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西 探寻科技创新增长极
2023-11-21
陕西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构建连通内外、便捷高效的海陆空网综合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在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开发开放枢纽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东西绵延1600公里、南北最宽可达200公里的秦岭,把大陆架上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划隔成了南北两块。这座中国南北自然地理分界岭,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生灵万物影响至关重要的中央山脉,也与这块土地一样,有一个共同的“姓氏”——秦。
2022年12月,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显示: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上升至71.60分,排名依旧保持在全国第9位、西部第2位。这里正在以后来居上的姿态,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产业融入其中。
上千年前,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就是在这里开启的,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陕西在中国地理版图中位置居中,区位优势明显。在这块20.5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养育着近4000万三秦儿女。
近现代以来,西北就一直关系着我国的边疆安全和矿产、能源、粮棉供应安全,因此西北拿到了全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待遇。进入21世纪,陕西和西安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国内主循环需要在这里落地。陕西关系着打通中亚通向欧洲的陆上通道,关系着海权强国与陆权强国数百年较量的胜负。
翻看陕西地图,关中、陕北、陕南边界明确、泾渭分明。自然地理的神奇造化使上述三大区域形成了三大经济社会板块。三大板块地理环境不同,资源禀赋各异,经济基础有别。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关中、陕北、陕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8502.71亿元、7439.75亿元和3830.50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加10091.03亿元、3575.97亿元和2226.44亿元。其中,关中增量突破万亿元,陕南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陕北也提升了近一倍。
《陕西省“十四五”创新驱动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要迈出更大步伐,建成“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协同高效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型省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形成辐射带动西部地区的创新先导区和全国科技创新增长极。
比较近20年的陕西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各区域发展方式和定位上有比较明显变化之外,具体用词上也有细微的改动。关中由“率先发展”变成了“协同创新发展”;陕北从“跨越发展”转变到“转型持续发展”;陕南也从“突破发展”转为“绿色循环发展”。现在,三大区域在着力构建“一核三区多园”空间创新布局(“一核”是指西安丝路科创中心,“三区”是指关中协同创新走廊、陕北能源革命创新区、陕南绿色循环示范区),共同探索建立跨地区创新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引导创新资源按照市场需求优化空间配置,推动陕西三大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关中:创新托起的八百里秦川
广袤的秦岭山脉,在千年以前以秦都城长安为中心,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潼关、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四关”之内,就是“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区,既是历史上的富饶之地,也是陕西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支撑。
千载而下,关中由盛而衰,直到近百年来才开始复苏。关中地区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蒙俄等“一带一路”三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重要节点,包括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及杨凌示范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陕西全省的27%。作为陕西三大区域的龙头,全省追赶超越的“稳定器”和“起跳板”,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中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早在2009年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务院就提出将以关中为主体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又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开宗明义对关中地区在新时期的重要性进行了描述: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培育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发挥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推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有利于引领和支撑西北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相较于阔步疾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在规模体量以及发展速度方面,都有相对较大的提升空间。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再次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依托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培育现代化都市圈,增强轴带上节点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群空间发展凝聚力。
在这份实施方案中,西安一共被点名36次,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发展重点还是在西安及西安都市圈上。纵观关中科创大走廊,西安市无疑是陕西科技创新的“优等生”。
科创实力雄厚是西安突出的发展优势之一。西安的综合科技实力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目前已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6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4个、企业技术中心237个,拥有各类人才344万名、两院院士60名,具有整合科技资源的优势力量。
《西安市“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经济总量达1.4万亿元以上。
《规划》同时提出要统筹考虑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匹配的关系,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先进制造产业带和文化旅游产业带的产业空间,这三“带”地域,囊括了西安市新发展的区域,雄踞关中科创大走廊的中部。
西安向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近几年一直全力推进(旱区)种业“硅谷”建设,还有咸阳高新区和宝鸡高新区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以及凤翔高新区等数个省市级高新区,撑起了关中科创大走廊的框架雏形;西安向东,渭南高新区作为渭南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基地,目前已形成以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医药制造业、精细化工业、新材料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六大产业园区。
一个以关中地理带形成的科创走廊,正在成为引领陕西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陕南: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陕南是一个地理概念,指陕西南部的商洛、安康、汉中三地。陕南和关中以秦岭为界线隔山相望。
关中深沉厚重,陕南则秀美灵动。关中有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坐镇”,陕南则有“生态牌”在手,近年来一直围绕“绿水青山”做文章。
陕南南屏巴山,北靠秦岭,全域森林覆盖率高达63.67%,不少地方还保存着原生态的山水胜景。汉中和安康同样具有不亚于商洛的“美丽和神秘”。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是陕南最有优势的资源禀赋。
这一资源禀赋,赋予陕南两大任务:一个是政治任务,切实履行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责任,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另一个是经济任务,依托绝佳的生态基础发展康养旅游业和现代特色农业。
不沿边、不靠海,开放不足曾是陕西的短板,也是陕南的短板。“外交”受阻,陕南开始苦练“内功”。
商洛提出高质量建设“生态康养之都”,包括常态化打击秦岭“五乱”、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行动,发展康养经济,持续扩大“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措施。
安康将聚力建设幸福安康,倾力打造“秦岭保护最佳区域”,积极争创低碳试点城市,把旅游产业作为生态价值“转换器”、产业融合“增效器”、城乡统筹“推进器”,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复养生等新业态。
汉中紧扣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通过严格落实林(山)长制,抓好国家储备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等措施筑牢秦巴生态安全屏障,坚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跨越发展。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产业层次的升级支撑着城市能级的跃升。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陕南三地都在努力驶入科技创新的“快车道”,以早日深挖属于自己的“金山银山”。
2018年4月,汉中市被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新一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汉中在全省首家以市委名义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制定《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积极谋划沿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建设,建强用好科技创新服务轴,全力推进中央创新区建设;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设立离岸孵化器,探索异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模式。
2021年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规划》,提出将在陕南地区实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工程,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设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支持汉中市延伸航空产业链条,打造“西汉蓉”航空产业带;打造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建设绿色新材料科技产业园。
商洛开始围绕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医药、蓄能储能等重点产业,推进现有企业取得新突破;安康也启动了407个市级重点项目,目前开工的项目涉及环保建材、现代物流、毛绒文创、纺织服装等领域。
2 0 2 2 年,汉中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927.22亿元,增长4.1%,其中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7.8%;高技术工业完成产值493.24亿元,增长6.6%。而且新兴动能持续集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 33.9%和25.6%。汉中终于在当好“秦岭卫士”的基础上,在工业创新发展上实现了突围。
步入2023年,先是1月10日,西安和商洛签署《西商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旅游、制造业等重点产业,优质资源共享惠民,让两市人民共享西商融合发展成果;2月3日,西安、汉中两市举行协同发展座谈会,签署《汉中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 推动西安汉中协同发展框架协议》。
两个月之内,陕南两座城市接连表达出融入西安都市圈的积极意愿,这不仅是国家中心城市“西引力”的直观体现,也表现出区域协作抱团发展的新动态。
陕北:能源革命的升维再造
在“陕北”地理名词的后边,人们会习惯性加上一个特定后缀——“革命老区”,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
陕北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总面积超过9万平方公里。这里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也曾是陕西最贫瘠之地,半个世纪以来,煤油气的发现,让这里繁荣起来。
高质量发展少不了老区,老区的发展也要靠创新。2022年,榆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59家,新增552家,同比增长90.9%;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48家,新增121家,同比增长95.3%。秦创原上的“创新之风”正刮向陕北。如今的革命老区,不仅是追赶者,在很多方面通过创新已作为领跑者。
近年来,《榆林市高素质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接续出台,同时,榆林市加大资金保障、优化科技人才创业和生活环境,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战斗力。2022年,全市建设市级以上“科学家+工程师”队伍40支,有“新双创”队伍创业导师520名、创新型企业家1100多名。兑现“科小”“高企”、创新平台等奖补资金6444万元。
2022年8月1日,世界首个实用化和规模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建成投用。全国首批71处智能化示范煤矿,13处位于革命老区陕西榆林,占比近五分之一。
近年来,榆林因资源而兴,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紧挨着榆林的,就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长期以来,两个革命老区山水相连、血脉相通、文化同根、禀赋相似,在新时代,更是共同面临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
2022年8月15日,延安和榆林签订《延安榆林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推进现代产业协同、基础设施互通等5个方面18个领域进行交流合作。现在的陕北,无人机在百米高空巡航,分布在黄土高原上的井场、管线一览无余;二氧化碳被注入地下,为地球“退烧”的同时产出了更多的原油;煤油气资源冶于一炉,在“碳氢互补”的“魔术”下变为高端化工品,而且不向环境排放一滴污水……
陕北向北,是毛乌素沙漠的南缘。1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满目荒凉的不毛之地,如今已变身为一座整洁气派、在行业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绿色工厂。全球首套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按照“碳氢互补”的理念,让化学成分中碳多氢少的煤与氢多碳少的石油、天然气充分结合,在这里产出了高附加值的聚烯烃等化工品。
在榆林化工企业厂区,几乎闻不到一丝化工品的味道,7平方公里的偌大园区没有一个排污口,废水回用率超过97%。500米长的聚烯烃产品包装线上,袋装的EVA光伏材料产品如流水一般被送往库房,远销全国各地。
陕北的转型升级犹如大象转身,不啻一场全方位的自我革命。立足自身油气煤资源禀赋,由单一石油采炼向油气煤化电多元发展,是产业版图的刷新跃迁;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打造智能油气田和智能矿井,则是科技创新的升维再造。
陕北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关中创新驱动生机蓬勃,陕南绿色根基不断夯实。新时代的十年,陕西坚持科技创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载人航天、嫦娥揽月、天问探火、北斗组网、华龙核电、中国天眼、大飞机、奋斗者坐底、特高压输电、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均有陕西科技的贡献。
创新驱动发展成为陕西十年巨变的关键词。他们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和资金数保持在全国第一梯队,在3D打印、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朊病毒、基因工程、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产出了一大批“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陕西单晶硅片、重卡变速器产量全球第一,钛材加工量全球第二,半导体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新能源汽车、高端液晶面板等成为“陕西智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