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为何爱储蓄?答案也许在语言里

2023-11-18马慧李方圆

青年文摘 2023年10期
关键词:礼拜土著时态

马慧 李方圆

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 国际土著语言十年”项目,这个项目是为了联合各个国家的力量,保护未来十年世界各地土著语言的存活和发展。

土著语言,相当于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数据显示,在全球6700 多种语言里,土著语言高达4000 种。但是,这些土著语言正在急速消亡。原因很简单,土著语言的使用人群太少。土著们为了融入现代社会,不得不放弃使用母语。久而久之,语言就被人遗忘了。

可见,语言并不只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除此之外,语言还有一个神奇的作用,就是会影响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比如,我们汉语表述中,说过去一个礼拜,会说“上礼拜”,说未来一个礼拜,会说“下礼拜”。要知道,在英语里,可没有上下这一说。英语里只有前一个礼拜、后一个礼拜。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研究者推测,可能与两种语言的读写习惯有关。在古代中国,文字的读写方向是从上到下,使用汉语的人会形成一种思维惯性,上代表着先发生,下代表后发生。而英语的读写方向则是从左往右,所以使用英语的人会觉得前代表着先发生,后代表着后发生。

另外,语言还影响着我们感知时间的形状——没错,时间不仅有方向,还有形状。在汉语里,我们会用“长”“短”来表示时间持续的长度。其实英语、法语、德语,也都是这么表述的。这说明,我们把时间的形状想象成了一条线。

但希腊人并不是这样描述时间的。希腊语把时间描述成一种三维实体,把持续时间久称为时间“大”,或者时间“多”;把时间短称为时间“小”,或者“少”。

那么这对我们的现实世界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有学者推测,我们对时间的表述,可能会影响物理学的发展。

时间是物理中的关键变量。在牛顿的世界观里,时间被看成一条无限延长的线,时间点在线上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严格排列,不能交换位置。但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时间却被看成一个三维空间,过去、现在、未来可以同时存在,甚至可以交换位置,就好像在一个瓶子里四处游动一样。爱因斯坦的理论一出,石破天惊。但是在希腊语里,这种时间观老早就存在了。所以,有学者担忧,主流语言对时间的描述,可能阻碍了物理学的发展。

最后,语言中的时态决定了人们怎么思考未来。我上学时学英语,最头疼的就是各种时态,总是记不住。因为汉语是没有时态的。不仅汉语,德语、日语、荷兰语等,都没有时态。

但语言的时态会影响一个人对未来的重视程度。研究者发现,使用没有未来时态语言的人,比使用有未来时态语言的人,每年把钱存入银行的可能性提高了31%,退休时积累的财富提高了39%,吸烟的比例低了24%,积极锻炼的比例高了29%。是不是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

原因可能是,有未来时态的语言,是在引导人们把未来和现在区分来看。而没有未来时态的语言,会引导人们把未来和现在看成一样的东西,未来和现在这么接近,人们自然会对未来更加重视。

学习不同的语言,有时候也不全是为了交流,而是获得一种新的认識世界的思维方式。

(摘自“得到App”)

猜你喜欢

礼拜土著时态
英文目录与摘要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过去完成时态的判定依据
土著节
节俭教育
猜字谜
现在进行时
过去进行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