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生思政课构建
——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价值引领”课为例
2023-11-18汤晓茜毛予倩
汤晓茜 毛予倩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1]进一步确立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与使命。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这就决定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立德树人、强化价值引领的目标。高校研究生思政课作为面向研究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作用。思政课引导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个人发展和追求梦想的奋斗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人生篇章。
一、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现状
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思政课是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建设与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2010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中制定了思政课新方案,对思政理论课的课程门数和学分做了调整,课程面向全体研究生,不再区分文理科。2020 年,为了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从学校向二级学院辐射,希望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由此可见,国家始终将建设好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几年随着国家改革创新意见的出台,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研究主要围绕思政理论课的建设前景展望[2]、教学模式创新[3]、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以及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论述[5]等,鲜有基于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层面的研究生思政课程构建探索。
二、学院思政课建设的必要性
(一)学校思政课与学院专业课之间缺乏过渡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等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政理论课在增强学生使命担当、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全校公共课面对的是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统一,与不同学科的个性化需求缺乏交集与融合,忽视了研究生思想多样化的特点。虽然近年来国家鼓励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但在研究生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本身具有难度,以及部分专业授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对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建立学院层面的价值引领思政课程,有助于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院系落地生根,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程体系构建。
(二)对研究生群体出现的问题缺乏思想引领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增长,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研究生群体中正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入学动机复杂、学习动力不足、师生关系失调、科研能力欠缺、就业压力加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来自学生的思想根源,与学生对自我的要求、对科研的认识、对人生的追求等密不可分,是学生个体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综合表现。建立学院层面的价值引领课程,可以从研究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学科特点,进一步细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范畴,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素质培养和解决问题融为一体,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立德树人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学院思政课建设的有利条件
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开设的研究生思政课,是学校思政理论课向学院专业课过渡的桥梁。它不仅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使命,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一)学院思政课针对性更强
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直接实施单位是二级学院,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学科和专业。因此,由学院组织开设面向本院研究生的思政课,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更强。同时,学院直接面对研究生,对研究生的个性化需求最为了解,能够得到第一手的信息和数据,有条件对思政课内容进行更为合理的设置,有效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二)学院思政课教学效果更好
与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一人讲到底”的教学模式不同,学院思政课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组织多人授课团队。学院既有德高望重的大先生也有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既有党政领导干部也有学生工作老师。不同老师轮番开讲,将自己求学做人做事过程中的所学所感所得分享给同学们,既增添了课堂活力,又拉近了师生距离,切实将全员育人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四、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开设“研究生价值引领”思政课程,第一,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激发研究生爱国、爱校、爱院、爱专业之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对当前研究生群体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前瞻性的指引和预警,为研究生顺利开启新的学习生涯保驾护航;第三,通过期末考核对遇到困惑和压力的研究生个体做到尽早识别,提供精准关爱,提升工作实效。
(二)课程内容
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在贯彻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协同育人效应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找准出发点和立足点,针对当前研究生群体中出现的问题,在使命担当、科学精神、品德修养、师生交往、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和能力提升等方面不遗余力地对研究生进行价值引领。基于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价值引领”课程内容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1. 学科文化传承
每一名研究生都是学科文化的传承者。学科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直接关系着二级学院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对内,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百年,秉承人才培养的使命,以“少而精”的培养理念、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和一流的现代学科体系推动高水平人才培养;对外,地球科学作为南京大学的“品牌、名牌、金牌”专业,在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基础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全体师生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不断发展创新、拼搏进取,为学院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南大的一分子、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分子,每一名学生都应努力实现自我成长、自我提升,为学科、学院、学校争光。学院通过学科文化传承教育,引导研究生将个人成长与学科发展、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绘就青春华章。
2. 科学精神培养
科学精神是反映科学发展内在要求并体现在科学工作者身上的一种精神状态,如追求真理、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执着敬业、团结协作等。正是因为有了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学术规范才能成为学者自觉自愿的选择和行为。研究生既然选择了科研工作,就必须坚持探索、不惧权威、敢于批评,真正将科学精神和学术规范内化于心,从而远离学术研究上的急功近利和学术不端。价值引领课堂理应成为科学精神生长的沃土,通过授课教师对学科领域内学术失范问题和学术不端行为的典型案例分析,使研究生了解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问题有哪些,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最后在对学术高峰的一次次勇敢攀登中逐渐养成高尚的科学品德和学术志趣。
3. 科研人生启迪
大学,有大师之谓也。大师的言传身教对加强学生的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举足轻重。研究生新生满怀青春热血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对科研充满了梦想和期待,对大师饱含着钦佩和仰慕。道德高、造诣高的学术前辈在同学心目中有着天然的威望和极强的感召力。地质学作为南京大学传统优势学科,拥有一支包括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大师们通过介绍自身的成长经历,启发研究生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通过分享不一样的科研人生,引导研究生拓宽视野,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看待学问、看待人生。除此之外,前辈们指引研究生将致力于新的科学发现、战胜新的科学挑战作为更高的科研追求,始终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作为研究方向,把个人的命运同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结合起来。
4. 师生关系构建
良性的师生关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下,研究生师生关系冲突主要表现为:观念冲突——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一致,目标冲突——师生对培养目标的理解不一致,利益冲突——个体利益最大化导致师生对发表成果、毕业时间的想法不一致,个性冲突——师生的性格脾气不搭调、不和谐。[6]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最重要的前提是充分沟通。师生在坦诚交流的基础上互相理解、换位思考,才能产生一个兼顾彼此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学生们必须充分理解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都具有主体地位,导师的“导”和研究生的“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需要导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研究生充分调动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在与导师的良性互动中达到品格的提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5. 生涯规划指导
为缓解研究生对人生规划和就业竞争的焦虑,针对研究生的生涯规划指导刻不容缓。目前高校普遍缺乏面向研究生的生涯规划指导公选课,因此学院有必要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进行客观评价和综合分析,对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积极探索和有效利用,继而明确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竞争力。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将近五年的研究生毕业去向做全面分析,从行业发展到岗位要求再到如何储备竞争力,帮助大家认清未来可以往哪里去,引导大家为将来更好地从事自己选择的职业进行早期的职业能力培养。此外,价值引领课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毕业生进行宣传,号召广大学子继承校训优秀品质,发扬艰苦奋斗和踏实奉献的精神,将青春书写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6. 心理健康教育
夏祥伟等选取我国30 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1 所高校共8208 名研究生进行了全面健康状况测评,结果显示,有71%的研究生认为科研学习生活压力比较重或非常重,有58%的研究生存在心理疾病,现状令人担忧。[7]研究生群体的心理亚健康已经成为高校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方面,通过课程对研究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普及教育,丰富新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学习心理保健的常用方法;另一方面,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概况,帮助同学对心理咨询树立正确认识,同时了解获得专业帮助与支持的途径。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可能遇到的野外工作多、实验多、成果发表周期长、就业压力大等实际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预警,帮助同学树立信心、正确面对,最终提供一些应对情绪困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7. 科研能力提升
为解决研究生新生的实际学习困难,教师在“科研能力提升”模块进行具体的、细化的指导和帮助。“文献阅读、利用与管理”专题教导学生要根据不同需要分类阅读,利用专门软件管理文献数据库;“科学问题的发现与凝练”专题带大家认识什么是科学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科学问题;“实验的设计,开展与数据处理”专题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主要实验仪器、实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论文写作基本方法与技巧”专题向大家展示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各部分写作要求。对每一个研究生而言,一篇科技论文的发表意味着这名研究生接受了一套完整的科研训练,也意味着他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得到了认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模式
“研究生价值引领”课程采用大团队教学模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院党政领导、学科带头人、学工干部、优秀青年教师共同授课,打破思政专职教师一人讲到底的模式,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课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党政领导传承学科文化,引导学生学成报国;院士分享科研人生,激励学生开拓创新;优秀教师传授科研方法、探讨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努力拼搏;学工干部解惑压力与健康、梦想与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融合问题发现式、启发式、研究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为研究生带来最生动、最接地气的大思政课。同学们表示,价值引领课“不仅教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还教我们心怀国家、努力拼搏、勇敢追梦”。
(四)课程评价
“研究生价值引领”课采取开放性试题考核评价办法,通过与研究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论述和案例分析,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由于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在解答的过程中将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实际情况代入,根据自己的思维惯性作答,呈现不一样的结果。近三年的考核结果显示,部分研究生对新的学习方式难以适应,对交叉学科能否顺利产出成果缺乏信心,不确定未来的求职方向所以不知该做哪些准备,等等。这些反馈信息不仅为“研究生价值引领”课的科学设计提供了进一步依据,也为学生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抓手,有利于学院对学生个体增加关注、积极帮扶,从而提高育人实效。
五、结语
“研究生价值引领”课作为学院研究生思政课,以具体学科背景的研究生为教学对象,从研究生群体的现实问题出发,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根源上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为研究生的成长之路领航、科研之路启航、成才之路护航,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让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更有力、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