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2023-11-20
很多人熟悉米兰·昆德拉,是因为这些名句:“媚俗是存在与遗忘之间的中转站”“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昆德拉终究还是离开了。据法国媒体消息,当地时间7月11日,94岁的昆德拉因病在法国巴黎的公寓去世。
昆德拉曾数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却从未获得该奖,而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早已确立。在中国,莫言、王安忆、余华等著名作家都是他的读者,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等作品也被认为是对他的某种“临摹”。
1929年4月1日,昆德拉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出生于“愚人节”的昆德拉曾回应:“我出生于4月1日。这在形而上层面并非毫无影响。”
昆德拉的父亲是捷克一位有声望的钢琴家、音乐教授,曾任布尔诺雅纳切克音乐学院的院长。小时候,昆德拉大部分时光是在父亲的书房里度过的,在这里,父亲教他弹钢琴,引领他一步步走进音乐世界。昆德拉很喜欢弹钢琴,只是在练习时常常会有一些即兴发挥。他的创造力和叛逆性格那时就已显露出来。
音乐始终是昆德拉所迷恋的,同时,他还投入到写诗的热情之中。昆德拉十三四岁时,正值二战期间,父亲安排他师从捷克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帕维尔·哈斯学习作曲。后来,哈斯被关进集中营,再也没有出来。昆德拉写下的第一首诗,就是《纪念帕维尔·哈斯》。多年以后,也正是因为诗歌,他与妻子薇拉·昆德洛娃邂逅了爱情。
1948年,昆德拉完成中学学业,随后在布拉格查尔斯大学艺术学院学习文学和美学。两个学期后,他转到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电影系。
学生时期的昆德拉怀抱热情在各种艺术领域探索尝试,他最早沉迷于造型艺术,一心想当雕塑家和画家。他一度成为家乡小有名气的画家,曾为剧院和出版社画过不少插图,之后才转向写作。1952年昆德拉毕业后,布拉格电影学院任命他为世界文学讲师。在这期间,他出版了扬名世界的小说《玩笑》。
在米兰·昆德拉的身上,可以看到整个欧洲一个世纪的历史,时代与个人的命运交织得是如此紧密。1968年“布拉格之春”后,昆德拉的命運陡转,他失去了电影学院的教职,《玩笑》等作品也从书店和图书馆消失,同时还被禁止发表任何新作。
1975年,获聘法国雷恩大学教职的昆德拉,被迫选择离开母国。他回忆道:“我和妻子带着四个手提箱和几个纸箱的书,坐车走了。这就是我们带走的全部东西。”
昆德拉夫妇在法国巴黎,居住在一条巷子的尽头,当春天如期而至,那里的小花园弥漫着氤氲葱郁的海岛气息。昆德拉写作时可以站着、坐着,可以在花园也可以在书房,以一杯白朗姆酒或是一杯培林科瓦克苦艾酒相伴。在这里,音乐、艺术和诗歌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昆德拉一直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说家,而非一个政治作家或流亡作家。他曾经说:“我带上了我的布拉格,它的气息、它的味道、它的语言、它的风景和它的文化。”直到2019年,昆德拉才又一次重新成为捷克公民。
1984年,昆德拉发表其小说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大获成功。他也成为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
昆德拉曾先后荣获耶路撒冷文学奖、卡夫卡文学奖,6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他始终深居简出,得奖或许只是庞大人生中的一隅,让心灵与文学达成契合、写出真正难忘的文字,可能是他更加重视的事情。难忘、独特、精辟,读者对他的印象和记忆,就是他作品最好的勋章。
昆德拉喜欢引用福楼拜的这句话:“艺术家应该尽量设法让后人相信他不曾活在世上。”这自然是一句“玩笑”,但我们也实在没有办法忽略这样一个人曾经的存在,他的经历、他的作品、他的思想与态度,在之后的日子里定会被不时记起。
(辑/温好,资料来源:凤凰网读书、南方都市报、新周刊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