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他者视角优势
——以竹内亮导演作品为例
2023-11-21闫子凤
闫子凤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1 主体间性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
1.1 是满足受众需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有力举措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各国更加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内部的共同话题,如贫富差距、人民幸福感、情感认同等。中国作为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过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古国”,更是成为被世界关注的重点对象。在这种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便显得十分重要。
讲好中国故事的形式非常多样,如小说、戏剧、绘画、电影等。从电影方面来说,掀起爱国热潮的《战狼》《红海行动》《中国机长》《悬崖之上》等影片都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但影视市场仍需要纪录片这类相对客观视角的存在,因此许多外籍导演尝试在纪录片中以他者身份塑造中国形象。在创作过程中,随着他们对中国认识的逐渐加深,“他者的身份”自然就会产生游移,而这种游移更多是被放在主体间性视域下讨论的。这就不得不提及主体间性的作用:“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与原有的主体-客体思想不同的主体-主体的思维方式。在众多领域中应用主体间性的思想有助于消除分歧和对抗,达到平等与和谐。”[1]主体间性观念在纪录片创作中同样发挥着积极作用。
1.2 更有利于客观塑造中国形象
长期以来,在影视方面关于中国故事的书写,尤其是在纪录片接受方面存在着较大阻力,这些阻力产生的原因在胡正荣先生的专访中有被提及:第一是国内更侧重于讲述中国成就,外媒则更侧重讲阻碍成就产生的原因;第二是选题上大多作品更倾向于宏大叙事……就以上两点并结合当前实际来说,虽然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如《大国崛起》《大国工匠》《中国高铁》等层出不穷,但海外观众认可度依然不高;国内观众则对于宏大叙事越来越不感兴趣,目前像《瓜熟蒂落》这类小切口的纪录片反而更受观众喜爱;后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一些信息发布权下放,但官方账号与个人账号创作内容时的切入点存在差异,当这两类账号发出的声音被同时接收时,势必会导致部分信息接收者对两者塑造的形象认知混乱。因此,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探讨他者如何理解和书写中国故事就显得尤为必要。
2 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简介
讲好中国故事无疑是一条化解误解、打破文化壁垒、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及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必由之路。近期,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以他者视角制作的纪录片走红网络,以他者身份展现了海外观众想要了解的中国现实,成功地搭建了一条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
这座文化桥梁的搭建离不开其个人经历。早期他作为日本广播协会(NHK)纪录片导演之一,在拍摄《长江天地大纪行》的过程中,爱上了中国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并选择与中国妻子定居南京,这也就为《再会长江》的创作打下了基础。“2020年2月,竹内亮导演的首部灾难纪录片《南京抗疫现场》推出,一经播出就登上了日本雅虎网首页,后又被翻译成英文、韩文、西班牙文等13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同年6月26日,《好久不见,武汉》上线,该片不到24小时播放量就突破了2 500万;上线10天话题阅读量就破亿,微博日榜最高到达第1名。2021年1月6日,彼时《后疫情时代》上线仅3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为其点赞。”[2]因此,笔者选择以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的作品为例,探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分析其如何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发挥他者视角优势,发掘其掌握流量密码的秘诀。
3 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
3.1 以自信的态度书写中国故事
“党中央提出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是非常正确的,我们首先需要有自信,之后才是让他人信服。”[3]因此,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坚持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要能够直面摸着石头过河路上可能发生的实际问题。在影视领域讲好中国故事的探索成果如《人民的名义》《扫黑风暴》等作品,无一不体现了我国敢于面对问题和能够解决问题的自信。当然,这种探索不仅仅体现在电视剧上,在纪录片上也同样如此。近年来,我国对国外制作团队也一直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如日本导演竹内亮在记录中国故事上就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度。
3.2 竹内亮导演作品受关注度高的原因
3.2.1 了解观看需求,营造奇观画面
竹内亮作为在日本NHK工作过的纪录片导演,深刻了解海内外观众的观看需求,他的作品也大多是在满足日本甚至是更广泛的海外受众关于了解中国的需求。在《长江天地大纪行》的片头有一段关于拍摄缘由的介绍:让受众切实感受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浩浩汤汤,并带领观众一起探索长江两岸的奥秘。该片内容涉及长江沿岸的主要城市景观,如重庆、上海等,让海外观众能够更直接地观赏到中国的城市面貌;也涉及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情况,导演以视听手法展现其生活现状及传统习俗,这对海外观众无疑是一种奇观化的存在,甚至对于国内的很多观众亦是奇观化的存在。而此时的竹内亮,更多还是在以外籍人士的眼光审视中国。
3.2.2 敏锐捕捉热点,探讨共同话题
除满足海内外观众奇观化探索之外,竹内亮还具有较强的社会热点捕捉能力。例如,《长江天地大纪行》侧面探讨了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多样性、社会的包容性,通过展现走婚场景,展现了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习俗及婚恋观;展现了当时的城乡差距,对比了沿江不同区域女孩的生活状态;探讨了偏远地区的教育问题,如因家境贫寒的小杨从未向父母表明自己升学和入伍的心愿;探讨了三峡因水位变化致使当地居民搬迁的问题;甚至展现了农村老人不适应城里生活选择回归故乡的情况。在《再会长江》中,竹内亮选择自己出镜,重走长江,回访当年的拍摄对象,对比先前作品,可发现中国十余年来高速发展:偏远地区物流需求激增,城乡差距变小,等等。在《走近大凉山》中,他被团队摄影师徐亮打动,再一次抵达大凉山,让观众通过这部纪录片更加直观地看到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成效。在《我住在这里的理由》中,他还探讨过科技和交通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定居何处的问题。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竹内亮导演对热点的捕捉非常及时,他所关注的多民族共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皆为全球性共同话题,且在特定时间创作,能牢牢抓住观众对热点话题的好奇心,这无疑是他作品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3.2.3 多元文化视角,长期跟拍,关注人物变化
竹内亮大多基于多元文化视角进行创作,以普通人生活的小切口展开,聚焦一些社会问题,并长期跟拍,关注人物变化,这也使他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在《再会长江》中,导演本人作为主人公出镜,这时的竹内亮已在南京生活多年,具备较强的汉语交流能力。在这一次重走长江的路上,他走访了过去的拍摄对象,也有一些新的邂逅,同时他完成了当年未能拍摄到长江源头第一滴水的心愿。再回头看他的作品可以发现:第一,竹内亮讲了许多人的故事,但是却让人不觉散乱,反而发人深思,这无疑离不开他自身对于多元文化视角的思考;第二,片中主人公无疑都具备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是普通老百姓;第三,长期关注使竹内亮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人,同时进一步体现了主体间性视域下其表达从注重奇观明显转变到更注重共情。
4 竹内亮导演作品的参与式突破
4.1 改变参与方式
首先,竹内亮导演前期、后期作品的参与方式是有所改变的。早期的《长江天地大纪行》涉及三个视角:一是导演视角,即导演将自己的意志通过解说词贯穿其中,而未直接出现在影片中。二是俯瞰中国城市景观的视角。当时还没有航拍无人机,因此由摄影师多胡光纯采用滑翔伞与马达完成航拍任务。三是出镜人冬冬以个人视角拍摄图片。不得不说这三个视角其实都体现了纪录片参与式的特点。但不同的是,在这部系列片中,导演的意志是通过三个视角来展现的:一是全知的解说视角;二是遨游天际的观赏视角;三是身临其境的游玩者视角。在《再会长江》中,竹内亮选择亲身作为参与者出镜,这时的他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由关于他的采访可以获知,在拍摄完《长江天地大纪行》后,他深深地爱上了中国,决定于2013年携中国妻子定居南京,34岁开始积极学习中文,在后续拍摄中国纪录故事时,他可以像一名本地人一样与他人交流。竹内亮从他者的视角创作,或许更能捕捉到海外观众对中国的好奇点,这也正是他作为外国导演的优势所在。另外,从不会讲中文只能和摄影师意会,到完全可以无障碍沟通,竹内亮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逐步加深,这也为他创作有关中国的纪录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回访长江沿岸拍摄对象时,他可以以一种故友的身份回到曾经的拍摄地点。此时,他已不再是一名隐藏在镜头背后的导演,更是一名具备一定中国文化认知,且能直接与被摄对象流利沟通的入镜导演,而这非常有利于导演直接表达自身感受。至此,他的认知视角已经从一个他国纪录片导演一定程度上转化成了一个“中国通”的视角,并且在叙事过程中他的认知视角也实现了自由切换。例如,在拍摄《长江天地大纪行》时,竹内亮还是严格按照NHK制作方式创作作品的导演;后续创作时,他则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创作了《再会长江》《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等作品,并直接与被摄对象进行交流,这进一步增进了其对中国的了解。
学者范龙认为:“我与其他各种‘他人’(这里所谓的‘他人’,既包括人,也包括一切事物)的关系,归根结底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胡塞尔认为,随着这种交互关系的不断转化、更迭和拓展,我与‘他人’彼此沟通、相互塑造,从而在因对方的介入而得以呈现其存在的‘交互生成’中,构建起一个为我与‘他人’所分享的‘共同世界’,并通过自身本质的不断丰富而能动地赋予这个世界以构造性的意义。”[4]竹内亮这一“他人”,便是在“自身本质的不断丰富”的前提下,一步步改变参与方式,进而“赋予这个世界以构造性的意义”。
4.2 增强叙事效果
竹内亮通过主客观视角的切换和交互性的增强进一步增强了叙事效果[5]。例如,《长江天地大纪行》涉及三重视角,《再会长江》则涉及更多自身情况的说明,两部作品在叙事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再会长江》还建立了和《长江天地大纪行》在叙事上的前后关联。在后续创作中,竹内亮还加入了其他工作人员的观察视角,使得叙事的客观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第一季中,制作组一行人拜访了住在日本浅草的中国漫画家,导演将漫画家专注为摄影师和录影师作画时的素材放入了成片,这使得创作者作也成为叙事的一员,可以表达自己作为见证人的态度[6]。可见,竹内亮这种多视角的叙事手法进一步增强了其纪录片的叙事效果。
5 结语
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他者的参与模式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是有可能取得突破的。竹内亮便是基于对海内外受众需求的了解、自身他者身份的先天优势、对新闻热点的高敏感度,加之纪录片人的情怀与坚持,才创作了一部部受欢迎的纪录片。这启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从自身出发提升议程设置能力,还要充分发挥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他者视角优势,鼓励国外友人加入讲好中国故事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