而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围绕“保护”和“激励”两大主题,在学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人道精神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宣教、红十字志愿服务等,让青少年从参与者,成为倡导者、推动者。
侯东岳与红十字事业结缘始于2018年9月。当时,侯东岳刚刚踏进大学校门。新生体检时,恰逢校红十字会招新宣传,怀揣着“学习一些急救本领,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派上用场”这样真切朴素的初心,侯东岳报名并成为了校红十字会急救队和献血队的干事。
2019年11月,侯东岳当选为上海市红十字青年网络的应急救护组组长,之后又成为了项目部部长,协助推动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
2021年11月,侯东岳第一次迈上国际舞台,以中国红十字青少年代表的身份参加了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主办的国家红会发展会议。在与各国青年代表、专职官员的交流中,侯东岳被诸多议题深深触动:气候变化、青年发展、志愿者激励等,更感受到了红十字事业的魅力。2022年,侯东岳通过竞选当选为东亚红十字青年网络委员会主席。
回顾五年来的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经历,侯东岳说他收获太多,不仅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自身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作为一名医学生,他通过红十字事业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对个人的成长和规划有了更多的思考。
像侯东岳这样的红十字青年在上海高校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2020年,上海红十字会组建了红十字青年网络,开启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自组织管理,为上海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内涵提升和跨越式发展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文化节论坛。
上海市红十字会一直将青少年工作摆在推动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着力培养红十字事业未来的生力军。近年来,红十字青少年文化节、学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等品牌项目,已成为上海市红十字会深化青少年素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抓手。
2022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上海市红十字会条例》提出了“教育部门应当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这为新时代上海红十字青少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能级。
上海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围绕“保护”和“激励”两大主题,在学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人道精神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宣教、红十字志愿服务等,让青少年从红十字事业的受益者、参与者,成为事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并引领未来红十字事业的发展。
相信,在“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必定能够胸怀人道、放眼世界,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红十字青少年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