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究

2023-11-21许莹莹康秀平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7期
关键词:传播学文科课程

陈 娟 许莹莹 康秀平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

2018年,我国宣传、教育部门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六卓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提出了建设“新文科”的要求。传播学课程作为新文科的应用型学科,在互联网与新媒体发展下,必须要改革课程模式、教学方式、理念等,紧扣“新文科”建设的要求,紧紧着眼于社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为根本,以能够合理分析社会问题和正确引导舆论为目标,提高学生应对复杂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兼具丰富知识储备和较高实践操作能力的传媒人才。

1 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课程改革概述

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在传播媒介不断发展、历史社会环境及社会科学的发展下,形成的一门兼具人文性、社会性的研究学科。传播学课程本身是在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形成的课程,其课程内容多样,如涉及社会学、符号学、信息学等多学科内容,具有理论性极强、综合性突出的特点。

新文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下产生的一种文科建设的改革。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更新,新文科在建设中秉持着“守正创新”的原则,“守正”就是顺应文科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要求;“创新”就是运用新视角、新方法、新路径拓展传统文科的外延与内涵[1]。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播学应当“以不变应万变”的课程建设思路为主,夯实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更新课程体系。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开展的传播学课程教学仍旧注重理论输出,学生并没有真正“动起来”,容易对理论知识“消化不良”。一些传播学理论代表的是这个专业的经典,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播学基础课程未能与时俱进,教师照本宣科,缺乏与现实的联系,导致学生学习存在滞后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新兴媒体技术没有很好地应用在课程教学中,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等。总之,从整体上来看,传统传播学课程难以满足新文科背景所提出的跨学科融合、“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的要求,因而必须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全方面、深层次的改革,这样才能够培养符合时代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 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课程改革策略

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在课程优化中既要认识到新文科中所提出的人才培养目的,又要把握时代发展情况,注重发挥新闻传播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传播专业人才。传播学课程改革在顺应新文科教学理念与要求的情况下,要根据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从课程教学思想、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方面实现改革。

2.1 价值引领,加强课程思政

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新文科建设中指出要强化学生思想价值,培养具有坚定理念信念、较强阵地意识的人才。传播学是为党新闻舆论工作培养人才,新时代背景下,传播学课程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要坚持价值引领,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明确新闻传播的价值导向,分清变与不变、路径与根本,精准把握新文科建设的内核精神,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铸魂,进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具体来说,第一,传播学课程在教学上要始终突出专业典型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兼顾政治思想高度和专业训练深度,深化对学生的职业价值教育、专业道路教育及专业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保持客观的新闻输出,坚持新闻工作基本理念,注重“笔下有立场,笔下有温度”。第二,传播学课程教学要注重校外实践,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的思政课格局,在传递价值中凝聚知识底蕴、传播知识中加强价值引领[3]。也就是说,传播学课程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实现课程引导。第三,新时代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新的特点,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新闻传播的实际出发,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自觉传播好中国的文化,进行正向的文化输出,把课程思政贯穿传播学课堂教学全过程[4]。

2.2 横向融合,调整课程内容

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背景下,“新文科”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强调课程内容重组,促进相互间的融会贯通,以协同共享为途径推进传统文科的创新发展,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新征程需要的高素质人才[5]。首先,教师要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可以融入新媒介技术知识,增加鲜活、与时俱进的案例,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能够实现案例教学与课程教学的新教学模式的构建。比如,教师可为学生展现“数据新闻”与“媒介融合”等内容,这样既能够实现课程内容与时代挂钩,又能够使学生对于当下新的新闻传播新概念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5]。其次,整合课程内容。目前,传播学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存在边界不清、内容冗杂的问题。在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课程的改革需要整合知识点重复的课程,即横向整合课程内容,比如将“传播学概论”与“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学概论”进行整合,让学生在保证学习到了基本传播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解决课程学习。再次,巩固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与学科间的大概念的关系认知。大概念一词在STEM(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教育兴起的背景下进入人们的视野,是指能够阐述和推测较大范围社会现象的概念[6],比如新闻传播对经济、社会、伦理、政治产生影响是一个大概念,而“使用大数据筛查虚假新闻”“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冲击”是专业核心概念的相关内容。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去认识与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实现理论知识之间的融合,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2.3 纵向融合,优化课程框架

新文科提出要培养跨学科素养高、融通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新文科人才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新需求,传播学课程的改革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之间纵向融合,优化课程教学框架。具体而言,就是打破传播学课程原本的课程设置,找到或创新学科之间具有共通性的学科体系,保证融合过程中双方具备专业性知识和平台沟通基础。首先,“交叉”融合,就是将一些理工科的课程、人文社科、通识课等学科以恰当方式融入传播学课程中,让学生能够“懂理论、会实操”[7]。比如对理工科的课程内容进行“传播学课程改革”,将大数据筛选技术、分析技术、计算机广告等的相关知识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传送给学生,帮助学生为日后从事新闻数据类工作打下基础,并提升学生的数据敏感度。其次,对人文社科进行“传播学课程改革”,促进传播学学生人文素养、艺术素养、职业素养等的提升。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还需要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融入古代汉语、当代小说、当代电影文学研究、艺术鉴赏、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新闻采编、运营等内容,加强学生对人文学科重要性的认知,鼓励学生多看、多学,使其在实现专业知识拓展的过程中,提高文学素养与艺术素养。同时,高校需要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自由选择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公选课、个性拓展课等,如理工科、医学、生物、文史哲等课程,与传播学课程形成优势互补。

2.4 盘活思路,创新课程手段

《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新文科的建设要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紧密相连,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的融合。传播课程与新兴前沿技术关系紧密,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改革意义深远。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播学课程必须要盘活思路,创新课程手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首先,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于传播学课程的特性,教师要注重网络教育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比如可利用慕课、学习通及其他新媒体平台,将翻转课堂引入课堂,突破课程教学的时空限制,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课堂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实现知识面的拓展,提升其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其次,创设情境,聚焦传播知识的学习。传播学一直以“厚基础、宽口径”为教学总体设计,在新文科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创设教学情景,实现理论知识的具象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运用弹幕的方式,在讲解理论课程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发表对理论的认知,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调节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此外,教师可以借助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课堂上开展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的演示,结合参照的案例,按照传播学课程理论进行综合逻辑分析,让学生了解新闻事件的传播规律,明确在新闻传播中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5 延展时空,强化课程实践教学

传播学课程改革应当突破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更多使用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对于传播学课程而言,实践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路径。在课程改革中做到延展教学时空,打造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拓宽视野的重要教学方法。以实践为导向的传播学课程改革教育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提供设备实践条件,比如融媒体实验室、多功能演播厅、多屏互动式多媒体实验室、融媒体创意工坊等,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自由与开放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加强对新闻学科的探索;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课程考核、专业竞赛、社会实践、项目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投身于传播学实践活动中。其中,课程考核是指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核;专业竞赛是指开展有关新闻实际能力的比赛;社会实践就是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实训活动;项目教学是指与对口媒体单位签订协议,让学生投身于新闻实际活动之中,在实战中了解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整个过程,并通过实地的采写编等,提升文案编写、新闻推送、信息筛选等能力。以上这些实地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

3 结语

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课程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方面都面临着新要求,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实际操作、专业知识、人文素养等。鉴于此,传播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且要积极应用新的媒体技术和媒体平台突破在教学方面的限制;高校要注重教学设备的更新和实践课程的设置,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传播学文科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