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腐烂病辨别技术、发病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2023-11-21戴彩芹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0期
关键词:感病分生孢子致病菌

戴彩芹

杨树腐烂病又名烂皮病、臭皮病、出疹子等,属于杨树主要枝干病害之一,在发生期间,不仅只对杨树造成影响,还会对柳树、榆树、蔷薇科、刺槐等多种植物、品种造成危害。被腐烂病危害的杨树在感病后不及时治疗,将会出现枯死,严重影响杨树的造林、绿化效果。基于此,技术人员在开展林业管理期间,应当重视对杨树腐烂病的防治管理,明确杨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做到高效预防,减少其对杨树林业生产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杨树为杨树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在我国杨树的种类包含50 多种。杨树在生长期间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种植面积分布广阔,其品种类型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易改良、易无性繁殖、速生丰产性强、经济效益性高等特征,是我国的植树造林、市政绿化、木材加工等方面的主要树种之一。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环境生态重视性的提升,在开展退耕还林、廊道绿化、农田林网等林业工程实施期间,营造了大量优质的杨树丰产林,杨树的种植面积在我国也显著提升。在杨树种植面积显著扩展的同时,杨树腐烂病的发病概率与危害症状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杨树造林的优质效果。

杨树腐烂病又名杨树烂皮病,主要以危害杨树树干部位,为我国重要的森林植物检疫病害之一。杨树腐烂病在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危害较为严重,在部分杨树速生品种中,发病率最高可达到90%,严重影响我国林业事业的良好发展。基于此,为了避免杨树腐烂病对林业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将对杨树腐烂病的辨别技术、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等进行简单叙述,以期能够为林业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

一、杨树腐烂病致病原

造成杨树出现腐烂病的致病原为子囊菌亚门污黑腐皮壳属真菌,属于无性型半知菌亚门全黄壳囊孢菌。致病菌在冬季以子囊壳、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危害部位的组织内进行越冬。直至翌年春季外界气温回升后,子囊孢子成熟,随后借助外界的风雨、昆虫、鸟类等进行传播危害。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致病菌的分生孢子会从杨树的枝干、树枝等部位的伤口处进行入侵,在经过长达15d 左右的繁殖危害后,会再次生成分生孢子器,并借助外界条件进行传播,造成循环,孢子萌发潜育期通常为6~10d。由于各区域的气候条件差异性,杨树腐烂病在各个地区的发病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通常于每年的开春后,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0℃以上,空气湿度为60%以上时,杨树腐烂病开始发生。一般在5 月下旬至6 月为第一次发病高峰期,进入7~8 月后环境温度较高,发病稍缓,9 月温度下降,第二次发病高峰期来临,通常于10 月后温度降低后分生孢子形成停止。因此,在每年春季时期,杨树腐烂病的发病症状相对于秋季,危害较为严重。

二、杨树腐烂病发生症状

依照杨树腐烂病的发生部位、症状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干腐型及枯稍型。

1、干腐型

杨树腐烂病干腐型主要危害杨树的主干、主枝、及枝干之间的连接分叉皮质部。感病初期,患病部位树皮部位病斑颜色为暗褐色、水渍状,树皮皮层组织部位出现腐烂、软化,并伴有不规则的凸起,使用手部进行触压,可以发现患病树皮部位有水分渗出,将树皮剥落有酒精味。患病部位病斑的形状并不规则,大小不一,病斑边缘有暗褐色分布,与健康部位间隔显著。将患病部位树皮剥落后,可以发现树皮下形成层有腐烂,木质部外观有褐色区域分布。随着发病时间的延伸,患病病斑部位生成多数针头状的黑色凸起,为致病原的分生孢子器。当周边环境湿度较大或雨后,按压分生孢子器孔可见乳白色的浆状物分泌,分生孢子器后期会转变为黄色、橙色或红色的胶质卷丝状病菌分生孢子角。进入发病后期,病斑部位的树皮皮层出现腐烂、纤维组织分离为麻状,易于杨树木质部剥离,木材的边缘出现显著变色。致病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不断的繁殖、扩展,直至病斑环绕树干一周,病斑部位的输导组织出现阻断,柳树患病部位以上的树枝由于无养分传输出现枯死。当对此病害进行及时治疗或周边环境不适宜此致病原繁殖时,患病病斑部位周边皮层组织会快速产生愈合组织,致病原停止繁殖扩展。当进入秋季时,周边环境较为适宜的情况下,在此病害致死的病斑组织上会产生黑色的点粒状病菌,为子囊壳。

2、枯梢型

杨树腐烂病枯梢型主要发生在杨树苗木上,通常为危害1~4 年生的杨树幼树及大树枝条部位。感病初期,病斑颜色为暗灰色,并无显著病症表现,较难发现。随着病情的发生,患病枝条的皮层裂缝中生长出橘红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后期病斑迅速扩展,在幼树或枝条部位出现环绕危害,病斑上方的枝条出现枯死。枯死枝条上方会散生多数的分生孢子器,形成多数子囊壳。

三、致病因素

1、气候影响

在植物生长期间,病害的发生通常与周边环境、气候、温度有较大的影响。杨树腐烂病致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在高于38℃,低于2℃以下的环境中,发育停止。其中,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之间,最适空气湿度为85%,当开春后,环境温度上升越快,致病菌孢子萌发越早,其危害程度越为严重。因此,观察杨树腐烂病在一年中发生的两个高峰期,分别为5~6 月、9~10 月,在此两个时期,发生环境条件较为适宜。通常腐烂病在寄生于杨树之后,在雨后或潮湿条件下,发病症状会趋于加重。同时,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也对腐烂病致病菌的越冬、萌发、传播带来一定的优势,促使病害的发生严重。

2、土壤因素

土壤作为杨树生长的重要载体,土壤条件基础对杨树腐烂病的发生影响较大。当杨树处于土壤肥力水平差、干旱的条件下,腐烂病的发病概率会显著上升。杨树属于一种喜肥水的树种,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肥力水平高、降雨量充足并排灌良好的土壤上,在干旱贫瘠、盐碱化程度高、排水不畅的土块上,长势较差。通常,在林荒地种植杨树时,杨树植株的生长较为缓慢、树材紧密、发病率较低。在土壤质地较为黏重的条件下种植杨树,虽然黏土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性,但是土壤通气性较差,不适于种植幼龄杨树。沙壤土的土壤条件较好,适宜于种植杨树,且腐烂病的发生概率较小。

3、品种抗性因素

杨树的品种较多,仅目前在我国就有50 多种,不同的杨树品种其自身的抗逆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杨树品系推广种植期间,多种树种未经过科学的抗逆性测定就开始大面积的栽培,从而导致杨树腐烂病出现爆发式危害。通常在杨树栽培期间,小杨、加杨、钻天杨等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而小青杨、北京杨、毛白杨抗病性较差,而西北地区的银白杨、胡杨抗病性最佳。杨树对腐烂病的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品种的杨树对干旱、盐碱、寒冷、日灼、风沙等环境的抗性方面。部分杨树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时,其对杨树腐烂病的抗性也会随之增强,反之则出现降低。

4、营林技术

当使用杨树进行造林时,树苗苗龄过大、根系损伤严重、假植管理不当并假植时间较长、苗木运输期间水分消耗过多,则较易引发感病。当杨树定植后,未能及时浇灌定根水、管理较为粗放等,都会导致树体感染腐烂病。

5、林木管理因素

在运用杨树品种造林后,对林木的管理意识能力不足,日常林业管护不到位,会导致杨树腐烂病的发病概率有所增强。例如,在对杨树进行中耕、除草、修剪、抹芽处理等工作时,由于操作不当,增加了杨树树体的机械伤口,为致病菌提供了适宜的入侵条件。特别是在夏季进行杨树修剪时,此时期环境温度高,为致病菌孢子传播阶段,树体修剪后的伤口,未经过及时的处理,病菌孢子附着上方,从而出现感病。

四、杨树腐烂病防治措施

1、增强苗木的检疫工作

随着近年来我国林业、绿化工作的快速发展,对于苗木的调运需求也逐步频繁。苗木的调运为植物病害的跨区域传播造成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也为林业、绿化事业的良好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因此,在开展苗木调运期间,应当加强对所调运的苗木开展病虫害的检疫,预防病虫害的传播影响。在杨树的调运期间,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做好对腐烂病的检疫,对产地、调运树苗进行科学检疫,及时发现带病苗木并妥善处理。

2、种植抗病性强的杨树品种

在选择杨树品种进行林业、绿化种植时,建议结合当地的地势特征、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较强、抗病虫害效果好、耐寒、耐旱、耐盐碱、耐日灼、耐贫瘠的优质品种。对于部分种植区域土壤条件差、干旱缺水、肥水基础不足的荒漠环境下,进行造林、绿化用树时,种植梭梭树、柽柳、白刺、胡杨、祁连圆柏等抗性较强的品种,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美化环境效果,还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减少患病概率。在对新杨树品种引种前,首先需要在引进种植当地开展小批量的种植试验,确保其优质适宜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目前,在我国,杨树品种中抗性较强的树种有胡杨、毛白杨、新疆杨、银白杨等。

3、培育优质种苗

在杨树栽培期间,优质的种苗能够有效的预防病害的发生。在杨树种苗培育期间,技术人员需要做好育苗栽培田间管理措施,确保苗圃出苗的健壮、优质。在育苗期间,尽可能的选择与造林或绿化用苗较近的区域进行育苗,减少运输消耗时间,避免长时间运输影响苗木成活率水平。同时,还需要保障育苗地块的土壤肥沃、排灌便利,在管理期间,严格执行田间管理措施,在冬前浇灌充足的封冻水,避免幼苗出现冻害。在起苗、运输期间,减少对根系、茎部的损伤,有效提升移栽成活率。除此之外,在种苗出圃之前,应当结合种苗长势进行分级、检疫处理,对带病虫苗、机械损伤苗剔除。运输前,使用7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对种苗进行全株喷施消毒。若是采取插条繁殖的方式,可以将插条储存于2.7℃以下的避光处,从而保存插条的活力水平。

4、科学造林

在人工造林时,提倡营造混交林,避免以单一树种进行造林。混交林具有较强的生物多样性,对比单一树种林区,抗病虫害能力更强,可以借助多树种,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抑制,避免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当营造半透风式的林带时,在林区迎风面设置小灌木丛用于防风,避免风情过大,造成林区树体损伤。造林所选苗木避免长途运输,并进行科学假植管理。苗木移栽定植之前,使用1%波尔多液800 倍液、或4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进行全株喷施消毒,同时使用萘乙酸生根粉稀释500倍液蘸根处理,提升定植后的根系活力。定植时,依照“四大、一深”原则进行栽种,“四大”为选大苗、刨大根、挖大坑、浇大水,“一深”为栽种深度要足。完成定植后及时的浇灌充足定根水,促进苗木缓苗,增强树势。

5、科学管理

苗木移栽后,需要及时做好林间管理,强化营林措施,维护苗木植株健壮。对于苗木、幼林定期中耕除草、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并定期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林地区域设置防护网,禁止动物在幼林中进行放牧,保障林木幼苗的生长旺盛性,提升抗病能力,从而有效的预防杨树腐烂病的发生。在每年的冬前、早春温度回升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施预防,避免致病菌的萌发危害。喷施时,可以选用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7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或50%多菌灵乳油2000 倍液等,有效的预防树体出现腐烂病的感染危害。

6、科学修剪

杨树的修剪应当逐年进行,通常于每年的秋冬季节进行统一修剪。由于杨树腐烂病致病菌的入侵方式主要从树体伤口处,因此,在杨树修剪中需要注重修剪的方式与管理。在修剪时,需要避开在树液流动较为快速的春夏季节,当在巡林期间,有发现患病枝条、树体、死皮等,可将其进行收集清理出林地,降雨天禁止修剪。在杨树修剪过程中需要做到勤修、轻修、适期修、合理修。修剪时,剪口要确保平滑、不留残留树桩、减少修剪伤口面积。在修剪后,可以使用石硫合剂、伤口愈合剂等,对修剪后的树体伤口进行涂抹保护。修剪后的病枝、枯枝要清理林区,并集中销毁处理,减少林间致病原基数,有效控制杨树腐烂病的传播。

7、树干涂白

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中,为杨树腐烂病的爆发高峰,为了能够有效的防治致病菌的传播与蔓延,在此阶段,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将林间致病菌基数合理控制,减少传播概率。在杨树冬季进入休眠季节时,可以使用石灰乳浊液和食盐充分混合后,对树干部位进行涂白,可以减少越冬期的虫卵数量及树干表皮的致病菌,同时起到避免日灼与冻伤的影响。树干涂白药液的配比通常为石灰5kg、硫磺粉或2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0.5kg、食盐0.5kg、豆面0.1kg、水20kg 均匀混合制成,在部分虫害高发林区,可以加入适量的杀虫剂。涂白剂的涂抹树干高度通常在1~2m之间。

8、治疗措施

已发生腐烂病的杨树治疗期间,可以依据感病的情况差异性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

当树体感病严重、出现枯死或即将枯死的树体,可以将病死杨树进行砍伐清理,并将无保留价值的林分进行全面伐除,同时销毁处理,避免造成致病菌的传播。

当树体感病枝条不易修剪剔除或发病情况尚未达到环割程度的中度感病杨树,可以采取在感病处涂抹药剂的方式进行有效治疗。在每年的4~5 月期间,使用工具将发病病斑与树皮变为褐色的部位进行左右斜伐为网状伤口,单个划伤间距为1cm 左右,划伤部位比致病菌的面积较大,深度达到木质部,随后将配制好的药液涂抹至伤口处。选用的药剂可以为2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5 波美度石硫合剂200 倍液、或7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 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等,每间隔7~10d 涂抹伤口处1 次,连续涂抹2~3 次即可。

对于当年种植林区,当苗木出现50%以上植株感病时,可以采取平茬的方式进行清理感病处。发病率为50%以下时,可以使用21%过氧乙酸水剂10 倍液对感病处进行划伤涂抹治疗。

猜你喜欢

感病分生孢子致病菌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发率测定方法探索
土壤pH和主要养分含量与山核桃干腐病的相关性研究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甘蔗实生苗早期阶段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5个欧亚种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后4种酶活性的变化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香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获取方法及萌发条件的研究
大豆自然侵染条件下Phomopsis longicolla的β分生孢子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