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建起“大观园”
2023-11-18刘潇
刘潇
清爽飘逸的汉服、乌黑的长发和须髯,让人一眼就能认出人群中的张超。虚拟城市古建设计师与中国甲胄复原者的双重身份,给了他一种文武双全的强大气场。
穿着中国甲胄的张超,既能是“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围”的赵子龙,也能是“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边塞将军。他制作的甲胄复原视频一经上线,便引来众多网友评论,“这才是中国热血铁男儿”“感受到了古代武将的气势”。
作为虚拟城市设计师,2020年,张超使用虚拟引擎软件复原《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并将其“搬到”了西湖南岸的玉皇山脚下,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在虚拟世界中重现《红楼梦》场景的人。2021年,他用5000个小时制作出杭州数字孪生城市,让杭州南北高架桥横跨南宋御花园,设计出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理想城市,获得好评无数。
这两年,张超越来越忙,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华裳九州》《国风大赏》《国风大典》等多个具有影响力的“汉服秀”。由于中国甲胄的加入,以女性为主的汉服圈一下子多了铁血英气,而张超穿着中国甲胄须髯飘逸的形象也圈粉无数,获得很多00后的关注。
张超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上大学时,他发现风靡世界的电影《星球大战》中,黑武士这一角色的头盔设计采用了典型的日式兜鍪。为此,他深入研究后吃惊地发现,在清朝时期就有日本将古代甲胄作为国礼朝贡中国的记录。如今,全世界不少收藏爱好者不惜花重金收藏日本甲胄。
一向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张超深感惋惜,“历史上,中国文化早早就风靡世界,一件瓷器、一把扇子都能成为尊贵的象征,却独独看不到甲胄”。通过查阅书籍,他找到了原因所在,“中国自汉代以来就不允许民间私藏甲胄,加之朝代更迭,无法让甲胄文化具有延续性,所以中国至今尚未发现保留完整的清朝以前的甲胄”。
张超下决心要把这个遗憾弥补上,把中国甲胄之美带向全世界。
由于几乎没有现存的甲胄可供参考,他走遍大小寺庙,从造像和壁画中获取灵感。为了复原赵云“子龙甲”,他详尽翻阅了号称宋朝武备百科全书的《武经总要》,了解到中国甲胄是模块式的,添加穗子缀珠并非纯粹出于美观,而是实现甲胄各模块快速固定的部件。改良复原的“子龙甲”采用尖利的令型嵌珠双层穗子,错落布局,搭配龙鳞甲风格,“赵子龙的气场扑面而来”。
张超穿着中国甲胄表演的视频在海外平台上发布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国外网友的评论尤其热烈,“这是一场能令我肃然起敬的文化展示”“这是真正的艺术”。张超努力的方向就是让中国甲胄不断“破圈”,让全世界看见。“几十斤金属和皮革的重量,承载的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审美的重量。”
除了复原甲胄,张超还使用虚拟引擎复原中国古建。
2021年,张超耗费5000小时,打造出杭州的“数字孪生城市”,所谓“数字孪生城市”,是指在虚拟世界里建设一个与现实世界对应的城市。而张超的“孪生杭州”则有所不同,他将南宋时期的临安皇城与园林融入现代杭州城中,打造出一座繁忙时尚,又独具国风特色的虚拟都市。古今合璧,展现出“人间天堂”的前世今生。
感动网友的,除了这座虚拟杭州城耗时之久、做工之细、规模之大,更因为张超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精心地安插其间,在“杭州西湖”边再造了一座“大观园”。
张超说,自少年时在被窝里读完《红楼梦》起,他就一边品味贾府中的悲欢离合,一边想象大观园的模样。他也由此认识到了建筑的意义,不仅在于居住,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情感与文化价值。
从2017年开始,张超就利用闲暇时间,在虚拟世界中为大观园打下了第一个地基。2020年,他重读《红楼梦》,全身心地投入大观园的虚拟重现工作中。
为了精准还原大观园中各个建筑的位置与形态,他一边细读《红楼梦》,一边查找古建书籍。在张超看来,大观园中各式各样的景观是进入小说人物内心的入口,每一处亭台掩映,每一景庭院花木,都需要在用心揣摩人物性格与命运之后精心安排。比如,黛玉的潇湘馆是“台基上小小正房,虽是三间,却很小巧,一明两暗”,张超搭建的潇湘馆,俯瞰下去,梨花和芭蕉填满了后院,既灵动又内敛。在重现探春的秋爽斋时,张超故意让庭院的采光更好,“其主人如宅,曹雪芹写潇湘馆就是写黛玉的性格,写秋爽斋就是写探春,而我的工作便是通过再现庭院,把黛玉的七窍玲珑和探春的明朗蔚然带到人们面前。”
在将庭院与人物气质融合的同时,作为“细节狂”的张超未曾将书中细节落下。张超依照书中所写“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的景象,将泉水藏在芭蕉叶与梨花下;而位于大观园东北角的黛玉葬花之地,他更是仔细考证,以草木的位置安排,刻画出黛玉的心境。正因如此,张超的大观园在惊艳了众多“红迷”的同时,还引来“红学家”的关注。
相对复原带来的挑战,通过制作视频来呈现虚拟大观园同样耗时耗力。任何一个看起来简简单单几分钟的视频,背后都是数月的坚持和心血。这也难怪视频一上线,就俘获众多海内外网友的心。
张超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从清华美院毕业后,他入职一家互联网大廠,过起了“996”的生活。十几年下来,虽然积累了经验,业务能力出众,但张超觉得这并不是自己追求的人生。
从大厂辞职后,张超去了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邀请世界各国名师来浙大讲课,他也得以有机会游历了全世界150多个城市。
2015年,张超到巴黎游学。一次,他穿着一身汉服参加巴黎时装周,很多人上前和他打招呼:“你来自日本吗?这是日本的和服吗?”他不得不解释这是中国的汉服。那次经历,使他认识到国风传播的重要性,“我们在向外看的同时,更需要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把我们自己的东西传播出去”。回国后,张超索性辞去了浙江大学的工作,开设工作室。个性奔放的他,留起长发长须。他将自己的工作方向定位为中国甲胄复原和模拟城市设计。一片一甲、“一砖一瓦”,一点一点地复原重现。
如今,已有多家海内外视频平台、虚拟引擎开发公司找到张超,与他联合打造中国甲胄形象视频和虚拟城市空间。对于肉眼可见的“破圈”速度,张超感到很欣慰:“国风复原就像建造万里长城,今天,我们只是刚刚砌上一块砖,但只要坚持下去,古建筑、甲胄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必然在青年群体中传播开来。国风文化已经苏醒。”
(摘自《环球人物》202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