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传统文化的“约会”

2023-11-19本刊编辑部

工会博览 2023年29期
关键词:金文约会葫芦

□本刊编辑部

肖靖(左)与社友一起练习京剧

古文、诗词、民族音乐、中国戏剧、琴棋书画、对联、灯谜、剪纸、刺绣……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多元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它融入我们的生活,而有时我们享受它却不自知。也许就在某一次的参观体验里,或者是从长辈的言语传承中,我们就与传统文化有了相遇,从而相知甚至相爱。在此,本刊邀请了4 位职工,请他们讲述自己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约会”。

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科筑公司党支部书记 肖靖

我的京剧之缘

小时候,爷爷常用三轮车拉着我去村西头的广场看戏,那时最喜欢的就是“猴哥”武打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慢慢喜欢上了服饰、唱腔和情节;参加京剧班以后,又参加了艺术评定考试,喜欢上了锣鼓……这种递进式的京剧之缘,伴我成长、意外转岗、实现梦想。

记得上小学第一天,老师要从30 多个小朋友里选一个班长,每六人一组到讲台上轮流表演才艺。那时候的农村,哪有什么才艺啊,只有我模仿京戏里“猴哥”武打戏,摆了一个动作,做了一个“猴哥”吃桃的表情,竟让我当上了为小朋友服务的班长。

参加工作以后,我开始慢慢学着唱京剧。虽然我是项目的总经济师,负责招投标和经营预结算工作,但是由于京戏的缘分,闲来会哼唱几段,调调嗓,放放腔,过过戏瘾。2018 年,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城建集团工会举办的京剧班,跟着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现场学习。五年来,在这个班级里,我不但学习了京剧演唱技巧,还学习了锣鼓打击乐的小锣打法,逐步掌握了京戏的唱念做打和身眼手法步,以及打击乐的节奏与配合,尤其是角色中的唱词含义,对忠诚正义、家国情怀、礼贤尊孝的情感表达深为感动。在一次公司组织的读书分享会上,我给大家讲述了京剧之美与建筑之美的内在联系,将国粹与国匠融合贯通。同时,我还介绍了京剧班五年来每年创作一部作品,都在致力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企业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京剧“五个一”系列作品包括:一个信念——《中国共产党》,一种传承——《新时代国匠风采》,一个心愿——《抗疫英雄心愿》,一家人——《城建一家人》,一首歌——《我是一个城建工人》,激励城建职工奋斗激情时代,共唱建设之歌,形成了国企职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鲜活案例。为了让大家感受到京剧的魅力,我现场唱了一段原创京剧《新时代国匠风采》——“副中心东延西扩展,无垠的大道合力门;新机场国匠加油干,南下北上冬奥阵;高山地滑雪延崇路,世博园速滑推出陈”,将城建工人亲手建设的工程用京剧形式来表现,唱出了城建工人的豪迈和信心。这种形式既新颖又实际,一下就提高了大家对京剧的兴趣。

2023 年9 月15 日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栏目播出的由我和三位学员共同演唱的《自那日与六郎相见》唱段,圆了我彩妆登上央视舞台的梦想。为了把握这次机会,我利用业余时间找老师纠正唱腔,又看了三遍《状元媒》全剧,深刻理解柴郡主这个角色,把握剧中的节奏和表演,把自己与郡主相融,将唱词涵义中柴郡主与六郎的潼台相见、含蓄表达、喜悦表现、家国情怀等角色呈现给电视观众,争取让更好的自己与观众相见。戏中与六郎相见,戏外与观众相见,正如学戏与人生,表演与发展,博论相通,礼仪共荣。

五年的积累终有收获。当前,我参加京剧演唱艺术评定考试,通过了国家京剧院六级考试,并取得证书;在工作上,我也取得了进步——2022 年通过了高级经济师的职称评定。

我与京剧结下不解之缘,互促进、共成长。

荣宝斋出版社职员 侯文佳

我与金文书法的初识

因编辑工作的原因,我每天都往返于北京最具传统文化气息的古文化街——琉璃厂,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徜徉于字画、古籍和碑帖之中,这让我有种难以名状的幸福感。

侯文佳与自己的金文书法

依稀记得小时候,住在爷爷奶奶家里练字的情景。爷爷奶奶家在临近苏州博物馆的皮市街内一条狭长的弄堂内,而我现在的工作地是在琉璃厂的一条窄胡同里。有时抬头凝神仰望胡同上方那窄长的一抹蓝,恍惚间时光穿梭,回到了小时候,犹是趴在窗台前临写着端庄遒劲的颜体书法。这种书法之美的濡染和要求,每天必须完成的“毛边纸作业”,促使我逐渐对写字产生了兴趣,也让我一直保持着临字的习惯。而真正让我接触金文书法,临写金文,是从编辑一部书开始:《周道荡荡:丛文俊临述西周金文二十四品》。

《周道荡荡》这部书缘起于2019 年,当时我所在的部门负责人、荣宝斋《艺术品》期刊主编王登科老师和主任唐昆拜访了这部书的作者丛文俊先生,便有了“吉金夜话”专题,后又更名为“吉金丛谈”,成就了二十四篇沉甸甸的金文宏论。丛先生在这部书的后记中这样写道:“在《艺术品》月刊连载的选题,使平日自适自足的临帖开始有了比较严肃的学术意义。”2021 年伊始,征得丛先生同意,荣宝斋出版社准备将这份连载集结付梓,而我有幸担任了这部书的责任编辑,开始了接触金文书法的编辑时光。

先秦时期,铜被称为“金”,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金文可追至商代晚期。西周金文书法承袭商代而来,却走出一条与商人颇不相同的发展道路,其中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对象形文字符号体系的图案化改造,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种正体——大篆字形结构和书体样式的演进,第一次为文字与书法确立典范和法度秩序。

自清末甲骨文发现至今,古文字学早已成为独立的新学科,出土的有铭青铜器也已逾万,简牍帛书更是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足以改写书法史。不过依丛先生之见,以周秦汉唐为篆籀发展主线,其历史地位仍无可改易。而于书家而言,书法创作若不通篆籀,难言高古。由于年代久远,不可抗拒之自然因素的侵蚀,金石文字大量地存在泐损残缺现象,传世金文作品均为拓本拍照后的印本,已为“二次、三次再创作”,而坊间印本几经流转,品质参差、印制粗劣者甚多,字形早已或缺损或变形,字口模糊难辨。金石拓本优劣、审美能力高下及书面表达的佳否,都会影响到读者的审美和研习水准。

在编辑这部金文图书的时候,我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临写这些金文,这让我从编辑和读者的双重身份体会到,一本质量上乘、适合自己的书法字帖对书法学习者来说有多么重要,甚至这本字帖就是书法入门的第一位老师。就如丛先生所言:“鉴赏、研习金文书法能看到实物最佳,观摩拓本次之,如果只有印本,如能以此正体篆书墨迹与金石文字比较,则彼此间的异同不难感悟,对今人习篆,亦大有裨益。”书名《周道荡荡》,语出明人朱纯《麦秀歌》,实意为西周金文书法及其文化艺术精神之大道。

眼界和思想决定了高层次的“取法乎上”,当从一个懵懂习字的孩童到学习书法至一定阶段时,就一定会有方向选择的问题,希望有丛先生这部集金石墨迹于一体的呕心之作做典范,能给读者指明一条研究和临习金文书法的光明之路,这也是我作为编辑的初心。

中铁物贸集团鲁班商务公司客户及运维事业部经理 孙晓娟

鼓声敲响在生命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一把睿智的钥匙,在不知不觉中为我打开生命成长的大门;如一个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特别是夏天的晚饭后,星月朗照的村口大树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人群中间的一位青年男子,握着鼓棒的右手在空中飞快地旋转一下,左手适时自然敲击大鼓的中心,“嗵——”发出低沉深厚的声音。霎时间,鼓声四起,单击、双击、摇击、顿击,隆隆之声似天上雷鸣,气势磅礴、威风凛凛,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孙晓娟看着网上相关视频回忆父亲

这位青年就是我的父亲,他受全体村民的邀请来说书。“我讲到哪儿了?”“十三太保秦琼出场了!”村民们答道。“嗵!”父亲从长板凳上站起,右手强劲有力地举起鼓棒敲向大鼓的中心,左手两块月牙形钢板同时有节奏地响起。“各位看官,上一回我们讲到了秦琼秦叔宝,左手持四棱金装锏,右手一杆虎头錾金枪,胯下一匹黄膘透骨龙,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人送外号——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神拳十三太保!”“咚!呲咚!哒!咚!哒哒哒!”……

虽然儿时的我不懂什么叫传统文化,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忽沉忽昂,渐渐轻柔起来,似春雨滋润禾苗,我的眼睛也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心也愉悦起来,欢欣起来。

长大以后,常听母亲说,父亲17 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据说,父亲在上学习班时,不仅给同学讲秦彝托孤、隋文帝平陈、唐李渊削平群雄、李世民登基称帝,讲秦琼、程咬金、单雄信和罗成等人的传奇故事,还讲了许多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故事,使他们坚定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心和决心。日常生活中,若是下雨或农闲时,听父亲说书,已成为了我们全村人重要的文化活动。

咚咚咚!父亲站起身,多么熟悉的动作!那是父亲在讲书时兴奋激昂的动作。鼓声也起落翻腾,恣肆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再从舒缓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地,似波浪一浪赶着一浪地向前进……村庄越来越富饶,我也渐渐长大,学习历史,才知道父亲见闻广博,三言两语的鼓词就把历史故事讲得妙趣横生。

艰辛生活的经历磨练出了父亲开朗、豁达的性格,他对传统文化的消化、转化能力,使得他几十年义务为父老乡亲说书。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结合不同村庄、不同季节,说不同的鼓书,贴近人物、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他在鼓书中强大的精神内核,也无时无刻不在讲述、传播着“中国故事”。

父亲务实、严谨的作风,潜移默化地根植在我的内心。父亲讲的《薛仁贵征东》中,那银牙大耳、身高一丈,手执方天画戟、身着银盔白袍,替唐太宗征高句丽的薛仁贵,成了我心中牢不可破的英雄形象。

再长大一些,我开始工作,忙碌、烦恼纷至沓来,特别是遇到困难自我颓废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父亲的鼓声。鼓声似乎有所加快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快到人力不能企及,快到来不及辨识旋律、调性、音色、曲谱——“咚!呲!咚咚!”这鼓声时刻撞击着我的心扉,让我在鼓声中思索、苏醒、挣脱、冲击……

禧宝露非遗宣传展示基地负责人 刘凤学

我的“非遗之恋”

我虽然不是非遗传承人,但是我热爱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保护、传承、发扬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在怀柔区桥梓镇打造了怀柔区第一家非遗宣传展示基地,给那些非遗传承人提供免费的工作室,让他们能安心创作;给他们联系学员,让他们的手艺能够传承下去!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如今,我的梦想实现了。

说起我的“非遗之恋”,还得从2018 年怀柔科学城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腾退说起。曾经,我经营了一家制罐厂,之后又开发了核桃露饮料。后来,因为怀柔科学城要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进行腾退,我就率先与负责单位——北京长城伟业投资开发总公司签订了《怀柔科学城区域配套资源整理协议》,并将办公地点迁至家乡桥梓镇凯甲庄村。

回到家乡后,“干什么”成了我头号要解决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新闻报道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让我下定决心:跟随总书记的指引干事业!

同年,我找到了怀柔区级非遗传承人焦宇老师,跟他聊起了自己的非遗传承梦。之所以第一个找到焦老师,是因为他是浸烙葫芦的传承人,而这项传承可以全村参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要想烙葫芦就得有葫芦,而凯甲庄村的村民世世代代种地,人人都能种葫芦。而我的非遗梦,也不仅是文化传承梦,还是文化致富梦。

刘凤学(中)欣赏村民烙葫芦

如今,凯甲庄村村民已从中获了益。像村民刘师傅,他的爱人身有残疾,曾经要靠种地和养殖的收益给她看病。从基地开始建设时起,刘师傅就被我招进来工作。开始的时候,他只能干干力气活,后来跟着焦宇老师学习烙葫芦。如今,他成了一名手艺人,烙的葫芦画、雕刻的葫芦灯能够作为商品出售。

目前,基地与怀柔区农业农村局、市农广校深度合作,常年面向周边村民免费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葫芦种植技术、浸烙葫芦制作等,周边村民都可以来免费学习。学习结束后,基地为学员免费提供葫芦苗,村民种的葫芦长成后基地会收购,然后请他们来画葫芦,就等于一个葫芦村民可以挣两份钱,实现了农文融合。将来,我还会鼓励村民开办民宿,自主研制葫芦宴,引导来园区旅游和研学的人员住在村里,使村民利用闲置的民房增加收入。到那个时候,老百姓种出来的葫芦就可以吃、卖、加工“三合一”,也就是一棵小葫芦能挣三份钱,真正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园区有沙燕、京绣、烫画葫芦、绳结这4 项非遗项目,既有市级非遗也有区级非遗。而我们主打的烫画葫芦项目,正在逐步形成从种植到绘制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除了非遗项目,我们又引入了陶艺这一传统手工艺项目,后期还将引进毽子和风车制作,从而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落户到我们的非遗宣传展示基地。

猜你喜欢

金文约会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宝葫芦
语法填空专练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约会吧!甜蜜2月的搭配好推荐
浪漫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