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发明标签
2023-11-18陶瓷兔子
前几天看到一个挺有趣的理论,说的是人们发明了某个词汇之后,立刻就会出现很多跟这个词汇相关的现象。
比如,“ 厌食症” 在20 世纪80 年代之前几乎从未在中国出现——或许是因为物质条件限制,或許是因为媒介还不够发达。在那之前,只有香港报道过进食障碍的案例,而且症状和病程跟我们现在所知的“厌食症”还并不相同。
可是,随着新闻媒体对西方症状的不断跟进报道,很多年轻人都开始声称自己得了厌食症,而他们实际出现的症状,也跟媒体上报道的几乎一模一样。
一部分心理学家做出了大胆的怀疑:这些在报道之后患上厌食症的年轻人,到底是真的一直被这种心理障碍所困扰,还是因为知道了“厌食症”这个名词,才出于某种动机去模仿呢?
同样的猜测还被扩展到近些年频发的“抑郁症”上,但凡你正好处于心情低谷的时候去做那套心理测试题,基本上可以轻松地拿下“轻度抑郁”的标签。
如果没有这个标签,等你睡饱一觉满血复活,或者跟朋友痛痛快快地聊上几小时天,困扰着你的负面情绪大概率都可以像流云一样飘走,可贴了标签之后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即便是没有观众,人也难免要去扮演符合标签的形象——不然我的快乐为何总是这么短暂?
不然我为什么总是焦虑得掉头发?不然我为什么一直打不起精神?
一旦贴上了标签,就会相信它,一旦相信了它,也就失去了其他解释的可能。
所以,不要发明任何一个标签来形容自己,如果你真的需要描述自己的症状或者感受,用陈述性,而不是定义性的语言来描述它。举个例子——陈述性:我无法集中注意力,耳鸣也很严重,每天都做很破碎的梦。
定义性:我很抑郁,每天都很焦虑,还有进食障碍。
不要用一种症状来解释一种现象, 如果真觉得有问题,就去找专业人士,把“做判断”的资格交给他们,或许可以活得轻松一点。
(从容摘自“陶瓷兔子的悦读笔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