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信息集锦

2023-11-19

大众考古 2023年7期
关键词:考古遗址

2022年丝绸之路十大考古发现

7月12日,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承办的“2023丝绸之路周”活动,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本届“丝绸之路周”主题为“丝路同行 互鉴共赢”,特邀匈牙利为主宾国,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和匈牙利布达佩斯应用艺术博物馆执行承办。开幕式上,国际丝绸之路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大众考古》杂志、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了2022年丝绸之路十大考古发现。

1 法拉桑群岛古罗马遗址

Roman Ruins in Saudi Arabia

地点:沙特阿拉伯,法拉桑群岛

在距离吉赞约40 公里的岛屿上,沙特和法国联合考古队发现了一个由铜锭制成的折叠罗马盾牌、公元1—3 世纪罗马最常用的盔甲、一尊小石像的头部和一块刻有“吉诺斯”(Genos)字样的石榴石。吉诺斯是一位著名的罗马人物。此次对罗马时代物品的发现进一步表明法拉桑群岛在红海航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奇台唐朝墩古城遗址

Tangchaodun City-site

地点:中国,新疆

唐朝墩古城位于天山东段博格达山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东西交通要道上,是丝绸之路一处咽喉重镇和交通枢纽。2018—2022 年,中国人民大学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连续5 年对唐朝墩古城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3400 平方米,基本厘清了古城遗址的形制布局、使用年代和不同时期遗存的文化面貌。

同时,还清理出早期的唐代院落遗址、佛寺遗址、罗马式浴场遗址和景教寺院遗址等重要的建筑遗存,充分展示了丝绸之路北道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景教寺院遗存出土大量彩绘壁画。部分壁画和砖面上保存有包括“也里可温”在内的回鹘文等文字的题记。同时也发现有多处典型的景教十字架图像,年代应属于高昌回鹘至蒙元时期。景教寺院遗址中有景教元素,也有汉文化元素,还有丝绸之路带来的多元文化因素。寺院内出土了玛瑙、绿松石、玉石、琥珀等不同质地的珠饰,反映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审美在景教寺院内的碰撞和交融。景教寺院遗址壁画中造型丰腴的带背光的圣像图,更是唐代人物形象丰腴的绘画风格与景教特色的结合。同时寺院中还出土了钧瓷的瓷片、绞胎瓷盘等。绞胎工艺是唐代陶瓷的新工艺。西方的珠饰、中原的瓷器同时出现在景教寺院中,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印证。

3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

The Jirentai goukou Site

地点:中国,新疆

吉仁台沟口遗址由居址区和高台遗存组成。2019 年至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对高台遗存进行发掘,确认为一座大型墓葬,由地上石构建筑和地下墓室两部分组成。地上高台为正方形,边长120 米,边缘由高约1.5 米的石板围翻,中心高约5 米,自四周向中心修筑辐射状石条带。地下墓室为半地穴式,平面略呈甲字形,石板构筑,面积近40 平方米。在对地上(东北部)石墙带清理过程中,在编号G33 中发现保存较好的木质车辆。体量巨大的工程、结构特殊、复杂的墓葬形制,彰显了墓主的至高地位,应该是王陵级别的早期畜牧人群墓葬。吉仁台沟口遗址对研究欧亚草原青铜时代晚期高等级基葬形制、丧葬礼制、社会结构和模式等具有重要意义,出土的木质车辆、滑冰鞋等遗物是东西方早期物质、技术交流的重要资料。

4 合浦望牛岭汉墓

The Wangniuling Han Cemeteries

地点:中国,广西

望牛岭汉墓是合浦汉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距两汉合浦郡故城草鞋村遗址2.2 公里。1971 年为配合防空洞建设曾发掘M1 墓室和M2。为配合海丝申遗和望牛岭一号墓保护展示,2020—2022 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再次发掘望牛岭汉墓。两次发掘,共解剖西汉墓群封土堆1 座(揭露面积1830 平方米),清理封土堆范围内及周围的汉晋墓24 座(西汉墓22 座、东汉墓1 座、晋墓1 座)。望牛岭汉墓出土随葬品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金器、银器、漆器、玉石器、玻璃器、珠饰品等器物,另外还有丝绸、竹编、果实、稻谷、贝壳、燃料等残留物。其中,珠饰品是各类串饰的统称,珠子单颗数量有三千多粒,材质有金、银、琉璃、水晶、玛瑙、琥珀、红玉髓、绿柱石等,形状有胜形、花球形、瓜棱形、葫芦形、算珠形、胆形、圆球形、扁圆形、榄形、系领形、亚腰形、棱柱形、动物形、多面体等多种。望牛岭汉墓的考古发现,拓展了合浦汉墓群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出土舶来品文物及带有海外因素的器物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凸显了合浦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殊位置,同时也印证了《汉书》《水经注》等史籍关于汉朝廷以合浦为支点经略岭南及海外的记载,反映出汉代在秦统一岭南之后进一步强化了南部边地的管辖治理。

5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Wenzhou Shuomen Ancient Port Site

地点:中国,浙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朔门古港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古城水、陆城门相关建筑遗迹,宋元清时期的江堤、8 座码头、2 艘沉船、1 条木质栈道、多组干栏式建筑与砖石建筑等,以及数十吨各类瓷片标本、漆木器等。主要遗存年代集中在宋元时期,遗址发掘区主要由东端水门头区、邻江港口区及西端南侧瓮城区三部分组成。遗址真实再现了宋元时期温州港的繁荣景象,为温州作为龙泉瓷大规模外销的起点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重要实证。发现的古港遗迹群,规模庞大、体系完整、内涵丰富,为国内唯一、世界罕见,是集城市、港口、航道航标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堪称海上丝绸之路的绝佳阐释地。

6 俄罗斯古梁赞城窖藏

Ornate Treasure Hoard in Russia

国家和地点:俄罗斯,梁赞州

考古学家在俄罗斯梁赞州西部古梁赞附近森林河岸边发现了一个银器窖藏,出土22 个银手镯、5 枚银戒指、1 颗珠子,以及4 枚格里夫纳(基辅罗斯公国使用的白银称量货币)。当时的古梁赞城是东欧地区主要贸易场所,蒙古大军横扫亚欧大草原、进攻基辅罗斯公国的第一站就是这里。1237 年12 月16 日,蒙古大军用弹射器围困了古梁赞,21 日,大军掠夺了古梁赞。这些宝藏应该是在蒙古大军进攻之前,古梁赞人藏匿起来的。根据珠宝风格,俄罗斯考古学家认为它可以追溯到11 世纪末或12 世纪初。

7 以色列纳哈勒奥梅尔遗址

Nahal Omer Site in Israel

国家和地点:以色列,阿瓦拉

阿拉瓦地区处于以色列和约旦边界,考古学家一直在清理发掘阿拉瓦的垃圾沉积物。此次发现可追溯到伊斯兰早期的棉花和丝绸织物,这些织物大约在1300 年前沿着丝绸之路从印度和中国进口。此次发现的丝绸织物颜色保持完好,并有多种色调,如靛蓝、茜草红、棕色等。一些印度棉织物和其他布料错综复杂地编织在一起,其图案仍出现在今伊朗和其他中亚国家的地毯制造中。染色丝绸的发现为丝绸之路的路线提供了新证据。这条以色列贸易支线与海港相连,似乎已经脱离了传统的丝绸之路。本次发掘领队、海法大学高级考古学家盖伊巴尔奥兹(GuyBar-Oz)认为:“这一发现表明,有一条以前不为人知的以色列丝绸之路。它从连接古代中国和全世界的著名丝绸之路网络中分支出来”,“我们的发现似乎提供了第一个证据,证明国际贸易路线上的商人也使用了一条‘以色列丝绸之路’”。

8 Giong Ca Vo 港口遗址

The Giong Ca Vo Archaeological Site in Vietnam

国家和地点:越南,胡志明市

Giong Ca Vo 考古遗址是一个红土丘陵,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185 个埋葬坛、13 个墓穴以及珍贵石头、玻璃、贝壳等材料制成的动物形耳环和金叶等文物。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Hsiao Chung Hung 表示,该遗址位于中心位置,可能还是一个繁忙的港口和工匠、艺术家的聚集地。

9 乌鲁布伦沉船

The Ulugbek's Shipwreck Site

国家和地点:土耳其,乌鲁布伦海岸附近

这艘青铜时代沉船1982 年在土耳其海岸被发现,是最伟大的水下发现之一,被人们称为“船上的华尔街”。沉船保存完好,被认为是见证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文物,船上货物包括来自中国、波斯、伊拉克和其他中东地区的陶器、瓷器、玻璃器皿和金属器皿等。2022 年,考古学家最新的研究能够确定船上的大部分锡(约三分之一)来自现代乌兹别克斯坦的一座古矿,距离沉船地点数千英里之遥。当时乌兹别克斯坦草原上游牧部落提供了古地中海地区三分之一的青铜器。

10 比尔丘陵佛教遗址

The Ancient Buddhist Site Bhir Mound

国家和地点:巴基斯坦,塔克西拉河谷

塔克西拉文明起源于公元前600 年左右,文明中心位于今巴基斯坦塔克西拉河谷,是南亚次大陆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塔克西拉文明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的社会,包括印度、希腊、波斯、中亚等地区文化。这个文明的先民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技术成果,包括医学、数学、天文学、哲学和文学等领域的成就。此外,塔克西拉文明还以其丝绸、香料和其他贵重商品的贸易活动而闻名于世。塔克西拉文明在公元前2 世纪—公元1 世纪期间遭受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和其他政治动荡的影响,最终衰落并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对南亚次大陆的文化、社会、宗教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考古学家近年来在此清理了古代佛教遗址比尔丘陵(塔克西拉文明的第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这座城市在公元前1 世纪—公元2 世纪被最后的居民—大夏国希腊人遗弃。

穷物理

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中期印度与西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比较研究

现代人迁徙扩散的“南方路线”是近年来旧石器考古与古人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印度和我国西南地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中期的材料是其中的焦点。作者梳理比较了两个地区距今30 万—3万年来几处关键遗址的材料,认为该区域旧石器中期文化的主体是一种以剥坯概念为主的石片石器工业,其中既有小型两面器等由本地更早阶段石器组合中发展而来的因素,也有修柄尖状器等与非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相似的因素,还包括了剥片程序较为复杂的石核、修理策略稳定成熟的陡刃刮削器等体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发展的因素,并出现了多样性石器原料开发、狩猎超大型动物、适应高海拔环境等多样的行为特征。印度与我国西南地区这一时期的旧石器文化整体上呈现出多元、交融的面貌,可能与亚欧大陆南部复杂的资源环境与人群历史有关。(冯玥,《南方文物》 2023 年第3 期)

裕民文化锛状器的制作技术

锛状器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的一类特殊的打制石器类型,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在北方森林草原交错带延续并有技术改进。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裕民文化多个遗址发现了大量锛状器。锛状器可分为以平直刃为特征的单面加工类型和以弧凸刃为特征的两面加工类型,这种类型划分同时具有形态和技术上的意义。结合裕民文化的石器组合来看,锛状器在形态上具有一定规范性,操作链上具有高度灵活性,与其他工具一起反映了裕民文化人群对北方森林—草原交错地带风险环境的弹性技术适应。(叶灿阳、陈胜前、赵潮等,《人类学学报》2023 年第3 期)

知文明

龙山时期家户结构与社会组织形态试探

龙山时期处在重要的历史变动期,尽管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社会组织各有不同,但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可明确,其中,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家户,最基本的经济单位是父系大家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家族。在文明起源与发展中,原有的血缘组织并未被地缘组织所取代,而是经历了一系列聚合、裂解与重组,形成了以城邑为主导的宗法血缘组织形态。龙山文化形态与古代世界普遍发现的城邦政体并不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中国古代文明有着自身独特的起源与发展路径。(马新,《文史哲》 2023 年第4 期)

敦煌壁画中的蜀葵:从药用到礼佛

蜀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花卉之一,唐初始见于敦煌及周边石窟壁画,晚唐以后频繁地出现于敦煌莫高窟和吐鲁番地区的石窟壁画中,多见于菩萨、药师佛以及供养人的手中或盘中。表现手法各有千秋,或工或略,或写实或写意,取决于画工的审美意趣及对绘画技法的掌握程度。蜀葵入于石窟,不惟其花本身之高大、笔直、花色娇艳,更重要的因素在于蜀葵本身的药用功能。尤其是永徽四年(653 年),蜀葵用于治疗早期天花,疗效甚好,故而被赋予复生与禳灾之意蕴。同时,密教文献中也多次提到建坛城时用蜀葵擦拭,尽显其药用功能。因此蜀葵由药用而成为礼佛的供品,是石窟壁画的一种稀见现象,应引起关注。(岳亚斌、张田芳,《敦煌研究》2023 年第2 期)

辽金元的陶凤鸟脊饰

辽金元的陶凤鸟脊饰多发现于高等级建筑遗存中,其造型可分为飞凤与立凤,多安装于建筑翼角前端,它的安装增加建筑翼角起翘程度,使建筑线条更加轻盈优美。陶凤鸟脊饰产生于辽代,与唐宋时期建筑翼角起翘的营建理念、辽人对凤鸟的喜爱和凤鸟纹标识身份等级的象征意义有关,并深刻影响了后世建筑蹲兽脊饰的种类与形制。(武松、张雅婷,《考古》 2023 年第6 期)

读天下

龙泉窑乳浊釉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

龙泉窑的粉青厚釉青瓷产品有温润如玉的质感,名扬天下。作者通过对纪年墓和窑址出土材料的分析,认为龙泉窑乳浊釉青瓷出现于南宋早期,约在南宋中期成熟,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达到鼎盛时期。这种乳浊釉青瓷与浙江本地以越窑为代表的早期透明釉青瓷不同,它是受北方汝窑影响而出现的新产品。宫廷用瓷的生产是南宋早期龙泉窑乳浊釉类产品出现的主要动因,龙泉窑在官窑的发展上同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郑建明,《文物》2023 年第7 期)

全国考古工作会在济南召开

7 月11 日,全国考古工作会在济南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出席会议并讲话。李群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任务,谋划谱写考古事业发展新篇章。他强调,做好新时代考古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大文物考古工作者要谋求新时代中国考古的大格局、大视野、大发展,树立“大考古”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守正创新,全面实现中国考古学科和考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次会议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在中国考古进入新百年新征程的重要阶段,在“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铺陈开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面回顾“十三五”以来我国考古工作的发展成就,提出新时代中国考古工作的总思路总目标,为全面实现中国考古学科和考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部门和考古单位、高校代表、专家代表参加会议。(文宣,国家文物局网站)

沪苏浙皖建立考古合作机制

6 月19 日,上海市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深化考古合作交流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一市三省将共同推动四方面合作。一是深化考古研究。聚焦长江下游早期文明,推动区域考古研究合作交流,深入开展“考古中国”项目子课题研究,为提出符合中国历史发展实际的文明起源标准提供有益探索。推动专题考古研究,在具有区域特色的领域,实施一批重点考古项目。深化一市三省考古机构合作,围绕水下考古、基本建设工程考古等重点项目推动联合考古。二是推动活化利用。系统梳理长江下游早期文明各重要遗址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构建以“良渚文明”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核心文化标识。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阐释和传播,联合举办重要考古发现系列大展和巡展。梳理区域内考古资源,设计开发考古研学旅行线路。三是强化科技支撑。依托长三角地区文博科研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协同合作的科技创新机制。推动联合建设国家级考古科学实验室,全面提升长三角地区考古科技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推动联合科技攻关,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装备研发。四是加强人才交流。研究制定一市三省考古专业人员交流和联合培养方案,通过支持联合开展重大考古发掘项目、考古研究课题、专业培训交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长三角地区考古人员跨省挂职、轮岗等交流机制,促进优质专业人才资源共建共享。打造长三角地区考古人才培训中心,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沪文,国家文物局网站)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大国霓裳:沈从文和我们的纺织考古之路》

王亚蓉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 年7 月

本书以沈从文开创中国古代服饰史研究为起点,回溯了他关于服饰研究的最初探索,以及其助手王㐨和王亚蓉先生筚路蓝缕,克服种种困难,传承沈先生服饰研究的未竟事业,开辟了纺织考古和文物修复新领域的成长历程。本书系统总结了服饰考古的实证成果,梳理了三千多年中国纺织品文物的演化发展历程,以及在纺织考古研究中的新发现。

《波斯考古与艺术》

林梅村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 年5 月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波斯访古”以作者的实地考察为基础,讨论两大文明在建筑、造型艺术、物种、冶金工艺、玻璃工艺等方面的科技文化交流;下篇“中国与波斯的文化交流”,从文献记载、交通地理、重要人物、出土文物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全书既有现场踏查古迹遗存的真切体会,也有对于文献、文物的细致考辨与解读。

《史前至唐代高原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霍巍 著

科学出版社,2023 年4 月

作者基于考古材料进行观察与分析,同时结合文献材料和其他方法加以比较研究,提出并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对“高原丝绸之路”这个命题展开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各章节均以近年来考古新发现为基础,广泛结合汉藏文献以及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进行论述,论证了“高原丝绸之路”的概念、主干线以及交通路网等内容,构建了史前至唐代高原丝绸之路的基本格局。

《莲花瓶:泄漏的底》

张强 著

文物出版社,2023 年5 月

龙门石窟皇甫公洞开凿于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在主尊右壁上的菩萨造像身旁有一个特别的图案—一个漏底的莲花瓶,瓶中所插莲茎上下贯通,漏底而出。作者以“漏底的莲花瓶”为契机展开深入探究,发现在佛教造像中“漏底的莲花瓶”是普遍存在的,并进一步认识中国佛教造像在本土视觉史经验系统之中是如何接受外来的新样式、新造型及如何进行吸收转化的。

《夏文化十二讲》

张立东、侯卫东、刘中伟等 编

大象出版社,2023 年7 月

本书是编者对河南大学夏文化暑期研讨班12个代表性讲座的整理,主要内容是夏文化以往研究的总结及近年来研究的新成果,并阐释了夏文化研究中的一些谜团和有争议的问题,也展示了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夏文化的不同认识。字里行间充满了考古人对夏文化探索“昨天”的致敬与承继,对“今天”的审视与自省,对“明天”的假设与畅想。

《此处葬曹操》

唐际根 著

中信出版社,2023 年6 月

关于曹操墓,民间一直都有“七十二疑冢”的传言。2006 年意外发现的一方两晋时期的墓志透露了曹操墓的方位。因墓葬被盗掘,考古队开启抢救发掘。作者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曹操墓惊心动魄的发掘故事,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证认定墓主身份,根据一系列关键证据对公众的质疑逐一进行回应,再结合科技与人文的方法,以全新的研究成果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和他的时代。

猜你喜欢

考古遗址
三星堆遗址
神秘的地下遗址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是否意味着对Fairies所示的神仙不应小觑?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走,考古去!
Can heritage protection projects give new life to China’s abandoned factories?
三星堆考古解谜
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地下有遗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