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型)的效果评价
2023-11-20何秀玲张瑞
何秀玲 张瑞
(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202)
脂肪肝是一种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引发的弥漫性肝脏疾病,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排除酒精病因所引起的单纯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等综合征[1]。此类脂肪肝主要诱发因素如脂质代谢紊乱、肥胖、脂肪因子异常等[2]。在疾病治疗中,以调节脂代谢为主要方向,因此他汀类调脂药物常用,如阿托伐他汀应用广泛。除此之外,中医技术如耳穴贴压也可用于疾病治疗[3]。而本研究通过对9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对比调查,探究了耳穴贴压联合阿托伐他汀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2年1月—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均47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38 ~ 64岁,平均(50.46±6.38)岁;病程2 ~ 10年,平均(4.52±1.38)年。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37 ~ 65岁,平均(51.67±6.52)岁;病程2 ~ 9年,平均(4.63±1.47)年。2 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 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② 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 药物禁忌;② 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齐鲁制药,H20193143,10 mg*14片)口服给药,10 mg /次,1次/ d,用药3个月。
观察组:加用耳穴贴压治疗,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取穴肝、脾、内分泌、三焦。对穴位处按压刺激,以耳部微热与酸胀感为宜,按压10 min左右,每日3次。
1.3 观察指标
(1)统计症状评分:包括腹胀、恶心、疲劳、消化不良、肝区隐痛,0 ~ 3分,分值高则症状严重。
(2)测定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 -谷氨酰转移酶(γ - GT)。
(3)测定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4)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比较2组症状评分
治疗前2组间各症状评分无差异性,治疗后均有缓解的同时,以观察组分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2组症状评分[(±s),分]
表1 比较2组症状评分[(±s),分]
腹胀 恶心 消化不良 肝区隐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7 2.62±0.35组别 例数0.80±0.26对照组 47 2.61±0.45 1.24±0.35 2.52±0.41 1.35±0.42 2.35±0.42 0.85±0.34 2.52±0.34 1.35±0.34 t值 — 0.120 11.317 0.282 6.597 0.350 9.553 0.156 8.809 P值— 0.905 <0.001 0.778 <0.001 0.727 <0.001 0.877 <0.001 1.95±0.25 2.50±0.26 1.87±0.34 2.32±0.41 1.52±0.34 2.53±0.28
2.2 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
治疗后2 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但以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s),U / L]
表2 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s),U / L]
ALT AST γ-GT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7 74.62±5.26组别 例数43.26±8.52对照组 47 73.48±5.23 32.62±5.15 65.35±6.24 37.62±4.15 92.68±15.24 54.62±6.38 t值 — 1.054 9.775 0.041 8.169 0.186 7.317 P值 — 0.295 <0.001 0.967 <0.001 0.853 <0.001 42.15±4.26 65.30±5.43 45.52±5.17 92.15±12.23
2.3 比较2组血脂指标
治疗前2组间各血脂指标水平无差异性,治疗后均有改善,但以观察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2组血脂指标[(±s),mmol / L]
表3 比较2组血脂指标[(±s),mmol / L]
LDL-C HDL-C TC T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7 3.64±1.05组别 例数2.01±0.24对照组 47 3.65±1.24 1.68±0.52 1.69±0.34 2.89±0.24 5.40±1.23 4.02±0.35 2.92±0.35 2.32±0.21 t值 — 0.042 5.791 0.165 10.299 0.082 11.950 0.162 6.664 P值— 0.966 <0.001 0.870 <0.001 0.935 <0.001 0.872 <0.001 2.25±0.43 1.70±0.24 2.24±0.36 5.42±1.13 4.78±0.26 2.91±0.24
2.4 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包括乏力、恶心呕吐、头晕,2组患者总发生率无差异性(P>0.05)。见表4。
表4 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脂肪肝是基于多种因素所引发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仅低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4]。脂肪肝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肝初期发病阶段中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多数患者均存在着肥胖特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恶心、上腹疼痛等症状。症状比较严重的脂肪肝患者也会伴随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病症表现。经检查会显示出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等情况,还可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患者健康。非酒精性脂肪肝为病理综合征,与游离脂肪酸增加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脂代谢紊乱等因素相关[5]。
现代临床中针对脂肪肝疾病主要采取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2种方案,就一般治疗而言,需要明确患者的疾病诱发原因,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同时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并指导患者增加运动量。就药物治疗而言,主要会采用保护肝细胞与去脂药物等对患者进行治疗。本研究发现,单纯给予阿托伐他汀药物虽然可达到一定疗效,但效果有限,而加用耳穴贴压则进一步实现疗效强化。如肝功能恢复效果方面,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但以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较大。且治疗前2组间各血脂指标水平无差异性,治疗后均有改善,但以观察组效果更佳。鉴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脂代谢紊乱相关,因此,以调脂为主要治疗方向。而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活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促进脂蛋白与胆固醇下降,经降低血脂达到疾病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配合耳穴贴压可强化降脂效果。中医学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属“痰湿、积聚、肝着、痰浊、痞满”等范畴,尤以肝郁脾虚型常见,与饮食不节及七情劳伤相关,导致脾虚湿困、痰湿内生。采用耳穴贴压法,经适合穴位刺激可疏通经络,进而调节机体激素水平、调理脏腑、改善内环境、化痰除滞。在耳穴贴压中应用王不留行籽,可活血通络及通利消肿,且相应穴位归肝经,直接作用到肝功能。在治疗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包括乏力、恶心呕吐、头晕,但2组间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西药治疗中,尤其长时间用药容易出现以上反应,而中医疗法耳穴贴压并无毒副反应,因此联合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将耳穴贴压与阿托伐他汀药物联合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胺治疗效果显著,与单一用药更有助于促进症状改善及肝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