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路径探索
2023-11-19张爱婷
张爱婷
天津农学院科技处(学报编辑部),天津 300392
0 引言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
农业科技期刊是一类特色鲜明的期刊。作为承载农业科研方向及动态的重要载体,其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时效性等优势,在服务“三农”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刊载科技信息、传播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等作用,在宣传阵地上为“三农”服务,有效推动了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2-3]。然而,随着网络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农业科技期刊发行量越来越小,多数发展趋势并不乐观。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对“三农”工作有了新的要求——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这为农业科技期刊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把握新热点、新导向,打破现状,实现农业科技期刊转型发展成为广大期刊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期刊质量不高、经营分散、发行量小是多数农业科技期刊普遍面临的问题。为了真正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探究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路径刻不容缓。
1 当下农业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农业科技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影响力仍需要提高,多数农业科技期刊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4],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总体水平不高
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农业科技期刊的总体水平不高,影响力较弱,精品期刊数量严重不足,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评价指标与优秀科技期刊相比还有很大差距[4]。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大多是依靠财政拨款出版,缺乏市场竞争力;在互联网和媒体融合迅速发展背景下,部分农业科技期刊的工作重心仍放在传统出版方式上,没有尝试新型出版、发行模式[5];在传统农业科技期刊出版中,编辑与读者往往是单向交流,读者对期刊的意见与建议无法反馈给编辑部,限制了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农业科技期刊的受众面较小,出版效益不高,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1.2 刊载文章质量不高
部分农业期刊页码逐年增多,刊载文章数也越来越多,但期刊总体质量却与页数、文章数不成正比。有调查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期刊所发文章大多用于作者职称评定、项目结题、绩效考核或奖励等,内容同质化严重,期刊稿件整体质量较低,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不高,无法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3]。
1.3 重复办刊
近年来,重复办刊一直是农业科技类期刊面临的一大难题,同一类型的期刊在各地重复创办,在办刊宗旨、刊载内容、刊发形式上大同小异,不仅造成了同行竞争加剧,也导致了资源浪费;部分期刊并未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缺乏自身特色,导致读者结构单一;部分期刊严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导致发展空间较小,农业科技期刊对外难以形成统一品牌,缺乏集团优势,不利于市场的开拓和期刊的长远发展[6]。
1.4 专业人才匮乏
期刊要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支讲政治、懂业务、爱岗敬业、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编辑队伍。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未参加出版专业知识培训,对出版行业动态、发展趋势了解较少,缺乏选题策划、组织出版专栏专刊的能力,无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4]。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机会均比教师或一般科研人员要少,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才流失。其中,复合型人才匮乏是限制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因素[5]。
1.5 期刊稿件不足
优秀稿件不足是影响许多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原因可分为内、外两方面。内因主要是部分农业科技期刊选题策划和约稿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外因则在于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多不高,众多作者将优秀文章投往国外期刊[4]。
1.6 出刊周期较长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技术普及类文章若错过理想刊发时间,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农业科技期刊中很大一部分为双月刊、季刊,许多优秀论文常在收稿后1 个月内发表[5]。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出刊周期较长,影响了期刊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和应用。
1.7 发行数量逐年减少
发行数量是评价期刊发展水平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受网络和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影响,传统纸质期刊发行数量逐步减少,不仅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期刊的正常运作和发展,而且无法使期刊全面走进农村、助力乡村振兴[4]。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路径
2.1 明确发展目标、增强发展信心
科技期刊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学术前沿信息的重要平台。就目前来看,我国科技期刊的进步远落后于科研的进步,因此科技期刊出版问题备受关注。2019 年8 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为我国科技期刊指明了发展方向。该文件明确提出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提升质量、超越一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7]。农业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握新契机、勇担新责任,积极主动地探索符合国情和自身条件的发展之路,提高整体实力,打造精品期刊,助力乡村振兴。
2.2 坚持办刊宗旨、把好办刊方向
农业科技期刊应坚持办刊宗旨,把好办刊方向,把为农业科研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坚持为农业科研、教学、生产服务,为“三农”服务,积极宣传新技术、新成果、新发现,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例如,《新疆农业科学》自创刊以来一直坚持“立足新疆,面向国内外,以提高为主”的方针,强调“繁荣农业科学,促进农业生产”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在深化改革、促进刊物发展方面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新疆农业科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报道农业科学新技术、新成果,刊登的优质农业科技论文主要围绕粮、棉、畜、园四大基地和粮、棉、糖、畜等六大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四大能力建设。围绕服务“三农”,《新疆农业科学》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着力报道农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方面,为当地棉花、粮食等生产能力的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助力[8]。
2.3 树立“读者第一”思想、坚持开门办刊
农业科技期刊应增强服务读者意识,只有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例如,《湖北农业科学》根据读者需求,跟踪报道“江汉平原涝渍综合开发研究”系列科技论文,刊载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推广应用至十余县(市、区)、超过20 万hm2,效益超过600 亿元[9]。期刊内容只有贴近了实际,贴近了生活,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
因此,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应逐步从“我编你看”的“主导受众型”转变为围绕受众注意力、满足读者需求的“受众主导型”期刊。农业科技期刊只有走进农村大地、贴近农民,真正做到想农民之所想、编农业之所需,才能真正助力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期刊社应开门办刊,深入农村,积极主动调查了解农民急需的新技术、新成果,掌握生产实际需要,坚持为“三农”服务。
2.4 创新刊载内容、优化栏目设置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应进行内容转型,真正做到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例如,《湖北农业科学》自2018 年起增设了“乡村振兴”栏目,精准服务“三农”,已刊登大量农业农村方面的研究论文[9-10];《天津农业科学》也新增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经济”“农村体制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等栏目,积极助力乡村振兴[3]。
我国农业期刊可在栏目设置方面互相借鉴,增设乡村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产学研融合等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的栏目,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是期刊生命力的源泉。农业科技期刊应加强对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刊载有新意的文章,不断创新,尽量避免与同类期刊雷同,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编辑要把握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难点、热点问题,有意识地约一些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的稿件,所报道内容应源于生产又高于生产,源于产业又指导产业,源于群众首创又提升为业内规范。农业科技期刊还要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与重点,争取打造有国际水平的农业科技期刊。
2.5 坚持编排通俗易懂、形式简洁实用
农业科技期刊肩负科技推广的任务,其读者对象主要是农民。因此,农业科技期刊刊载文章时应确保编排通俗易懂、形式简洁实用,令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能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助力乡村振兴[11]。例如,《农民文摘》每期重点推出几项农业新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包括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刊发如《走近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等文章,为农民送去了“及时雨”。
2.6 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发表时效
农业科技期刊要想更好地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应加快科研成果的发表,增强发表的时效性。有报道指出,每延迟发表1.5~2.0 a,科技论文的情报价值会降低30%[8]。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文章发表周期仍以数月为计量单位;而Nature的重要论文常在收稿后30 d 内发表,部分可在14 d 内发表;《美国医学会杂志》从投稿到接收仅需42 d,从接收到见刊仅需33 d[5,12]。因此,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部应努力提高稿件处理时效,缩短发表时滞。
2.7 严格审稿制度、提升期刊质量
内容是立刊之本,科技期刊出版的核心意义在于优质内容的有效传播。要想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期刊应全力做好内容质量把关工作。农业包含农、林、牧、渔等众多领域,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即使本身是学农出身,也不可能对农业各领域的知识都了如指掌,在评判稿件优劣时常拿不准,此时需要将稿件送给相应学科专家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是编辑部决定稿件是否刊用的重要依据,专家的审稿工作对于提高农业科技期刊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期刊编辑部要建立健全三审三校、具名或匿名审稿等内容把关制度,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进行外审,严把稿件学术质量关。
2.8 创新传播途径、做好推广发行
互联网的出现对期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农业科技期刊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网络化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媒体融合时代,信息传播载体种类越来越多,包括手机、电视、手持阅读器等。如何运用新媒体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需从长计议。首先,媒体融合的理想状态是实现数据导向,即根据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及偏好等信息特征开展用户画像侧写,同时通过人工智能了解其信息需求,然后高效推送信息,使他们及时了解农作物新品种及栽培技术等信息[3]。将新媒体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精准推送乡村振兴方面的稿件至感兴趣的读者,可有效提高期刊影响力。其次,农业科技期刊可以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便于作者、读者及编辑交互式沟通,应注重读者信息反馈,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最后,农业科技期刊应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打造或参与建设农村信息集成平台和推广服务平台等,还可与业内知名网站、当地信息服务平台等合作,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例如,《新疆农业科学》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阵地作用,不断提高办刊水平、拓展办刊空间、探索办刊思路,积极宣传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以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需求,为促进当地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得到科研人员和读者的一致好评;组织专家参与科技“三下乡”活动,为农牧民开设培训和讲座,发放技术资料数十万份,使大批农牧民获益;同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科普大讲堂等活动[8]。《新疆农业科学》通过上述举措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13]。
由此可见,农业科技期刊应多举办或参加各种类型的科普活动,如制订农业技术推广计划、介入农业技术培训领域、搭建专家咨询平台等,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首先,应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自身学科领域特点,积极制订农业技术推广计划,促进农业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推广,促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发挥其应有作用。其次,多数农业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由其组织专家开展农技培训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技术含量高,同时可增强期刊的社会服务能力。培训不拘泥于某一固定的形式,可以有季节性的种养殖技术培训,也可以是系统化的农民素质教育。最后,农业科技期刊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期刊专业性,搭建专家咨询平台,便于专家集中解答读者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利于专家高效便捷地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农民,架起一座读者与专家沟通的桥梁,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2.9 重视人才储备、加强队伍建设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必须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要兼具期刊出版业务能力和农业领域专业知识,通过提升农业期刊整体质量助力乡村振兴。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掌握传统编校技巧,还应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校及发行等各个环节熟练运用新技术。例如,期刊编辑应进行大数据分析,预测读者需求;应用媒体融合技术,与读者和作者在线沟通,及时准确地呈现读者需要的信息。
农业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实施科学的激励机制。首先,应鼓励编辑参加出版行业培训,提高编校能力,使其掌握业务技能;其次,应支持编辑参与农业领域学术会议,使其掌握农业发展动态;最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应积极引进网络出版平台,并通过培训使编辑熟练掌握平台基本操作和日常维护方法,探索网络出版模式。
编委会的设置也会影响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实力雄厚的编委会是期刊质量的重要保障,对期刊发展起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编委会可由农学领域多位专家组成,既保证了期刊质量,又可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为提升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编辑应与编委委员加强学术交流。
2.10 建设期刊刊群、扩大出版规模
农业科技期刊一般为一社一刊办刊模式。各期刊出版单位各自独立,部分编辑部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形成品牌,无法运用品牌优势拓展市场,不利于农业科技期刊的长远发展及助力乡村振兴作用的发挥。因此,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出版单位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共享优质资源,如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等,以此塑造品牌优势和实现期刊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以便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刊群建设是指期刊出版单位在发展中根据市场变化创办新刊或吸纳、改造旧刊,从而由一种期刊不断孵化、衍生出一个或多个领域的更多期刊,进而扩大期刊规模的发展模式,是科技期刊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的有效路径[14-15]。
2.11 激发立题思路、提供立题参考
科技论文、科研报告等作为农业科研成果,多数发表在农业科技期刊上。高质量的农业科技论文不仅可以拓宽相关科技工作者的视野,还可以使科研人员通过学习、借鉴提升自身科研能力,使之在分析前人研究利弊的基础上,更好地设计研究方向、选题立意及实施步骤等,从而推进更高层次研究的产生,促进更高水平成果的研发,衍生出更多生产价值。这样可以实现刊物的媒介作用和科研导向功能,促使产出更多的高质量农业科技论文发表在农业科技期刊上,从而达到良性循环效果,利于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部应时常主动联系相关科研人员,向其通报同领域专家在本刊发表的最新科研成果,为其选题提供参考,使其能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工作热情、产出更多高质量农业科技论文,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3 结束语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一直以来在服务“三农”中扮演着科技成果传播媒介、学术思想交流平台等重要角色,但多数期刊发展形势并不乐观。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总体水平不高、刊载文章质量不高、重复办刊、专业人才匮乏、期刊稿件不足、出版周期较长、发行数量逐年减少等。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期刊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明确发展目标,增强发展信心;坚持办刊宗旨,把好办刊方向;树立“读者第一”思想,坚持开门办刊;创新刊载内容,优化栏目设置;坚持编排通俗易懂,形式简洁实用;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发表时效;严格审稿制度,提升期刊质量;创新传播途径,做好推广发行;重视人才储备,加强队伍建设;建设期刊刊群,扩大出版规模;激发立题思路,提供立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