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途径探究

2023-11-18龚文磊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党史红色思政

龚文磊

(新乡学院美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承载着无数革命者的爱国精神、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梦想。红色基因是党领导人民在此历程中沉淀的基因谱系,其内蕴的精神内涵与独特价值可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 年4 月25 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为新时代高校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党史学习教育实效,引导广大学生自觉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此,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将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求,也是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迫切需要,更是引领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要求,可为新时代高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重要助力。

(一)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求

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这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大学生对党的历史与经验是否熟悉、对党的感情是否深厚,既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实效,也影响着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红色文化内蕴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如何坚定信仰、淬炼出的革命精神等内容,是升华大学生道德情操的精神沃土。其中,革命者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传统,革命先辈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所作的不懈斗争,革命先辈在艰苦条件下迎难而上、披荆斩棘的革命品质等等,皆有助于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坚定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使大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2]26。

(二)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定型的关键阶段,其明辨是非、独立判断的能力仍有所不足,极易受不良思想影响。为此,高校抓好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就是要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只有充分保证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正确性,才能使其真正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红色文化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可为当代高校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提供宝贵资源。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能够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使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始终保持正确方向[3]100。

(三)引领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要求

红色基因是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与精神品质,传承好红色基因对确保中国共产党血脉永续具有重要意义。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重任的高校,唯有在大学生中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才能更好地确保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而通过深入传播红色文化,能够使大学生深刻感受无数革命者在艰难险阻面前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进而在革命者高尚精神的感召下,更加自觉地将革命英雄视为榜样,并主动学习革命先辈们高尚的革命精神,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肩负传承红色基因的光荣使命[4]73。显然,深入挖掘党史教育资源中蕴含的红色资源、红色故事等红色文化素材,深入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最大限度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是新时代高校引领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要求。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具体实践中,主要存在红色文化教育尚未满足学生需求、实践教育体验有待深化、教育内容和形式老套、师资建设仍需加强四方面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一)红色文化教育尚未满足学生需求

部分高校在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未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多元化需求,使得红色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红色文化的课堂教育仍习惯于理论灌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忽视学生主体性体验,削弱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获得感[5]156。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微博和专题网站等的关注度不高,加之缺乏具有吸引力的高质量推文,导致部分教师与大学生的融合度与参与度较差。

(二)红色文化实践教育体验有待深化

部分高校在红色文化实践教育中存在忽视大学生主体性体验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部分教师在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前尚未引导学生提前熟悉相关党史知识,使得部分学生由于不了解相关内容在参观过程中“走马观花”,甚至将此活动当作游玩散心的机会,与传承红色基因的初衷背道而驰。其二,部分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时往往都是请导游统一向学生讲解,使得学生难以真正体验红色遗物、领悟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而引起学生的广泛共鸣更是无从提及。其三,部分高校组织大学生观看的革命电影存在为博人眼球加入打斗或娱乐场面的情况,无形中削弱红色文化育人实效。

(三)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和形式老套

现阶段,部分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和形式明显老套、陈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主导课堂教学,以回顾革命历史为主,与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加之部分教师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尚未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单向灌输逐渐远离学生现实生活。例如,部分教师在讲述某些革命史实时,往往习惯于长篇大论地谈革命背景,鲜少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大学生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致使红色文化缺乏感染力,外化于行更是无稽之谈。二是部分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迹时往往只是聚焦遗迹讲述相应的红色文化知识,鲜少将党史知识与红色文化遗迹有机融合,促使大学生在深入了解红色文化遗迹过程中难以准确理解与把握相关党史知识[6]42,这种脱离实际的理论教育显著削弱了红色文化教育实效性。

(四)红色文化教育师资建设仍需加强

当前,部分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师资建设仍需加强,实践指导教师匮乏,且教师往往采取遥控指挥的形式,并未前往现场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导致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遇到的困惑难以获得教师及时且精准的指导。除此之外,部分实践指导教师由于缺乏对红色文化和党史知识的深刻理解,加之尚未接受过有关红色文化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专题培训,向大学生传播的红色文化仅基于个人粗浅的理解,导致党史教育浮于表面,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太过浅显。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路径

针对上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困境,高校可采取抓好课堂主渠道、强化红色文化实践体验、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以不断提高党史学习教育水平。

(一)抓好课堂主渠道,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

思政课堂是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思政课教学中有效融入红色文化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提升思政课吸引力。其一,思政教师应在明确大学生党史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教材框架、熟悉教材内容,更加重视对教育内容全面、深入的整合。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思想的发展特点、社会现实和时政热点,充分挖掘大学生党史教育和红色文化资源相契合的内容,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在此基础上,思政教师应酌情增加中国革命史、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等教育内容的比重,将红色文化教育和党史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对比社会面貌与客观事实,深化大学生对党的认同与拥护。具体而言,高校既要依托红色文化教育深化大学生对党史和国情的认识,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也要组织思政骨干教师专门编撰红色文化教育教材,并结合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其二,思政教师应紧密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创新教育方法,将案例教学、访谈教学、专题教学等教学方式相结合,科学提炼大学生最关注、最有争议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红色文化教育专题,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及时解答学生疑惑[7]32。在此过程中,思政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自由选择红色文化教育成果进行互动点评,达成说服教育的效果,促进红色基因传承。

(二)强化红色文化实践体验,探索党史教育的新模式

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高校必须引导学生将学习党史的心得及其对党的拥护落到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可在校内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精心策划兼具思想性与趣味性的专题讲座、红色文化征文、党史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使大学生得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升华思想情感,提升党史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实效性。高校可围绕开学典礼、入党宣誓、升旗仪式等重要仪式,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情境,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高校可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物质保障,充分利用校史馆这一党史教育重要阵地,组织大学生深刻感受校史上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高校可在校园中设计红色名人塑像,利用宣传栏、大屏幕等载体广泛宣传革命者的英雄事迹,时刻鞭策大学生牢记历史责任。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是大学生党史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应分批组织大学生积极定期前往校外参与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一方面,高校可定期组织重走长征路、探访革命圣地、红色之旅等专题活动,将严肃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融入生动的实践体验中[8]74;另一方面,高校可在红色名人诞辰、革命事件纪念等重要节点组织瞻仰纪念、祭扫参观等活动,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者建立的丰功伟绩,充分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拼搏激情与奋斗豪情。除此之外,高校可组织大学生深入革命老区开展考察调研,并召开现场座谈会,向大学生讲解当地真实发生过的红色故事,使学生在重温党史的过程中深刻领会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树牢共产主义信念。

(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深入开展线上党史学习教育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应依托微信、微博、专题网站、慕课等新媒体平台,不断创新党史教育形式。思政教师应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网络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红色书信阅读、党史微党课等形式,在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讲述红色故事,再现鲜活历史。线上教学要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难点和层次性,依托线上平台深入阐释红色文化经典故事,加大对革命事迹宣传和经典红色电影推介的力度。在此过程中,需要保持动态持续更新,并强化监督和管理,定期调整线上党史学习教育教学方案。高校应下大力气将线上党校、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官方载体充分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定期向学生推送党史知识和红色故事,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高校可在充分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审美情趣的基础上,于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中开辟党史学习教育专栏,采取红色游戏、红色微电影、党史微普及等形式,将红色故事和党史资料形象化、智能化,以全方位、多视角、图文并茂、生动翔实的形式立体化呈现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通俗化、大众化[9]44。譬如,高校可以尝试把党史资料、红色文化故事推送融合至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充分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史学习教育水平

师资队伍水平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实效性,高校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高校应抓好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思政教师应主动强化党史理论学习,进一步完善党史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理论素养,善于以唯物史观审视党史发展的主线、主流与本质,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对讲好党史树立坚定的自信,增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的深厚底气。思政教师的历史视野和思维直接关系着党史教育质量,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必须重视思政教师历史观的养成。高校应以科学的党史观和正确的大历史观引领思政教师开阔眼界,引导教师主动以贯通古今经验、对比东西方文明的广阔胸怀与整体视角审视党的百年历史。同时,针对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发挥自身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示范作用,自觉传播党史知识[10]86。高校在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加强制度与物质支持。高校应探索构建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体系,充分激发思政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高校需引导红色文化实践指导教师进一步熟悉实践教育流程,不断提升其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与领导能力,并加强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其在实践教育之前充分熟悉并掌握有关该教育主题的红色历史知识,并自觉做到熟练运用自我知识储备精准引导大学生深入探索红色文化。针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高校要抓好关于红色文化教育的储备队伍建设,通过邀请其他院校思政教师和发展本校思政教师等方式,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业素质过硬的储备型师资队伍,为培养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