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

2023-11-19张绪波

种子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大豆种植北方地区病虫害防治

张绪波

摘 要: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品种之一,有着广泛的用途。大豆营养价值丰富,能够制作多种豆制品。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磷酸和核酸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大豆种植已经成为北方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文章阐述了北方大豆种植技术,研究了大豆种植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实现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北方地区;大豆种植;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8-007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5.1       文献标志码:B

大豆种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豆因为营养价值较高和广泛的用途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利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及配套增产措施,能够实现大豆高产和稳产。大豆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整地、种植、田间管理、落花和落荚防治等。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受病虫害的影响,导致种植户经济收入降低,为此,大豆栽培中加强病虫害防治非常关键,对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

1.1 优良品种的选择和处理

要结合当地的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高产、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在选好种子之后,应该将含有病虫害的种子和杂质清除干净,提高种子发芽率,还应该检查种子的纯净度和含水率。在种子挑选完成后,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可以选择多菌灵、克百威福美双种衣剂拌种处理,能够有效预防地下害虫和二条叶甲等。选择咯菌腈·精甲霜能够预防根腐病。

1.2 选地和整地

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要做好土壤选择工作,最好选择地势平坦和土壤肥沃的地区,为大豆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不要重茬种植大豆,否则会提高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在秋季做好土壤整理工作,选择深松和深翻的方式。如果没有深松和深翻的条件,要做好秋季深翻起垄工作,深度控制在30 cm以上。我国不同大豆种植地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灵活选择不同的整地方法,可以将前茬作物的残留物清理干净,并且深翻土壤12~15 cm。结合土壤和耕作情况科学整地。在春季播种前采取浅耙和镇压的方式。

1.3 足墒早播,培育壮苗

在大豆播种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最佳的播种时间,其不仅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是大豆种植的主要环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温度低,如果太早播种会影响大豆的出苗率,太晚播种会造成大豆植株徒长,可能出现豆苗不壮的情况。

为此,控制好大豆的播种时间非常关键,要了解当地的温度和土壤墒情,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坚持足墒早播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在地表温度达到8~12 ℃,并且土壤含水量达到20%~25%时可以播种。要结合当地的种植条件,选择具体的播种技术,可以选择垄体分层种植技术或者窄行密植种植技术。

1.3.1 垄体分层种植技术

如果大豆植株比较高、生长周期比较长,利用垄体分层种植技术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并且可以选择机械设备种植,实现对水分的管理和调控,保证水肥管理的精确度,提高肥料和水分的利用效率,满足大豆生长过程中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从而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1.3.2 窄行密植种植技术

窄行密植种植技术是北方地区常见的种植方法,主要是针对生长植株比较矮小和生长发育周期短的大豆品种,以保证大豆植株之间的距离,有效汲取营养物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保证大豆产量。植株偏矮和生长周期短的大豆品种对水分和肥料的需求量较少,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为大豆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为大豆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控制好大豆的播种深度,保证深度一致,才能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1.4 田间管理技术

1.4.1 及时补苗

在大豆出苗后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种植户应定期观察出苗情况,如果发现缺苗要及时补苗,避免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通常情况下,在播种后7~10 d,种植户要定期观察大豆苗株生长情况,针对出现苗株坏死的地区做好标记,并且将坏死苗挖出,找到原因,及时补救。做好补苗工作,选择带土的苗株移栽,提高成活率。在补苗完成后做好标记,便于种植户观察补苗后幼苗的生长情况,从而提高大豆植株的整体成活率。注意要控制好大豆补苗时间,太早或太晚都会影响大豆的总体产量。另外,要做好大豆间苗工作,清除弱苗和病苗,确保大豆种植密度合理,保证个体植株对养分和水分的汲取,进而提高大豆产量。在第1次间苗后,种植户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如果发现间距过密,要清除品质较差的苗株,确保优良苗株的生长环境。

1.4.2 科学施肥管理

大豆在生长的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要结合大豆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科学施肥。在大豆播种前要做好基肥施入工作,可以选择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比例,结合土壤墒情控制好氮肥用量。此外,可以适当增施有机肥。大豆生长初期,根部会有根瘤菌,但是无法满足大豆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要结合土壤肥力情况适当追施氮肥,满足大豆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夏季多雨可以结合雨季施肥,选择尿素,提高施肥效果。如果大豆生长状态较好,可以不施氮肥。大豆进入结荚期后可以选择0.05%~0.10%钼酸氨溶液、0.2%磷酸钙溶液喷施叶面,也可以选择磷酸二氢钾2 250 g/hm2、尿素1 500 g/hm2,每隔7 d用药1次,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此外,在大豆生长过程中,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防止干旱天气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1.4.3 田间除草工作

大豆在生长过程中会受杂草的影响,在播种后要做好田间封闭除草工作,选择药剂除草,施用50%施田补100~120 mL/hm2。有些地区采用封闭除草的方式效果较差,在大豆出苗后选择药剂除草的方式效果显著,不同杂草类型选择的药剂存在明显差异性,单子叶杂草选择精穩杀得,双子叶杂草选择克阔乐,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在除草过程中要把握好时间,严格按照说明书施用,否则会影响除草效果。

1.4.4 化控和排水灌溉

大豆生长初期,一旦营养过剩会导致大豆徒长,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来预防大豆倒伏,可以选择缩节胺300 mL/hm2兑水300 kg/hm2,均匀喷雾即可。在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期,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结合大豆生长情况提供充足的养分,避免出现落花和落荚的现象。

1.4.5 做好落花和落荚的管理工作

1)控制好田间灌溉量。大豆不耐涝,过量灌溉会导致大豆根部腐烂,造成植株死亡。大豆开花结荚期对水分要求较高,如果灌溉不科学会造成落花和落荚。为此,要结合大豆的生长状态控制好灌溉时间和灌溉量,了解大豆开花结荚期的生长习性,在灌溉时要避免田间积水,将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为大豆开花、结荚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

2)控制好种植密度。做好大豆种植密度控制工作,否则会造成落花和落荚。一旦种植密度过密,大豆会出现养分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大豆生长发育。为此,控制好种植密度非常关键,能够为个体植株营造良好的光照条件,同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证大豆的种植效果。

3)避免重茬。一旦连续种植大豆,会造成土壤中微量元素流失,即使通过施肥也无法补充土壤养分,而大豆的根瘤分泌毒素,长期在土壤中积累,导致病菌的数量越来越多,直接影响大豆健康生长。为此,北方大豆种植要避免重茬,不仅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而且能够避免落花和落荚。在大豆生长中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是预防落花和落荚的主要手段,尤其在开花结荚期要重点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为大豆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

4)合理施用调节剂。大豆开花结荚期,大豆植株根部需要汲取充足的营养物质,如果营养物质不充足,会严重影响养分输送能力,造成大豆落花和落荚,从而影响其产量和质量。为此,要结合大豆生长情况,选择适合的调节剂,满足大豆生长需求,将营养物质运输至各个生长器官,保证大豆顺利开花结荚,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入[1]。

1.5 及时收获

大豆符合收割标准时要及时收获,选择机械设备收获或者人工收获,避免大豆的豆荚过于潮湿或者干燥。

2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2.1 大豆根腐病

1)主要為害。发病后症状明显,患病部位出现褐色病斑,呈不规则状。严重时会导致主根和侧根腐烂,影响大豆地上部分生长发育,造成叶片黄化和提前脱落,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该病害的发生与当地气温条件和田间管理有直接关系,在多雨高湿和地势低洼的环境下易发病。

2)主要防治方法。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将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合理轮作,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来提高大豆的抗病害能力。在播种前包衣处理种子,选择一定量的咯菌腈种衣剂,并加入噻虫嗪拌种,能够预防多种类型的病虫害。针对发病严重的田块,可以选择70%恶菌灵2 000倍液或者50%多菌灵1 000倍液灌根处理,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2]。

2.2 大豆灰斑病

1)主要为害。大豆灰斑病在许多产区都有出现,发病后患病部位出现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病斑,中间为灰色,边缘部位为深褐色,发病严重时会造成叶片干枯脱落。该病害的发生与大豆品种和气候条件有直接关系。大豆开花结荚期遇到低温多雨天气会提高大豆灰斑病的发病概率。

2)主要防治方法。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科学施肥,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选择35%多克福包衣处理种子。发病初期,施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嘧菌酯2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防治效果显著[3]。

2.3 大豆霜霉病

1)主要为害。大豆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菌直接通过气流或者降水传播,种子会携带病毒。发病后,叶片黄化,叶片背面出现大量的灰白色霉层。

2)主要防治方法。近年来,关于大豆霜霉病的研究越来越多,一些学者更加关注品种抗性问题,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来降低该病害的发生概率。发病严重田块,可以施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1 500倍液,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4 大豆蚜虫

1)主要为害。大豆蚜虫1年能够发生多代,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发病后会造成大豆植株黄化,并引发煤污病,会传播病毒病,导致大豆植株花叶畸形,直接影响大豆产量。

2)主要防治方法。选择吡虫啉和抗蚜威等传统药剂会使蚜虫出现明显的抗药性,应结合当地蚜虫发生特点选择新型杀虫剂,可以选用1%苦参碱27 000 mL/hm2、50%氟啶虫胺腈675~1 125 g/hm2、40%溴氟聚酯乳油和50%辛硫磷乳油,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4]。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轮换交替施用药剂,防止植株出现耐药性。

2.5 大豆食心虫

1)主要为害。大豆食心虫是常见的害虫之一,影响大豆产量。老熟幼虫会在土壤中越冬,在雨季或者土壤湿润的条件下不利于幼虫羽化,可以减少害虫。

2)主要防治方法。提前做好虫情预报工作,提高防治效果。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大豆品种,在秋季做好土壤深翻工作。成虫羽化阶段,可以施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等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选择25%灭幼脲2 000倍液、80%敌敌畏22.5~30.0 kg/hm2,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利用害虫的天敌赤眼蜂防治,释放量为450万~675万头/hm2,成虫羽化盛期,可以释放2次,防治效果显著。虫害严重的田块可以选择白僵菌37.5 kg/hm2。秋季深翻土壤可以消灭越冬虫源,提高防治效果[5]。

3 结束语

大豆在我国的种植和用途范围较广,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大豆种植能够推动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为此,要合理选择种植技术,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做好大豆选种工作,加强整地和田间管理,预防大豆落花和落荚,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为推动我国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旭.大豆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J].乡村科技,2021(7):62.

[2]吴媛媛.大豆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乡村科技,2021(9):67-68.

[3]于树堂,樊树军.大豆病虫害类型及化学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9(22):73.

[4]杨丽红,刘永坤.大豆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农家参谋,2021(9):47-48.

[5]谢加飞,邵小英.黑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167.

(编辑:申媛媛)

猜你喜欢

大豆种植北方地区病虫害防治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北方地区大规格梅花观赏树的嫁接和接后管理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地区养殖鱼类肝胆综合症成因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