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阿Q
2023-11-19蒋圣哲
蒋圣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喧闹”。阿Q的悲剧不是一个人的毁灭,而是一群和阿Q一样的灵魂彻底毁灭。周先生以笔为刃,用文字雕刻出近代国民腐朽的根系。阿Q既是最普通的,又是典型的。可怜又可悲,使人同情又让人唾弃,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乃至日益膨胀的官僚资本主义对人性的残忍扼杀。它们扼杀的不仅是人民群众的革命意志,更摧残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而人们对渺茫的革命前途日渐失望持续催化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式微,不断放大着精神胜利法的功效,甚至推动压迫力量变得更为强大。
数不尽的阿Q是一代人的悲剧,而他内心深处隐藏着生命的火焰又昭示着一代人的觉醒。如果细细探求这些文字背后的内核与汇聚在一起迸发出的空前强大的力量之间的联系的话,那块支离破碎、血流漂橹的磅礴大地便是这联系的地基。最终,他没有走错道路,正如谭嗣同慷慨激昂地向反动势力宣战——自古之变法无不流血和牺牲,今日中国变法之流血自吾辈始。他追求革命,虽走向死亡,却是中国伟大革命胜利的奠基石。因为他不是一人在追求革命,四万万中国人民从虎门销烟到甲午海战,自三元里到直隶皇城根前从未放弃过抵抗。民族意识的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烟花,它的“绽放”,需以无数鲜血作燃料,而它既已“绽放”,便不会停住,直至照亮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因此,她决定抗争的那个时刻,革命的火种已经点燃,便大可成燎原之势。但她需要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一个百折不挠的主心骨。由此观之,阿Q这个人物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精神胜利法是可以被改变的,阿Q的存在不是卑躬屈膝的理由。我们的伟大革命精神必将扫清一切障碍,与世界各个国家平等携手,共创一个和谐美好的大家庭。
著名作家茅盾曾認为,阿Q精神似乎不是我国人民的特性,而是人类共同的弱点。他也许是一个人物,也许是千千万万个人物的影子。不论是身世悲惨的祥林嫂,还是无力回天的王利发,他们虽有抗争的热情,却又泯灭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何尝不是戴着阿Q的沉重枷锁呢?不管是蝇营狗苟中的自我麻痹,还是当代席卷青年人的“躺平主义”,何尝不是被阿Q精神绑架的魂灵呢?人类也是广阔自然中的一分子,每个个体都承担着生存与繁衍的使命,也将人性深处最美的灵魂延伸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与其说是阿Q走到了我们的内心,不如说我们塑造着阿Q。这样矛盾而复杂的心灵是可悲的,可我们又通过实践发展着这种可悲——事实上,它早已衍化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与特征。比如“躺平主义”,盲目追求无此境的物质享受;娱乐至死因而成为资产阶级愚弄人民大众的完美饵料,这虚无的本质,效果也如此实在。
它与人性相通相融,使之并非完全无用。面对侵略势力,我们将抗争的热情引导至主流,驱动民族意识与国民精神的深度觉醒;在巨大的挫折面前,让理想的虚无缥缈触手可及,不断加固我们艰苦奋斗的灵魂。阿Q精神的大树有如此多的枯枝败叶,我们迫切需要利用21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伟大实践的光芒对其进行彻底“脱毒”。即使它埋藏于每个个体的内心深处,我们依然有对其深度“整形”的信心。我以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已然体现在引领中国人民提高道德修养的思想境界上,每个个体都应“吾日三省吾身”,一以贯之地推进自我革命,清肃阿Q思想的流毒,创造性地改造阿Q思想中闪动的真善美。
阿Q是说不尽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不论是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还是轰轰烈烈的建设史,唯有人类追求美好的奋斗史万古不灭,而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将阿Q式的人物扫地出门,以迎来美好而和谐的大同世界。
(指导教师 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