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风华 千年的尘与埃
2023-11-21策划执行丨朱国伟文丨白英图丨白英摄图网
策划执行丨朱国伟 文丨白英 图丨白英、摄图网
当我们提到丝绸之路时,你会想到什么?是那些穿越沙漠和高山的商队?是那些传播着文化和信仰的使者?还是那些连接着东西方的贸易路线?抑或是那些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事件?
现在就请跟着小编,一起沿着丝路,走过河西三关,越过丝路古镇,去感受古风,心怀古意。这是一趟穿越千年的凭空怀古,吟诗论今的别样年代之旅!
走河西三关 窥丝绸之路的历史兴衰
丝路咽喉玉门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学生时代阅读唐诗时就为边塞诗人的豪放诗句所着迷:其中提到最多的当属阳关、玉门关,还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这“河西三关”伫立在苍茫的大漠戈壁之中,又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如果想感受河西古关的万里豪情,只有亲临才能真切体会,现在就让我们沿着丝路走过古关,去凭空怀古,吟诗论今,感受别样的年代之旅!
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千古传诵的《凉州词》营造的意境诱发了人们对“玉门关”无边的遐想,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终于有机会,我千里迢迢寻玉门关而来。
汽车从敦煌出发,出城不远路,前方就呈现出一望无际的白花花的盐碱沙地,一个多小时的行驶后,隐约可见漫漫黄沙中,一座方形的断壁残垣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今天的玉门关已是满目沧桑,关址仅存一座由黄土夯筑而成的方形城堡,堡西、北各有一门,城门外墙斑驳脱落,城门内亦是荒草萋萋。玉门关始建于汉武帝征服河西走廊后“列四郡,居两关”时期,西汉时设玉门都尉治所。四郡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而两关就是阳关和玉门关。敦煌为四郡最西,古代丝绸之路从这里分为南北两路,向北经玉门关进入哈密、吐鲁番等地,向南经阳关进入楼兰、若羌等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玉门关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相传当时西域和田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玉门关”因此而得名。
站在城门下,放眼望去,残垣断壁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像是在诗行里的深入浅出,莽莽荒野早已不见那旌旗蔽日、战马铮铮的战争场景,亦不见缓缓行进的驼队和络绎不绝的商旅,映入眼帘的只是寥廓的戈壁及满目的黄沙,从高高隆起的干裂坚硬的黄土层,从渐渐断裂的厚实粗糙的表面,审度茫茫的戈壁荒原和眼前的四方土墩,有一种近乎凄凉之美。戈壁的风吹过我的脸,也吹过玉门关,残存的关口充满诗意而又凄迷忧伤,承载梦想而又磨难重重。遥想当年玉门关下,张骞“持汉节不失”开辟丝绸之路;班超投笔从戎“但愿生还玉门关”;岑参几度出塞“走马西来欲到天”;李白豪情壮怀“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阳关复原
玉门关下黄沙鞭打着墙体,驼铃撞击着关城的伤痕,每一块石头都驭载着厚重的历史沧桑,讲述着无数的感人故事。透过茫茫风沙,戈壁更显幽静旷远,简朴无华,而夕照里的玉门关依旧苍凉肃穆,迎风而立!
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茫茫大漠凉风四起,卷起心头些许寒意。“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依旧在,汉关不复存。阳关设在敦煌西南七十千米“古董滩”上,这是一片叫南湖的绿洲,它是疏勒河最西端的一个支流,南湖绿洲曾经是汉代龙勒县、西晋寿昌郡的所在地。阳关三面沙丘,沙梁环抱,与玉门关遥相呼应,成掎角之势,因其在玉门关以南,古以山南水北为阳,故名阳关。时隔千年,大名鼎鼎的阳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并不雄伟的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冷冷地、孤零零地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此刻,残垣无语,断壁不言,洪荒天地间,一代名关只剩下一个空洞洞的历史概念了!
天涯旅人
阳关古道
嘉峪关全景
登上墩墩山群,阳关周围的景物尽揽眼底:东边是南湖乡的农田、树林,绿意葱葱,而西面便是满目黄沙,再过去就是祁连山脉尾部的大戈壁滩。谁能想到,眼前一望无边的沙漠,曾经是一条“阳关大道”,“丝绸西去,天马东来”,西域的宝马向东走来,载着丝绸的东方驼队向西而去。不难想象,这条要用脚来丈量的“阳关大道”充满了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往来在丝绸之路上的不仅有包着头巾的商人,还有披着袈裟的僧侣,他们风餐露宿向东方跋涉,把佛教传入中原;认定了佛祖的唐三藏西去求取真经,同样要在丝路上穿行,他们都是怀揣着坚定的信仰,信仰的力量让他们坚韧不拔,令今人慨叹。丝绸之路兴于汉,盛于唐,渐没于宋。几通几绝,“阳关大道”最终淹没在黄沙之下,丝路上又不知掩埋了多少车马尸骸。
古往今来,吟咏阳关的佳句还有很多。王维有“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张祜有“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出阳关第一声”,李商隐吟起“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杜甫诗云“弱水应天地,阳关已近天”,白居易放歌“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苏轼把酒“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历代文人纷纷吟唱,使阳关成为人们告别故土、告别亲人、出征远游、表达离情别绪的象征。遥想当年,在遥远而漫长的丝绸之路上,旅人们从古都长安走到这里已经是人困马乏,生命耗去了大半,出了阳关之后就是漫漫的戈壁滩和沙漠,回望故乡,人在天涯之叹便油然而生。一词一阕“阳关”简直成了送友酬唱的代名词,常唱不衰。阳关似已经不再是那个阳关,它象征着一个遥遥万里的诗与远方。阳关情结,成了古人离愁别恨的象征,成了悲凉凄怆的意象。多情自古伤别离,此刻的我站在阳关的古烽燧口,感觉有如时光倒流,层层古意袭上心头,茫茫戈壁,连绵沙丘,方圆百里,目光所及,三百六十度全是苍凉!人在沙漠,很像是在大海中,没有参照物,没有起点与终点,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生命便渺小到了极处。
嘉峪关 长城饮马寒宵月
巍巍嘉峪关
河西走廊多雄关,雄关之最嘉峪关。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南有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靠起伏连绵的马鬃山,东接酒泉,西通敦煌,地势险峻,建筑雄伟,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的西部起点,是明代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丝路咽喉,西域重镇,因而又有“天下雄关”之称。嘉峪关地处广袤的戈壁滩上,自然景色奇特,黄土飞扬,尘沙漫天,“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的沧桑悲壮与“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豪迈气象相呼应,又会把人带到“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的边塞世界里。
嘉峪关由外城、内城、瓮城三部分组成,环环相套,蔚为壮观。布局坐西向东,背向西域而面向朝廷。外城西门上的关楼,城墙都由青砖包砌,上设瞭望孔、灯槽、射击孔等防御设施。正中凸出,辟门向西,门额上刻着“嘉峪关”三个大字,此乃嘉峪关之正门,也即当时大明王朝最西边之国门。关楼巍巍高耸,画栋雕梁,飞檐如翼,威严如昨。登楼远眺,但见天高云淡、雪山隐隐、戈壁茫茫,塞上风光尽收眼底。一条长城(实际是一道厚土墙)从关城角楼蜿蜒往南延伸,极目不见尽头。在广阔无垠的戈壁滩中,现在看起来实在显得矮小,且已经风霜满脸,岁月留痕,只剩下一串断壁残垣。站在嘉峪关城楼上,面对空旷的戈壁和肃穆的祁连山,心里沧桑而凝重,当年厮杀征战的铁骑、南来北往的商旅,都随着岁月流逝远去了,只留下这么一座孤零零的城楼,像个苍老的战士,聆听着远去的鼓角和战马的嘶鸣。
嘉峪关,严整的古城遗址,壮美的结构布局,雄伟的边城要塞,无疑是中国古建筑之经典。夕阳下祁连雪山如同一条游动的玉龙,银白的鳞甲片片凸起,千里绵亘,不怒而威。而城下的一片戈壁纹丝不动,似乎大敌当前,静观其变。北面的黑山,乱石嶙峋,如生铁铸成一般。两山对峙,嘉峪关雄踞其间,其气势正如林则徐诗云:“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此时,方能体会到“天下第一雄关”的恢弘壮观!
千年敦煌 古丝路上的国际化大都市
莫高窟九层楼
沧桑古关,神奇石窟,漫漫黄沙,弯弯清泉,古老的丝绸之路在这里留下了诸多的历史印迹。这是一座充满了传奇与故事的小城,也是一座令人向往的神秘地方。兴起与衰落,繁荣与沉寂,历经上千年的丝绸之路在这里写下过重重的一笔。她,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是我国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敦煌。汉唐雄风吹拂着敦煌,丝路驼铃吟咏着敦煌。“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幸运的,并没有随丝绸之路一起走向衰亡,它正在以另一种方式焕发着新的活力。
莫高窟 神秘宝库飞天舞
透过漫天的黄沙,带着对丝绸之路的好奇与向往,一路穿过酒泉,直奔敦煌。漫漫的黄沙之上,繁荣了千年的丝路驼队已杳无踪迹。历史早已被掩埋在厚厚的黄沙之下,然而对丝绸之路的思念却永远无法被湮没,从柳格高速敦煌下路,不远就看见了“莫高窟”的标志,莫高窟周围是戈壁、沙漠、不毛的秃山,而这里却独具一片青翠,泉水叮咚,树木繁荫,不能不让人感到神奇。
莫高窟飞天
甘肃敦煌地貌
“漠漠黄沙莫高窟,塞北边陲一明珠!”进入莫高窟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大牌坊”雄伟壮丽,气势不凡,坊额上“石室宝藏”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系于右任先生题写。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 个,壁画4.5 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 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美、保存之完整,以及艺术之博大精深的独有的方式,向人们诉说着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个故事。
莫高窟南北全长1600 多米,现存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洞窟里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莲花砖,烘托出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窟中飞天壁画最为传神,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嵋动人。洞窟的佛像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大小不一,最高的43.5 米,最小者高不盈尺。造像为泥质彩塑,神态各异。有一位学者看后感慨地说:“看了敦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仰头望着穹顶上千年前的色彩,陌生而又真切,闭上眼,仿佛看见无数艺术巨匠潮水般涌来退去,生与死在这座宏大的艺术与佛教殿堂里轮回不息。艳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舒展的意趣,古人把对理想天国的热烈向往动情地描绘在其中,呈献给人们一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在这些艺术品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许正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敦煌艺术那样张扬的想象力量吧!莫高窟,它似乎永远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静谧地安坐在河西走廊的西端,等待千百年旅者的长途跋涉来探寻它的真容。
鸣沙山 驼铃声声走天涯
如果要说对这个小城印象最深,那一定是满眼的黄沙。黄沙是老天给予这个小城最宝贵的一种资源,代表着这个小城的文化,更是这座城市的根和魂。千百年来,因沙而起,因沙而衰,又因沙而兴的小城,已经将黄沙深深地融入到了这个城市的血液与灵魂之中。沙色的建筑外观,沙堆的建筑造型,就连树木的叶子,都带有独特的沙绿。黄沙已经与这个小城融为一体!
丝路悠悠
敦煌那800 平方千米的滚滚沙原上,有一座灵山、有一处圣水。这山,叫鸣沙山;这水,叫月牙泉。不到鸣沙山,不知道大自然的神奇。鸣沙山、月牙泉,沙泉共处,妙造天成,是名扬四海的“沙漠奇观”,也是丝路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只见连绵起伏的沙丘,映衬着碧蓝的天空,在明亮的阳光下,犹如金色的山峰横亘在面前,一队队骆驼载着游人从底部出发,一路向上,蜿蜒在沙丘间。走进去眼前是一片金黄灿灿,雄伟壮观的沙山一座连着一座,沙峰起伏,如虬龙逶迤。沙山光滑而有韵致,线条流畅,似锦缎般展开,遍覆大地,或如长蛇,或如鳞鱼,弯弯相连,勾勾相绕,链链相扣,圈圈相接,锋刃凸现,数百公里,延至天边。
古道悠悠,驼铃如歌,到了敦煌就不能不感受沙海骑驼的无穷魅力,骆驼虽大,却很温驯,五人一组牵连,一个带队驼手引领。驼铃响起来了,我们的驼队出发了。坐在骆驼上,踏着细沙,一摆一摇,一顿一颠,顺着起伏蜿蜒的沙山前行。骆驼重复着千万遍的老路,游人却领略着从未感受的新奇和瑰丽;骆驼踏着平稳的步伐前行,令人心潮起伏、澎湃涌动,这一种庄严神圣、超凡出尘的感觉,是如浪似涛、激荡拍空的遐思。骑在温顺高大的骆驼背上,踏着细细厚厚的黄沙,听着叮叮当当的驼铃声,看着连绵起伏的漫无边际的沙原,我们俨然成了大唐帝国丝绸之路上的跋涉者。
丝绸西去阳关道
月牙泉
月牙泉 大漠黄沙镶碧月
在鸣沙山的旁边,神奇的沙海中偎依着一泓清泉,它如一块碧玉,又如一面明镜镶嵌在金色的臂弯里。月牙泉极小,只有一小片池塘的面积,水也不深,但水质清澈,明净透底。它两头尖尖,中间微丰,酷似新月。泉水静静的,偶尔会有一两条鱼儿吐出气泡,咕噜咕噜的。泉边长满了芦苇,绿色的芦叶和白色的苇花倒映在水里,泉水的光波又折射在芦苇上,相映成趣。泉边的水草和树木生长旺盛,甚至有一棵千年古旱柳现在依然枝叶茂盛。多神奇啊,只有在这里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月牙泉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一种不被环境左右的生命力,正是这种生命力才创造出这样一幅虽不协调却真真实实的画面,一幅静静地存在了千年的画面。月牙泉,没有任何的人工修饰,如同一弯明月,不在天上,却映在沙漠中,千百年来,任尔风沙肆虐,她总是荡漾着笑靥,滋润着周边的生命,她那神奇的月牙形,实在玲珑可爱。遥想远古丝路,多少旅人驼队都曾路过这里,运货的商人,远行的浪子,新嫁的女儿,甚至还有那征战的将士,或许数日,或许数月,他们都在这荒漠里跋涉,难免压抑烦躁,僵硬疲乏,沙漠中恶劣的太阳和狂风更是加重了身心的疲累,远离亲朋,远离奢华,更远离人烟,眼前是无边黄沙,耳际是呜咽西风,一路奔波劳顿,乍然见到这清泉和芦苇,该是何等的激动啊,那奔过来的脚步也必是踉跄的吧?他们拴好驼马,在泉边坐坐,歇歇,掬一捧泉水润润心田,失意也好,得意也罢,都暂且抛开吧,整整衣襟,理理乱发,在这遗世独立的泉里重获勇气和慰藉,于是再远的路途也可以从容继续!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如果把无尽的光阴比喻成永不停息的长河,那么我们不也是浪花淘尽之后留下的那一粒粒涓涓细沙,并且与古今过往的芸芸众生相汇在这个被唤作鸣沙山的地方吗?
瓜州锁阳城 丝路守望越千年
风雨剥蚀的内城
锁阳城,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上,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南戈壁荒漠中,是集古城址、古佛寺遗址、古渠系、古垦区、墓葬群等多种遗迹为一体的考古遗址,是丝绸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骆驼刺在这里放肆的生长着,让这座独自耸立在满眼沙土中的城镇遗址,显得不那么孤寂,千年的时光流逝,远去了金戈铁马与繁华喧嚣。“独见古城摇瘦影,顶风一壁天地长”,每一片时光,都怀藏着辉煌的过去,每一粒沙土,都倾诉着岁月的故事。虽然残存的锁阳城废墟濒临消亡,但历史写就的神话却依然久盛不衰。
曾经阡陌交错 如今蜕为沙漠
出了瓜州县城没有多远,就进入了寸草不生的黄沙戈壁滩,越走越干旱,唯有远处的山脉连绵不断。沿314 省道去往锁阳城路上,不时能看到大小不一的古城废墟。六十多千米的路不觉间就到了,看路牌标志,锁阳城就在不远处了。戈壁上渐渐开始有了一簇簇高不过一米的红柳,路边目测能看到有废弃的人工水渠,底部是一层厚厚的碱渍,白花花地诉说着植物生存于此的不易。
出于对丝路古城遗址的保护,进入锁阳城需要乘坐游览车,由景区导游陪同才能入内。我们选择乘坐古老的交通工具马车游览,车把式宋宝玉是个三十多岁的后生,附近锁阳城镇人,他自然成为了本次古城游的车夫兼导游。马车沿着蜿蜒的道路前进,苍凉是这里的唯一色调,环视这片残垣断壁,不禁产生重重疑问:这样一座丝绸之路上的雄关重镇,因何以锁阳为名?为何就遗弃、荒废成这般模样?
小宋的车上,备有几根当地的特产“锁阳”。这是一种植物,表面呈棕红色,像一根根粗细不等的“木棍”,二三十厘米长短,质地坚硬。作为中药材,物如其名,可以益阳补气,甘甜可口。小宋说,这一带土质疏松多沙,日照充足,适合 “锁阳”生长,锁阳城因此而得名。小宋边赶车边和我们说着,他的讲解既有经过考证的历史,也有来自民间的传说,还有作为土生土长的锁阳人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很是生动,从他的话语中,我的脑海里逐渐还原了这座古城千年之前的模样。
锁阳城遗址
马蹄“嘚嘚”声,马车“吱吱”声,还有马车夫“啪啪”的甩鞭声,回荡在空旷的古道上,我们的马车碾过沙土,仿佛在追逐着古人的脚步。不时可见废弃的农田,还有夹杂其间清晰可见的古渠道、古堤堰的痕迹。这座古城,大约在汉晋时期,便开始了农业生产,靠着开通堰渠将疏勒河水引流到城的周围,开辟了大量耕地。盛唐是丝绸之路最辉煌的阶段,它的繁荣,离不开疏勒河的滋养,这偌大的古垦区也留下了罕见的唐代农田灌溉系统遗迹。到了清初,疏勒河水因被导流,致使锁阳城一带水源断流,逐渐沙漠化而废弃。人力改造自然,利用水利灌溉开垦耕地,造就了一个宜居的城池,而沧海桑田,那富足的土地蜕变为沙漠。
当年丝路重镇 今日断壁残垣
马车载着我们,逐渐靠近了锁阳城的核心区域,依然是满眼的苍凉、黄莽、寥阔,行走在避让建筑遗址而开辟出的一条土路上,卷动起来的黄沙扑面而来。红柳、骆驼刺等耐旱植物,是调剂漫漫黄沙的唯一绿色,但这些荒漠特有的绿色,更平添几分荒凉。锁阳城遗址呈不规则的回字形,内城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城墙采用夯土版筑,长四五百米不等,总面积约28 万平方米。中间一道500 米的隔墙,将内城分成了东西两城,其中,西城较大,是罗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东城较小,是子城,为衙署驻地。外城面积则数倍于内城,多达80 万平方米。内城、外城以及双重城墙之间的羊马城(古时御敌工事),还有墙体上的瓮城、马面、角墩等防御设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古代城防体系。沿路断断续续能看到锁阳城的外城墙,遗憾的是,遗址日夜受着风沙的侵蚀,不复当年,唯有残垣断壁似乎还在述说着曾经的硝烟与辉煌。
无言的诉说
站在历史遗址上,放眼四顾,目光所及,是残缺的夯土高墙连着一望无际的极旱荒漠。当年的锁阳城居于阡陌纵横的古绿洲中心,盛唐之际是四路通衢的辐辏之地:向东北一路,可由锁阳城直抵酒泉;向西一路,直达敦煌;向北一路,跨越疏勒河干流折而西北,直趋伊州(今新疆哈密);向南一路,沿榆林河谷,能抵雍归镇(今甘肃肃北蒙古族县石包城)。自汉至唐,锁阳城在长达一千余年的岁月中,都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镇。在其周围,还分布着破城子、南岔大坑古城、马圈古城、六工城等古城遗址,与锁阳城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西走廊规模最大、保存也最为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烽燧信息传递系统遗址。今天的古城没有一处完好的建筑,岁月流逝中已与荒漠几乎融为一体,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两千多年前,锁阳城绿洲茵茵,人欢马叫,是何等的繁华;谁能想到,两千多年后,却是残垣断壁,斑斑史迹,尽显着无语的苍凉。
角墩烽燧高耸 苍凉气象依然
为了保护这片脆弱的遗址,城内只保留了寥寥数个观景点,内城的西南瓮城是其中之一。城墙上道道深刻及骨的沟壑仿佛是时光镌下的印痕,城门旧有的楼梯早已消失无影,我们是顺着在流沙上新搭设的木梯登上城头的。内城城墙基宽近20 米,虽经风雨剥蚀,残高犹有10 米许,顶宽4 米左右,足可容得下双马并行无碍。四面城垣上密集分布的马面(外凸出去的矩形墩台)以及瓮城、角墩的设置,更加突出了其军事防御的重要地位。站在城墙上极目南眺,荒漠连戈壁,一直延伸到祁连山下,锁阳城的苍凉气象,涌入胸中蓦然翻滚成壮阔的波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城内曾经密集的屋舍楼宇,已化作一个个隆起的土丘,黄沙渐渐掩盖了昔日繁华盛景,并延伸到城墙脚下,堆积成几乎与城墙等高的长长斜面,原置于城墙上用于守城的粗砺礌石均匀地散布其上,似是提醒人们硝烟从未远去。
高耸的角墩烽燧
在内城的遗址上依稀能辨别出高耸的角墩烽燧,烽燧也称烽火台,是古代军事中站岗放哨的报警系统,“白天燃烟为烽,夜间点火为燧”,一旦发现敌情,士兵即可以通过烽火来传递信息,至今在还能看到沙丘瓦砾间留下的已经碳化的积薪堆。内城四角烽火台中,尤以用土坯砌成高约18 米的西北角墩最为高大,是瞭望敌情、俯瞰全城的制高点,现已成为了锁阳城的重要标志。这座烽火台之所以能屹立至今,主要原因是墩体上开有一个东西走向的门洞。这个门洞能为站岗放哨的士兵遮风避雨,更重要的是具有减少风荷载的功能。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风沙特别大,常年盛行东西风,留有这样一个门洞就可以减少角墩对风的阻力,所以这个角墩至今保存比较完好。
漫步锁阳城中,抬头是一抹白云蓝天,低头是时断时续的断壁残垣。走在沙砾之中,仿佛能触摸到流逝的过去,穿越回千年以前曾经繁华喧嚣的闹市、熙熙攘攘的人流、来来往往的车马中。望着眼前虽历经无数风霜雨雪的摧残和战火硝烟的破坏,却依然顽强的支撑着残破躯体不肯倒下的古城筋骨,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残存古寺传奇 大唐高僧印痕
很多人都知道西宁有一座塔尔寺,在锁阳城里,也有一座塔尔寺。就在古城的东北方向1 千米多的地方,残存一座大型寺院遗址,寺址墙垣多已坍塌,地上到处散落的碎石与瓦砾。从遗留地基可看出,塔尔寺分内部寺院和外围院落两层,整体格局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遗址、大殿遗址、大塔和小塔群。现存的主要建筑是寺址中心一座土坯衬砌的覆钵式大塔,底径约11 米,高有 9 米,大塔以北东西一线还有几座小塔,形制类似大塔,大大小小的残塔,都已灰土剥落,面目全非。寺院南垣还存墩台两座,可能是钟楼和鼓楼的遗迹。寺内大塔下曾掘出过半截唐碑,据考证,这座修建于唐代开元年间的寺庙,最初命名为开元寺,后来又叫做阿育王寺,等到若干年后西夏驻军的时候,重建后又更名为塔尔寺。塔尔寺地基一米之下,掩埋着唐朝的开元寺。
呼唤
塔尔寺遗址
建筑基址
丝路上来往不绝的人流中,僧侣和商人是寺里朝拜的主要群体,最为传奇的是1300 多年前,塔尔寺迎来了一位去往西天取经的僧人——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中说,627 年,玄奘前往西域途中曾到达过瓜州。玄奘的徒弟慧立为表彰其师功业所著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记载着这样的故事,玄奘到达瓜州后,向北约25 千米处有条洄波揣急、深不可渡的瓠芦河挡住了去路,无奈借住在塔尔寺里,逗留了长达一个多月并在此讲经说法。就在此时,一个姓“石”字“槃陀”的胡人来到寺里礼佛,希望玄奘为他摩顶授戒。玄奘见他恭敬肃容,便告诉了他出行的想法。当夜玄奘在石槃陀的向导带领下,骑着一匹枣红马出发了,三更时分来到瓠芦河边,石槃陀将岸边的梧桐树砍下,制成桥梁,终于使玄奘平安过河。在距离锁阳城不远榆林窟里(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有6 幅描绘“唐僧取经图”的壁画中,就是这个故事。图中玄奘双手合十,面向菩萨恭敬行礼,身后一人,胡人模样,头戴发箍,毛发旺盛,牵着一匹枣红马,正是石槃陀。两人一马,像极了《西游记》中唐僧与孙悟空师徒二人的形态。而壁画的创作年代是西夏,早于《西游记》的诞生数百年,可以推断,石槃陀可能就是后来孙悟空的原型。
四季轮回,岁月更替,锁阳城以坚韧的身姿,顽强地承载着丝路千年的灿烂,在沙丘红柳、大漠落日、雅丹风光的映衬下,呈现出一种别样的自然雄浑之美与残缺悲壮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