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为何流传甚广?
2023-11-20韩明智
韩明智
我在洛阳市城南13公里龙门东山琵琶峰上瞻仰著名的纪念白居易的白园,发现有不少中外仰慕白居易的游客和族裔在此立石纪念。距离白居易的时代已过去1100多年,没想到人们对他依然念念不忘,这跟他的诗歌流传甚广有很大关系。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王”“诗魔”,有《白氏长庆集》传世。白居易曾官至翰林学士、江州司马、苏州刺史和杭州刺史。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名为白堤。他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等;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他在《与元九书》中自述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
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说在朝鲜,有一宰相肯出百金买白诗一首,你千万不要以为发财机会来了,因为宰相对白诗很有研究,一眼能辨真伪,造假断无可能。白居易诗歌流传日本后,有人曾统计过这样一组数字:同时期问世的在日本相当于中国《红楼梦》的《源氏物语》引用中国文学典籍185处,其中白居易的诗达106处;另一部作品《枕草子》中引用中国文学典籍39处,其中《白氏文集》有13处……难怪有个日本人在墓园立碑:“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你是日本文化的恩人,你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你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
白居易在当时乃至后世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原因诸多。
少年神童,长寿高产。白居易6岁学写诗歌,12岁名震乡里,16岁凭借一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举成名。白居易以74岁高寿,3000多首诗作稳居大唐所有诗人之首。与此同时,白居易注意收集结集推广宣传自己的作品,便于国内外广为流传。
通俗易懂,老妪能解。作为新乐府运动的领导者,白居易主张诗歌的题材应来自大众且服务于大众,因此他努力使自己的诗歌简单明了。据传,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都会读给邻居家的老奶奶听。但凡是老奶奶听不懂的,白居易都会拿去修改,改好之后再讲给老奶奶听,直到她能听懂为止。
体恤民情,生动传神。白居易曾任“左拾遗”,“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弊无不言。”“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寒亦何情。”在其早期代表性作品《观刈麦》《村居苦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观刈麦》中有这样的句子:“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诗句用语很简单,几乎是用白话写的。但在这平白的话语背后,我们看到了其作品的讽喻性:为什么这位妇人在烈日炎炎下带着孩子捡麦穗呢?毛主席对白居易诗歌风格非常欣赏,对其千古名作《琵琶行》两次评论并写下批语:“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然乎。”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白居易诗歌情感真挚,有伤感的,有爱情的,有友情的,有离别的,有怀古的,有吟咏自然的,有抒发自己感慨的,以至于有时会看到他自己在诗歌中流泪的情况。他的诗歌总体分为4类,讽喻诗如《卖炭翁》,感伤诗如《夜雨》《叹老三首》,闲适诗如《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杂律诗如《暮江吟》《与元九书》,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尤其是他的闲适诗,富于禅家的哲理和智慧,精妙、小巧,注重启示和象喻,需要有深切而敏锐的感悟,读后令人“身世两忘,万念俱寂”,充满禅家超尘脱俗、淡泊寧静的情趣。
时代契合,高位推动。喜爱白居易诗的读者当中,有一些还是身处高位的帝王。白居易离世后,唐宣宗有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不愿承认白居易已经离去的痛苦之情跃然纸上。辽圣宗耶律隆绪以白居易为偶像,为政时任用汉人,实行汉制,还曾将白居易的讽喻诗翻译成契丹文字,命臣子阅读。清乾隆皇帝对白居易的诗文与为人均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白居易“实具经世之才”,并认为官员应以白居易的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作为座右铭。日本的嵯峨、仁明、醍醐、村上天皇皆是白居易粉丝,利用多种方式对其作品倾力推介。
(作者为邢台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