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类APP联合其他新媒体睡眠宣教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3-11-18余恬湉余西西甘琦婷赵玉莲李文利洪潇潇
余恬湉,余西西,甘琦婷,赵玉莲,李文利,洪潇潇**
(1.贵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2.贵州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3.贵州医科大学 麻醉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我国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1],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2.92%~59.83%[2-3]。王小丹等[4]基于海南省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有行为(体育活动、迟睡频率、网络成瘾等)、宿舍环境、生理、心理等方面。现有针对大学生睡眠质量改善的干预方法主要有正念冥想[5]、认知行为疗法[6]、中医中药干预[7]、体育锻炼[8-9]、音乐疗法[10]等,但其受时间、地域、费用、治疗师等多种因素限制,难以广泛开展,大学生急需一种便捷、有效的睡眠质量改善方法。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以互联网等技术为依托的新型媒介形式[11],包括微信、知乎、抖音、微博等平台。据调查,71%的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课外信息[11],新媒体已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助眠服务和健康信息的传播,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虽有研究证明手机依赖[12]、网络成瘾[13]是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但很少有利用新媒体正向干预大学生睡眠的研究,在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介的时代,如果大学生能合理使用新媒体、发挥新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自然双刃会变成单刃。结合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大学生离不开新媒体的学习生活方式,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睡眠类APP联合其他新媒体睡眠宣教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共调查贵州省、湖北省、重庆市3地3所高校24个班级,1 285名大学生,最终收到问卷1 182份,回收率为91.98%,剔除不合格问卷32份,最终有效问卷1 150份,有效回收率97.29%。多阶段随机抽样得到的1 182人中招募志愿者参与睡眠质量的干预实验,共招募到符合条件的志愿者282名。
1.2 研究方法
1.2.1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横断面研究 2020年2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和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第一阶段在贵州省、湖北省、重庆市3个省份中分别随机抽取1所高校,分别在贵州医科大学、长江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抽取;第二阶段在抽中的3所高校中按年级分层,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第三阶段在每所学校的1~4年级中分别随机抽取2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问卷星平台,将自制的基本信息及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制成互联网问卷,在高校班级辅导员的帮助下,通过班级QQ群展开调查,调查前积极宣传调查目的和意义,调查员统一发放调查问卷,全部问卷都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收回后核查,不合格量表不予评定。
1.2.2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实验 2020年2—5月,分析横断面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使用新媒体频繁且新媒体使用时长是其睡眠质量重要影响因素,结合大学生离不开新媒体的学习生活方式,团队于2020年9月开展干预实验。在多阶段随机抽样得到的1 182人中招募志愿者。招募条件:入睡困难(入睡时间>30 min)[12]、或睡眠质量差(PSQI≥8)[14]、或有睡眠改善意愿,能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患有影响睡眠质量的各类疾病,正进行改善睡眠的其他治疗,正经历应激事件,近3个月使用过睡眠APP。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招募的282名大学生志愿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向所有调查对象详细说明本干预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意义,遵循知情同意和自愿参加的原则。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干预组采用睡眠类APP联合其他新媒体宣教睡眠健康知识的方法。干预内容:(1)社交媒体干预,将141名干预组成员拉入QQ群进行统一管理,每周进行1次睡眠知识及睡眠质量改善方法的宣教,并不定时对睡眠存在问题的同学进行访谈;(2)睡眠类APP干预,干预组成员于同一时间统一下载蜗牛睡眠APP,并坚持使用蜗牛睡眠APP 30 d,蜗牛睡眠APP可感知并记录用户睡眠过程、呈现可视化的睡眠报告、提供专业助眠音频及睡眠解决方案等,可帮助用户及时发现睡眠问题并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统一在APP中设置“起床闹钟”和“睡眠提醒”,每天按照计划作息并使用APP监测睡眠,可自由使用各大功能(包括睡眠分析、专业哄睡、心理咨询、定制睡眠解决方案等专业板块及早睡早起红包挑战赛、睡眠社区等趣味板块)。以干预作为时间标志,于干预前后对两组同时测PSQI,比较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和组间差异。
1.2.3干预实验的质量控制措施 干预组成员每日将蜗牛睡眠APP生成的睡眠情况分享于群内,以供研究人员评价实验对象的依从性。发生以下情况的志愿者将中止干预:连续超过3 d未按照要求打卡,干预过程中接受其他治疗,经历重大应激事件。
1.3 观察指标
1.3.1一般资料收集 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大学生基本信息及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等基本情况,迟睡频率、新媒体使用时长等行为因素,学习压力、专业满意度等学习因素,吃宵夜习惯等饮食因素及消极情绪等心理因素,对调查结果进行Cronbach's α 系数的统计计算,19个调查项目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49。
1.3.2睡眠质量评估 采用PSQI评估大学生睡眠质量,此量表由匹兹堡精神科医生Buysse等[15]于1989年编制,是近年来对大学生进行睡眠质量评价时使用最多的量表[16],包括7个部分19个条目,每部分采用Likert 3级评分,计分0~3分,总分0~21分,主要用于评定被试1个月的睡眠质量,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以PSQI得分≥8分判断为存在睡眠障碍[14]。本次研究其量表各条目间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82。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原始数据通过正态性检验显示不拒绝正态性假设,用t检验比较城镇与农村、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差异,用F检验比较贵州、重庆、湖北3地高校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用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组间和前后自身的差异,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学生睡眠情况的横断面研究
2.1.1基本情况 1150份有效问卷中,大学生平均年龄(21.51±1.26)岁,平均新媒体使用年限(3.89±1.42)年,大学生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拥有率为98.75%。大学生性别、生源地、就读大学地区分布,新媒体使用频率、时长及接触动机等情况见表1。
表1 被调查大学生新媒体使用基本情况
2.1.2大学生睡眠质量总体情况 1 150位大学生的PSQI总分为(6.13±2.96)分,其中28.60%存在睡眠质量问题(PSQI≥8)。不同性别、生源地及就读大学地区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比较如表2所示,女生的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大学生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读大学地区在贵州、重庆、湖北的3地大学生的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性别、生源地及就读学校地区大学生睡眠质量比较
2.1.3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 结果显示,迟睡频率、新媒体使用时长等与PSQI总分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迟睡频率、新媒体使用时长、学习压力、吃宵夜情况、消极情绪与PSQI成正相关;规律作息、体育锻炼频率、专业满意度与PSQI成负相关。见表3。
表3 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2 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实验
2.2.1干预对象的基本情况 干预组141位(男58、女83),对照组141位(男61、女80),两组性别、年龄、生源地及年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t值分别为0.98、1.07、0.81、0.54,P均>0.05),具有可比性。
2.2.2依从性评价 干预组坚持使用蜗牛睡眠APP并打卡30 d人数为118、占比83.69%,坚持打卡26~29 d人数为23,占比16.31%。
2.2.3干预前后两组大学生PSQI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大学生的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符合实验要求。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得分也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PSQI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后相比,PSQI总分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大学生PSQI得分比较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8.60%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低于郭真等[17]调查银川市2所高校大学生发现睡眠障碍检出率36.60%,与刘海燕等[18]调查贵阳市3所高校大学生发现睡眠障碍检出率27.40%基本一致。男、女生睡眠质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周水秀[19]的研究结论相符,与刘海燕等[18]的研究结论不同。不同就读大学地区大学生睡眠质量无统计学差异,现有研究大多针对一所高校或一个省市的几所高校,今后需研究更多不同地区高校大学生睡眠质量之间的差异。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睡眠质量受迟睡频率、新媒体使用时长、规律作息、体育锻炼频率、学习压力、专业满意度、吃宵夜习惯、消极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规律作息、学习压力、专业满意度与耿立国等[2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迟睡频率、消极情绪与王小丹等[4]的研究基本一致。新媒体使用时长为本研究新发现的影响因素,其OR值为1.529,低于王小丹等[4]分析的“睡前上网”OR值为1.725,高于耿立国等[20]分析的“每天手机使用时间>4 h”OR值为1.091。
睡眠类APP联合社交媒体开展助眠服务及睡眠健康知识宣教的干预方式切实改善了同学们的睡眠习惯和质量,各个维度得分均有所下降,以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最为突出。具体原因如下:(1)调查员将睡眠宣教知识进行精炼,以短文的形式在群组内进行每周一次的推送,适合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且提升了大学生对睡眠质量、助眠饮食和运动的重视程度;(2)统一在APP中设置“起床闹钟”和“睡眠提醒”并每天按照计划作息,提升了大学生作息的规律程度;(3)线上心理咨询及疏导降低了大学生的焦虑、沮丧等消极情绪;(4)睡眠监测与分析、音视频哄睡、呼吸引导及肌肉放松训练、定制睡眠解决方案等从专业板块上帮助大学生提升睡眠质量;(5)早睡早起红包挑战赛、睡眠社区、群组打卡等增加了同学坚持健康睡眠的的依从性和趣味性。
综上所述,建议高校辅导员定期在班级群内进行多形式、简短而有效的睡眠相关知识宣教,如常见睡眠问题及应对措施、学习方法及压力释放技巧、助眠饮食及运动知识等,定期进行线上PSQI及心理健康相关问卷的调查,关注睡眠质量差同学的心理和学习状况及消极情绪强同学的学业压力和睡眠状况,宣传并鼓励大学生使用睡眠类APP监测分析睡眠、养成规律作息习惯,同时,校园新媒体可构建“学生-心理咨询专家及睡眠研究中心专家”的新媒体线上指导路线,使大学生获得线上便携而有效的专业支持,从而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