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强镇让古树名木生辉

2023-11-17李忠平

祖国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古树名全镇古树

李忠平

老榆树盘曲苍虬,吐露新芽;老柳树形如浮云,状如苍龙,富强镇古树名木缘何跨越百年时空苍翠如故。让我们走进富强镇,探访究竟。

近年来,富强镇将古树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落实古树名木的管理责任,强化科学监测,做好系统建档,加强技术支撑,讲好古树故事,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更加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拜泉县富强镇党委、政府遵循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善待自然万物,珍爱自然环境,提升人文环境。向全镇人民发出“保护古树名木,让古树生辉”的号召,并成立富强镇古树保护领导小组,出台了《富强镇古树保护方案》。全镇10个行政村认真抓好古树保护工作,同时结合自己村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对古树保护工作具体细化,全镇上下形成了保护古树、爱护古树的良好氛围。富强镇古树名木保护和开发工作在拜泉县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他们的经驗是:

一、摸清家底,加强古树常规管护。富强镇古树保护领导小组认真开展工作,对全镇56个自然屯大树逐一排查。对认定的古树名木进行定位、挂牌、拍照、建立古树档案,富强镇共发现古树6棵,其中爱群村一颗百岁老榆树:老根生新枝枝繁叶茂;敬意村岳家屯2棵老柳树:虬根错结生机盎然。看到苍翠遒劲,枝繁叶茂的古树名木,人们说:“相信古树有感知世界的能力,古树名木是承载记忆的活化石,不仅承载着地域文化,也寄托着浓浓的乡愁。

二、科技赋能,扶状保护。领导小组遵循“一树一策,科学救护,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日常巡护,一树一景,游人如知的原则,由林业站牵头,每年都对全镇境内的古树进行健康诊断,会诊把脉,病虫害防治,在硬化的地面给古树根部周围打多个透气施肥孔,解决古树透水透气和营养不足的问题;对古树进行扶壮、支撑和牵引;对树洞进行填补和修复,做到科技赋能,重点维护,有效保护,让古树焕发勃勃生机。同时对古树进行挂牌管理,确保每一棵古树都有专人管理,采取栅栏维护,土壕圈护等措施,因为保护古树章法得体,所以效果显著,使全镇古树是老有所养、老有所护、老有所依。

三、守住乡愁,留住文脉。富强镇人民讲好古树故事,人与树,生于斯,长于斯,一树一故事,进行科普宣传,不仅要大力宣传古树名木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社会上营造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更重要的是,宣传落实为古树创造好的安全生境,使之生生不息。已经成为富强镇合力保护古树名木的共识。敬意村农民林长衫指着百年柳树说:“这是一棵福旺之树,我今年65岁,我爷爷的爷爷小的时候就在这老柳树下玩耍,它如同我们村里的一户人家,古树很有灵性,保佑着我们这一方水土风调雨顺,所以我要认养这两棵古树,它保佑我们祖宗三代,我们要世代保护古树幸福的一生”。

四、落实责任,久久为功。时光洗礼,峥嵘古今,富强镇利用会议、广播喇叭、微信群、自媒体对古树保护进行宣传,提高全民保护古树名木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林网纵横,文脉悠悠,一色郁青苍,见证新时代,每一棵古树虎口余生,幸存于世,都是生命的寄托,生命的力量,默默无闻,向善向上,加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五、习古人之道,助政令之行,“离任交接,交树交印”。要实现保护这些有生命的文物,必须宣传加强普法,广泛提高全民的古树名木保护责任意识,这是一项长期的科学引领和科普工程。

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古树是自然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绿色不动产,是活化石,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有专家学者为富强镇古树名木撰联:

上联:追古之幽闻道三株古柏何人植三北长城十万树皇帝历史文化重要见证。

下联:扶今之思见到六棵红柳百姓种千里树荫百万亩领袖绿色发展绘谱文明。

富强镇古树名木跨越百年时空依然苍翠挺拔,绿意盎然。保护古树、爱护古树在富强镇已蔚然成风,富强镇让古树长青、让宝树增辉,古树也护佑着富强大地,让勤劳智慧的富强人民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丰收年。

富强镇不仅古树名木保护做得好,他们对古树的保护和利用已经开始全面攻略,下一步将借助中国北方生态旅游之乡的大名,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打造绿色乡愁,推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古树名全镇古树
我省6 株古树、4 个古树群入选全国“双百”古树名单
贵州特色古树名木分布示意图
古树炼成记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实践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
古树绿荫
百年古树东岛逢春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