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主持人的IP打造与深化

2023-11-21魏浩轩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7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影响力主持人

魏浩轩

(作者单位:鹤壁市广播电视台)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同时,数字媒体平台的涌现也给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主持人IP要想突出自己并留住受众,必须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另外,社交媒体的兴起给电视新闻主持人IP打造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要求电视主持人必须具备更好的社交策略、更专业的素养和更强的个人魅力,才能在社交媒体上积攒更多的粉丝,产生更大的影响力[1]。

1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主持人IP内涵

IP(Intellectual Property)作为近些年的网络流行语,主要是指在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领域的知识产权[2]。在电视新闻主持领域,电视新闻主持人的IP是指主持人在电视新闻领域打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和影响力。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主持人IP内涵主要包括个人品牌、职业能力、影响力和号召力、社交媒体影响力等几方面内容。其中,个人品牌是电视新闻主持人在经过多样化主持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主持经验之后,建立起的被广大观众所认可和信任的品牌形象;职业能力是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主持人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主持能力、言语表达和掌握新闻信息的能力,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对新闻时事的敏感度;影响力、号召力和社交媒体影响力是电视新闻主持人在传统媒体平台,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应有大量的粉丝和关注者,其言行能够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总之,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主持人的IP是指其在行业内所打造出来的独特影响力和品牌形象,在增强职业竞争力、扩大影响力、促进商业价值、推动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2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主持人IP打造的困境

2.1 主持人IP定位不清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观众对于新闻呈现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涉及的领域广泛,对电视新闻主持人的知识面和专业背景、口才和表达能力都具有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主持人需要适应这种变化,通过多个平台进行宣传和营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但是,在电视新闻主持人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多种媒介形式建立融媒体矩阵打造个人IP时,其内容制作思维、呈现形式、语态风格仍然继承了传统电视媒体节目制作的基因,而不同平台的账号名、账户简介、头像以及作品内容都未能统一,IP标识性不强,定位不明确[4]。

2.2 内容同质化严重

融媒体时代,打造电视新闻主持人IP需要充分依托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来获得流量的支持,但是如何利用“转瞬即逝”的流量生产优质内容、吸引受众注意力、满足受众需求,是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主持人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然而,在融媒体时代,面对多样化的受众需求和内容混杂的市场,众多电视新闻主持人在盲目跟风、追热点、蹭流量中逐渐迷失自我,在节目形式、内容、主持风格等方面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导致用户产生审美疲劳,也难以记住和区分不同的主持人[5]。比如,浙江城市之声主持人邹雯(IP“新闻姐”)借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针对国内的热点事件,凭借犀利的语言和点评,吸引了诸多网友的关注,仅在抖音平台就吸引了超过2 000万粉丝的关注。但是由于短视频制作门槛、成本较低,随着“新闻姐”的爆火,各类短视频平台争相模仿的视频也不断涌现,同质化的内容让电视新闻主持人的抖音视频沦为可以无限复制的“电子喇叭”。

2.3 IP被过度消费

在新媒体技术的助力下,电视新闻主持人有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更多的出镜机会,拥有更多的粉丝量和更大的影响力。但是融媒体时代,受众在巨大的信息洪流中对热点话题或单一IP内容的兴趣是有限的,且很难维持长久的关注,电视新闻主持人要想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就需要凭借更新优秀的IP产品来提高曝光度,进而获得更多受众的青睐和关注。但是在商业利益和流量的驱动下,电视新闻主持人的IP被过度曝光和消费,其粉丝增长、商业转化率反而会呈现递减趋势。比如,某些电视新闻主持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开始直播带货售卖商品,但是在商品甄选、产品营销、客服交流、售后服务等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会让受众质疑主持IP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3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主持人IP打造与深化策略

3.1 IP定位角度:明确主持人个性定位和节目内容价值定位

首先,主持人个性定位。主持人的个性定位是主持人IP打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持人与受众沟通交流的纽带,是主持人凭借自身的语言素养、知识结构、风度气质等人格特征所构成的IP特色。因此,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主持人需要根据自己的语言表达、主持风格、所擅长报道的领域等因素,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专业特长,以便在行业内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树立形象,打造具有鲜明特征的个性标签,形成个性化的主持风格[6]。比如,央视新闻主持人朱广权突破常规新闻语言和表达方式的束缚,用诙谐幽默、节奏韵律且口语化、大众化的语言方式主持新闻节目,并将新闻内容与诗词、成语、歌曲、网络用语和百姓生活相结合,符合融媒体时代广大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极大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同时也赢得了“央视段子手”的鲜明个人标签。因此,主持人的个性定位对于个人IP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节目内容价值定位。每一个优秀的产品都会形成差异化竞争,每一个超级IP都具备核心竞争力,而对于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主持人而言,差异化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都取决于节目内容的价值定位。融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主持人在面对多元化的媒体形式以及千差万别的节目内容冲击时,首先需要明确受众群体并做到垂直细分,深度挖掘并提高电视新闻内容的价值,才能在琳琅满目的新闻节目中形成较强的差异化竞争力。比如,帆书的创始人樊登所做的系列视频节目,与众多泛娱乐化、带货营销的视频内容具有鲜明的差异,不仅是一种知识服务和知识售卖,其核心价值在于让受众收听之后,能够受到教育和思维启发。

3.2 主持人角度:提升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首先,主持人需要加强新闻采访技巧、新闻写作能力、新闻评论分析等专业能力的培训,具备扎实的新闻素养和理解能力,准确把握新闻信息并进行深度分析。

其次,主持人需要加强演讲技巧、声音语调掌控、形象仪态等口才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清晰、流畅地传递新闻内容,并与观众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形成较强的IP影响力。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主持人康辉不仅以严肃、庄重的形态和主持风格闻名,更是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被称为行走的“活字典”,在观众心中树立了新闻播报“零失误”的IP形象。

再次,主持人也需要加强情感表达技巧、情感共鸣能力、情感管理能力等情感驾驭能力的培养,在处理新闻事件时展现出丰富的情感色彩,使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新闻背后的人性[7]。比如,主播新媒体才艺秀《央young之夏》中,康辉、撒贝宁等电视主持人一改往日严肃的新闻主持风格,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以及唱歌、跳舞、乐器等热闹的才艺展示,逐渐丰满了主持人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独特的个人魅力,改变了观众对于电视新闻主持人严肃古板的印象,极大提升了主持人的个人IP价值,增强了电视等主流媒体的用户黏性。

3.3 受众角度:了解受众需求,增加粉丝黏性

一方面,电视新闻主持人可以利用一些数据分析的工具,了解用户,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策略,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进而提高曝光量,增强用户黏性。比如,电视新闻主持人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对用户评论、分享、点赞等数据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受众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职业、兴趣爱好、关注点、购买力,以及对新闻报道的需求和期望,并据此调整新闻节目的内容和主持形式,以满足受众的期望,增强用户黏性,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8]。

另一方面,电视新闻主持人应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开展问答互动、话题讨论等活动,积极与粉丝互动,并根据粉丝用户的评论、私信和反馈进行内容调整,这样可以增加粉丝的黏性和参与度。比如,电视新闻主持人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与受众面对面互动、交流,让受众以身临其境的“第一视角”参与新闻节目制作和传播过程,极大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受众的互动体验,让主持人的个人IP以这种近距离的方式展现给受众,可以增强主持人的IP效应。此外,电视新闻主持人也可以与AI主播相互配合,形成全天候、全方位的互动交流机制,拓展互动交流的范围,弥补知识盲区。

3.4 融媒体环境角度:多平台曝光,扩大影响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5G技术的发展以及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涌现,我国的网民数量不断攀升、新媒体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的使用人数增加。截至2023年1月,抖音用户数量达到8.09亿;截至2023年3月,微信与WeChat合并月活用户数13.19亿,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达5.93亿。相比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和异军突起的短视频平台成为新时代信息传播的新渠道,并且其碎片化、社交化的传播特点以及形式多样、丰富的即时内容,深受广大网民的欢迎。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主持人通过网络传播来实现IP打造与深化。一方面,电视新闻主持人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用户群体巨大、内容丰富、传播快速等优势,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上开设个人账号,通过写博客、发视频、开直播等多种途径定期发布新闻解读、观点评论或者独家采访等新闻内容,分享自己的见解、经验和观点,提高自身的网络曝光度和知名度,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粉丝和关注者。另一方面,电视新闻主持人应该注重信息的创新性、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注意把握媒体语言的特点,合理使用图片、视频等元素来丰富内容形式,以新闻内容的质量来吸引用户。另外,要及时更新发布信息,保持活跃度,并且不断尝试新的内容类型和形式,以维护好自己的品牌IP。

3.5 机制角度:创新机制,规范IP打造路径

首先,国家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对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形象、语言等进行规范和引导,对电视新闻主持人IP的打造进行正向引导。比如,国家广电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国家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不仅对网络主播的表演、服饰、妆容、语言、行为、肢体动作等进行了规范,而且对于其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引导。电视新闻主持人在新媒体平台的转型也要遵循这些政策,只有遵循这些政策,才能更好地借助新媒体平台树立个人品牌形象、扩大IP影响力。

其次,要在国家的引导下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机制,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内容互通,让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可以在传统媒体平台上积累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范围、提高互动性,从而打造更强大的IP。

再次,加强保障措施,根据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主持人IP的特点和侵权新形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主持人的个人形象和权益,对于侵犯主持人形象的行为进行处罚,以维护主持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建立创造性的奖励机制。国家可以设立相关奖项,如最佳主持人奖、最具影响力主持人奖等,以鼓励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新媒体平台也可以设立类似的奖项,以推动主持人在新媒体领域的创新发展,激发其内容创作和形式创新的积极性。

4 结语

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主持人要想打造个人IP,必须克服目前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主持人IP打造所面临的主持人IP定位不清、内容同质化严重、IP被过度消费等问题,并注重品牌定位、受众需求、影响力扩大和自身素质提高,不断创新和探索,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融媒体环境中脱颖而出。融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主持人需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更新思维观念,提升专业能力,通过对个人IP的深化与打造,实现新闻传播的最大价值。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影响力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天才影响力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