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仿写的实践与研究

2023-11-19黄长琳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9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范文课文

黄长琳

仿写,即模仿范文练习作文,这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方法。仿写要求学生在理解、把握范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事物的认识,创作出在形式上与范文相似但又具有个性的作文。此外仿写训练要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学生从范文中学习到的各种写作知识及表达方法,可在仿写练习中加以运用。模仿,是我们获得技能的一种有效途径。练字时,通常会从临摹字帖、模仿书法大师的笔迹开始,写作也是如此。著名语文专家吕叔湘曾科学地总结出学习语文的一般过程:“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巧,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地模仿和反复地实践才能形成。”他把学习的过程归结为“模仿→变化→创作”公式。小学生在初学写作时,没有写作方法和经验,更需要一定的借鉴和模仿。仿写能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让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从书本到生活的过渡。

一、 语句仿写,丰富语言素材

小学生要想完成一篇语言精美、结构完整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写作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借此培养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主动表达自我,在仿写过程中体会语言的精妙。小学语文教材精选的文章大都文采斐然,不乏优美词句,我尤其关注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语言的精妙,并让学生仿写摘出的优美词句,在充分理解语言表达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技巧的训练。这不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其日后的独立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牛郎织女》这篇课文中有四个“她喜欢”,表现了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织女对人间生活的喜欢之情,并让他们仿写,许多学生不知不觉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语句。通过这次仿写练习,学生们不仅获得了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还激发了无限的写作热情。我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他们的作品,并给予高度评价,使他们认识到写作并非难事。仿写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坚持,我经常在课堂上分享学生仿写的精彩语句,现在班上学生一看到优美的语句,就喜欢仿写,充满了冲动和热情。我平时也注重搜集精彩语句,在早读课上与学生朗读分享,体会语言、句式的优美,让他们练习仿写,以提升其语言的鉴赏力、感受力、表现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明显感觉到学生们的语言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二、方法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仿写,不是盲目地一味模仿,而是在阅读分析课文时,有重点地研究本文的写作方法,借鉴例文的写作结构、顺序和技巧,参考其思路,考虑自己的选材、布局和表达。

1.观察顺序的仿写

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正处于由句向段的过渡阶段,所以在写作时,对段的结构和语言组织能力显得很薄弱。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在《搭船的鸟》一课中,学习翠鸟外形特点时,我引导学生关注翠鸟外形的写作顺序,即从整体到局部,局部又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描述的,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一方法。我立刻出示丹顶鹤的图片,让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观察丹顶鹤。学生写出这样的文字:“我看见一只丹顶鹤,它多么优雅啊!一身洁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是黑的,头顶通红通红,嘴巴又细又长,修长的腿,亭亭立在湖边。”学生能迅速根据这一写作顺序描写出动物的外形,并富有层次。我再将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顺序迁移到学生身边的动物外形描写中,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养的或熟悉的小动物,按照这样的顺序观察并进行描写的,学生写出了小白兔、小花猫等很多可爱的动物形象,他们准确地捕捉到了每个动物的独特外貌特征,并按照一定顺序写了出来。有了这样的仿写指导,学生对描写动物外形有了初步的理解,接着可以从局部到整体,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写,或者在景物描写中从远到近,从上而下等。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的习作杂乱无章,不会出现零散不连贯的现象,更便于学生表达和描写。

2.表现方法的仿写

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我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将桂花与梅花做对比的写作手法,如桂花在外形上没有梅花姿态曼妙,可香气更迷人,这句话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再引导学生学习對比手法,体会对比手法的精妙。此时,我会让学生尝试写一个对比手法的句子,有学生写道:“春天满园百花盛开,秋天落叶纷纷,冬天雪花飞舞,但我独喜爱夏天在水中嬉戏的快乐。”这位学生巧妙地借用了其他几个季节的美丽景象与夏天对比,以突出对夏天的喜爱之情。通过这次的专项练习,学生渐渐习得了对比手法,并有不少学生将这种手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之中,大大提高了习作的表现力。

很多名家的作品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鲁迅的《少年闰土》便是一篇优秀的人物描写佳作,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想让人物特点生动鲜明,首先需要回忆课文开头是怎样描写闰土出场的情景。学生很快总结:作者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项戴银圈),还有人物的动作描写(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虽然动作描写在人物出场时并不常见,但就是这一“捏”一“刺”,就把少年闰土机灵、勇敢的人物形象写活了,让我们一下就喜欢并记住了这一少年。此外,还有“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一环境描写的烘托,更表现出了少年闰土的活泼可爱。学生们在分析《少年闰土》写法的过程中,有了收货:突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外貌或穿戴,细致描写富有表现力的人物动作,以及巧妙运用环境描写,可烘托人物形象。学生们很快把这一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有一学生在写到一位驯狮人时,是这样描述他的出场的:“在好似绿色大毯子的草坪上,驯狮人身着紧身衣裤,手拿一根鞭子,带着一头凶猛高大的狮子出场了。只见那驯狮人嘴里衔着一大块牛肉,把脑袋慢慢伸进狮子嘴里,那狮子张着嘴巴不动,待驯狮人把脑袋从狮嘴中退出时,那狮子才‘咔嚓一声闭上嘴巴,把牛肉吃了。”随着描写的推进,驯狮人勇敢、干练的形象便浮现在眼前,为后面描写观看杂技表演的惊险、刺激埋下了伏笔。

总之,在阅读分析课文时,除了把握课文的内容,教师还要善于研究课文的写作方法,把课文当作“例文”去研究、去赏析,从中挖掘文章写法的独到之处,并指导学生进行写法的模仿和运用,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和练习,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班设置了一项“练笔”的作业,旨在学习文章好的写作方法,鼓励学生模仿练习,再互相交流分享,教师进行点评,从而强化对写作技巧的理解和应用。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这种模仿写作的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本复杂的写作练习,经过写法上的指导,学生的表达更轻松、更顺畅,同时觉得自己在写作能力和文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这都是仿写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3.文章结构的仿写

中心句更能表现文章的内容。在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牛郎织女》中有一个段落的开头写道:“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整段内容紧紧围绕牛郎细心照看老牛展开,凸显了牛郎的细心周到。在仿写练习中,鼓励学生采用这种总分结构的方式写作,首先写出一个中心句,然后展开写,使句意表达更清晰。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分总、总分总的句式结构,我也找来相关例子,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再模仿练习。学生渐渐掌握了围绕中心句来表达的写作方法,这一点在他们对景物描写和人物性格特点的习作之中得到了体现,说明学生已然有了这样的写作意识并能够巧妙运用。

三、谋篇仿写,增强架构能力

不同的文体有其自身的特色。对学生来说,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可能比较陌生,在提出具体的写作要求之后,教师给学生提供范文,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模仿和套用,并迁移到自己的经历中,从而很快把握写作要领,完成一篇新闻报道。除此之外,说明文——推荐家乡的一道美食等文体,语文教材中的写作指导也安排了一些范文,它们就是学生仿写的助手。

教材中也有优秀的文章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写作,我们很多仿写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渗透完成的,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就是很好的模仿素材。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有三个仿写点: 1.按照游览顺序进行描写。这篇课文采用了移步换景法,使文章充满了层次感和条理性,让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起游览了双龙洞。2.抓住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比如,作者对孔隙、内洞等代表性景物进行了详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3.游玩中注重人物感受的描写。比如,一段乘船过空隙的描写,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讲完整篇文章的写作方法与布局之后,鼓励学生尝试选择一个曾经游玩的地方写作,重点指导学生用移步换景法架构文章,抓住主要景物进行描写,并融入游览或体验中的感受。这样可使游记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极具吸引力。

作为语文教师,我不仅爱好阅读,还积极投入写作中。我平时读了很多游记散文,也经常外出旅游,喜欢把去过的地方写成游记。在读了大量的游记之后,我不自觉地将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进行结合,使景物描写越发细致生动。后来,我读了余秋雨的《山居秋暝》《文化苦旅》,一下就爱上了这样的写作风格,在游记中追忆历史遺迹,文章的文化内涵有了提升,我将这种手法模仿在我的游记之中,竟不自觉地成了我的一种表达习惯。

最后要说的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材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立意,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从而丰富语言素材,再模仿课文精彩片段,仿写课文的写作方法,最终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四、鼓励创新,提升写作空间

仿写不是机械模仿,更不是抄袭。仿作中既要借鉴范文的写法,又要发挥创新精神。作文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笔触书写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此时,教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在借助范文、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生活,寻找自己生活的影子。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学会选材,从而有效地完成作文从仿写到创新的过渡。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在向学生讲解这一词牌的特点后,学生兴趣盎然,也想进行词的创作,我指导学生可以结合我们现在的生活,试用古体的格式进行创作,于是班上出现了《如梦令·游湖》《如梦令·春》等佳作。我特别欣赏聂梦琪同学创作的《如梦令·桃花》:“又见桃花绽放,迎风嫣然散香。如少女初妆,有人不禁赞赏。争相,争相,花瓣随风飘扬。”学生觉得用古体记录现在的生活既有趣又有诗意,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范文课文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背课文的小偷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春色几许(简谱)
背课文
英语写作方法浅谈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