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2023-11-19段吟平
段吟平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考空间。写作是思想和情感的重组,是小学生个人思绪的表达。阅读和写作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教师要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
一、秉承读写结合的理念
想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需要秉承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根据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梳理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写作方法,在写作中运用阅读内容。
1.传授基本的阅读技巧
阅读是小学生开阔眼界和形成思想的重要途径,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学生没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却可以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通过大量的阅读,了解不同的风景和习俗,懂得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但阅读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还是自我思想的重构。要秉承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首先需要在阅读中发掘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方法、感悟写作思想。想要实现上述目标,教师要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运用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小学生能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比如,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师基于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需要思考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比如应该通过何种方式传授阅读技巧、如何快速让学生掌握课文的核心思想和写作手法、如何构建课文的基本结构,这些都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其次,还需要思考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趣味化,让小学生在自由探讨的氛围中产生阅读兴趣,自主开展阅读活动。比如通过角色扮演,通过逐句逐段地分析,让小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大青树下的学校里,想要拥有怎样的校园生活。也可以通过分享活动,让学生写读后感,教师要以开放的态度包容所有的观点。
2.培养多元的写作方法
写作是思想的自我表达,是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文字的自由组合实现。写作的基本目标是让小学生能通过写作活动,让其他人读懂自己的思想,了解自己的情绪。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比如,教学《花的学校》,教师通过精读和略读,让小学生懂得如何写出一篇富有情趣和生机的文章,并掌握该篇课文的基本结构,感悟其核心思想。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将阅读教学中掌握的知识点内化成自己的素材,还需要开展专项的写作方法分享会,让小学生懂得不同的主题需要运用不同的体裁和方法。如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运用拟人修辞,让花儿更富生机和活力,让小学生充分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可以结合写作训练“猜猜我是谁”,用多元的写作教学模式,让学生感悟写作的魅力。如可以开展造句比赛,以“花儿”为主题,让每个学生通过拟人化的写作手法,造一个富有情趣的短句,表达自己对花儿的印象,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写作活动的兴趣,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这是写作的基础。
二、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是个人经历的总和,是情感孕育的重要途径,是思想迸发的源泉。想要写好文章,掌握写作方法虽然必不可少,但最重要的是文章的内核,是否包含了学生对于个人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思。因而在写作时懂得联系生活实际,才是提升写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1.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生活是一本书,是一本永远在书写的自我独白。小学生想要读懂人生这本书,不仅需要懂得如何观察生活,懂得如何思考,还需要懂得如何借鉴,通过广泛的阅读活动,结合现实生活的自我观察,才能实现思想的升华。教师先要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通过广泛的阅读和生活观察,积累写作素材,懂得在不同的主题下灵活运用不同素材。其次,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基本内容,推荐阅读素材,品味生活的味道。
比如,教学杜牧的《山行》,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需要实现体裁和内容的创新。如想要感悟本首诗歌的“山水之趣”,教师需要拓宽阅读范围,加强小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山水之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充满诱惑力,他们天性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动物,蓝蓝的天空,多變的云彩,都是他们对未知的渴望。通过大量阅读,感悟不同作者笔下的山水,以及他们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其中、运用何种方式和手法,这就是素材积累的过程,是思想重构的方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双眼获得感性认识;通过不同思想的碰撞,实现理性思考。
2.认真观察,收获感悟
思想从何而来,不是突如其来的灵光一闪,而是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索。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想要他们的文章充满灵魂,就要指导他们观察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发掘人生的道理。
比如,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是对日常生活的描述,虽然是常见的生活场景,却写出了生活的情趣。要通过这篇课文的阅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活充满美,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基本内容,确定日常生活的观察主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生活,发掘生活中的闪光点,然后和学生和教师分享自己的感悟。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从旁给予指引,有利于拓宽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和发散思维。如以“树叶”为主题写作,有些学生通过观察不同树叶的形状,根据不同的形状,总结出基本规律;而有些学生想要从颜色出发,探究颜色与季节的关系。
不仅要观察视觉上的变化,还要深入研究其本质变化。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不是指对于事物形状、色彩的敏感,还要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往内里进行更深入地探究。
三、开展读写结合训练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实践出真知,教师不能仅传授理论性的阅读和写作知识,还需要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小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懂得如何运用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方法,实现知识的汲取和思想的输出,完成从读到写的过程。
1.开展专题阅读活动
写作的基本思路,都是从描写对象或者核心思想出发,在脑海中描绘文章的基本结构,思考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表达和展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因为缺乏素材和底蕴,缺乏对主题思想的深刻认识而显得平淡无奇。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需要教师开展专项的阅读活动。
比如,教学《不懂就要问》,若以该篇课文的核心思想为写作的出发点,就要让小学生懂得课文的核心,即对于未知的事物,需要心怀敬畏,摆脱提问的羞耻感,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对于这一中心思想,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有些学生认为提问是知识空白的填补,是提高自我认知的重要方式,因而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情,所以并不存在心理障碍;而有些学生认为提问就是无知的表现,是自己比其他学生差的体现,因此羞于提问。教师可以在这两种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立场,然后运用素材写作。
阅读是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对于某一陌生事物,人们都拥有朴素的第一印象,但想要真正了解这一事物,则需要加强认知,通过专项阅读的方式,深化某一事物或思想的看法,这是快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捷径。
2.组织专项写作训练
写作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出,还是文字的精雕细琢。小学生只有掌握写作技巧,强化对写作主题的认识和思考,不断重构文字,最终形成一篇让自己和他人满意的作品。想要实现读写结合,就需要在专项阅读之后,组织专项的写作训练,让学生重新构思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出吸引人阅读的作文。
比如,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教师先提供不同关于秋天的素材,让学生认识到秋天的多样化。有些学生感叹秋天的萧索,对人生充满悲观的情绪;有些人赞美秋天的丰收,对于人生充满着未来的喜悅;有些人感伤秋天的短暂,刚体验完夏的酷热,又要体会冬的严寒;有些人享受秋天的凉爽,认为这是最适宜的季节。紧接着开展专项写作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或写秋的喜悦,或写秋的悲凉,只要感情真挚就可以。完成作文任务,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文中的闪光点和不足,让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写作信心,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未来发展和提升的方向。教师还可以组织思想交流会,让学生介绍写作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和借鉴不同的观点和写作思路,取长补短,不断充实自己的作文内容,提高写作质量。
专项写作训练,提高的不仅是写作能力,更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内心世界的充实。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效果,最终需要通过写作训练的成果来判断,教师要以趣味性的写作活动,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
综上所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学生没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却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看到不同的风景,了解不同的习俗。教师要坚持读写结合教学,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发掘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听说读写中的重要环节,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想要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就要秉承读写结合的基本理念,让学生意识到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需要注意读写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加深对阅读素材的理解,在生活中获得写作的基本思路。最后需要开展专项读写结合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