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先农坛的百年变迁

2023-11-17张玲玲宋孟韩

北京档案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轴线农耕公园

张玲玲 宋孟韩

在北京西南隅,坐落着一座庄严古朴的皇家坛庙——先农坛。百年间,从明清时期的皇家禁苑到民国时期的大众公园,再到如今展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窗口,先农坛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风雨兴衰。

一、功能转变:从皇家禁苑到大众公园

明清时期,先农坛是皇帝祭祀先农炎帝神农氏、行耤田礼的重要场所。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明清两代的近600年间里,先后有25位皇帝或遣官亲临先农坛,祭享先农、扶犁亲耕,以宣扬以农为本的国策。[1]

中华民国成立后,先农坛的功能发生重要转变,迎来了10多年的短暂兴盛。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此背景下,皇朝礼制崩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民的思想也得到极大地解放。受此影响,包括先农坛在内的一批皇家禁苑纷纷向公众开放,由皇家专属财产转变为民国财产。1913年1月1日,先农坛首次对普通大众开放,为期十天。这次开放使民众亲身感受到先农坛是“取闹市中幽静,古柏参天,世界中难得的一处游玩之地”[2]。此后,在民众要求持续开放的呼声中,先农坛内坛的功能首先发生转变。1915年,先农坛被辟为“北京先农坛公园”。与此同时,随着茶社、饭馆、戏楼、酒肆、杂货摊和跑马场等休闲娱乐设施的聚集[3],先农坛北外坛也迎来了自己的转变。1917年,北外坛被另辟为“城南公园”。为便于管理,1918年,“北京先农坛公园”与“城南公园”合并,统一称作“城南公园”。[4]这一时期,伴随着欧式四面钟楼的建成,坛墙内外平民商业的繁荣,以及各种政府商业活动的举办,先农坛作为“城南公园”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一时间热闹非凡。

然而,好景不长。在北洋军阀的混乱统治下,政局动荡、民生凋敝,先农坛逐渐走向衰落。首先,先农坛面临着坛地的缩小与改建。这一时期,因经费拮据,自1922年开始,先农坛外坛的空地被租卖给平民商人使用。[5]1928年起,先农坛内坛的空地也被大量出租。其次,先农坛的坛墙被陆续拆除,使得先农坛的布局和功能发生变化。1925-1926年,先农坛北面的外坛墙逐渐被拆除,大量居民随之移住北外坛。至1929年,先农坛外坛墙除局部保留外,大部分已经被拆除。[6]先农坛外坛区随之演变为平民杂居区。此外,先农坛内的部分自然景观和古建筑也遭到破坏,使得先农坛的公园功能逐渐丧失。这一时期,“城南公园”虽仍开放,但游人日益稀少,收入甚微。由于经费紧张,难以维持正常运转,1927-1928年间,公园内甚至出现了拍卖坛内鹿只、伐树卖薪等现象。[7]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公园更是荒凉破败,运作困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军常驻先农坛,不仅禁止游人参观园内的诸多景点,还时常将门窗拆作柴薪使用,使先农坛的古建筑受到了不小的破坏。[8]1936年,北平市第一座公共体育场在先农坛东坛正式奠基。后几经周折,直至1938年4月,才挂牌为“先农坛公共体育场”。但实际上,无论是公园还是体育场都难以为继。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历经沧桑的公园已破败不堪。

民国时期的先农坛,虽实现了由皇家禁苑到大众公园的功能转变,但在经历短暂兴盛后就陷入沉寂并走向衰败。内外坛区频繁出现的出租、新建、占用等现象,充分说明了民国时期先农坛管理工作的混乱和保护工作的严重缺失。此时,面目全非的先农坛等待着重获新生的契机。

二、古坛新生:教育摇篮的诞生与博物馆的兴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先农坛的开发利用,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新中国体育人才培养和中小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如前文所述,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农坛体育场就已挂牌。但由于长年战乱,运动场地的使用功能受到了极大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出于节约民力的考虑,在完善先农坛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和扩建,将其打造成为市民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先农坛体育场也数次承办大型体育活动和比赛。1952年,毛主席题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9]的口号,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在此背景下,为培育更多优秀体育人才,更好地满足民众需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应运而生。这里便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创建最早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训练基地。与此同时,伴随着北京市优秀运动队的组建,体育场得到进一步扩建,为北京市篮球、田径、体操、乒乓球、网球、举重等多项优秀运动队的训练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此之后,先农坛体育场逐步发展成为培养大批优秀运动员的“体育摇篮”。这里走出了多位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涵盖了乒乓球、田径、体操、网球等多个项目。此外,先农坛孕育出的“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10]也在一代代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间薪火相传。

先农坛不仅在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与新中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也密切相关。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在综合考虑地域、资源、交通等因素后,决定将华北育才小学(原为始建于延安的保育院小学)迁进先农坛,以便于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对先农坛的综合开发利用。在历届师生的维护下,先农坛内的主体建筑整体上得到了比较妥善的保护。与此同时,先农坛源远流长的劳作传统对完善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产生了有益的启发。在此期间,育才学校多次开展教育改革试验,践行“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的重要理念,推动劳动教育的制度化。[11]几十年来,育才学校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如今,在先农坛苍松翠柏的掩映中,它已經是全国知名的培育优秀人才的办学基地。

在发展先农坛体育培训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党和国家从未忘记先农坛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先农坛的全面保护和修缮。先农坛不仅迎来了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新的身份,还通过成立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大力推进古建筑的修复和收回工作。其后,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有序推进下,神仓、庆成宫、神厨、具服殿、观耕台等重要建筑被陆续收回。先农坛内坛的建筑格局基本得到恢复。在此基础上,先农坛的历史文化专题展陈工作也逐渐发展起来。自1991年起,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开始向社会正式开放,并逐渐通过各种形式的特色活动、展览和科普互动活动,传播和普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先农坛历史文化知识。总体而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古朴典雅的先农坛既承担了体育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还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保存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农耕文化。

三、重要飞跃:展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窗口

新时代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文物保护理论水平的提升和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先农坛区域的古建筑腾退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此前,因历史原因,先农坛一直作为体育训练和文化教育基地而存在,古坛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被多家单位侵占和使用。为改变这种局面,党和国家首先推进先农坛的腾退和环境治理工作。较为典型的是,2018年,先农坛庆成宫启动腾退工作。次年,明清两代皇帝亲耕的耤田——“一亩三分地”开始恢复耕种。此外,先农坛体育场、具服殿和神仓院的部分腾退工作也陆续完成。

在此基础上,先农坛的农耕系列活动与遗产空间充分融合,成为宣传普及中国农耕文明的鲜活载体。具体来说,先农坛内举行的“祭先农识五谷”活动、“南北农耕文化”科普展示、特色耕读活动及耤田春种秋收活动等与农耕要素巧妙融合,充分发挥了先农坛古建文物资源的社会效益,帮助公众树立尊农、爱农、兴农的观念。此外,文物利用、非遺保护与传统节日的有机结合,使公众深切地感受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2]的含义。总体来说,经过多年整治,先农坛的历史格局得到恢复,展示面积也不断扩大,为进一步宣传普及中国农耕文明和推进北京中轴线的整体申遗奠定了重要基础。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稳步推进,为进一步加强对先农坛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事实上,先农坛的历史魅力不只在于它是明、清皇家坛庙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遗产点,先农坛与北京中轴线上的其他建筑共同发挥着见证历史和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为综合开发和全面展示北京中轴线遗产空间形态的完整性,先农坛古建筑的腾退与维护作为中轴线整体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持续向前推进。北京中轴线的相关保护条例和规划的公布实施,更是为先农坛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与此同时,为向世界展示北京中轴线多元文化魅力,先农坛将其内含的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同现代文明要素充分结合,逐渐打造出“中轴线上的农耕文明”这一靓丽名片。为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化,先农坛的文物活化利用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赋能,推动了先农坛文化遗产“活起来”。近年来,经过系列保护和管理,先农坛已成为北京中轴线上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示范地,在阐释与展示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精髓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百年征程,先农坛经历了由皇家坛庙到大众公园的重要转变,又在其教育功能形成与博物馆兴起之际实现了新生辉煌,如今更是被打造成为中轴线上展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窗口,完成了从静态保护到活化利用的重要飞跃。先农坛的百年变迁见证了国家力量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提升,也彰显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印记和历史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13]近年来,先农坛和中轴线上其他建筑一起,作为阐释和宣传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尤其是伴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进入快车道,其影响力正越出国界,向世界人民展示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闫瑾.帝念民依重耕桑,肇新千耤考典章——从明清耕耤礼看中国古代重农思想[J].今古文创,2021(2): 74-76.

[2][3]董绍鹏,潘奇燕,李莹.先农神坛[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69-72.

[4]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先农坛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20:55.

[5][6][7][8]董绍鹏.民国北京先农坛编年简史[M]//《北京先农坛史料选编》编纂组.北京先农坛史料选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48-349.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63.

[10]申孟哲.体育强国梦,从这儿开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4-30(01).

[11]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探访北京中轴线[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31-32.

[12]石羚.“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人民论坛)[N].人民日报,2020-12-04(04).

[1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3:324.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中轴线农耕公园
《穿越北京中轴线》简介
漫画北京中轴线(一)
行走中轴线 寻找城市灵魂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在公园里玩
一见如故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