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3-11-20万德年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水平体系院校

万德年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万德年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管理处,湖北 黄冈 438002)

为了引导职业教育普适性专业群建设,提升建设质量,针对专业群建设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提出按指导性、诊断性、可操作性、管理性和发展性原则,建立高职院校内部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促进专业集群良性发展。建议从专业群组群、建群、绩效三个环节建设评价标准,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支撑构建全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专业群组建的逻辑关联度、产教融合的集成耦合度、建设绩效的社会贡献度,有效指导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作。

专业群;评价体系;普适性;高职院校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群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围绕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专业群,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举措,成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1]。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积极加大投入,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发挥专业集成效应,聚焦提升人才供给的精准度,以满足经济社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然而,除国家立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外,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或多或少存在群内专业布局不合理、内容同质化,建设水平不高、资源稀释化,服务地方能力不强、成果平淡化等问题[2],限制了专业集群作用的发挥。因此,根据专业群建设的目标和职能,构建具有导向、诊断、管理功能的高职院校内部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能有效推进专业群建设的良性发展。

一、构建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也还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建设周期,尽管前期以国家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建设为内涵的教育教学改革为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也在快速发展,但专业群建设如何有效评价、如何以评促建还有待研究和完善。

(一)“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出台了引导性的绩效评价办法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3],设计了三级绩效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三项;二级指标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六项;三级指标中,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均为“双高计划”建设的“四打造”“五提升”九大任务,每项任务中还包括若干子指标。经过3年的建设,国家对“双高计划”立项建设的56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41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开展中期绩效评价,其中51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09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期绩效评价为“优”,5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和32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期绩效评价为“良”,需要整改[4]。从评价结果来看,“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绩效指标较好地发挥了建设引导作用。

(二)职业教育普适性专业群评价标准与方法缺失

尽管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双高计划”绩效评价办法,但其绩效指标紧盯“引领”,强化“支撑”,凸显“高”,彰显“强”,体现“特”,展示在国家形成“一批有效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标准”方面的贡献度,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并不适用于高职院校一般的专业群建设,不具有普适性。而评价体系建设事关专业群的发展方向,当前,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出台普适性的专业群建设评价标准和方法,易造成专业群建设的“失航”“偏航”问题。

(三)高职院校内部普遍没有建立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有“专业群”的外在形式,但群内专业还没有形成“聚合力”,专业依然各自为政,缺少专业集群发展的内驱动力,其评价方式仍然停留在原有的以专业为主体的评价上,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建设效果与建设目标很难匹配,不利于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高职院校作为专业群建设的主体,建立以自评为主的评价体系,构建不断完善的自我评价机制,持续开展常态化评价、诊断、反馈,对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群建设,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很有必要。

二、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指导性原则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建立科学的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引导专业群建设,其评价结果对专业群建设具有激励和指导作用,从而保证专业群建设质量[5]。

(二)诊断性原则

专业群评价是在评价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来进行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手段,能检验专业群的发展状况,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

(三)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专业群建设的各个关键环节和要素,明确相关的判断标准,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误差[6];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指标也尽可能表征化、数量化,将建设任务转换成可观测、可评价的指标体系,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便于数据的统计、对比和分析[7];提高评价操作的便捷性,降低评价过程的难度,提高评价工作效率。

(四)管理性原则

专业群建设评价过程既是一个诊断过程,也是一个管理过程,专业群之间的评价结果对比能发现差距,倒逼专业群加大建设力度,优化组织管理模式,推动建设绩效的产出,激发建设内生动力。

(五)发展性原则

专业群建设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促进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岗位需求精准匹配。同时,专业群建设受产业需求、学校发展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个长期、系统性的建设工程,其评价指标也应随着产业发展动态调整评价标准。

三、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是系统运用评价理论,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活动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实行持续性的监控和监督,开展评价和诊断,促进专业群健康发展的质量管理系统[8-9],有别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指标体系,在评价目的、评价时间、评价功能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从满足学校内部评价专业群建设的目标和职能出发,对组群、建群、绩效三个环节开展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大数据为支撑,构建融合一体的全过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本校专业群建设为样本,设置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208个观测点,评价专业群组建的逻辑关联度、产教融合的集成耦合度、建设绩效的社会贡献度。

(一)评价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是否联通,检验专业群组建的逻辑关联度

专业群的组建是专业群发展的逻辑起点,主要是诊断专业群建设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可以从专业群建设定位、专业群建设逻辑、专业群建设基础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专业群建设定位评价主要是诊断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一是要判断专业链是否与产业链对接,与产业结构契合,符合湖北省区域产业发展战略,满足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二是判断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能否满足学校人才培养规模;三是判断专业群建立是否符合学校自身专业发展需要。专业群建设逻辑评价主要是诊断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衡量建立专业群能否优化专业布局,形成资源集聚效应,发挥优势和特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专业群建设基础评价主要是诊断专业基础条件支撑建群的可行性,一是考察群内专业的支持条件是否关联和互补,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用人单位的共享共用情况;二是考察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培训计划是否规范、有可执行性,按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重构课程体系;三是考察是否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企业;四是考察人才培养规模是否适度。评价体系共设置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0个观测点,评价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是否联通,检验专业群组建的逻辑关联度(见表1)。

表1 专业群组建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是否贯通,检验产教融合的集成耦合度

专业群成立后,对专业群的建设与运行过程进行评价,能不断纠偏,确保专业群的建设发展方向。主要从专业群的建设内容入手,对立德树人、师资队伍、资源建设、教学改革、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国际合作、质量保证等八个方面开展评价。一是评价专业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评价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从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数量与结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双师素质培养四个角度评价教师培养和考核聘任机制。三是评价教学资源能否保障教育教学顺利实施,主要从课程建设、资源库建设、教材建设、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图书六个角度评价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四是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四个角度评价教学改革的效果。五是评价产教融合机制,主要考察产业群建设过程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合作平台建设、合作人才培养情况。六是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技术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四个方面评价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七是评价专业群国际合作办学的情况。八是从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诊改、第三方外部评价的角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机制。评价体系共设置8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132个观测点,评价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是否贯通,检验产教融合的集成耦合度(见表2)。

(三)评价培养质量与人才需求是否畅通,检验建设绩效的社会贡献度

专业群经过3-5年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对建设成果绩效进行总结性评价,以检验专业群建设的成效。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应重点考察专业群的进步和增量,突出增值评价,体现专业群发展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从发展绩效和社会绩效两个角度来评价。一是考察专业群自身的提升来评价发展绩效,从专业群建设成果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满意度、社会认可度等角度评价建设绩效。二是评价社会绩效,主要是评价专业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力、同行中示范引领作用与建设成果的宣传报道所形成的影响力。评价体系共设置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56个观测点,检验建设绩效的社会贡献度(见表3)。

因此,构建科学高效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评价体系应从专业群组建、专业群内涵建设、专业群建设绩效三个层面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并需要在专业群建设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近年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进专业集群建设,组建了13个专业群,在推进专业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专业群建设质量的评价工作,经过几年来的评价实践逐步形成了以组群、建群、质量绩效为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引导了专业群的健康发展,建成了国家级“双高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2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5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培育项目1个。

经麦可思公司对学校“建筑纲结构技术”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跟踪评价为:专业群以区域产业需求为起点,构建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结构;校企深度融合,产学研成果丰硕;师资力量优势明显,教学效果受到在校生认可;专业群学生能力素养提升显著,职业素质及工作能力得到用人单位认可。从第三方的角度验证了专业群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表2 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表3 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EB/OL].(2019-03-29)[2023-08-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4/t20190402_376471.html.

[2]李克俭,胡捷,仇恒佳,等.高职专业群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22,25(2):18-21.

[3]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 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EB/OL].(2020-12-23)[2023-08-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2012/t20201225_507515.html.

[4]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结果的通知[EB/OL]. (2023-02-01)[2023-08-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2302/t20230214_1044438.html.

[5]胡德鑫,金子.高职院校专业群评价体系建构的三重突破:理念、管理和技术[J].教育与职业,2021(17):19-25.

[6]史艾嘉.基于CIPP模型的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3(5):117-120.

[7]宋楚平,陈正东,路雅淇,等.大数据背景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9):71-75.

[8]季秀霞,李立早.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通讯,2020(01):87-92.

[9]刘晓.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组群逻辑与行动方略[J].中国高教研究,2020(6):104-108.

O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Professional Groups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 Denian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gang 438002 Hubei)

In order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al professional group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of inadequate evaluation standard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fessional group construction, it 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professional group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guidance, diagnosis, operability,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groups. It is recommended to establish evaluation standards from three aspects: professional group organizing, group building and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data of talent cultivation work status, a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entire process should be constructed to evaluate the logical correlation degree of professional group formation, the integration coupling degree of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the social contribution degree of construction performance, which effectively guide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professional group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group; Evaluation system; Universal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719.21

A

1672-1047(2023)05-0014-05

10.3969/j.issn.1672-1047.2023.05.04

2023-09-06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一芯两带三区’发展战略的湖北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研究”(2019GA076);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的探索与实践”(ZJGB2023125);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分析视角下的教学诊改研究”(2017C2041102)。

万德年,男,湖北浠水人,教授,处长。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质量,计算机应用。

[责任编辑:王梓林]

猜你喜欢

高水平体系院校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