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粹在海外

2023-11-21张佳妮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研习小川昆曲

文|杨 宁 张佳妮

京剧和昆曲作为中国表演艺术的重要部分,是积淀了中华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如今,华侨华人带它漂洋过海,在海外唱响国粹之声,让世界领略戏曲之美。

俗话说:“京昆不分家”。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唱、念、做、打各具特色;细致打磨的声腔、盈盈袅袅的身姿、绮丽典雅的唱词等等。京剧和昆曲作为中国表演艺术的重要部分,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如今,华侨华人带它漂洋过海,在海外唱响国粹之声,让世界领略戏曲之美。

热爱从一而终

台湾著名京剧艺术家夏元增出生在京剧世家,父亲、伯父等皆从事京剧表演行业,耳濡目染下,对京剧的热爱在夏元增心中生根发芽。在戏校学戏的时光、同窗的陪伴鼓励、老师的谆谆教诲,夏元增至今仍常怀念。

艺术就是功夫,功夫需要钻研。作为传承至今的国粹,京剧对身段、唱腔、步法的要求极高。要想成为一名好的京剧演员,需要付出无数汗水、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跑圆场、压腿、踢腿、拿顶、吊嗓是最基本的功夫,而这样单调且艰苦的日子至少要持续8年。

“学京剧是很苦的事情,尤其是男孩子要经历变声,一旦嗓子变得不好,就再也没办法唱戏了。”夏元增说。

尽管“坐科学戏”痛苦且枯燥,夏元增仍乐在其中。8年内,除专攻文武丑外,夏元增还长期担任学生助教一职,广泛了解和学习其他行当的专业技能。

京剧的博大精深令夏元增陶醉其中,昆曲的精致雅美也深深吸引着刘小川。刘小川自中学时开始学习昆曲,如今,昆曲早已成为她作为艺术家和作家工作之余的重要功课。

“一声即勾耳朵,四句席卷全城”,刘小川无法抵挡昆曲的魅力。文辞优美、回味无穷的《牡丹亭》,立意深远、结构精妙的《桃花扇》,刻画细致、清丽流畅的《长生殿》等等令刘小川沉浸其中:“昆曲是中国艺术的一张亮眼名片,值得我们继承和传扬。”

由于表演出色,夏元增数次到美国、韩国、日本等多国演出交流。把京剧带向世界的想法也逐渐在他心中发芽。“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能够很好地诠释国家文化自信,用京剧把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唱给世界,我愿意,也骄傲。”夏元增说。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夏元增对京剧的热爱从未改变。“夏老师今年已经快80岁了,京剧对他来说是不能割舍的一部分。他爱好并专注于此,直到今天仍在不断学戏、教戏、排戏、唱戏。”同为京剧演员的妻子李洁翎说,“京剧就是他的生命”。

夏元增教当地的孩子模仿京剧片段

1993年,夏元增一家移民至加拿大温哥华,发现当地京剧并不盛行,只有一家业余票友社。夏元增便在当地传播传统京剧,如今,京剧已逐渐在温哥华生根。

艺术需要交流,热爱是最大的动力。刘小川尝试用笔记录昆曲的精彩。20岁时,她写的一篇有关中国昆曲艺术的文章被华盛顿史密森斯学会发表,成为她在海外传播昆曲艺术的第一步。

在海外已经生活7年多的刘小川很清楚外国观众欣赏昆曲所面临的困难。“他们对昆曲很感兴趣,但毕竟要深入理解这种来自异国的艺术,很难。”

在史密森尼学会实习期间,刘小川参与了涉及多个国家的文化遗产项目。这给了她一些启发:“艺术只有与人生哲思和当下社会相关联才会动人。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体现东西方文化和古今文化的碰撞,引导观众思考人性。”

投身传播实践

起初,夏元增与外国人合作进行戏剧表演并在当地剧社做戏剧指导,后来他将戏剧拍成短片到当地学校进行宣讲,为孩子们带去寓教于乐的学习体验。“外国小孩对京剧非常感兴趣,不仅积极参与互动,结束以后还会给我们写卡片表达对京剧的喜欢。”夏元增说。

2013年,夏元增在朋友的建议下创办夏元增京剧研习社,希望能进一步弘扬京剧文化。在研习社,夏元增培养了无数零基础的京剧爱好者上台表演。

“毫不夸张地说,温哥华几乎80%的学校我们都去过。”夏元增表示,“要想让京剧走出国门,吸引更多观众,就要让当地人了解京剧。”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次教学后,当地有个男孩对京剧十分痴迷,向学校申请来研习社继续学习《三岔口》。在夏元增看来,“这说明越来越多人想要了解京剧、走近京剧、学习京剧。”

2015年,夏元增带着研习社众人回台湾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掌声如雷。“第一次到台湾演出,成员们都十分兴奋。没想到紧锣密鼓排练两天后,所有演员集体失声,后来经过医生的急救,才能成功登台表演。”夏元增说,“演出结束后,观众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我非常开心和自豪。”

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实习时,刘小川记得,博物馆从纽约请来一名专业昆曲演员进行表演。台上,表演者眼波流转、顾盼生姿,但是刘小川却发现,投放在大屏幕上的唱词是用翻译软件翻译的,“根本无法表现唱词的绮丽,让昆曲表演的魅力大打折扣”。她意识到,昆曲出海亟需解决翻译问题。

刘小川说:“几乎所有文化中的诗都源于‘歌’,所以我想在翻译中体现我对中国曲谱腔格和西方现当代英语诗‘音乐性’的理解。曲牌规定了昆曲唱词的长短、韵脚、平仄,一支曲牌就像一首诗。”刘小川曾学习文学专业,发表过英文诗集并获过奖。她便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翻译昆曲中富有诗意的部分。“通过翻译,不仅能增强昆曲传播的影响力,更能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其他的优秀文化、思想。”刘小川说。

“自古好事多磨难,从来佳期不易得。”要让中国戏曲真正在海外扎根,遇到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但刘小川和夏元增始终未曾停下前进的脚步,为了心中的热爱一往无前。

由于温哥华当地京剧专业演员稀缺,举办一场京剧表演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没有专业的京剧伴奏,演出用的音乐全由夏元增自己动手制作;加上租借场地、服装等,一场演出下来费用极高。“但看到演出能为华侨华人带来慰藉,且能促进京剧的传播,我还是十分欣慰的。”夏元增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会继续向前走,努力传播京剧艺术。”

同样的信念根植刘小川心中。“‘莫道前路多险阻,再闯关山千万重’。无论什么都挡不住我前进的步伐。”人手不够、没有专业团队,她就一个人切换多个角色。所有困难在她眼中都是通往最终胜利的关卡,只要迈过去就离目标更近一步,所以她不会退缩,也不会放弃。

实现传承创新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在促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点亮世界舞台的路上,老一代艺术家们兢兢业业,用一生守护戏曲灵魂之美;新一代青年则敢拼敢闯,以实践探索戏曲时代新变。

在温哥华30余年,夏元增始终坚持用中文进行表演。“腔调、身段与肢体语言非常重要。”夏元增表示,“艺术无国界。就像我们看外国电影一样,虽然语言不通,但仍能感受到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他曾与外国人合作将“庄周梦蝶”改编为《蝴蝶梦》在温哥华演出,15场表演场场座无虚席。“演出时偶尔配有英文字幕,大部分时间没有,但这并不影响观众观看,他们能明白我们在演什么。”夏元增说。经过千锤百炼、去芜存菁的唱词念白、做工打斗,超越国界、跨越语言,唱进每一个观众心中。

而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生活的刘小川身上则有一股“敢于尝试,勇于突破”的朝气。她充分发挥“斜杠青年”的优势,把昆曲和当下的文学艺术形式做有机结合。

刘小川在表演昆曲《牡丹亭》片段

2021年,刘小川举办了第二个个人艺术展览,展出的《睡去依依随雁断》是沉浸式雕塑和昆曲表演。刘小川和搭档把书籍《红楼梦》打成纸浆,铺在地面上。在这个地面上,他们重现了昆曲《牡丹亭》片段。富有创意的布置和缠绵婉转的昆曲获得了满堂喝彩。“虽然有文化差异,但是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演绎人类共同的思考,观众能够理解,甚至热泪盈眶。”刘小川说。

戏曲出海,不仅是文化互鉴的过程,更是凝聚侨心、纾解乡愁的良方。对于在海外生活的华侨华人来说,京剧和昆曲就是家乡的象征、文化的符号。

在华盛顿举办的一次昆曲演出上,一名观众让刘小川印象深刻,“这位阿姨从60多公里外的巴尔的摩专程前来观看演出,直到现在我和她还常在微信上互动。”她说。

30多年来,研习社“迎接”过很多妈妈,她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学习京剧。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我们发现,这些孩子自己对京剧的兴趣并不浓厚,只是父母想让他们了解更多中国文化。”夏元增说。当地许多老一辈华侨华人更是研习社的忠实观众,“他们不仅每场都来,有的甚至可以跟着唱两句。”

在夏元增和刘小川看来,“京剧和戏曲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对华侨华人来说意义非凡。中国戏曲给他们带来的是灵魂上的共鸣和慰藉”。

临近研习社成立10周年,夏元增准备了一场精彩的表演。谈及未来,他表示仍会坚守传统京剧,在传承与发展中推动京剧走向世界。

楚楚风致,袅袅昆腔。刘小川也计划着举办清唱专场。“昆曲中不仅有缠绵悱恻的爱情,还有《铁冠图》《刺虎》中悲愤勇毅的女刺客,《杨贵妃》中成熟、复杂的妃子,《桃花扇》中颠覆传统、心有大爱的‘新时代女性’。”刘小川说,“我会努力展现昆曲中的多样角色。”

“好的传承者应该像棱镜一样,能折射出思想的瑰丽和文化的多彩。”多年传播实践让刘小川和夏元增达成共识,“我们会努力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猜你喜欢

研习小川昆曲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热闹”的动物医院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
聆听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