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历史环境浅析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汕头站
2023-11-17喻晓蓉
喻晓蓉
中央红色交通线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为加强上海中央至中央苏区的联系,精心策划的一条从上海出发途经香港、汕头、潮州、梅州、福建至江西瑞金的红色地下交通线。自1930年提出和建立以后,从上海中央向中央苏区输入大量紧缺物资,传递重要情报、文件,并完成了党中央到中央苏区的重大战略转移任务,成绩斐然。
党组织在汕头建立了汕头交通中站、潮汕铁路、南京旅社等多处据点,是最为重要的中转城市之一。笔者认为,汕头站的成功,除交通员们机智勇敢、砥砺前行的坚韧意志等主观因素外,还与民国时期汕头市本身的城市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包括城市区位、商业业态、交通条件、街道形态等方面的客观要素一定程度上为中央红色交通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亦体现了党中央在交通站选址方面的英明决策。
一、中央红色交通线概况
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为解决党中央和中央苏区间联络问题,精心策划的一条从上海出发,途经香港、汕头、潮州、梅州、福建至江西瑞金的“摧不垮打不烂的地下航线”。一直到1933年初第四次反“围剿”战前后,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中央红色交通线成为通往中央苏区的唯一交通线,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而特殊的贡献,被称为“中华苏维埃的血脉”。
中央红色交通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架设中共中央与中央苏区沟通信息的桥梁,传递了大量中央和地方党委文件、情报;二是向中央苏区输送大量紧缺物资,包括粮食、医药、布匹、食盐、军火、电讯器材、印刷器材、日用品等;三是完成了从上海中央到中央苏区的重大战略转移任务。从 1930 年开始到 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长征前,中央红色交通线安全护送了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一大批党、政、军重要领导人和专业技术人员、文艺工作者等。
交通站点是联接交通线的重要枢纽。为保证中央红色交通线路的安全畅通,中央红色交通线建立之初便形成了分级明确的站点体系,包括大站、中站、小站等。中央交通局设置香港、闽西两个交通大站、三个交通中站及多个交通小站。其中香港大站亦称华南交通站,闽西大站设在永定县虎岗乡(闽西地委所在地,故也称虎岗交通大站)。[1]所有由沪到苏区人员均需先在香港交通大站报到,由中共中央统一安排护送。汕头是香港进入内地的第一站也是关键一站,设置一处交通中站及一处中央直属绝密交通站。
二、汕头中央红色交通线主要站点分布
根据实地调研及目前已知史料记载,汕头市区有关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遗存点主要包括中法西药房分号、华富电料行、南京旅社、潮汕铁路火车站旧址、潮汕铁路公司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富林旅社等(表1)。其中中法西药房分号、华富电料行、南京旅社保存较为完整;潮汕铁路火车站旧址、潮汕铁路公司总务处车务处旧址仅存遗存局部,总务处车务处旧址修缮工程正在进行中;富林旅社、金陵旅社初步判断遗迹已不存。
表1 汕头市中央红色交通线相关遗存基本信息汇总表
三、汕头城市历史环境对中央红色交通线的有利条件
当年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站的地下交通站或联络点主要分布在汕头市的小公园片区内,对外承担旅馆和商铺等功能,另外还包括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如潮汕铁路、汕樟轻便铁路、港口码头等。在特定历史时期,从城市的角度审视汕头秘密交通站的设置,则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一)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商业环境
汕头作为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被迫开放的14个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放时间较早,成熟的商贸环境为中央红色交通线站点的设立和运行提供了客观的有利条件。清同治三年(1864)清政府在汕头设立洋关——中文称“潮海关”,英文为SWATOW CUSTOMS(汕头海关)。韩江、榕江流域的人口、货物大多以汕头为中转,自此贸易迅猛发展,商业日益繁盛,人口不断增长,市政逐步完善。至民国初期,汕头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近现代都市。[2]1931年,汕头人口达到17.8万人,人口总数在海关统计的全国42处通商口岸中处于第21位。在广东省内居第2位,仅次于广州(86万人),被称为“潮梅出入口之门户”“华南第二要埠”。[3]
开埠时期,汕头市商业业态构成丰富,人员复杂。欧美各国洋商来此经商谋利,韩江流域的商贾亦竞相在此拓展势力,一部分人则先到南洋、香港、上海等地打工或经商,在侨居地赚钱后再回到汕头发展。[4]特有的历史背景促成了汕头蓬勃发展的侨批业、零售商业和极为复杂的人际构成。侨批业多与其他行业互为兼营,如汇兑业、旅业、银业、茶业、杂粮业、进出口业、运销业等。[5]1933年汕头工商企业已经发展到3441家,商业的繁华居全国城市的第7位,进出口货轮载运量居全国第3位。[6]
图1 侨批局与华侨地产分布图[7]
极为繁荣的商贸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组成无疑为交通站点的建立和顺利运行奠定了基础。其中工商企业中包含了隐匿在其中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在汕头的多处站点,为交通线上输送各种紧缺物资提供了便利条件。如华富电料行、中法西药行分号、南京旅社等,基本上均设置在当时华洋杂处、百业并存的汕头市核心区——汕头小公园片区附近,其中华富电料行主要利用商店名义购买苏区急需的电器材料;中法西药行分号既做掩护,又为苏区提供急需药品;旅社则主要提供住宿、协助传递信息、物资等服务。繁华商埠中,归国华侨、外国商人等各种人员往来,也为交通员的隐秘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易于我党同志化装往来。为能顺利突破敌人重重关卡,当时交通线上的人员扮演着各种角色,不易为敌军识别。据记载,周恩来通过中央红色交通线时扮演的角色就有多种,如工人、商人、牧师等。周恩来当年进入苏区时留着长胡子,曾一度让人以为是外国人。复杂多元的人员构成为革命人士的伪装和掩护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二)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战略转移是重要的军事策略,选择便捷和优越的交通通道则是重中之重。在中央交通线开设之时,汕头俨然已经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交通枢纽。近代汕头依靠内河水运及远洋航线的便利,北连上海,南接香港、新加坡,逐步成为潮梅区域经济的中心。[8]若从广东省内择址一处与香港、上海以及闽赣边界建立联系,非汕头莫属。汕头交通极为发达,主要体现在水路和陆路两方面。
1.水路交通
汕头的发展有赖于码头的建设和各类航线的开通。位于汕头小公园西侧的西堤码头是继樟林古港后,汕头最重要的对外交通窗口,也是汕头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见证了汕头从渔村、城市到国际贸易港口的历史变迁。20世纪初,汕头港已形成怡和码头、达濠码头、太古码头、招商码头等10多座码头。[9]1921年汕头港出入船只3000多艘,而到1932—1937年,各来往外洋的船舶艘次以及吨位数均占全国第三位。汕头港在全国的航运地位也使其成为中央红色交通线上与香港联系最重要的中转站,中共中央部署的秘密交通线南方线含4条分线,其中3条均有香港至汕头段。1949年修《潮州府志》亦有“汕头至广州直航轮班甚稀,故多由汕乘轮赴港转轮”的记述。[10]所以,汕头便捷的航运交通成为中央红色交通线从香港进入内地的首选地。
2.潮汕铁路
中央红色交通线从汕头通往潮州采用的交通方式一般是乘坐潮汕铁路。潮汕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由嘉应州侨商张煜南兄弟等集资铺设,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底建成通车,连接汕头与潮州,总长42公里。[11]根据当时潮汕铁路公司发布的列车时刻表,从汕头到潮州车程为1小时18分,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极强,尤其是改善了韩江枯水期潮州至汕头的交通环境。汕头通往潮州的车站原设有通往潮州府城车站。光绪三十四年(1908),位于韩江边的意溪火车站通车后,从韩江上游运来的货物可直接通过潮汕铁路转运至汕头,使人员往来和货物转运更加便利,这也使得中央红色交通线从汕头至潮州,再乘潮州的小电船沿韩江北上可以做到无缝衔接。据2001年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载:“到了汕头登岸后,在小旅馆睡了一晚。第二天,改坐小火车到潮州,乘韩江的小轮船北行,经大埔到三河坝……”
(三)灵活多变的街道布局
根据已有的实地调研资料及相关历史记载,除潮汕铁路之外,汕头的几处秘密交通站点或联络点均位于汕头小公园片区周边。汕头小公园附近除有复杂的商业环境之外,其灵活多变的街道空间形式也是秘密交通活动成功开展的重要因素。
汕头小公园片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城区北岸的西南部,广义上的小公园片区泛指以中山公园纪念亭为中心,向国平路、升平路、安平路等方向辐射形成的商业街道所组成的街区,是在汕头市改造市区工务计划影响下,由国人规划设计的仿西方先进城市规划理念形成的城区。汕头小公园依托放射状路网整体呈扇形,密集而不规则的路网空间为隐秘工作提供了便利。以小公园为核心的放射形道路条条都通往海港码头,便于上货下货,也便于交通员迅速乘船离开。密集而不规则的路网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员应急转移。街道两侧商铺为中西合璧骑楼,前是商铺,后是仓储,楼上住人,为交通工作提供了极好的掩护作用。[12]早期的旅馆业还会代售出洋船票,大堂内会挂有船期,住旅馆的人不少是要“过番”出洋的。[13]小尺度的街道空间、多功能的建筑组合形式,为隐秘工作的红色交通线提供了较好的客观条件。
图2 汕头市改造计划图
据李沛群《接周恩来进入闽西苏区》一文载:“恩来同志是由上海坐船至汕头市以后,由当地一个绝密交通中站安排在‘金陵旅社’(汕头市最大的旅社)下榻。后来因为发现在下楼的拐角处有一个玻璃镜框,里面有一张照片,是1925年‘汕头市各界欢迎黄埔学生军大会’时照的,相片里面就有周恩来,因之即行迁到棉安街一间小旅店去住。周恩来和肖桂昌在棉安街旅店住了一天后,第二天坐潮汕火车到潮安。”[14]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汕头交通站点在整体的历史环境下能够站站相连、环环相扣,对于开展交通工作有着极好的地理优势和社会环境。
独特的历史环境使汕头成为中央红色交通线上重要的站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而特殊的作用。近年,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的通力合作,汕头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部分遗存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利用。如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汕头交通中站旧址(华富电料行)成为广东省文保单位活化利用典型案例,汕头总务处车务处旧址从废墟中得以抢救复原,并布置相关展陈进行活化利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发展中心的转移,汕头小公园整体存在产权复杂、旧城改造缺乏动力等问题,部分交通站相关遗存已不存在,南京旅社等相关交通联络点尚未得到全面保护和利用。
为了做好对中央红色交通线的相关遗存保护和利用工作,应通过政府引导、全面规划、全民参与的原则,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保护和利用好汕头作为广东革命史上重要的历史节点的相关遗存,教育人民群众和青少年一代,传承弘扬好红色基因,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